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復習(精選2篇)
2023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復習 篇1
第十六章 從指南針到磁懸浮列車
一、磁是什么
1. 磁體具有磁性,能夠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磁體還具有指向性。
2. 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一個磁體有兩個磁極。
可以在水平面內自由轉動的條形磁體或磁針靜止后,總是指向南北方向。根據磁體的指向性,將靜止后指北的磁極叫做北極(n極),指南的磁極叫做南極(s極)。
3. 磁極間相互作用的規律: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4. 磁化: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獲得磁性的過程叫磁化。
5. 磁體周圍的空間存在著磁場,其基本性質是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作用。
6. 磁場具有方向性,在磁場中某點,磁體北極所受磁場作用力的方向,規定為該點的磁場方向。
8. 磁感線
(1)概念:為了形象而又方便地描述磁場分布情況而引入的假想曲線。
(2)磁感線的特點:① 磁體周圍的磁感線從北極發出回到南極;② 是在空中不相交的閉合曲線;③ 磁感線分布的疏密可反映磁場的強弱。
9、地磁場
(!)地球周圍存在著地磁場,由于地磁場的存在,磁體才有指向性。
(2)地磁南、北極分別在地理北、南極附近。小磁針靜止時磁針兩極是沿描述地磁場的磁感線指向地磁極,而不是指向地理南、北極,這樣磁針指向與正南北方向稍有偏差。
二、電流的磁場
1. 奧斯特實驗證明:通電導體周圍存在著磁場,磁場方向與通電導體中的電流方向有關。
2、電流的磁效應:任何導體中有電流通過時,其周圍空間均會產生磁場,這種現象叫電流的磁效應
3. 通電螺線管的磁場。
通電螺線管對外相當于一個磁體,其外部磁場和條形磁體的磁場一樣,其兩端的磁極極性跟螺線管中的電流方向有關,這一關系可由右手螺旋定則判斷。
4、電磁鐵
(1).電磁鐵:插有鐵芯的通電螺線管。
(2)工作原理:電流的磁效應
(3) 電磁鐵的特點:電磁鐵的磁性大小與通入電流的大小及電磁鐵的外形及匝數有關,磁極極性與通入的電流方向有關,有無磁性可由通斷電流控制。
三、電動機為什么會轉動
1.通電導體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與導體中的電流方向和磁場方向有關。
2.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通電導體(線圈)在磁場中會受到力轉動。
3、直流電動機的能量轉化: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
4、電動機的優點:控制方便,效率高、污染小。
第十七章 電從哪里來
一、電能的產生
1、電池:化學電池、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
①化學電池(干電池):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②蓄電池:充電時把電能轉化為化學能,放電時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③太陽能電池: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④燃料電池:通過化學反應產生電能的裝置。
2、發電機:火力發電、水力發電、核能發電。
①火力發電:將燃料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②水力發電:將水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③核能發電:將鈾原子核裂變時釋放的核能轉化為電能。
二、怎樣產生感應電流
1. 電磁感應現象: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的運動產生感應電流的現象叫電磁感應現象。在電磁感應中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2. 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1)電路閉合。
(2)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
3.影響感應電流方向方向的因素:與磁場方向和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方向有關。
4、電磁感應現象的應用:動圈式話筒、動圈式揚聲器。
三、電從發電廠輸送到家里
1、發電機原理:利用電磁感應現象制成。
2、發電機的能量轉化: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3、電能的輸送:采用高壓輸電,減小電能損失。
4、高壓觸電:高壓電弧觸電和跨步電壓觸電。
5、高壓觸電防護:遠離高壓帶電體。
第十八章 走進信息時代
一、感受信息
1、電報:莫爾斯發明,采用短和長的脈沖代表字母,使信息以電碼的形式沿電纜傳送出去。2、電話的結構:由話筒、鍵盤和聽筒組成。
3、電話的原理:話筒把聲音信號變成電信號,聽筒把電信號變成聲音信號。
二、讓信息“飛”起來
1、電磁波的產生:迅速變化的電流會產生電磁波。
2、電磁波譜(按波長由小到大排列):γ射線、χ射線、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微波、無線電波。
3、相關應用舉例
4、波的特征:
(1)波速(c):波的傳播快慢。c=3×10 m/s
(2)波長(λ):相鄰波峰(或波谷)的距離。
(3)頻率(ν):單位時間內振動的次數。單位:赫茲(hz)1khz=1000hz ,1mhz=1000000hz
(4)關系式:c=λν
5、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電磁波在傳遞信息中作為載體。
三、踏上信息高速公路
1、 信息高速公路:是指可以交流各種信息的大容量、高速度的通信網絡。
2、光纖通信:以激光為載波,在光導纖維里傳播。
3、光纖通信的特點:信息傳輸量大、抗干擾能力強、保密性好、損耗小。
4、現代通信網絡:(1)衛星通信:用衛星做中繼站,3顆衛星可覆蓋全球。(2)微波通信:建立很多中繼站。(3)移動通信:移動信號用微波信號與電話網絡聯系。
5、因特網:英文名稱internet ,又稱為互聯網。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
第十九章 材料世界
一、我們周圍的材料
1、金屬材料:由金屬元素或以金屬元素為主制成的材料。
2、無機非金屬材料:陶瓷、玻璃、金剛石、半導體是常見的無機非金屬材料。
3、有機高分子材料:指以有機高分子為基礎構成的材料。
4、復合材料:將優缺點能互補的材料復合在一起,制造出的性能優良的新材料。
5、合金不是復合材料。
6、材料的物理性質:(1)彈性:材料受力發生形變,除去外力后,材料又自動回復到原狀。(2)硬度:描述材料的堅硬程度。(3)延展度:材料具有的可以鍛打成片、拉成絲的性質。
7、材料與社會發展:如何合理地利用資源,有效保護環境,已成為人類關注的一個重大課題。
二、半導體
1、材料的導電性分類:(1)導體:容易導電(2)半導體:導電能力介于導體與絕緣體之間。(3)絕緣體:不容易導電。
2、半導體二極管:單向導電性。
3、半導體三極管:放大電信號。
4、半導體的應用:(1)太陽能電池 (2)條形碼掃描器 (3)微處理器 (4)機器人
三、探索新材料
1、超導材料:電阻為零的材料。
2、超導材料的應用:遠距離輸電、超導磁懸浮、增加磁性。
3、納米材料特點:空間尺度小,硬度高、強度大。
4、納米材料的應用:使計算機運行速度加快,芯片體積減小。制造納米機器人。
第二十章 能源與能量
一、能量的轉化與守恒
1、化學能:由于化學反應,物質的分子結構變化而產生的能量。
2、核能:由于核反應,物質的原子結構發生變化而產生的能量。
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會消滅,也不會創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 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能的總量保持不變。
二、能源與社會
1、可再生能源:可以長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
2、不可再生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難再生的能源。
3、能源與環境:合理利用能源,減少環境污染,要節約能源、開發新能源。
三、開發新能源
1、太陽能
2、核能
3、核能發電
4、其它新能源:地熱能、潮汐能、風能。
2023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復習 篇2
XX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復習 九年級上期(滬科版)
第十一章 從水之旅談起
一.熔點與沸點
1、水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
2.熔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稱為熔化。晶體開始熔化時的溫度稱為熔點。
3.熔化的條件:(1)達到熔點(2)繼續吸熱
4.規律:晶體熔化過程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5.晶體有一定的熔點和凝固點。
3.汽化: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稱為汽化。
4.汽化的兩種方式:
(1)蒸發:①定義: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②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體溫度;液體表面積;液體上方空氣的流速。
③特點:吸熱致冷
(2)沸騰:①定義: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液體沸騰時的溫度為沸點。②條件:達到沸點;繼續吸熱。
③特點:在沸騰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二.物態變化中的吸熱過程
1.熔化是吸熱過程。
2.汽化是吸熱過程。
3.升華:①定義: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②升華是吸熱過程。
三.物態變化中的放熱過程
1.凝固:①定義: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凝固是放熱過程。
②晶體凝固條件: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
③規律:放出熱量;溫度不變。
2.液化:①定義: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液化是放熱過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溫度;壓縮體積。
3.凝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凝華是放熱過程。
四 水資源與水危機
1、資源危機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
第十二章 內能與熱機
一、溫度與內能
1. 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
在國際單位制中溫度的主單位是開爾文,符號是k;常用單位是攝氏度,符號是℃。
2. 溫度計是用來測量物體溫度的儀器
常用的溫度計有如下三種:
(1)實驗室溫度計,用于實驗室測溫度,刻度范圍在20℃~105℃之間,最小刻度值為1℃。
(2)體溫計。用于測量體溫,刻度范圍35℃~42℃,最小刻度值為0.1℃。
(3)寒暑表。用于測量氣溫,刻度范圍 ℃~ ℃,最小刻度值為1℃。
以上三種溫度計都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3. 用溫度計測液體溫度的方法
(1)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的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后要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3)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體的內能
(1)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
(2)物體內能大小的決定因素:質量、溫度、狀態。
(3)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對同一個物體,溫度升高,它的內能增大,但物體的內能增大溫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體溶化)。對于不同的物體,溫度高的物體不一定比溫度低的物體內能大。
(4)把物體內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稱之為熱運動。
5.改變物體的內能的兩種途徑:做功和熱傳遞
① 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會增加,物體對外做功,物體本身的內能會減小,從能量轉化的角度來看,做功改變物體內能實質上是內能與其他形式能之間的相互轉化的過程。
② 在熱傳遞過程中,高溫物體溫度降低,內能減少;低溫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加。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實質上是能量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同一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的過程。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做熱量。
③ 做功和熱傳遞在改變物體的內能上是等效的,因此用功或用熱量來量度物體內能的改變。
6.熱量
(1)定義:物體通過熱傳遞方式所改變的內能稱為熱量。
(2)單位:焦耳(j)
(3)計算公式:
(1)物體的溫度由 升高到 時吸收的熱量:
(2)物體的溫度由 降低到 時放出的熱量:
二. 物質的比熱容
1、比熱容
(1)定義: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
(2)單位: j/(kg。℃)
(2)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征,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容,它的大小與物質的種類有關,與物體的質量、吸收的熱量、溫度的變化量無關。
(3)水的比熱容是 。
三 、內燃機
1、熱機是利用內能做功,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
2、內燃機是熱機的一種,汽油機和柴油機都是內燃機。
3、內燃機工作的四個沖程: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做功沖程、排氣沖程。
4、單缸四沖程內燃機中,一個工作循環活塞往復運動兩次,曲軸轉動兩周,對外做功一次。
四 熱機效率與環境保護
1、熱值:①定義:把1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
②單位:j/kg
③熱值與熱量的關系:q=mq
2.熱機效率:①定義: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與燃料完全燃燒所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熱機效率。熱機效率是熱機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
②提高熱機效率的途徑:在設計、制造和使用上要盡量減少各種能量損失,有效減少摩擦。
③公式:n=q有用/q總×100%
3.環境保護
(6)人們在使用燃料的同時,排放的煙塵廢氣是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
改進燃燒設備,加裝消煙除塵裝置,采取集中供熱,在城市普及煤氣和天然氣的使用是保護環境,控制消除大氣污染的方法。
第十三章 了解電路
一、電是什么
1.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人們把綢子摩擦過的玻璃棒上帶的電荷叫做正電荷,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上帶的叫做負電荷.
2.電荷間相互作用規律: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3.摩擦起電的原因:是電子在物體間發生了轉移。得到電子的物體顯示帶負電,失去電子的物體顯示帶等量的正電。
4.驗電器是用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儀器。根據同種電荷相互排斥原理制成。
二 讓電燈發光
1. 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而電荷可以分為兩種,即:正電荷和負電荷,所以在理解電流的形成這一內容時,應注意以下三點:
(1)電流可能只是由正電荷定向移動形成的。
(2)電流可能只是由負電荷定向移動形成的。
(3)電流可能是由正、負電荷同時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動形成的。
2. 物理學中規定:把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正負電荷的定向移動都可以形成電流,那么按照定義,負電荷的定向移動與電流的方向相反,如金屬導體中的電流,是由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形成的。那么它的電流就和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方向相反。
3.電路的組成
通路:就是一個完整的電路中(必然包括電源、用電器、開關及導線組成)有電流通過。
開路:就是電路中沒有電流通過,造成開路可能是開關沒有閉合或接線處松動,或導線斷了,也可能是用電器“損壞”。開路也叫斷路。
短路:從狹義講就是電源“+”“-”極之間沒有用電器,而用導線直接把“+”極和“-”極連接起來,短路由于電阻很小,電流會很大,燒壞電源,這是絕對不允許的。
三 連接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1.串聯: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各用電器相互影響。
2、并聯:把電路元件并列連接起來的電路。各支路互相不影響。
3、串、并連電路的判斷方法:電流流向法、節點法、拆除法。
四、串聯和并聯電路的特點
1、物理學中用每秒通過導體任一橫截面積的電荷量來表示電流強弱叫做電流。
2、電流的單位:安培(a),毫安(ma),微安(ua)
3、換算關系:1a=1000 ma,1 ma=1000 ua
4、公式:i=q/t
5、電流表的使用
①使用電流表前首先要校零,即使指針對準表頭刻度盤的零刻度線,同時弄清電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②電流要從電流表的“+”接線柱流入“-”接線柱流出。
③被測電流不能超過電流表的量程
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就直接把電流表接到電源的兩極上
6. 串聯電路電流特點: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
7. 并聯電路電流特點。并聯電路干路中的電流等于各支路中的電流之和。
五、測量電壓
1、電壓是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單位:伏特(v),kv,mv。1 kv=1000 v,1 v=1000 mv。
3、常用電壓值:一節干電池的電壓是1.5 v,家庭照明電路電壓220 v,對人體的安全電壓不高于36 v,鉛蓄電池電池每個2 v。
4、電壓表大的使用
(一) 測量電路兩端電壓的儀表——電壓表。
(二) 電壓表的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
(1)若用“+”(“-”)“3”兩個接線柱,量程為3v,分度值0.1v。
(2)若用“+”(“-”)“15”兩個接線柱,量程為15v,分度值0.5v。
(3)注意:先看量程(找接線柱)后確定分度值。
5. 電壓表的使用規則
(1)電壓表要并聯在被測電路的兩端。
(2)電流從電壓表的“+”接線柱流進,從“-”接線柱流出。
(3)不要超過量程。
(4)電壓表可以直接接到電源的正負極上測出電源電壓。
6. 電壓表與電流表比較
儀表
比較 電壓表 電流表
用途 測量電路兩端的電壓 測量電路中的電流
符號
連接方法 并聯在被測電路的兩端 串聯在被測電路中
與電源相接 能夠直接并聯在電源兩極上 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直接連到電源兩極上
相同點 使用前要調指針零刻度,弄清分度值、量程,使用時要使電流從正接線柱流進,負接線柱流出,都要選擇合適量程,都要等指針穩定時再讀數值,不能估計出電流值、電壓值時可用試觸法判斷是否超過量程。
儀器 所測物理量 單位 大量
程為 大量程每一大格和每一小格各為 小量程為 小量程每一大格和每一小格各為
驗電器
電流表
電壓表
電能表
7、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電壓的關系
(1)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之和。
(2)并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都相等。
第十四章 探究電路
一 電阻和變阻器
1. 電阻
(1)定義:電阻是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用字母r表示。
(2)電阻的單位:歐姆,簡稱歐( )。規定:如果導體兩端的電壓是1v,通過的電流是1a,這段導體的電阻就是1 。
比較大的單位有千歐( )、兆歐( )。 , 。
(3)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于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此外,導體的電阻還跟溫度有關。
2. 變阻器
實驗室常用的變阻器有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
(1)滑動變阻器:用電阻率較大的合金線(電阻線)制成(結合實物弄清它的構造)。它的原理是靠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它的作用是可以用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它的表示符號是 ,它的結構示意圖是 。
(2)電阻箱:一種能夠表示出阻值的變阻器。
二、歐姆定律
1. 歐姆定律
(1)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公式: ,式中的i、u、r的單位分別為a、v、 。
2. 串聯電路的特點
(1)
(2)
(3)
(4) 或
3. 并聯電路的特點
(1)
(2)
(3)
(4) 或
三、 “伏安法”測電阻
實驗原理:
由此可知,如果分別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出電路中某一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就可以根據歐姆定律算出這個導體的電阻。這種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定電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通過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又使我們認識到滑動變阻器的另一個作用,就是滑動變阻器可以用來改變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
四、電阻的串聯和并聯
1、電阻的串聯:串聯電路的總電阻等于各串聯電阻之和。
2、電阻的并聯:并聯電路的總電阻的倒數,等于各并聯電阻的倒數之和。
五、家庭用電
1、家庭電路的基本組成部分:進戶線、電能表、閘刀開關、保險絲、用電器等組成。
2、進戶線:火線和零線。通常用試電筆來別火線和零線,使用試電筆時手必須接觸筆尾的金屬體,測試時,如果試電筆的氖管發光,那么試電筆筆尖接觸的是火線。
3、電能表用來測量用戶消耗的電能。
4、閘刀開關控制整個電路。
6、在家庭電路中,保險絲的作用是電流過大時熔化,切斷電路。
7.三孔插座的一個孔接零線,另一個孔接火線,中間那個孔接地線。有金屬外殼的用電器一定要接地。
8、白熾燈的原理:電流的熱效應。
9.家庭電路發生觸電事故都是由于人體直接或間接跟火連通造成的。
10、觸電方式有兩種:① 單線觸電,即是站在地上的人接觸到火線;
② 雙線觸電,即站在絕緣體上的人的兩部分(如左手和右手)同時分別接觸火線和零線。
11、安全用電原則:不要接觸低壓帶電體,不要靠近高壓帶電體。
第十五章 從測算家庭電費說起
一、電流做功與哪些因素有關
1. 電功的概念:
電流通過導體時可以做功。電流做功的過程就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量的過程。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
2. 電功的計算公式:
根據歐姆定律,基本公式還可推導出公式 (只適用純電阻電路)
由電功率的定義又推導出:
3. 單位:
焦耳:
千瓦時(度):
4. 電能表:(俗稱電度表)
電能表是測量電功(電能)的儀表,它表盤上的單位是度。電能表的計數器上前后兩次讀數之差,就是這段時間內用電的度數。
二、電流做功的快慢——電功率(p)
1. 電功率的概念: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做電功率。它是反映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 公式:
定義式:
電功率計算公式:p=ui
推導公式:p=i r,p= (只適用于純電阻電路)
3. 單位:
瓦特:
千瓦:
4. 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
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叫做額定電壓,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電功率叫做額定功率。
當用電器兩端的電壓等于用電器的額定電壓時,其電功率等于它的額定功率,此時用電器正常工作。
當用電器兩端的電壓小于用電器的額定電壓時,用電器的實際功率就小于它的額定功率,該用電器不能正常工作。
當用電器兩端的電壓大于用電器的額定電壓時,用電器的實際功率就大于它的額定功率,該用電器也不能正常工作,并容易損壞。
決定用電器工作狀況的是用電器的實際功率,它的大小將隨著它兩端的實際電壓的改變而改變。
三、測量電功率
實驗原理:
補充:焦耳定律內容: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這個規律叫焦耳定律。用公式可表示為:
四、串聯與并聯的比較
物理量 串聯電路 并聯電路
總量與各分量的關系 各分量的比值關系 總量與各分量的關系 各分量的比值關系
電流 i /a i = i1 = i 2 i1 :i 2 = 1:1 i = i1 + i 2 i1 :i 2 = r2 :r1
電壓 u / v u = u 1+ u2 u1 :u 2 = r1 :r2 u = u 1= u2 u1 :u 2 = 1 :1
電阻 r / ω r = r1+ r2 r1:r2 = u1 :u 2 1/r= 1/r1+1/r2 r2:r1= u1 :u 2
電功 w / j w = w1+ w2 w1 :w 2 = r1 :r2 w = w1 + w 2 w1:w 2 = r2 :r1
電功率 p / w p =p1+ p2 p1 :p 2 = r1 :r2 p =p1 + p2 p1 :p 2 = r2 :r1
電熱 q / j q = q1+ q2 q1 :q 2 = r1 :r2 q=q1 + q 2 q1 :q 2 = r2 :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