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語文九年級下冊文言文考點突破
28.面山而居 (名詞作狀語,面向著)
29.帝感其誠 (動詞的被動用法,被……感動)
30.懲山北之塞 (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苦,苦于)
(三)解釋下列一詞多義。
1.說:(1)公輸盤不說 (通“悅”,高興)
(2)請說之 (說明,解釋)
2.朝:(1)于是入朝見威王 (朝廷)
(2)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朝拜)
(3)能謗譏于市朝 (指公共場所)
(4)朝辭白帝彩云間 (早晨)
3.孰:(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誰)
(2)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通“熟”,仔細)
4.起:(1)子墨子聞之,起于魯 (出發,動身)
(2)子墨子起,再拜 (站起身)
5.子:(1)子墨子聞之,起于魯 (夫子,先生,老師)
(2)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 (您)
6.見:(1)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會見)
(2)胡不見我于王 (引見)
(3)于是見公輸盤 (召見)
(4)風吹草低見牛羊 (通“現”,露出)
7.爭:(1)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爭奪)
(2)知而不爭,不可謂忠 (直言勸告)
8.已:(1)胡不已乎 (停止)
(2)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已經)
9.類:(1)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種類)
(2)不可謂知類 (事理)
10.雖:(1)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雖然)
(2)雖殺臣,不能絕也 (即使)
(四)解釋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公輸盤不說 (通“悅”,高興,愉快)
2.子墨子九距之 (通“拒”,抵擋)
3.公輸盤詘 (通“屈”,理屈)
4.已持臣守圉之器 (通“御”,抵擋)
5.親戚畔之 (通“叛”,背叛)
6.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通“橫”,梗塞,不順)
7.入則無法家拂士 (通“弼”,輔佐)
8.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通“德”,恩惠,這里是感謝的意思)
9.鄉為身死而不受 (通“向”,從前)
10.所識貧乏者得我與 (通“歟”,語氣助詞,相當于“嗎”)
11.故患有所不辟也 (通“避”,躲避)
1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通“辨”,辨別)
13.小惠未徧 (通“遍”,普遍,遍及)
14.始一反焉 (通“返”,往返)
15.甚矣,汝之不惠 (通“慧”,聰明)
16.河曲智叟亡以應 (通“無”,沒有)
二、理解重點虛詞在句中的含義。
1.之:(1)長跪而謝之 (他,指唐雎)
(2)時人莫之許也 (代詞,指這件事)
(3)先帝稱之曰能 (他,指向寵)
(4)彼其受之天也 (它,指聰明才智)
(5)輟耕之壟上 (往,到)
(6)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的)
(7)宋何罪之有 (賓語前置的標志)
(8)兩狼之并驅如故 (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9)造云梯之械 (這種)
(10)天下順之 (他,指得道者)
(11)公將鼓之 (音節助詞,不譯)
(12)登軾而望之 (他們,指齊軍 )
(13)由此觀之 (代詞,這件事)
(14)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這樣的)
2.為:(1)子墨子解帶為城 (作為)
(2)夫子何命焉為 (與“焉”合用,表示疑問語氣)
(3)必為有竊疾矣 (是)
(4)公輸盤為我為云梯 (替)(制造)
(5)此為何若人 (是)
(6)鄉為身死而不受 (介詞,為了)
(7)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為了)(動詞,做,接受)
3.于:(1)舜發于畎畝之中 (介詞,從)
(2)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介詞,給)
(3)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介詞,由于)
(4)困于心 (介詞,在)
三、課文重點句子翻譯。
1.吾義固不殺人。
我是講道義的人,絕不能平白無故地殺人。
2.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