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教案《樹》(精選14篇)
大班美術教案《樹》 篇1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知道四季中的秋季有哪些季節特征。
2、讓孩子們知道樹的成長過程。
3、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活動準備
一大張紙, 顏料, 盤子, 干的樹葉, 綠茶粉
活動過程
[導入]
1、 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秋天。
- 它是四季中的一個季節。
- 它是夏季的.下一個季節,在這個季節里你能看見楓葉,它是什么季節呢?
[展開]
1、談談關于秋天你有什么經歷。
- 說到秋天的話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 大家在秋天里干了什么?
2、談談秋天。
① 談論一下秋天有什么特征。
② 秋天里能看到什么?
③ 討論一下隨著季節的變化樹木有什么變化,秋天的樹是什么樣子的呢?
④ 討論一下樹木給了我們什么幫助?
3、用手掌來表現出大樹的樣子。
① 把整張紙鋪開。
② 畫出大樹的枝干。
③ 在盤子里準備好顏料。
④ 用手掌蘸上顏料在紙上印出樹葉的形狀。
4、 觀察活動紙- 這上面畫了什么?
5、用活動紙準備的材料表現出大樹的樣子。
① 把干的樹葉掰成碎片,用綠茶粉或草茶粉代替也可以。
② 在樹的枝干上面圖上膠水。
③ 撒上掰好的樹葉表現出秋天的樹的樣子。
[結尾]
①讓孩子們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朋友們
②總結活動[出示圖片]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幼兒雖然觀察了小樹林里各種顏色的樹葉,不同形狀的樹木,有了情感的體驗,充分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但是在動手操作用落葉來裝飾樹干的時候,有一些幼兒把樹葉貼反了,我發現幼兒對樹葉的認知經驗還有所欠缺,這方面我所忽略,需要加強。
大班美術教案《樹》 篇2
活動目標
1、運用對比的方式發現樹葉的不同形態,并用簡單的形態進行表現。
2、大膽添畫樹葉,豐富畫面,感受繪畫作品的美。
活動準備:
樹、寫生板、筆、紙
活動過程:
1.觀察樹,了解樹的結構。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呀?(樹)師:我們上次已經畫過樹了對嘛,樹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幼兒觀察講述。
師:樹上面還有什么?(鳥籠、樹牌的東西等)
2.學習從不同角度取景寫生。
師:我很喜歡這個樹,想給它拍張照,用什么拍呢?
(1)教師示范取景框的使用,及時畫下所拍照。(勾畫的要大)師:你想給他拍張照嗎?站在哪里拍好呢?站在不同角度看看樹有什么變化。
(2)帶領幼兒圍著杯子用取景框觀察。
師:通過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3)幼兒講述。
3.出示范例畫,請幼兒對照找出各個角度的樹。
4.提出幼兒繪畫要求。
(1)引導幼兒進行裝飾。
(2)提出要求。
5.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6.評價。
你最喜歡哪張照片,說說你最喜歡哪里。
大班美術教案《樹》 篇3
活動目標:
1、積極嘗試用各種線條、圖案裝飾樹,激發對線描畫的興趣,增強藝術美感。
2、能主動地對同伴的作品作出較正確的評價。
3、培養幼兒探索樹的能力,通過感官觀察并記錄樹的樣子。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線描筆、畫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師(點擊課件,出示“樹”):這是什么字?你認識嗎?
2.師:世界上的樹有很多種,你知道的有哪些?
3.師:樹的種類多,形狀也是各種各樣,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點擊課件)4.師生小結:有的樹干粗、有的細;有的樹冠大、有的小,有的樹冠像三角形,有的像橢圓形,真是千姿百態、形狀各異。
5.師:我們到幼兒找一找各種各樣的樹。
(二)講解示范,掌握繪畫要求師:今天我們就用線描的方法來畫樹,你想怎么畫?
幼:用各種線條、圖案……師:你們熟悉哪些線條?
幼:波浪線、螺旋線、鋸齒線、長城線、斜線、直線、弧線……(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帶領幼兒徒手練習各種線條的畫法)。
(三)欣賞線描畫范作,感受線條變化帶來的藝術美感 。
師:在這些作品中你發現了哪些線條?這些線條有什么變化呢?它們是怎樣排列、組合的?
師:不同的線條變化組合產生的效果會使畫面更美,你們愿意來試試嗎?你想怎么設計?和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幼兒自由交流,介紹自己的想法。)師(點擊課件示范):如果添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一定會更滿意,你喜歡什么圖案呢?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交代要求:在電腦中選一棵或者是平時看到過的樹,在紙上畫好外形(輪廓),要畫得盡量大,布局合理。
2.幼兒作畫,提醒先畫好的幼兒寫好名字,將作品貼在展板上。
(五)講評作品,結束活動
1.引導幼兒互相欣賞,用貼五角星的方法選出“你最喜歡的樹”
2.請幼兒說說喜歡的理由,并請其他幼兒提點意見 。
3.介紹線描畫,鼓勵幼兒自由嘗試創作。
大班美術教案《樹》 篇4
設計意圖:
在平常的生活中,幼兒常有意無意的“張冠李戴”。喜歡套上媽媽的大花衣,拖爸爸的大皮鞋或碩大的娃娃騎上小小的玩具車------。各種事物交換錯位的“惡作劇”而帶來自我得意的歡樂或意想不到的啟迪。在大自然中,鳥總是依附著樹生活。樹和鳥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兩種形體。通過將兩種形體的巧妙組合、轉換,變成另一奇特的新形態。這在繪畫活動中屬于一種置換繪畫方法。它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使幼兒頭腦中出現更多的事物形象;更有助于拓展幼兒想象力的發展。教學活動《樹鳥的巧合》并沒有過多的提及幼兒的繪畫技能,而更注重引導幼兒轉換新的思維方法,能大膽的進行創造性的表現。
教學目標:
1、學習將兩種事物進行組合,轉換成另一新形態的思維方式。
2、能大膽運用繪畫語言進行創造性的表現。
3、萌發幼兒愛護鳥類和關愛大自然的情感。
4、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5、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拓展幼兒新的繪畫思維方式。
2、難點:將兩種事物進行組合,轉換、創作,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
1、樹鳥課件,幻燈。
2、課前組織關于樹、鳥知識的談話,以及相關知識經驗的積累。
3、環境布置:教室周圍貼有樹、鳥的各種圖片。
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
——“小朋友,我們知道鳥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鳥最喜歡在什么地方休息?”(引出樹)
二、觀看課件,了解樹、鳥之間的特有關系。
——“小朋友,樹和鳥之間有什么關系?”
(大樹需要鳥,鳥也離不開大樹。有樹的地方就有鳥,有鳥的地方就有大樹------。)
——“既然樹和鳥誰也離不開誰,緊緊的聯系在一起。那么,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它們結合在一起,將會變成什么樣子。”
——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討論。這時,教師將樹、鳥組合在一起。給幼兒直觀的視覺感受,拓展幼兒思維。
——幼兒相互交流。教師了解幼兒的理解狀況,引導幼兒轉換新的思維方式。
三、幼兒創作;
——給幼兒獨立思考、創作的空間。不要隨意打攪幼兒。
——教師在一旁觀察,可根據幼兒的接受情況,進行輕聲的個別交流。
——待多數幼兒勾畫出外形后,教師如覺得有必要,可將某個幼兒的一幅組合、轉換較好的作品,進行集中講解,引導幼兒轉換新的思維方式。
——幼兒再次創作。
四、作品展示、交流。
——教師了解幼兒的作品意圖。
——利用幻燈展示個別幼兒的作品,請幼兒簡單表述。
——教師小結。
延伸活動:
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觀察兩種不同事物的形體,通過組合、轉換,變成另一新形象,豐富幼兒對事物形象,拓寬幼兒思維。
活動反思:
在大自然中,鳥總是依附著樹生活。樹和鳥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兩種形體。通過將兩種形體的巧妙組合、轉換,變成另一奇特的新形態。這在繪畫活動中屬于一種置換繪畫方法。它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使幼兒頭腦中出現更多的事物形象;更有助于拓展幼兒想象力的發展。
小百科:巧合,即若干小概率事件一起發生,指恰好吻合;正巧一致。語出《初刻拍案驚奇》卷九:“可見天意有定,如此巧合。”
大班美術教案《樹》 篇5
一、活動目標:
1、積極嘗試用各種線條、圖案裝飾樹,激發對線描畫的興趣,增強藝術美感。
2、能主動地對同伴的作品作出較正確的評價。
二、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線描筆、畫紙人手一份。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師(點擊課件,出示“樹”):這是什么字?你認識嗎?
2.師:世界上的樹有很多種,你知道的有哪些?
3.師:樹的種類多,形狀也是各種各樣,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點擊課件)
4.師生小結:有的樹干粗、有的細;有的樹冠大、有的小,有的樹冠像三角形,有的像橢圓形,真是千姿百態、形狀各異。
5.師:我們到幼兒找一找各種各樣的樹。
(二)講解示范,掌握繪畫要求
師:今天我們就用線描的方法來畫樹,你想怎么畫?
幼:用各種線條、圖案……師:你們熟悉哪些線條?
幼:波浪線、螺旋線、鋸齒線、長城線、斜線、直線、弧線……(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帶領幼兒徒手練習各種線條的畫法)。
(三)欣賞線描畫范作,感受線條變化帶來的藝術美感 。
師:在這些作品中你發現了哪些線條?這些線條有什么變化呢?它們是怎樣排列、組合的?
師:不同的線條變化組合產生的效果會使畫面更美,你們愿意來試試嗎?你想怎么設計?和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幼兒自由交流,介紹自己的想法。)
師(點擊課件示范):如果添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一定會更滿意,你喜歡什么圖案呢?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交代要求:在電腦中選一棵或者是平時看到過的樹,在紙上畫好外形(輪廓),要畫得盡量大,布局合理。
2.幼兒作畫,提醒先畫好的幼兒寫好名字,將作品貼在展板上。
(五)講評作品,結束活動
1.引導幼兒互相欣賞,用貼五角星的方法選出“你最喜歡的樹”
2.請幼兒說說喜歡的理由,并請其他幼兒提點意見。
3.介紹線描畫,鼓勵幼兒自由嘗試創作。
活動反思:
樹在幼兒的生活中是最常見的,對于孩子來說是十分熟悉的。
本次活動主要以孩子通過線描畫來表現“樹”線描畫對我們大班的孩子來說,也并不陌生,之前也已經接觸過了。
所以在這次的教學活動中,大多數孩子都能大膽,合理的運用各種線條、形狀來進行繪畫。
如,在畫一棵樹的時候,她們先用各種線條來畫,然后用各種形狀來裝飾這棵樹,憑著自己的想象力畫出了各種不同樹,達到了活動的預設目標。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想象力及創造力得到了發揮。但是,還是有個別幼兒不懂的如何運用各種線條和形狀,只是一味地簡單畫上幾個大圖案,然后涂上顏色。
看來這些個別的幼兒還是無法接受新事物,不能運用多種形式去表現。《指南》藝術領域2-1-3“能用多種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現手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大班美術教案《樹》 篇6
活動目標:
1.在欣賞中感受秋季樹木搖曳、樹葉飄落的動感,能運用語言、肢體等多種途徑表達、模仿樹葉飄落時的姿態。
2.大膽表現2~3顆正在落葉的樹,并嘗試用豐富的色彩和彎曲的線條表現正在落葉的樹。
3.能耐心、細致地在一定時間內完成自己的繪畫作品,進一步培養專注、投入的學習品質。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視頻(有樹枝搖曳和樹葉飄落的情景);播放設備;各色油畫棒、水彩筆;A4大小作業紙。
2.經驗準備:幼兒秋游或散步的時候欣賞過樹葉飄落的樣子;了解不同樹葉的特征,并在單片樹葉的描繪有一定的經驗。
3.幼兒操作材料:《正在落葉的樹》。
活動過程:
(一)幼兒欣賞視頻,感受和表達欣賞秋天樹葉飄落的情景。
1.教師播放視頻,引導幼兒欣賞和交流。
2.教師:這是什么季節?你從哪里看出來的?看到樹葉從樹上飄落下來你有什么感覺? 這些樹葉是怎樣從書樹上飄落下來的?像什么?請你學一學。樹葉的顏色有哪些變化?樹葉落到了哪里?地上變成什么樣了?
3.幼兒通過語言、肢體動作等方式表達自己欣賞的感受。
4.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秋天到了,秋風一吹,樹葉搖動起來,像是在跳著優美的舞蹈,樹上的樹葉也紛紛飄落下來,有的在飛舞、有的在旋轉……
(二)相互討論如何表現正在落葉的樹,為繪畫創作做準備。
1.教師:怎樣表現這些正在落葉的樹呢?需要畫些什么?怎樣表現樹搖擺跳舞的樣子?樹干怎么畫?樹枝怎么畫?你想畫幾顆正在落葉的樹?用什么樣的線條來畫呢?怎樣表現樹葉從樹上飄落的樣子? 除了空中有樹葉,還有什么地方有樹葉?怎么表現落在地上的落葉?地上落滿了樹葉怎么畫?你想用一些什么樣的顏色來表現落下的樹葉呢?為什么?樹葉畫得這么多,在涂色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用什么樣的方法能把顏色涂得又快又好呢?
2.幼兒大膽而自主地表達自己創作前的思考,為自己后面的創作起到構思的作用。
(三)在視頻播放中,大膽自主表現正在落葉的樹。
1.教師觀察、鼓勵幼兒進行大膽的繪畫創作,并注意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2.幼兒在幼兒操作材料上自主表現樹葉飄落的情景,耐心、細致地完成自己的作品。
(四)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賞和交流。
1.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互相交流。
2.教師:你畫的正在落葉的樹是什么樣的?用了哪些顏色和線條來表現落葉和樹的?
3.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創作意圖,并學習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同伴的作品。
活動延伸:
在戶外活動的時候與教師和同伴一起收集落葉,制作各種樹葉貼畫,并用幼兒制作的樹葉貼畫布置活動室。
大班美術教案《樹》 篇7
一、教學內容:
大班美術活動《正在落葉的樹》
二、教學目標:
1.喜歡參加繪畫活動、體驗參加繪畫活動帶來的樂趣。
2.能用豐富的色彩和彎曲的線條表現落葉時的情景。
3.學習用不同的繪畫工具和不同的方法表現樹葉飄落時的姿態。
4.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5.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三、教學準備:
1.有樹枝搖曳和樹葉飄落的情景的視頻。
2.油畫棒、水彩筆等多種繪畫工具。
3.“正在落葉的樹”范畫。
4.幼兒用書《正在落葉的樹》。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用豐富的色彩和彎曲的線條表現落葉時的情景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
談話討論法、演示法、多媒體輔助教學等
六、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設計意圖
一、談話導入
教師:現在這是什么季節?在這美麗的秋天你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看到樹葉從樹上飄落下來你有什么感覺?這些樹葉是怎樣從樹上飄落下來的?像什么?樹葉落到了哪里?地上變成什么樣了? 回答相應問題 通過提問,激發小朋友對美術的熱愛。
二、出示范畫,引導小朋友討論表現正在落葉的樹的方法,為繪畫創作做準備。
1.引導小朋友討論表現正在落葉的樹的方法。
教師:怎樣表現這些正在落葉的樹呢?需要畫些什么?怎樣表現樹搖擺的樣子?怎樣表現樹葉從上而下飄落的樣子?除了空中有樹葉,還有什么地方會有樹葉?怎樣表現一地的落葉?怎樣表現這些樹葉色彩的變化?涂色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2.請個別小朋友上臺表現正在落葉的樹。
3.出示范畫,小朋友觀察范畫中的表現方法。
4.教師小結:要表現樹葉飄落的情境,可以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來表現畫面,也可以用彎曲的線條表現樹的動感。
1.思考問題且回答問題
2.小朋友示范正在落葉的書 通過出示范畫,討論應該如何表現正在落葉的樹,做好繪畫準備。
三、小朋友們分組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發放材料,教師講述作畫要求。
2.小朋友們作畫,教師指導。 小朋友作畫 通過作畫,鍛煉孩子畫出正在落葉的樹的樣子。
四、展示小朋友們作品,鼓勵小朋友們相互欣賞和交流。
教師:大家來欣賞一下自己和同伴的作品,看看誰的畫面最能表現樹的搖曳和樹葉飄落時的動感。
小朋友們欣賞畫作 通過欣賞畫作,能夠吸取各自的優點,彌補不足。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教學效果很不錯,因為這些植物都是幼兒平時生活中經常看到的,幼兒不陌生,活動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讓幼兒運用動手、動腦、比較、觀察、分析的同時獲得答案,直觀具體的教學方法,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他們對活動都非常感興趣,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游戲讓他們積極愉快的學習,讓幼兒充分感知和操作,既要再現幼兒的生活經驗,又要有所提升。本課自始至終愉快積極,學習興趣很高,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同時又為他們以后的創編提供了前提。
大班美術教案《樹》 篇8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觀察、對比三棵的不同與共同的特征。
2、引導幼兒根據大樹的特征,自主創造作畫。
3、培養幼兒觀察力、創造力、審美力。
活動流程:
一、 初步觀察幼兒園三棵大樹
1、小朋友,這三棵大樹是怎樣的?
2、你喜歡哪棵?為什么?
二、 引導幼兒觀察大樹的不同和共同點
1、這些大樹都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2、有什么地方是不同的?
三、 引導幼兒作畫
1、你喜歡畫那棵大樹,還想為大樹畫上什么?
2、還能給你的畫編成一個故事嗎?
3、教師示范編一個故事。
四、 請幼兒作畫編故事
1、請你們選一棵你喜歡的樹來作畫,你自己想出來的大樹也可以。
2、畫好大樹,再畫上其他的東西編成一個故事。
五、請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六、欣賞作品,并講述故事
1、請把自己的畫拿起來介紹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
請幼兒根據其他幼兒的作品,創辦成一個故事。
大班美術教案《樹》 篇9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兩種事物進行組合,轉換成另一新形態的思維方式。
2、能大膽運用繪畫語言進行創造性的表現。
3、萌發幼兒愛護鳥類和關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樹鳥課件,幻燈。
2、課前組織關于樹、鳥知識的談話,以及相關知識經驗的積累。
3、環境布置:教室周圍貼有樹、鳥的各種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我們知道鳥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鳥最喜歡在什么地方休息?”(引出樹)
二、觀看課件,了解樹、鳥之間的特有關系。
1、提問:樹和鳥之間有什么關系?”
(大樹需要鳥,鳥也離不開大樹。有樹的地方就有鳥,有鳥的地方就有大樹------。)
既然樹和鳥誰也離不開誰,緊緊的聯系在一起。那么,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它們結合在一起,將會變成什么樣子?
2、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討論。這時,教師將樹、鳥組合在一起。給幼兒直觀的視覺感受,拓展幼兒思維。
三、幼兒創作:
1、給幼兒獨立思考、創作的空間,不要隨意打攪幼兒。
2、教師在一旁觀察,可根據幼兒的接受情況,進行輕聲的個別交流。
3、等多數幼兒勾畫出外形后,教師如覺得有必要,可將某個幼兒的一幅組合、轉換較好的作品,進行集中講解,引導幼兒轉換新的思維方式。
4、幼兒再次創作。
四、作品展示、交流。
1、教師了解幼兒的作品意圖。
2、利用幻燈展示個別幼兒的作品,請幼兒簡單表述。
五、延伸活動:
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觀察兩種不同事物的形體,通過組合、轉換,變成另一新形象,豐富幼兒對事物形象,拓寬幼兒思維。
大班美術教案《樹》 篇10
活動目標:
1、積極嘗試用各種線條、圖案裝飾樹,激發對線描畫的興趣,增強藝術美感。
2、能主動地對同伴的作品作出較正確的評價。
3、培養幼兒探索樹的能力,通過感官觀察并記錄樹的樣子。
4、作畫時細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畫面的干凈,體驗不同形式美術活動的樂趣。
5、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電腦、電視機。
2、線描筆、畫紙人手一份。
3、評選用五角星貼紙。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師(點擊課件,出示“樹”):這是什么字?你認識嗎?
(2)師:世界上的樹有很多種,你知道的有哪些?
(3)師:樹的種類多,形狀也是各種各樣,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點擊課件)
(4)師生小結:有的樹干粗、有的細;有的樹冠大、有的小,有的樹冠像三角形,有的像橢圓形,真是千姿百態、形狀各異。
(5)師:我們到幼兒找一找各種各樣的樹。
2.講解示范,掌握繪畫要求
(1)師:今天我們就用線描的方法來畫樹,你想怎么畫?
幼:用各種線條、圖案……
(2)師:你們熟悉哪些線條?
幼:波浪線、螺旋線、鋸齒線、長城線、斜線、直線、弧線……(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帶領幼兒徒手練習各種線條的畫法)。
(3)欣賞線描畫范作,感受線條變化帶來的藝術美感。
師:在這些作品中你發現了哪些線條?這些線條有什么變化呢?它們是怎樣排列、組合的?
(4)師:不同的線條變化組合產生的效果會使畫面更美,你們愿意來試試嗎?你想怎么設計?和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5)幼兒自由交流,介紹自己的想法。
(6)師(點擊課件示范):如果添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一定會更滿意,你喜歡什么圖案呢?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交代要求:在電腦中選一棵或者是平時看到過的樹,在紙上畫好外形(輪廓),要畫得盡量大,布局合理。
(2)幼兒作畫,提醒先畫好的幼兒寫好名字,將作品貼在展板上。
4.講評作品,結束活動
(1)引導幼兒互相欣賞,用貼五角星的方法選出“你最喜歡的樹”
(2)請幼兒說說喜歡的理由,并請其他幼兒提點意見。
(3)介紹線描畫,鼓勵幼兒自由嘗試創作。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大班美術教案《樹》 篇11
活動目標:
1、學習沿著小洞將圣誕樹的樹冠撕下來,嘗試運用畫畫、撕貼、印畫等方法裝飾圣誕樹。
2、體驗美麗的圣誕樹活動中成功的快樂。
3、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4、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準備:
1、圣誕老爺爺、圣誕樹
2、音樂、錄音機
3、操作紙若干、投影儀
4、蠟筆、彩紙、顏料、膠水等。
活動過程:
一、問好,引起幼兒興趣
1、哇!音樂真好聽,看誰來了?
2、圣誕老爺爺與小朋友問好。
3、圣誕老爺爺給小朋友送圣誕樹,你們喜歡?為了讓每個小朋友都有一棵漂亮的圣誕樹,讓我們一起來做圣誕樹吧!
二、幼兒了解圣誕樹
1、圣誕樹上有什么?
幼兒說一說
2、教師小結:圣誕樹上有葉子、書葉、上面掛滿了小禮物。
三、出示范例,幼兒欣賞。
1、瞧!老師做的圣誕樹漂亮嗎?
2、出示圣誕樹的樹冠,怎么撕出來的呢?
3、請幼兒觀察操作紙,你發現了什么?
四、教師示范
1、教師示范撕紙。
2、裝飾樹冠,如用蠟筆畫一畫,撕了彩紙貼一貼,蘸了顏料印一印等。
3、怎樣讓圣誕樹站起來?
出示卷桶紙紙芯,在圣誕樹下面中間處涂上膠水,粘在紙芯上。
五、幼兒操作
要求:沿小洞慢慢地撕。
六、講評
1、請幼兒來介紹你是怎么打扮圣誕樹的?
2、表揚能干的幼兒。
活動背景:
圣誕節在小班孩子們的眼里,可能是陌生的,但是圣誕老人,孩子們就不陌生了,今年的.圣誕節,我們早早開始準備,收集各種有關圣誕的物品,我們把小朋友帶來的圣誕樹、圣誕老人、圣誕禮品裝飾了教室,并把圣誕樹通了電,一閃一閃圣誕樹放在門口,給小朋友融造了“圣誕節”的氣氛。我發現孩子們對放在門口的圣誕樹特感興趣,他們不時地去看看閃爍著彩燈的圣誕樹,去摸摸掛在樹上的漂亮禮物,借助孩子的這個興趣點,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一節《美麗的圣誕樹》活動,通過活動讓嘗試運用畫畫、撕貼、印畫等方法裝飾圣誕樹,體驗體驗節日的快樂和活動成功的喜悅。
活動反思:
在圣誕節期間,我們開展了一個“過圣誕、迎新年”主題活動,目的是通過活動讓孩子們感受一下過新年的氣氛,我組織孩子們自己動手裝飾美麗的圣誕樹,既學到了技能又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在活動中,我為小朋友準備了圣誕樹、裝飾用的各種圖形,我讓小朋友觀察圣誕樹,說一說圣誕樹上有什么?小朋友說出了好多有圣誕老人、魔仗、鈴鐺等等。我拿出準備好的圣誕樹請小朋友也來裝飾,小朋友爭先恐后的舉手爭著來裝飾,在近20分鐘的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而且,我還有一個意外的發現:孩子在做完以后,不是跟以前那樣完成任務似的,直接交給老師說:“老師,我做完了”。現在,他們拿著自己裝飾的圣誕樹到處向同伴展示、比較,他們的神態、眼神和話語中流露出那么的自信和自豪!我覺得,孩子們在活動中感受到了快樂,這是最重要的成功之處。
大班美術教案《樹》 篇12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識“梧”“掌”等15個認讀字,會寫“楊”“桐”等10個會寫字。重點指導“壯、杉、化”三個字的書寫。能聽寫課后8個詞語。
2.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韻味地朗讀兒歌。
3.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憑借圖畫理解詞語意思。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認識“梧”“掌”等15個認讀字,會寫“楊“桐”等10個會寫字。重點指導“壯、杉、化”三個字的書寫。
2.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韻味地朗讀兒歌。
【教學難點】
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憑借圖畫理解詞語意思。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梧”“掌”等15個認讀字,會寫“楊”“桐”等10個會寫字。重點指導“壯、杉、化”三個字的書寫。
2.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韻味地朗讀兒歌。
教具準備
課件、實物展臺。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1)猜謎語:冬天光著頭春夏長綠發,就有一只腿,小鳥喜歡它。(猜一植物)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兒歌《樹》。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板書:2樹)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指名讀,評價。
3﹒自由讀一讀課文,劃著出本課生字,指名讀,齊讀。
4﹒認讀生字,讀準字音。
5﹒(課件出示2)填空:本課講了種樹,分別是
。
三、認讀生字,了解不同樹的特點。
1.請學生找到木字家族的字。想一想這些樹都有什么特點?教師隨機講解。
(1)這些字都和什么有關?(都是木字旁,都和樹木有關。)
(2)(課件出示3:楊樹圖片)楊:楊樹的特點是什么呢?(楊樹高)。
(3)(課件出示4:榕樹圖片)榕:榕樹的特點是什么呢??(榕樹壯)
(4)(課件出示5:梧桐樹圖片)梧桐:“梧桐”樹葉像什么?(手掌)誰能用“梧桐”說句話?
(5)(課件出示6:楓樹圖片)楓:楓樹到了秋天是什么顏色?(紅色)
(6)(課件出示7:松柏樹圖片)松柏:松柏有什么高潔的品質?(松柏不畏嚴寒,一年四季常青)
(7)(課件出示8:木棉樹圖片)木棉:木棉的喜好是什么?(喜暖在南方)
(8)(課件出示9:樺樹圖片)樺:注意這個字讀四聲“huà”一邊生長在哪里?(耐寒長在北疆)
(9)(課件出示10、11:銀杏、水杉圖片)銀杏、水杉:這兩種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被稱為活化石,存在已很久遠。)
(10)(課件出示12:金桂樹圖片)金桂:金桂樹的特點是?(開花滿園香)
2﹒我們學的這些字都是形聲字,左面的偏旁表示的是字的意思,右邊的青字表示字音,這些字左面的偏旁都是木字旁,都和樹木有關。
3﹒拍手、齊讀小兒歌。
三、識記生字,掌握偏旁。
1.識記生字:
(1)(課件出示13)楊壯桐楓松柏棉杉化桂
(2)認讀生字,重點認讀兒歌中的生字,自讀生字。
(3)開火車讀、齊讀。
(4)正音,指導:“壯、杉”為翹舌音,“松”為平舌音,讀“sōng”。
(5)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這些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它們。如:“桐”是“木+同”,“化”是“亻+匕”。
還可以用換一換的方法記住它們:如“楊”是“揚”換掉“扌”加“木”。
2.指導寫字:重點指導“壯、杉、化”(板書:壯、杉、化)
(1)(課件出示14:“壯、杉、化”筆順圖)學生看筆順圖,指導書寫生字的筆順,教師點撥筆畫較多的字。
(2)看生字筆順表,記憶生字筆順。(注意:所有帶“木”字的字,第四筆撇都變成點。
(3)教師講解筆畫名稱和筆順,擴詞。
(4)在田字格中范寫,講解每個筆畫在其中的位置,學生按筆順說說筆畫名稱。
學生互相交流,老師重點指導。(“壯”的右邊是“士”,不是“土”;“化”的第三筆是撇,不是豎彎鉤。)
(6)老師范寫生字,學生描紅。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樣才能把這些生字寫美觀?(所有含有“木”字的字都是左窄右寬。)
(7)展示學生作業,點評優缺點。
四、及時訓練、當堂達標:
1.同學們,同學們讀完兒歌,你們認識很多樹,請你們借助拼音,再讀讀這些詞語,比一比,看誰能把這些字音讀準。
(課件出示:14帶拼音詞語):楊樹梧桐樹楓樹松柏木棉水杉桂樹榕樹壯活化石
1.剛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夠讀準字音,現在,老師把它們頭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還能認識它們嗎?
(課件出示:15不帶拼音的詞語)楊樹梧桐樹楓樹松柏木棉水杉桂樹榕樹壯活化石
同桌互讀開火車讀齊讀
課外作業新設計
1.把本課會寫字在寫字本上寫下來。
2.你還認識那些樹?
3.讀讀記記下列詞語:
泡桐云杉翠柏白樺
松子楓樹白果桂花
答案:
1.略
2.例如:柳樹桃樹杏樹梨樹
3.略。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韻味地朗讀兒歌。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憑借圖畫理解詞語意思。
教具準備
課件、實物展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明確目標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繼續認識樹。(板書:樹)
二.自主學習,嘗試練習
1.說說你知道的樹還有哪些?介紹自己知道的樹。
(1)介紹前,老師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學在介紹時,聲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帶微笑看著全體同學來介紹。
(2)開火車來介紹。
(3)同學評一評,誰介紹的好。
(4)同學之間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關樹的一些趣事。
2.請小朋友們借助拼音,讀一讀兒歌,比一比,看誰能把字音讀正確。
三.合作分享,反饋點撥
1.小組合作學習:兒歌中,哪些字的讀音不容易發準,要注意的,四人小組互相說一說,再一塊兒讀一讀。
2.指導讀讀兒歌。
指名讀,相機正音。
開火車讀,齊讀。
3.說一說。
這些樹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或是比較了解的,能向同學們說說就好了。
4.指導讀兒歌。
(1)請小朋友們一節一節地讀一讀。
(2)師范讀。聽了老師的朗讀有什么感覺?
(3)學習第一句:了解三種樹:楊樹、榕樹、梧桐樹。
教師重點講榕樹,(課件出示16——18:楊樹、梧桐、榕樹圖片)(板書:楊樹榕樹梧桐樹)
(課件出示19圖文)榕樹:原產于熱帶亞洲。榕樹以樹形奇特,枝葉繁茂,樹冠巨大而著稱。枝條上生長的氣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樹干稱之為“支柱根”。榕樹高達30米,可向四面無限伸展。其支柱根和枝干交織在一起,形似稠密的叢林,因此被稱之為“獨木成林”。
(4)學習第二句:認識三種樹:楓樹、松柏。(課件出示20、21:楓樹、松柏圖片)(板書:楓樹松柏)
①楓樹是什么顏色的?從哪兒看出?
(楓樹是紅色的,從“楓樹秋天葉兒紅”看出。)
②“松柏四季披綠裝”說明了松柏的什么特點?
(松樹、柏樹一年四季都是綠的,特別是冬天不怕冷,依然蒼翠挺拔。)
(5)學習第三句:認識兩種樹:木棉、樺樹。(課件出示22:木棉、樺樹圖片)(板書:木棉樺樹)
從這句話,我們得知木棉和樺樹生長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木棉喜歡生長在溫暖的南方,樺樹生長在寒冷的北疆。)
(6)學習第四句:認識三種樹:銀杏、水杉、桂花樹。(課件出示23:銀杏、水杉、桂花樹圖片)(板書:銀杏水杉桂花)
(課件出示24圖文)銀杏:最早出現于3.45億年前被科學家稱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貓”。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從栽種到結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結果,能活到一千多歲,是樹中的老壽星。
(5)自己再輕聲讀讀全文,誰想讀給大家聽?指名讀,及時表揚讀得好的學生。
四.總結提升、適當拓展。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的這些樹都是小朋友們比較熟悉的,我國的樹木還有很多,要想知道更多的樹,還可以找找相關的資料。下節課我們進行交流。
課外作業新設計
1.把你知道的樹,仿照兒歌的形式寫下來。
2.搜集一下寫樹的古詩有哪些。
3.比一比,組詞。
桐柏桂
洞伯掛
答案:
1.柳樹美,槐樹香,桃樹春天披霞光。
2.見備課資料。
3.桐(泡桐)柏(柏樹)桂(桂樹)
洞(山洞)伯(伯父)掛(掛著)
【板書設計】2樹之歌
楊樹榕樹梧桐樹
楓樹松柏
木棉樺樹
銀杏水杉桂花
【教學反思】
1.本課在設計教學時,首先我特別重視文中各個組成部分的整合,以識字為切入口,以識詞為中介,最后再以誦讀活動來鞏固加深識字、識詞的成果,把看圖到識字、識詞,誦讀連為一體。同時,注意處理好各部分的輕重。
2.本課重點還應是識字、寫字。所以我著重抓了識記字形、寫字訓練的教學。在分析字形時,我注意啟發學生運用自己的識字經驗,從而記住字形。學生可以用加一加,換一換的方法記住生字。另外我還提醒學生要嚴格按筆順去描紅、臨寫,把字寫規范、美觀。本堂課寫字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大班美術教案《樹》 篇13
教學目標:
1、嘗試用涂圈的方法表現開花的樹。
2、能大膽作畫,體驗繪畫活動的快樂。
3、能表現出樹干和樹枝,并用多種顏色圈一圈、涂一涂,感受涂染作品的色彩美。
4、能在畫面上進行添畫其他景物。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6、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1、桃花、櫻花、李子花、迎春花ppt1、范例用的白紙一張、半成品范例一張(上面畫有樹干)
2、油畫棒,美術本、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欣賞ppt《春天的花》,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師:春天來了,春風一吹,桃樹、梨樹、蘋果樹、各種各樣的樹,都開滿了紅的花、黃的花、藍的花、紫的花……到處都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漂亮極了。
(2)幼兒欣賞ppt圖片。
(3)大小幼兒互動交流自己喜歡哪些顏色的花?為什么喜歡?
2、教師講解示范。
(1)出示半成品范例,讓幼兒說說這是什么?缺少了什么?
(2)示范如何畫花。重點示范花瓣組合的畫法(教師邊示范邊念兒歌:小小蠟筆真能干,圈一圈、涂一涂,花瓣花瓣碰碰頭,漂亮的花兒就開放。)
3、示范強組如何畫樹干和樹枝,重點示范樹干與枝枝的畫法。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重點提醒幼兒注意花瓣的組合。(三片或者四片、五片……)
(2)提醒強組幼兒指導能力弱的弟弟妹妹畫好花。
(3)引導強組幼兒幼兒添畫上小草、及其他景物。
5、展示作品,幼兒相互欣賞,說說喜歡誰的畫、為什么。
活動反思:
多數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按要求完成作品,少部分能力弱的幼兒堅持性差,不能獨立完成作品,需要在教師的輔導下才能完成。中班部分幼兒繪畫空間掌握不太好,畫樹枝太小氣,以至于花朵畫的太少。教師要提醒幼兒注意畫面與空間的關系。小班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和在繪畫技能較好的大齡幼兒的影響和幫助下,能夠用多種顏色畫出花朵。
大班美術教案《樹》 篇14
活動目標
1.學習正反來回折的方法折疊出樹葉,并在大樹輪廓的底版上進行立體紙塑造型。
2.能認真觀察圖示上的符號,學著自己看圖示折紙。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添畫背景,有一定的耐心,體驗折紙塑造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樹葉一片,樹葉的折紙步驟圖,立體紙塑樹范例5幅。
學具:不同輪廓的大樹底版圖,深綠、淡綠大小不等的色紙若干,剪刀,記號筆,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出示實物樹葉一片。
師:小朋友看看它是誰呀? (老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演唱《大樹媽媽》歌曲。)
師:大樹媽媽唱著歌謠哄著搖籃里的樹葉寶寶睡覺啦。
二、觀察范例,探索折疊樹葉的方法
出示立體紙塑樹的范例,引導幼兒觀察。
師:樹葉寶寶們在大樹媽媽的懷里安安靜靜地睡著了,這些樹葉寶寶們是用什么做出來的?怎樣做的呢?
三、出示折紙示意圖,幫助幼兒理解圖示上圖標的含義
師:這里有幾張圖示就是折樹葉的方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幼兒自由觀察圖示,給予幼兒觀察的時間。)
師:第幾幅圖的什么地方看不懂? (鼓勵幼兒將自己看不懂的地方說出來,師生共同理解。)
教師重點示范講解步驟圖第三幅圖葉脈的折法,第二幅圖示提醒不在開口處畫半圓。
四、教師示范粘貼樹葉進行紙塑的方法
師:小樹葉要去找媽媽了,小樹葉怎樣才不會從樹冠上掉下來呢?
教師示范立體樹葉的粘貼方法。
提醒幼兒將折疊好的樹葉打開,用雙面膠粘貼在大樹冠上,輕輕壓一下即可。
五、幼兒獨立進行紙塑造型制作
師:請小朋友自己動手試一試來學做小樹葉吧。 (指導幼兒折疊葉脈要斜著正反來回折疊,并將折痕壓齊。)
師:請小朋友將制作好的大樹粘貼在底紙上,用彩筆裝飾一下讓它變出一幅美麗的畫吧。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添畫創作出有背景的畫面。
六、作品展示欣賞活動
師:小朋友的小手真巧,不僅制作出漂亮的大樹,還在大樹旁添畫出了有趣的故事,我們將小朋友的畫作懸掛起來,讓我們的美工區環境變得更漂亮。
展示幼兒的美工作品,幼兒間相互欣賞,體驗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