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南州六月荔枝丹》重難點分析
一、單元小結指出“本單元學習重點是閱談、寫作抓住特征說明事物的文章”
單元提示把這具體化為“學習本單元要結合課文了解抓住特征說明事物的一般要求;通過閱讀,能夠把握課文所說明的事物的特征……能夠按照抓住特征說明事物的一般要求寫說明文。”
抓住特征說明事物就是要抓住事物所獨具的能區別于其他事物的標志來說明事物。事物都有各自的特征,這就是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特別顯著的征象、標志。事物的特征,可以表現在事物的外部,如荔枝鮮果的外形特點;可以表現在事物的內部,如荔枝果實的內部構造特點;也可以反映在事物的性能(或生活習性)上,如荔枝果實容易變質、“不耐貯藏”,荔枝“性喜溫暖”、移植受限;還可以體現在與其他事物的相互關系之中,如荔枝的生長成熟與“南州”(空間)、“六月”(時間)這些適合其生活習性的自然條件的關系。一個事物的特性,往往是多方面的,可以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加以說明。
這種抓住事物特征說明事物的本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一步步地落實。學習本課主要要突出“事物往往有多方面的特征,要善于從事物的各個方面、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側面具體加以說明”這一點。《南州六月荔枝丹》就從內部構造、外形特點、果肉味道、栽培歷史、文化內涵等方面說明了荔枝的特征,客觀如實、恰如其分。
二、本單元另一學習重點是“掌握概括、提要兩種閱讀方法”“能夠概括(所讀)文章的內容要點”
概括和提要是兩種十分重要的加深理解、增強概括分析能力的讀書方法。閱讀文章要能夠抓住文章主旨,領會精神實質,并能指出重點、剖析難點,概括提煉出內容要點,摘引出關鍵語句。
概括,通常是用簡潔的語言轉述所讀文章的內容要點;提要可以用自己的語言概述所讀文章的內容要點,也可以摘引文章的重點語句或精彩片段。在某種意義上提要可以說是用作者的原話概括文章的內容要點。
一般來說,概括內容要點的基本步驟為:首先瀏覽全文,了解文章全貌;其次逐段精讀,找出每段要點;再次通觀全文,從全文著眼,分主次定重點,把握中心,合理取舍;最后根據用途和要求,按文章原意,有條理地寫出內容要點。
概括內容要點必須符合原文意思,不能遺漏重要內容;直接摘引原文重點的語句和精彩的片段,不能有差錯,包括標點符號,也要按原文照錄下來。
為本文列結構提綱,就是鍛煉概括和提要能力的一種練習形式。
三、說明文的結構以說明順序為基礎
說明事物、事理首先要對說明對象作細致的觀察分析,認清并把握它固有的條理,然后依據它本身的條理和人們的認識過程,結合寫作的特定目的,安排好說明的順序,達到傳授知識的目的。總之說明文必須講究順序,“言之有序”才能說得清楚、明白。本文說明的順序亦莫能外。作者依照荔枝本身構造特征以及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過程,主要采用按照事物的組成部分及有關問題從多方面依次說明的寫法。又由于本文寫作目的所決定、作者為突出重點──荔枝鮮果的特征,按照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由總到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安排順序。由于作者綜合運用了多種順序,所以能把較復雜的問題說得十分明白清楚,對客觀事物的介紹,顯得主次分明、條理清晰、層次井然。總之,通過閱讀不只要了解文章說明的順序,更要體會其“序”之合理性。
四、大量恰切征引詩文資料說明方法的運用是本文一大特色,要把引用的不同方法和對每一引用的具體作用的領會列為重點。
五、準確、平實、簡潔、通俗、生動,這些都是對說明文的語言要求。由于本文是科普文章、科學小品,語言在準確性前提下格外生動形象。在體會其語言特色時,要避免或忽視其科學、準確性,或忽視其生動形象性這兩種傾向。
六、寫作說明文要以日常的觀察積累為基礎。寫好說明文要有廣博的知識積累,要努力開拓視野,廣泛涉獵有關知識,善于吸收新知識,給讀者以較新的科學信息。又要考慮讀者對象,不要過多涉及專業用語,少用專門性術語,盡可能通俗易懂,有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