第6—9章知識點總結
第七章 運動和力
1、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叫力,(壓、推、拉、提、吸引、排斥等)。只
有一個物體不能產生力,物體與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 1、不直接接觸的兩個物體之間也能夠產生力。
2、兩個物體相互接觸不一定會產生力。
3、兩個物體不相互作用,就一定不會產生力。
2、物理學中力用f表示,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是 n。在手中兩個較小雞蛋對
手的壓力約1n。一名中學生對地面的壓力約500n。
3、力的作用效果(一)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二)也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
改變。(運動狀態包括靜止到運動,運動到靜止,運動的方向、快慢)。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都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
都表示出來的方法,叫力的圖示法。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大小;箭頭表示力的方
向;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力的示意圖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點)。
5、測力計的種類:握力計、牽引拉力計等。彈簧測力計的結構:彈簧、拉桿、刻度
盤、指針、外殼等。
6、測力計的原理:彈簧在不損壞的前提下,受到的拉力或壓力越大,彈簧的形變量
越大。(在一定范圍內、一定限度內、彈性限度內,都可以。也可以說成正比)
7、測力計的使用:
(1)、測量前要觀察測力計的指針是否與零刻線對齊,進行校正或記下數值。
(2)、測量時對測力計拉桿施力要沿著彈簧的中心軸線方向。
(3)、記錄時要認清每個小格所代表的數值。
8、使用測力計的注意事項:
(1)、被測力不能超過最大測量值,否則會損壞測力計。
(2)、使用前先把掛鉤拉幾下,好處是:防止彈簧被外殼卡住而不能正確使用。
(3)、拉力與彈簧的軸線方向不一致時對測量結果的影響:使測量結果偏小。
9、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物體所受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
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對于一些質量分布均勻、形狀規
則的正方形、球等,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上。
10、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根據重力方向的特殊性,我們把與重力方向一致的
線叫做重垂線。
11、物體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同一地點物體受到的重力與它質量的比值
是一個定值,一般取9.8n/kg,用g表示,即 g=9.8n/kg,它的含義是:1kg的
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n。
12、重力的計算公式:g=mg
13、幾個力共同作用在一個物體上時,它們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個力來代替,這個
力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如果已知幾個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稱為力的合成。 (求合力時,一定要注意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