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身邊的美——《我們身邊的痕跡》教學反思
以拓出美麗痕跡的東西,然后組織學生走出教室,在校園內尋找可以拓出美麗痕跡的東西,并將它的痕跡拓印下來。學生回到教室,展示自己拓印的作品并欣賞用拓品與繪畫相結合所創作的作品。最后通過欣賞,布置下節課的任務和所帶工具。在實施以上第一次的教學后,我總結思考,發現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1、學生在校園內尋找可以進行拓印的事物時,不知道如何去尋找,不清楚到底怎樣的事物可以進行拓印;
2、學生在拓印時手忙腳亂,不能清楚地拓出痕跡;
3、學生在展示作品時,我發現大家千篇一律,幾乎全是在拓印操場上方磚的花紋,毫無新意可言。
面對這幾個未能解決的的重要問題,我自問如何才能在教學過程中靈活輕松地解決這幾個問題。經過回憶思考,找到了幾個突破口:
1、課題揭示過晚,在總結出什么是拓印活動后,即可揭示課題;
2、在室外實踐活動前,應引導學生多做一些準備性的探索活動。使學生在拓印活動時具有目的性和準確性;
3、分清主次,重點突出,課堂教學中的一般問題點到即可。
調整、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后,我進行了第二次教學。在課題揭示后,我加入了兩個新的探索活動環節:首先讓學生閉上眼睛,摸一摸桌子上的每樣東西,給手留下了什么樣的感受,然后再用不同的筆試著去拓一拓。這樣,通過有目的的活動與老師的引導,學生就明白了怎樣的事物可以進行拓印,并對如何拓印作出了初步的嘗試。同時,在欣賞可以拓出痕跡的事物時,教師加入語言提示,使學生在活動中有的放矢,清楚哪里能找到可拓出痕跡的事物。在學生室外活動前,明確指出劃分幾個地點去尋找——花壇、操場、教室內、車棚里。這樣,學生尋找的目的性強,沒有再出現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