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運動的描述(精選3篇)
第一節 運動的描述 篇1
第一節 運動的描述(5)從容說課機械運動的現象很普遍,學生也非常熟悉.因此,教材中首先出示了一組有趣的圖片,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列舉了許多機械運動的例子,說明了運動的普遍性;通過課文內容使學生體驗類似的場景,說明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介紹了參照物的概念.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結合身邊實例通過分析思考,理解運動物體的共同特點(即它們位置的改變),掌握機械運動的概念,通過學生簡單的實驗及對實驗的分析,說明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進而理解參照物的概念,并能根據指定的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會根據物體的運動情況判斷參照物,獲得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機械運動,知道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2.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3.知道參照物的概念. 4.會根據指定的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或靜止;會根據物體的運動情況判斷參照物. 二、能力目標 體驗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獲得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認識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建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教學重點 機械運動,物體運動或靜止的判斷.教學難點 參照物的概念及參照物的判斷.教學方法 觀察討論法:通過對生活中實際事例的觀察,分析運動物體的共同特點,掌握機械運動的概念. 實驗法:通過簡單的實驗和對實驗的分析理解參照物的概念.教具準備 投影儀、錄像機及錄像資料.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請同學們觀看高臺跳水比賽的錄像資料,并請一位同學用章首語作解說詞配合圖象解說. [師]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都不僅僅是一項運動,同時也都是一門科學.學好關于運動的科學,不僅能深入認識體育,還能深入地了解自然.從今天開始同學們就要開始學習關于運動的科學. 二、新課教學 1.機械運動 [師]請同學們看課本圖11.1-1中的三幅漂亮的圖片,能回答圖下面的問題嗎?(同學們會熱烈討論) [投影] ·哈雷彗星 ·喜馬拉雅山是從古老的大海里升起來的 [想想議議] [師]請同學們根據書中圖片和看到的錄像資料討論:哈雷彗星、喜馬拉雅山、奔馳的獵豹,它們有沒有共同點?共同點是什么? [生]它們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它們都在運動. [師]同學們還能舉出一些運動的例子嗎? [生]從家里到學校或從學校回家都是運動. [生]老師講課時在講臺上或教室里的走動也是運動. [生]假期旅游時乘坐汽車或火車都是運動.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運動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能講講你們是怎么來判斷物體是不是運動的呢? [生]如果物體從這個“地方”到了另一個“地方”就是運動了,如果一直呆在一個地方不動就沒有運動. [師]同學們講得非常通俗.你們說的“地方”就是“位置”.天空中飛行的飛機、火箭;地面上奔馳的火車、汽車;江河海洋中航行的船只、艦艇;行走的人、流動的水、游動的魚、飛翔的鳥等等都在運動,為什么能說它們都在運動呢? [生]說這些物體都在運動是因為它們的位置在不斷地變化. [板書]在物理學里,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mechanical motion). 2.參照物 [師]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既然運動是普遍的,為什么又常常說房屋、橋梁是靜止的,河水、船只等是運動的? [實驗] 請同學們將書本放在課桌上,把鋼筆放在書本上,用手緩慢地推動書本,使書本載著鋼筆沿桌面向前移動,思考下面問題: [投影] (1)書本相對于桌面的位置有無變化? (2)鋼筆相對于書本的位置有無變化? (3)鋼筆相對于桌面的位置有無變化? [生]書本相對于桌面的位置發生了變化;鋼筆相對于書本的位置沒有變化;鋼筆相對于桌面的位置發生了變化. [師]請同學們根據機械運動的概念來判斷書本和鋼筆的運動情況. [生]書本和鋼筆相對于桌面的位置發生了變化,說明書本和鋼筆是運動的. [生]鋼筆相對于書本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說明鋼筆是靜止的. [師]一個說鋼筆是運動的,另一個又說鋼筆是靜止的,他們矛盾嗎?請同學們討論. [生]如果以桌面作標準,書本和鋼筆就都是運動的.如果以書本作標準,鋼筆就是靜止的. [生]選擇作標準的物體不一樣,同一個物體的運動情況就不一樣,因此他們并不矛盾. [師]大家分析得很好,還有類似的例子嗎? [生]有.比如老師站在講臺上,如果以教室的墻壁作標準,老師就是靜止的,如果選擇太陽作標準,老師就是運動的,因為老師站在地球上不動,但地球在繞著太陽轉動. [生]我們大家都一樣,如果以坐在教室中的椅子作標準是靜止的,如果以太陽作標準都是運動的.[生]旅游坐車的時候,如果以車廂作標準,坐著的人是靜止的,如果以路邊的樹或大樓作標準,車內的人就是運動的.…… [師]同學們講得都很好.可見,說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是以哪個物體作標準. [板書]在研究機械運動時,所選的作為“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reference object). [想想議議] [師]請同學們每人都來描述某一物體的運動情況,看看各是以什么物體作為參照物的. [生]放學后和同學一起回家時,以同學為參照物,我就是靜止的,以房子為參照物,我就是運動的. [生]在河堤上行走時,以自己在水中的倒影為參照物,則自己是靜止的,以河岸為參照物,則自己和影子都是運動的.[生]一個人在公路上行走,如以路旁的樹木作參照物,他是從西向東走,這時如果從他身后開過一輛汽車,以汽車為參照物時,這個人就是在從東向西走.…… [師]太棒了,自己祝賀一下吧! 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師]從上面同學們的分析可以看出,選擇不同的物體作參照物,物體的運動和靜止的情況不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生]是不是只要說到物體的運動情況,都是相對于某一參照物而言的? [生]參照物應該怎樣選擇呢? [師]兩位同學提出的問題非常好.同學們可以互相討論,看能不能有滿意的答案. [生]第一個問題是肯定的.因為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所以,說一個物體運動情況是什么,肯定是相對于某一個作為標準的參照物來說的. [生]選擇參照物時,不能選被研究的物體個身作參照物,因為這樣選的話.這個物體永遠處于靜止狀態. [生]剛才大家說到參照物中有人、有車、有樹木、有房屋、還有人的影子等,什么都有.所以,我認為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 [生]因為我們詞論的物體大部分是在地面上運動的,所以—般應選樣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作參照物,這樣研究問題方便. [生]我認為如果選樣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作參照物時,參照物可以不提.比如說“公路上行駛的汽車”,不用說”以地面為參照物,汽車在運動”. [生]我覺得選擇參照物時,應該看怎樣選擇研究問題更方便.比如研究客車是不是運動,最好選擇地面或路旁的樹木、房屋作參照物;如果要研究人在車廂里是否運動,就該選擇車上的坐椅或固定在車上不動的物體作參照物.…… [師]同學們表現得太棒了!老師還要補充一點,研究問題的時候,選擇好參照物后,就可以先假定參照物是不動的,然后再看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運動情況.比如課本p22圖11.1-4中丙圖,“乘坐電梯向外觀看,有什么感覺?” [生]乘這樣的電梯向上運動時,以電梯為參照物,假設電梯不動,樓房就在向下運動;如果乘電梯向下時,樓房就向上運動. [生]如果老師從講桌的一端運動到另一端,以老師為參照物的話,假定老師不動,可以認為是講桌沿老師的反方向運動. [師]大家說得非常正確,以后的學習中同學們一定還會碰到很多的例子.現在請同學們觀察教材圖11.1-3及圖11.1-4甲、乙,大家互相交流討論,說一說對于不同的參照物,各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 [投影] [師]清同學們看一則有趣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名法國飛行員在XX米的高空飛行的時候,發現臉旁有一個小東西,飛行員以為是昆蟲,敏捷地一把抓了過來,令他吃驚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顆德國子彈.這名法國飛行員怎么會有這么大的本領呢? [生]如果我是那名飛行員,電可以抓住那顆子彈.因為盡管飛機和子彈都在飛,但對飛行員來說那顆子彈是靜止的. 三、小結 [師]請同學們一起來小結本節內容. 1.機械運動. 2.參照物、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怎樣選擇參照物? 四、動手動腦學物理 1.放在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對于火車頭、車廂的座椅是靜止的:相對于路邊的樹木、房屋是運動的. 若以乘客為參照物,要看乘客是坐在椅子上靜止還是在運動.如果以坐在椅子上的乘客為參照物,則行李架上的物品是靜止的.若以正在車廂內走動的乘客為參照物,則行李架上的物品電可以認為是運動的. 2.地球同步通信衛星也叫同步軌道通信衛星,它繞地球轉動一周的時間與地球自轉一周所用的時間相同,且它的運動方向和地球自轉的運動方向也相同,所以相對于地面上的任一點的位置都不改變,因此,地面上的人從任一觀察點去看衛星都是靜止不動的. 同步衛星繞地球轉動一周大約需要21小時,確切地說是23小時56分. 3.如果以電視為參照物,運動員可以近似地認為是不動的.但看電視時人們根據經驗自然會選擇運動員周圍固定在地面上不動的物體作參照物,因此能看到運動員是運動的. 五、板書設計機械運動:在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mechanical motion)概念:在研究機械運動時,所選的作為“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mechanical motion) 參照物的選擇:(1)不要將研究物體的本身選作參照物 (2)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 (3)一般選地面或地面上靜止的物體作參照物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選擇不同的物體作參照物時,物體的運動或靜止的情況不同.
第一節 運動的描述 篇2
第一節 運動的描述(4)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參照物的概念●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2、過程與方法●體驗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建立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教學重難點1、重點:什么是機械運動以及在研究機械運動時要選擇參照物2、難點: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因為選擇不同的參照物,物體運動情況是可以不同的。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 讓學生閱讀課本序言,讓他們有個印象:運動同樣具有豐富的科學知識,學好運動的科學,能夠深入了解體育,還能深入了解自然。(二)講授新課1、機械運動讓學生討論課本圖11.1—1所示的運動以及相類似的運動。讓學生討論日常生活中有關運動的現象。針對學生的討論,提出如下問題:①你從座位走到黑板前,這一過程中,你的什么發生了變化?②有一輛汽車停在路邊和在路上行使有什么不同?③說天上飛的飛機是運動的,你根據什么?引導學生從討論和回答中得出:(1)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的改變。(板書)提出問題:①圖中的那些物體是否在做機械運動?②我們周圍的樹木,房屋以及教室里的桌椅是運動的嗎?討論得出:整個銀河系、喜馬拉雅山、獵豹都在做機械運動,而樹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轉,同時繞太陽公轉,它們也在做機械運動。可見,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運動。2、參照物播放一部分選擇不同參照物所產生不同感覺的教學vcd。使學生回憶類似的場景,然后提問:“為什么乘客會產生這樣的錯覺?”組織學生討論,初步明確乘客判斷運動和靜止所選的標準不同以后,會產生不同的判斷。學生活動:把課本放在桌上,課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動課本使課本沿桌面運動。讓學生討論回答:① 選取課本作標準,尺子和課本是運動還是靜止?② 選擇課本作標準,尺子和課桌是運動還是靜止?③ 選擇尺子作標準,課桌和課本是運動還是靜止?得出參照物的概念:參照物:描述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要看是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一起描述圖11.1—3卡車的運動情況:選取地面做參照物,卡車是運動的;選取收割機做參照物,卡車是靜止的。從而得出: 在討論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時,要看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選擇的標準不同,它的運動情況就可能不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描述圖11.1—4的各種情形物體的運動狀況。(三)課堂小結1.什么是機械運動?2.什么是參照物?為什么要選參照物?3.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四)作業與思考1.課本第22頁的“動手動腦學物理”2.同步測試相應的練習。教學前分析:課本圖11.1—1出示了一組有趣的圖片,分別表示了幾種不同的運動。在課文中也列舉了許多物體做機械運動的例子。教師應引導學生結合身邊實例,認識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教師還可引導學生結合思考問題,由淺人深地提高對機械運動概念的認識,然后過度到“參照物”的講解;最后通過討論得出參照物的概念及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教學后反思:
第一節 運動的描述 篇3
第一節 運動的描述(6)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參照物的概念●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2、過程與方法●體驗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建立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教學重難點1、重點:什么是機械運動以及在研究機械運動時要選擇參照物2、難點: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因為選擇不同的參照物,物體運動情況是可以不同的。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 讓學生閱讀課本序言,讓他們有個印象:運動同樣具有豐富的科學知識,學好運動的科學,能夠深入了解體育,還能深入了解自然。(二)講授新課1、機械運動讓學生討論課本圖11.1—1所示的運動以及相類似的運動。讓學生討論日常生活中有關運動的現象。針對學生的討論,提出如下問題:①你從座位走到黑板前,這一過程中,你的什么發生了變化?②有一輛汽車停在路邊和在路上行使有什么不同?③說天上飛的飛機是運動的,你根據什么?引導學生從討論和回答中得出:(1)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的改變。(板書)提出問題:①圖中的那些物體是否在做機械運動?②我們周圍的樹木,房屋以及教室里的桌椅是運動的嗎?討論得出:整個銀河系、喜馬拉雅山、獵豹都在做機械運動,而樹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轉,同時繞太陽公轉,它們也在做機械運動。可見,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運動。2、參照物播放一部分選擇不同參照物所產生不同感覺的教學vcd。使學生回憶類似的場景,然后提問:“為什么乘客會產生這樣的錯覺?”組織學生討論,初步明確乘客判斷運動和靜止所選的標準不同以后,會產生不同的判斷。學生活動:把課本放在桌上,課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動課本使課本沿桌面運動。讓學生討論回答:① 選取課本作標準,尺子和課本是運動還是靜止?② 選擇課本作標準,尺子和課桌是運動還是靜止?③ 選擇尺子作標準,課桌和課本是運動還是靜止?得出參照物的概念:參照物:描述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要看是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一起描述圖11.1—3卡車的運動情況:選取地面做參照物,卡車是運動的;選取收割機做參照物,卡車是靜止的。從而得出: 在討論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時,要看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選擇的標準不同,它的運動情況就可能不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描述圖11.1—4的各種情形物體的運動狀況。(三)課堂小結1.什么是機械運動?2.什么是參照物?為什么要選參照物?3.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四)作業與思考1.課本第22頁的“動手動腦學物理”2.同步測試相應的練習。教學前分析:課本圖11.1—1出示了一組有趣的圖片,分別表示了幾種不同的運動。在課文中也列舉了許多物體做機械運動的例子。教師應引導學生結合身邊實例,認識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教師還可引導學生結合思考問題,由淺人深地提高對機械運動概念的認識,然后過度到“參照物”的講解;最后通過討論得出參照物的概念及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教學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