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生命》教案1
建議:如果學生基礎較差,教師還可以作進一步的提示、指導,如成功的心理描寫是小說的一大特色,可指導學生探究:作者對“他”的內心世界進行了怎樣的刻畫,表現出了人物哪些性格特點?
示例:
1)課文中寫他見到比爾的骨頭時,“突然間,他不笑了。如果這真是比爾的骸骨,他怎么能嘲笑比爾呢?如果這些有紅有白,啃得精光的骨頭,真是比爾的話?”
主人公從這一堆有紅有白,被狼啃得精光的骨頭中,看到了一種可怕的兇兆:難到比爾的命運不正是自己將要面臨的殘酷現實嗎?同時主人公那寬厚善良的心也展現在我們面前,雖然他有許多理由怨恨和鄙視死掉的同伴,然而這種感情卻一下子為他對死者的憐憫所抵消了。他覺得不該嘲笑一個曾同大自然作過斗爭的死者,更不能嘲笑一個曾一度同他共過患難的同伴,盡管他有不可寬恕的過失。
2)課文寫到他已*近那希望之船,卻可望而不可即,“那條船離他不過四英里路……無論如何他也爬不完這四英里路。這一點,他是知道的,而且知道以后,他還非常鎮靜”“他仍要活下去……盡管奄奄一息,他還是不情愿死”“即使到了死神的鐵掌里,他仍然要反抗它,不肯死”。
多么堅強有力的生命意志和求生的精神!
作家緊接著用比喻,用動作烘托心理,形象地描述了主人公精力殆盡仍不屈服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鮮明地把他奮力抗爭的感人動態烘托出來。
他的疲倦就像大海的漲潮,“一漲再漲,一點一點地淹沒他的意志”,但是他還“用無力的雙手劃著,憑著一種奇怪的心靈作用”,也就是對生命的熱愛和執著,“找到一絲毅力,比較堅強地劃著”。出色的描寫讓我們深刻領會到人物雖虛弱到極點而心靈執著的情態。它揭示了主人公戰勝病狼的主觀原因,襯托出他堅強不屈的性格。
提示:不同的學生由于各自的生活經歷不同,理解不同,欣賞的角度不同,對課文的理解自然會有所不同,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圓其說,就應充分肯定。
3.分析環境描寫在小說中的作用,邊閱讀邊圈點批注。
4.小結:通過對課文的欣賞,讓我們從字里行間看到了生命本身那巨大的潛能,這種能量是無法詆毀的,它會讓你活下去!八迸c其說同饑餓和死亡抗爭,不如說是與恐懼抗爭;杰克·倫敦作為文學大師,用精湛的手法,生動逼真地描繪了這場戰爭。故事情節緊張,卻沒有一點作者人為的痕跡,它只是向我們清晰地展示了一個人在荒原中歷盡艱難的求生過程,不動聲色地描繪出了生命的偉岸和強大。它告訴我們,請敬畏我們的生命,相信我們的生命,和我們的生命結成最緊密的“聯盟”,我們就會盡享生命的美麗與神奇、剽悍與強大。
二、拓展訓練
1.“他”是小說的主人公,可文中一直沒有名字,是作者的失誤嗎?談談自己的想法。
2.課外閱讀《熱愛生命》全文。
3.學生展示搜集的有關熱愛生命的資料,并談感受。
4.我們時常在各種媒體中看到中學生因生活、學習的不如意而自殘,甚至輕生,學習這篇課文以后有什么啟發?你能對他們說點什么嗎?(可根據情況選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