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第一節課教案范文(通用5篇)
體育課第一節課教案范文 篇1
一、教學目的
認知目標:
學習掌握自我測評體前屈的水平的方法,并知道如何提升自己體前屈能力。
技能目標:
通過學習發展學生的下肢柔韌,使學生獲得提高運動能力的方法。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對自我能力的判斷,主動學習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如何判斷自己的體前屈水平
2、難點:
提升體前屈水平的動作方法如何運用
三、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四個部分:
1、課的熱身環節。
熱身采用歡快節奏的音樂加入簡單的肢體動作,讓學生跟隨老師的示范活動身體,讓身體充分的活動開,避免出現運動傷害。
2、課前的自我小測試。
通過老師動作示范,自我檢測站立體前屈水平,判斷自己哪里不足,進步的空間是多少。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
3、動作示范講解和技術動作要點。
通過動作的示范和講解,讓學生知道自己學習的是什么,鍛煉的是什么能力,并強調動作要求,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動作是否正確,跟著老師一起完成每個動作的練習,并及時的完成練習動作后的自我測評,學生通過這個形式可以馬上的獲取通過練習獲得的進步,進一步滿足學生的練習獲得感,增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愛,為培養終身體育習慣做好準備。
4、放松環節。
本節課在正常的動態拉伸的放松動作中,針對線上課程的學習特點,放松環節專門針對緩解眼部疲勞進行了動作練習,讓學生身體得到全面的放松
四、教學總結。
本課依托國家測試內容,結合居家體育鍛煉要求,設計符合學生身體發展需求的教學內容,并通過就是的教學反饋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在技能獲得的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愛學習,愿意學習。
體育課第一節課教案范文 篇2
活動目標
1.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跑,找到自己的站位。
2.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紅、黃、綠色的拼板若干;音樂,錄音機,小鼓,大灰狼頭飾。
過程與指導
一、拼板操
1、教師和幼兒共同說說小拼板的用途。
2、師生一起伴隨《小叮當》的音樂做拼板操。
二、游戲:小拼板變變變
1.變成方向盤
引導語“小拼板又要變了。”“小拼板變變變,變成方向盤。”(教師和幼兒一起轉動拼板模仿開汽車,注意變換方向――向前開、向后開、轉個彎等。)
2.變成碰碰車
3.自由變化
(幼兒分散嘗試用各種方法玩小拼板)
4.集體模仿
變成小飛碟――向上拋拼板;變成小馬――雙腿夾緊拼板跳;變成帽子――頭頂拼板四散走;變成小河――拼板放在地上,雙腳跳過;變成烏龜殼――拼板放在背上,手腳著地爬;變成小雨傘――手舉拼板起踵走…
三、游戲:小動物找家
地上.變成小動物的家。幼兒模仿小動物跟著“媽媽”出去玩,聽到“大灰狼來了”馬上跑回“家”――找塊拼板站好,并說說自己“家’’的顏色。)
3.根據指令找“家”
你們就找什么顏色的家。”(幼兒模仿小動物四散出去玩,聽到教師說“找×顏色的家”后,迅速找到正確的拼板站好。教師觀察指導幼兒是否都找到了相應顏色的拼板:在拼板少、人數多的情況下鼓勵幼兒動腦筋“讓每個小動物都有家”。)
用鼓敲擊快慢不同的節奏,幼兒根據節奏變化走跑交替,聽到教師發出“找家”的信號時,再一次迅速找到相應顏色的“家”。
體育課第一節課教案范文 篇3
教學設計:
是教學系統中解決教學問題的一種特殊的設計活動,即具有設計的一般性質,又必須遵循教學的基本規律。體育教學設計:從宏觀來講是解決整個水平學段的教學目標分解教學內容選擇,教學單元安排與重要問題。從微觀來講是指一個單元或一節課的教學構思和組織。
體育教學設計的原則:
1、健康第一的原則
2、主體參與原則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
4、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
5、創新性原則
體育教學設計的步驟與方法
一、分析材料(課程標準、工作計劃、教材)
二、掌握學情(學生心理、興趣、技能掌握的程度)
三、了解環境(場地器材等基本條件)
四、確定目標(確定教學目標、內容、組織、方法、手段等)
教學總體目標設計的依據
一、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三級目標體系(總目標、領域目標、水平目標)
二、學生具體情況(經濟、生活習慣、生理發育)
三、教育條件(場地器材、地域特點)
教學內容設計
內容選擇的依據:
1、水平目標
2、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
3、學校的實際條件
內容選擇的方法:
1、已有的內容篩選
2、已有的內容改造
3、生活實際中選取(傳統)
課堂設計原則、課堂內容方法、課堂步驟與方法。
教學計劃:教學計劃概念、學年教學計劃、學期教學計劃。
基本知識:
1、概念
2、分類:理論課教案、實踐課教案
3、類型
4、基礎結構
一、編寫要求:簡明、清楚、扼要
二、編寫的一般步驟與方法
三、注意事項
基本要素解讀
1、教學內容:指一節體育課教學的主要內容、要求精煉、通常包括復習和新授。
2、體育課的目的與任務:指一節體育課要達到的目標、包括3個方面內容(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
3、教學重點:指一節體育課的主要內容
4、教學組織:區分教學分組與分組教學(分組輪換與分組不輪換)
5、動作要領:指身體練習的技術基礎
6、要求: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基本愿望和條件
編寫教案的步驟
1、確定課的任務、要求:正確、全面、具體
2、合理安排課的內容
3、選擇合理的教學組織形式
4、安排課的教學步驟
5、安排課的時間
6、確定課的運動負荷
注意事項
1、上下關系
2、左右對稱關系
3、詳略關系
運動技能形成的三個階段:
1、初步掌握階段
2、鞏固提高階段
3、應用自如階段
體育課堂教學
教學的基本原則
1、全面發展的原則
2、自覺積極性的原則
3、直觀性原則
4、循序漸進的原則
5、合理安排運動負荷的原則
6、從實際出發原則
7、鞏固提高原則
循序漸進原則
1、是指體育教學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運動負荷的安排應由小到大、不斷提高。
2、主要依據:
一、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
二、運動技能的形成規律
三、機體適應性規律
3、貫徹的基本要求:
一、教學內容應由易到難、全面系統
二、全面系統與重點突出的合理安排運動負荷的原則
1、概念:是指體育教學中應根據體育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合理安排運動負荷、并使之與休息相互交替、以有效增強學生體質、掌握技術和技能
2、主要依據:
一、增強學生體質的需要
二、條件反射建立的理論
三、人體生理活動興奮、抑制的規律
3、貫徹的基本要求
一、編寫教案要明確負荷量的強度
二、合理安排每節課的運動負荷
三、運動負荷列入評估指標
鞏固提高原則
1、概念
2、主要依據:
一、遺忘規律和條件反射建立與消退的理論
二、用進廢退原理(生物器官用則退化、不用則逐漸退化)
鞏固提高原則
貫徹的基本要求:
1、組織學生反復練習
2、組織課余體育鍛煉
3、通過競賽、考核等形式
鞏固提高教師指導方法:
1、語言法
2、直觀法
3、完整法和分解法
4、預防和糾正錯誤動作法
講解的基本要求
1、講解要有明確的目的
2、講解要正確
3、講解要簡明、易懂
4、講解要有啟發性
5、講解要注意時機和效果
體育課第一節課教案范文 篇4
水平階段:
水平一(二年級);
教學目標:
1、知道羽毛球挑球的動作方法。
2、能初步學會羽毛球挑球的動作。
3、練習中表現出勇敢、果斷和不怕困難、爭取勝利的精神。
教學內容:
1、羽毛球:正、反手上一步挑球。
2、游戲:發球比遠教學重點:手腳配合、協調用力。教學難點:動作連貫、協調。器材準備:羽毛球若干,球拍自備。
教學步驟:
一、準備階段(7--8分鐘)
1、體委整隊集合、匯報人數。
2、師生問好,宣布本課內容。
3、隊列、隊形練習(向左、向右轉)。
要求:兩腳同時登地
4、由小組長帶領分組慢跑。
5、羽毛球操。
學習階段(17—21分鐘)
1、復習正手顛球。要求:球拍要平。
向上顛
2、示范正手上一步挑球動作。要求:認真觀看。
比較和顛球的不同
3、組織學生練習
要求:
1)運動隊隊員當老師助手進行幫助練習。
2)沒人打三個球。
3)集體徒手練習3—4次。
4)平均分成四組練習3—4次。
4、示范反手上一步挑球。
要求:
1)認真觀察。
2)比較和正手挑球的不同。
5、組織學生練習。
要求:
1)集體徒手練習3—4次。
2)平均分成四組練習3—4次。
游戲、比賽—發球比遠(10-12分鐘)
1、教師講解示范游戲方法、規則。
2、學生分組游戲、比賽。
3、總結比賽中出現的情況,強調規則再比賽。
4、評價比賽結果。
放松身心階段(2—3分鐘)
1、教師提要求。
2、學生分散隨師示范作簡單放松動作。
結束部分
1、總結練習、比賽情況
2、安排學生收拾器材。
3、師生再見、宣布下課。
練習密度預計
1、本課實練時間分鐘。
2、本課密度x%。
3、平均心率左右。
本課指導思想:
重視學生身體體會,以游戲結合技術進行練習,合理安排運動負荷,以達到育體、育心的育人目標。場地器材:操場
體育課第一節課教案范文 篇5
目標:
(1)讓學生知道本學期的體育教學任務,從而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作好充分的思想準備。
(2)讓學生懂得教師提出的上課新要求,從而更加自覺地和教師緊密配合,為圓滿完成本學期的體育教學任務而作出努力。
步驟:
一、任務
1、體育衛生基礎知識
2、中長跑練習和測驗
3、側身滑步推鉛球
4、支撐跳躍
男生:跳箱
女生:山羊
5、籃球傳、接球和技、戰術訓練
6、自選內容
二、要求
1、時刻牢記一個高中生應該做的事情,千萬不能做出不適合高中生的事情。
2、一切行動聽指揮。體育有自己的特點,就是范圍廣、場地大、上課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大,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每個人的自我約束力必須得到加強,雖然我們的體育教學考慮到每個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但在紀律和上課的規范上必須得到加強,使全班每個同學在體育課上步調一致,做到既讓學生充分活動開,又很流暢,放得開又收得攏,真正體現體育課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3、自覺遵守體育課的常規。體育課有其特殊性,為保證學生活動時不止于受傷,絕對禁止穿皮鞋,盡量保證服裝能適合上體育課的要求。
4、多相互相幫助,團結協作,體育活動必須有幾個人或是幾十個人的通力協作,才能玩得開興和有興趣,也才有勁頭,這樣才能達到身心娛樂的效果,也才能在活動中激發每個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整個班級的、強烈的凝聚力,活躍班級氣氛。
三、打算
1、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的組織工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
2、平時經常和學生都交流,聽取學生對體育課有什么要求,教師然后根據學生的要求在安排課時適當作些調整,爭取滿足學生的合理要求。
3、在講解一些技術動作時,多用一些力學原理知識來傳授給學生,讓高中學生自己去進行理解和消化,讓學生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從而加快掌握的速度和掌握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