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語文文段閱讀復習:文言文虛詞篇
探究練習
1.下列黑體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生于水際 水際:水邊
b.頗似淳漆 淳漆:清漆
c.松山大半皆童矣 童:兒童
d.旋卓穹廬學塞人 旋:很快、不久
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黑體字。
①試掃其煤以為墨。( )
②遂大為之。( )
③其識文為“延川石液”者是也。 ( )
④自余始為之。( )
3.請你補出下列句子所省略的成分。
①乃采入缶中。 ②試掃其煤以為墨。
③頗似淳漆。
4.填空。
古代對石油的稱謂不一,如文中的_______,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然而,“石油”最早是_______(誰)賦予的名稱。
5.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②造煤人蓋未知石煙之利也。
【閱讀演練二】
董遇談“三余”勤讀
陳壽
人有從學者①,遇②不肯教,而③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④。”從學者云:“苦渴⑤無日。”遇言:“當以三余。”或問“三余”之意。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⑥之余也。”
(選自《三國志•董遇傳)
[注]①人有從學者:有個想向董遇求教的人。②遇:指董遇,東漢人。③而:卻。④見:同“現”,顯露出來。⑤苦渴:苦于……。⑥時:此指一年四季。
探究練習
1.下列句子與“人有從學者”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
a.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b.村中少年好事者
c.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d.環村居者皆獵戶
2.下列句子中的黑體字與“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見”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虎見之,龐然大物也 b.才美不外見
c.我見相如必辱之d.冀君實或見恕也
3.下列句子與“冬者歲之余”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
a.亞父者,范增也 b.蓮,花之君子者也
c.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d.劉備,天下梟雄
4.下列句子中的黑體字與“或問三余之意”的“或”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b.殘賊公行,莫之或止
c.云霞明滅或或睹d.或告元濟曰:官軍至矣
5.以下幾種說法,判斷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①古代冬天是一年的農余時間。
②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時間。
③陰雨是白天的多余時間。
④“歲之余”是最長的一段時間,所以放在“三余”首位。
⑤“夜者日之余”時間段相對較“歲之余”短,但積累起來也不少,所以排在“三余”第二位。
⑥“時之余”由于時間并不固定,所以排在“三余”最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參考答案
閱讀演練一:
1.c(童:沒有草木的山。) 2.①做②制造③是④利用3.①乃采(之)入缶中②試掃其煤以(之)為墨③(石油)頗似淳漆4.脂水;石漆、石脂水、猛火油;沈括5.①這種墨(石油)以后一定廣泛流行在世上。②制造這種石墨的人,大概還不知道石炭煙的好處。
閱讀演練二:
1.d 2.b 3.c 4.d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