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語文二輪復習閱讀突圍方略:記敘文如何歸納中心意思篇
“笑什么?”老師睜開眼,舔著手指問。
“老師吃相真饞。”
老師也笑了,說:“這些孩子,哪有這樣說老師的!”
其余的魚,老師不吃,全分給了睜著眼骨碌碌望著的學生。那年月,能嘗到一點魚腥味,實在是一種出乎意料的享受。
當時,我們那一級學生大都在河那邊住,河上沒橋,只放著幾塊石頭。因此,每次水漲之后,石頭被沖走了,他就一定會擼起褲腿,下河撈石搭橋,這幾成常例。一次搬石,他踩在青苔上一滑,跌了一跤,眼鏡掉在地上,斷了一只鏡腿。無奈,只好找了根線綁在頭上。這以后,李老師的眼鏡就一直這樣綁著。那時太窮,誰有閑錢修眼鏡。
石頭放在水里相當不穩,李老師不知又從哪兒弄來一些蛇皮袋子,裝上沙,牢牢扎住口,放在水里,既牢實,又安全,很受我們歡迎。后來才知道,那些蛇皮袋子是他給人家供銷社背了半下午的水泥換來的。
上三年級的那年,有人反映說他是地主出身,不能教農民的子弟,會帶壞了孩子,讓支書的兒子代替了他那份工作。在一個雨霧朦朧的早晨,他戴著那副斷腿的眼鏡,背著被子,在我們的目送下,默默地走出校門,踏過他壘的橋,悄悄地走了。
這以后,我就再也沒見到過他,也沒聽到過他的任何消息。到現在,幾十年過去了,不知他是否還在人世,不知他是否還會時時想起那條清澈的小河,以及河邊那無邪的笑聲。
重回小河邊,當年他壘的那座橋早已被水沖毀了。可他不知道,他已在學生的心中搭了一座橋,一座通向美麗、善良、人性的橋,那座橋是永遠也不會倒的。
(選自《中國教師報》)
1.文意理解。為什么作者忘不了那座橋?
[解題指導]這道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文章主旨的理解。解答時,要從作者所描寫的人物對象入手。給心靈搭橋,實際上歌頌的是老師心靈的美好、善良、樸實,他用自己的行為影響了學生的一生,使學生對他終生難忘,這就是老師的人格魅力。
[解題誤區]上升不到情感的深處來分析,理解容易膚淺。
[參考答案]因為老師美好、善良、樸實的心靈與行動完全融進了學生的心靈,就如同一座橋一樣,將師生的心緊緊聯系在了一起。因此,老師修建的橋雖然被沖毀了,但在學生心中,老師修建的心靈之橋卻永遠不會被沖毀。
2.細節分析。結合上下文,分析下面兩個細節描寫的表現效果,注意黑體的詞語。
①他也忍俊不禁,笑了;但馬上又停住,說聲“牙尖嘴快”,搖搖頭,又突然笑了。
②他將捉到的魚用柳條穿成一串,遞給我們,總是說:“拿回家讓你媽給做著吃。看你,可憐的,都瘦成黃豆芽了。”
[解題指導]這道題既考查學生對細節描寫的分析,又考查其對重點詞語的理解。要從表現老師人性的美麗、善良的角度思考。兩個“笑”字,突出表現的是老師的善良、對學生的寬容。“總是”本意是經常是這樣,在這里表現的是老師對學生的關心一貫如此。
[解題誤區]不能從刻畫人物形象的角度入手,不能從全文主題的角度思考。
[參考答案]①表現的是老師的善良與寬容,兩個“笑”字,體現了老師從內心深處感到了學生的可愛,因而不計較學生的“出言不遜”。②表現的是老師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心,因當時的生活條件所致,學生大都吃不飽。老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所以經常下河捉魚,讓學生帶回家補身子。師生的心靈之橋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