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教案 > 七年級生物教案 > 花的結構(通用14篇)

花的結構

發布時間:2023-07-27

花的結構(通用14篇)

花的結構 篇1

  教學目的

  1.掌握花的基本結構,理解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

  2.學會解剖和觀察的方法,進一步培養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

  3.通過學習及其各部分的作用,認識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相統一的觀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雄蕊和雌蕊的結構和功能;解剖和觀察花的方法。

  教學準備

  桃花(或一朵完全花)的掛圖、模型。新鮮的桃花(或其它完全花)或浸泡的花(或花的解剖塑封標本)。放大鏡、鑷子、解剖針、刀片、白紙、膠水。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1.一株綠色開花植物體是由哪些營養器官和生殖器官構成的?

  2.為什么把花、果實、種子叫做生殖器官?

  引言:花、果實、種子與植物繁殖后代直接有關,所以屬于生殖器官。綠色開花植物在開花之后,一般都能結出果實和種子,這是為什么呢?通過觀察、研究和功能,就會逐步明白。

  一、花的基本結構(以桃花為例)

  教師組織學生觀察花的外形,然后指導學生按要求逐步解剖并觀察花的各部分結構。

  (一)觀察花的外形

  教師結合掛圖,指導學生參照課本上“花的基本結構圖”,有步驟地觀察以下內容:

  1.花柄:它的顏色、著生的部位。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2.花托:它的形狀、顏色。想一想它的作用。

  3.花萼:由萼片組成。數一數萼片的數目,著生在哪里。

  4.花冠:由花瓣組成。注意它的顏色和數目。

  完成上述觀察,由一位同學歸納小結,然后教師再作補充性講述,指出:

  花柄紫紅色,一端著生在莖上,另一端連接著花朵。它支撐著花朵,使它展放在空間。順著花柄往上看,可看到略為膨大,呈杯狀,紫紅色的部分,這是花托,花的各部分著生在花托上。在花托的邊緣上著生有萼片,共5片,它們組成了花萼。在花萼的內側有花瓣,粉紅色,5片,它們組成花冠。花萼和花冠合稱花被。

  (二)解剖并觀察

  結合掛圖,教師指導學生依次解剖花,觀察其內部結構,并將花的各部分粘貼在白紙上制成標本。

  1.用鑷子將萼片摘下,并粘貼在白紙上。

  2.用鑷子將花瓣摘下,依次粘貼在白紙上。

  3.觀察雄蕊:摘去萼片、花瓣后,露出雄蕊和雌蕊于它們合稱為花蕊。先觀察雄蕊,注意下列幾個問題:

  (1)桃花的雄蕊有多少枚。每一朵都一樣嗎?

  (2)每枚雄蕊由哪兩部分組成,各有什么作用。

  (3)取一張白紙放在桌子上,將雄蕊的花藥在紙上來回摩擦,能看到有黃色粉末散落嗎?這是什么?

  (4)觀察完成后,用鑷子摘下部分雄蕊,粘貼在白紙上。

  4.觀察雌蕊:摘去全部雄蕊,這時在花托的頂部只剩下1枚雌蕊了。

  (1)觀察雌蕊由哪三部分組成。

  (2)同桌的兩位同學互相配合,用刀片分別將子房作橫切和縱切。然后用放大鏡觀察橫、縱切面,注意看看有幾個胚珠。

  完成上述觀察后,組織同學討論歸納。花的主要結構是什么?接著教師進行總結性講述,指出: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它包括雄蕊和雌蕊。雄蕊由花絲和花藥組成,花藥里有花粉。雌蕊由柱頭、花柱、子房三部分組成。子房里有胚珠(桃花只有一個胚珠)。花開放后,花粉落到柱頭上,經過一系列復雜變化,子房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這些變化今后再研究)。由此看來,只有花蕊與結出果實、種子有關,所以它是花的主要部分。

  二、花的其他結構

  有些植物的花(如桃花)除了上述的基本結構外,還有其他一些結構,例如蜜腺。

  用放大鏡觀察子房的基部,看到有小突起,這叫做蜜腺。蜂蜜采集的花蜜就是由蜜腺產生的:

  有些植物的花,能散發出芳香的氣味,它是花瓣里的一些細胞分泌出來的物質。這些物質容易揮發成氣體,從而使花散發出香氣。人們利用它可制取香精,如玫瑰花、桂花。

  花的顏色、香氣、花蜜都能吸引昆蟲前來幫助傳粉。

  由此看來,與其功能是相適應的。小結如下:

  課堂練習:

  1.花的主要部分是_____,它包括( ) 花開放以前,保護花內部結構的_____

  它包括( )。 A.花萼 B.雄蕊 C.雌蕊 D.花冠

  2.構成雄蕊的是_____和_____.

  3.構成雌蕊的是_____、_____和_____.將來發育成果實的是_____,其內部有_____,將來可發育成_____.

  4.各種植物是( )

  A完全不同的 B 完全相同的 C基本相同的 D 不確定

  5.上面著生花的各部分的結構的是

  支持花藥的結構是 花藥中存在的物質是

  A 花絲 B 花梗 C 花萼 D 花托 E 花粉

  6. 胚珠位于( )

  A雄蕊的花藥中 B雄蕊的花絲中 C雌蕊的子房中 D雌蕊的柱頭中

  7.花生是由花的哪一部分發育來( )

  A.子房 B. 胚珠 C. 柱頭 D. 花柱

  8. 街道兩旁的銀杏樹,到了秋天有的能結出白果,有的不能,可見銀杏屬于( )

  A.兩性花植物 B. 單生花植物 C.雌雄同株植物 D.雌雄異株植物

花的結構 篇2

  教學目的

  1.掌握花的基本結構,理解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

  2.學會解剖和觀察的方法,進一步培養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

  3.通過學習及其各部分的作用,認識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相統一的觀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雄蕊和雌蕊的結構和功能;解剖和觀察花的方法。

  教學準備

  桃花(或一朵完全花)的掛圖、模型。新鮮的桃花(或其它完全花)或浸泡的花(或花的解剖塑封標本)。放大鏡、鑷子、解剖針、刀片、白紙、膠水。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1.一株綠色開花植物體是由哪些營養器官和生殖器官構成的?

  2.為什么把花、果實、種子叫做生殖器官?

  引言:花、果實、種子與植物繁殖后代直接有關,所以屬于生殖器官。綠色開花植物在開花之后,一般都能結出果實和種子,這是為什么呢?通過觀察、研究和功能,就會逐步明白。

  一、花的基本結構(以桃花為例)

  教師組織學生觀察花的外形,然后指導學生按要求逐步解剖并觀察花的各部分結構。

  (一)觀察花的外形

  教師結合掛圖,指導學生參照課本上“花的基本結構圖”,有步驟地觀察以下內容:

  1.花柄:它的顏色、著生的部位。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2.花托:它的形狀、顏色。想一想它的作用。

  3.花萼:由萼片組成。數一數萼片的數目,著生在哪里。

  4.花冠:由花瓣組成。注意它的顏色和數目。

  完成上述觀察,由一位同學歸納小結,然后教師再作補充性講述,指出:

  花柄紫紅色,一端著生在莖上,另一端連接著花朵。它支撐著花朵,使它展放在空間。順著花柄往上看,可看到略為膨大,呈杯狀,紫紅色的部分,這是花托,花的各部分著生在花托上。在花托的邊緣上著生有萼片,共5片,它們組成了花萼。在花萼的內側有花瓣,粉紅色,5片,它們組成花冠。花萼和花冠合稱花被。

  (二)解剖并觀察

  結合掛圖,教師指導學生依次解剖花,觀察其內部結構,并將花的各部分粘貼在白紙上制成標本。

  1.用鑷子將萼片摘下,并粘貼在白紙上。

  2.用鑷子將花瓣摘下,依次粘貼在白紙上。

  3.觀察雄蕊:摘去萼片、花瓣后,露出雄蕊和雌蕊于它們合稱為花蕊。先觀察雄蕊,注意下列幾個問題:

  (1)桃花的雄蕊有多少枚。每一朵都一樣嗎?

  (2)每枚雄蕊由哪兩部分組成,各有什么作用。

  (3)取一張白紙放在桌子上,將雄蕊的花藥在紙上來回摩擦,能看到有黃色粉末散落嗎?這是什么?

  (4)觀察完成后,用鑷子摘下部分雄蕊,粘貼在白紙上。

  4.觀察雌蕊:摘去全部雄蕊,這時在花托的頂部只剩下1枚雌蕊了。

  (1)觀察雌蕊由哪三部分組成。

  (2)同桌的兩位同學互相配合,用刀片分別將子房作橫切和縱切。然后用放大鏡觀察橫、縱切面,注意看看有幾個胚珠。

  完成上述觀察后,組織同學討論歸納。花的主要結構是什么?接著教師進行總結性講述,指出: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它包括雄蕊和雌蕊。雄蕊由花絲和花藥組成,花藥里有花粉。雌蕊由柱頭、花柱、子房三部分組成。子房里有胚珠(桃花只有一個胚珠)。花開放后,花粉落到柱頭上,經過一系列復雜變化,子房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這些變化今后再研究)。由此看來,只有花蕊與結出果實、種子有關,所以它是花的主要部分。

  二、花的其他結構

  有些植物的花(如桃花)除了上述的基本結構外,還有其他一些結構,例如蜜腺。

  用放大鏡觀察子房的基部,看到有小突起,這叫做蜜腺。蜂蜜采集的花蜜就是由蜜腺產生的:

  有些植物的花,能散發出芳香的氣味,它是花瓣里的一些細胞分泌出來的物質。這些物質容易揮發成氣體,從而使花散發出香氣。人們利用它可制取香精,如玫瑰花、桂花。

  花的顏色、香氣、花蜜都能吸引昆蟲前來幫助傳粉。

  由此看來,與其功能是相適應的。小結如下:

  課堂練習:

  1.花的主要部分是_____,它包括( ) 花開放以前,保護花內部結構的_____

  它包括( )。 A.花萼 B.雄蕊 C.雌蕊 D.花冠

  2.構成雄蕊的是_____和_____.

  3.構成雌蕊的是_____、_____和_____.將來發育成果實的是_____,其內部有_____,將來可發育成_____.

  4.各種植物是( )

  A完全不同的 B 完全相同的 C基本相同的 D 不確定

  5.上面著生花的各部分的結構的是

  支持花藥的結構是 花藥中存在的物質是

  A 花絲 B 花梗 C 花萼 D 花托 E 花粉

  6. 胚珠位于( )

  A雄蕊的花藥中 B雄蕊的花絲中 C雌蕊的子房中 D雌蕊的柱頭中

  7.花生是由花的哪一部分發育來( )

  A.子房 B. 胚珠 C. 柱頭 D. 花柱

  8. 街道兩旁的銀杏樹,到了秋天有的能結出白果,有的不能,可見銀杏屬于( )

  A.兩性花植物 B. 單生花植物 C.雌雄同株植物 D.雌雄異株植物

花的結構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識別花的模式結構;會解剖觀察和描述花的各個部分,說明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的理由;

  2、了解花的種類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異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種類。

  能力目標

  1、通過解剖和觀察花的基本結構,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2、通過識別不同種植物花的特點,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花的結構及其主要功能”及“花的種類”等知識,使學生樹立“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辯證觀點。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1、“花的結構”是本節教學內容的重點。前面幾章的教學講的是植物的營養器官。植物生長到一定時間就要進行繁殖。花、果實、種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結構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開花后才能結果,種子怎樣才能形成。

  觀察實驗材料的準備,是本節教學的難點。講桃花的結構時,新鮮的桃花已經過季,這就需要教師在春天的時候,準備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們浸泡在福爾馬林或酒精溶液里備用。也可以事先培養白菜花或油菜花進行教學。

  解剖花也是本節教學的難點。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對于學生來說,操作起來都顯得小了。學生進行解剖時,往往顯得“笨手笨腳”,容易弄丟一個部分或弄斷一個結構,所以要注意提醒學生,認真謹慎地從外至內地一層層把花的各部分用鑷子摘取下來,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

  2、花蕊是花的最主要的結構。花若無花蕊就不能稱其為花。因此,根據花中花蕊的種類而定名的單性花和兩性花是最基本的兩類花。只有理解了這兩類花的區別,才能明白雌雄同株和雌雄異株的概念。學生很容易把單生花和單性花弄混,所以在講解時要注意強調。

  花序的概念是對單生花而言的,理解了花序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總狀花序、頭狀花序等各種植物的花序。要讓學生明白頭狀花序不是一朵花。

  三、教法建議

  本節是本章的重點章節,要充分利用實物,才容易把花的結構講清楚。《花的種類》一節,課本里所舉的例子都是學生常見的,如果當地沒有哪一種植物,完全可以選用當地最普遍的植物來替換。總之,這一節內容中聯系實際的材料很豐富,只要充分利用學生在生活和勞動中所熟悉的材料,就比較容易講好。

  教師在講授這一課的時候,一定要突出花的主要部分——雌蕊和雄蕊,防止學生把花被,特別是花冠,看成是花的主要部分。有的學生一提到花,就想到美麗的花冠,有的學生甚至認為沒有美麗花被的花,就不是花。對于這些不正確的認識,在懂得了花的結構以后,是應該得到糾正的。

  觀察雌蕊時,可以讓學生與鄰近的同學合作,一個將子房進行縱切,另一個將子房進行橫切,從而認清胚珠及其在子房里著生的情況。

  兩性花的概念不難了解,只要引導學生回憶剛剛解剖和觀察過的桃花,就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冬天,也可以讓學生觀察白菜花等兩性花。關于單性花,如果沒有實物,則可以通過圖片來讓學生觀察,也可以在上課之前發動學生采集絲瓜、黃瓜等的雄花,及時壓制成或浸泡成標本,供講課時使用。冬天,也可以讓學生觀察四季海棠。四季海棠為雌雄同株,既可以看到雌花,又可以看到雄花(講述花序時還可以用來觀察花序)。

  關于花序,可以讓學生觀察四季海棠的花序或冬天室內培養的白菜、蘿卜的花序。白菜、蘿卜的花序都是總狀花序。關于頭狀花序,冬天可以觀察室內培養的菊科花卉植物。

  學生往往把一個頭狀花序誤認為是一朵花,把花序中的每一朵花誤認為是一個個花瓣。對于這種誤解,應該用實例來糾正。說明這個問題也很容易,只要利用實物再配合使用直觀教具解剖分析,讓學生明確知道,頭狀花序的扁平花軸上一朵朵小型的花,都是有花被和花蕊的,從而很容易把問題說清楚。

  學生容易把單性花和單生花相混,看了黃瓜花以后,誤以為單性花都是單生花,對此,教師要給予糾正。有關這一節所學到的幾個名詞之間的關系,可見下表: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雄蕊和雌蕊的組成和作用。

  難點:要準備足夠的鮮花,供學生觀察和解剖。

  手段:實驗觀察與教師講解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設計思想:

  本節課主要是通過學生對花的解剖,分析、總結出花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和功能。

  認識到花蕊是一朵花的重要結構。通過大量花的圖片介紹兩性花和單性花、花序等內容,便于學生理解。

  教學過程 :(1課時)

  一、導入  :

  提問:綠色開花植物體由哪些器官構成?

  總結:根、莖、葉是綠色開花植物的營養器官,植物靠著這些器官逐漸地生長起來,當植物體生長到一定的時期就要開花、結果和產生種子。植物為什么要開花,為什么開花后才能結果和產生種子呢?這與花的結構聯系密切。

  二、講授新課:

  (一)花的基本結構:

  利用課前準備好的桃花或白菜花,組織學生完成實驗:觀察花的結構。

  1、按照實驗步驟完成實驗。

  2、參照掛圖或課本的內容,認識花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和功能。

  提問:1、觀察的花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2、哪個部分是最主要的,為什么?

  組織學生分析、討論。

  總結:

  1、花的基本結構包括: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藥、花絲)、雌蕊(柱頭、花柱、子房)

  2、花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雄蕊的花藥中有花粉,當花開后,花粉落在柱頭上后,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雌蕊的子房中的胚珠才能發育成種子,而整個子房就發育成果實。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結構。

  組織個別同學進行指圖的活動,鞏固所學的知識。

  (二)兩性花和單性花:

  出示投影或實物,展示兩性花和單性花。

  組織學生觀察,分析兩種花的結構上有什么不同之處。

  組織學生分析、發言。

  講解:

  1、兩性花是指一朵花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單性花是指一朵花只具有雌蕊或雄蕊。

  2、根據花蕊的種類的不同,單性花可分為雌花和雄花。

  提出問題:1、為什么黃瓜開的花有些結不了果實?

  2、如果一株植物上只開雌花或雄花,這種現象叫什么?

  組織學生討論、回答。

  總結:

  1、黃瓜等植物開了花卻不結果,是因為開的花是雄花。

  2、長有單性花的植物,可分為兩類:

  (1)雌雄同株植物:一個植物體上同時長有雌花和雄花。

  (2)雌雄異株植物:雌花和雄花著生在不同的植物上。

  (三)花的其他結構:

  提出問題:“我們經常看到顏色艷麗的花朵,靠花冠的顏色吸收昆蟲。但在自然界中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具有艷麗的顏色,那么,它們靠什么吸收昆蟲,完成傳粉呢?

  引導學生思考:有些花靠香甜的花蜜或氣味吸收昆蟲。

  總結:除了我們在前面學習的花的基本結構以外,有些花還具有蜜腺可以產生花蜜,釋放香氣,都能招引昆蟲前來幫助傳粉,這是植物長期進化的結果。

  (四)花序:

  出示黃瓜花和白菜花花序。

  組織學生對二者進行比較,找出花著生的不同特點。

  講解:

  1、黃瓜花是一朵一朵地單獨著生在莖上,花朵較大;而白菜花是按照一定的順序著生在花軸上,花朵較小,即花序。

  2、白菜花序稱為總狀花序,向日葵花序稱為頭狀花序。

  板書設計 

  第六章    開花結果和營養繁殖

  第一節   

  一、花的基本結構:

  二、兩性花和單性花:

  1、兩性花:一朵花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

  2、單性花:一朵花只具有雌蕊或雄蕊。

  三、花序:按照一定的順序著生在花軸上的一簇花。

  探究活動

  植物主體干花標本的制作

  植物主體干花標本是通過剪取帶花的植物枝條,放在容器內,經干燥包埋、風干,然后倒出干燥劑,將其固定在透明的容器內密封,制成的立體干花標本。植物主體干花標本,保持了植物莖、葉、花生活時的顏色與姿態,不但生動自然,制作簡單,而且還可以作為教具永久存放、使用。現以月季為例,介紹其主體干花標本的制作方法。

  1、制作前的準備

  1.1 干燥劑的選擇 可購買新出廠的、顆粒較小的珍珠巖作為干燥劑。珍珠巖為建筑保溫材料,不但輕,包埋植物時,葉、花不易變形,且吸水能力強,是較理想的干燥劑。若買不到珍珠巖,可用沙子代替。但沙子需反復沖洗,沖去土粒,曬干備用。

  1.2 包埋月季容器的準備 包埋月季花的容器的體積應比標本大,并具較好的透氣性。如帶細孔的紙箱(一般紙箱用針扎些小孔)、帶有網眼的塑料容器(若網眼過大,可在周圍襯一層白紙)等均可。

  1.3 盛放標本的容器準備 可選擇帶蓋的透明玻璃容器或有機玻璃容器。

  2、制作方法

  2.1 剪取月季花 選擇天氣晴朗的日子,在上午10:00~下午5:00時,剪取花朵較好、顏色艷麗、未徹底開放、葉片、花瓣上沒有露水、帶2~3片復葉的月季花。

  2.2 包埋月季花 先在包埋容器的底部,放一層珍珠巖或沙子,將花柄插入。然后向容器內緩緩注入珍珠巖或沙子,包埋月季花。在包埋過程中,注意保持花的本來姿態。完全包埋后,將其放在通風干燥處,自然風干兩周。

  2.3 整形、密封 干燥兩周后,倒出珍珠巖或沙子,若有個別花瓣脫落,可用解剖針醮少量乳膠粘合。在盛放月季花容器的底部,放一塊2厘米左右厚的泡沫塑料板(為了好看,上面可粘一層吹塑紙),貼上標簽,選擇干燥后葉片、花朵顏色較好,形態自然的月季花,插入容器的泡沫塑料板內,將其固定好,放入干燥劑(如硅膠、無水氧化鈣),密封即成。

  觀察單性花的結構

  實驗目的:認識單性花的結構特征。

  材料用品:正在開花的柳枝、刀片、解剖針或縫衣針、放大鏡、白紙。

  方法步驟:

  1、春天,把從不同柳樹上采下的開花柳枝鋪放在白紙上,用放大鏡觀察,看看來源不同的柳枝上的毛蟲狀花序有沒有不同?

  2、把不同的花序從柳枝上取下、分離,在放大鏡下耐心觀察,然后用刀片和解剖針,看看取自不同柳枝的花序結構是否一樣,為什么?

  實驗結果:

  柳樹的花序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雄花序,一種是雌花序,它們來自兩個不同的植株。分離雄花序,可見只長兩枚雄蕊的雄花。分離雌花序,可見只有一枚雌蕊的雌花。柳樹花是單性花,象柳樹這樣的單性花植物,其雌花和雄花分別生在兩個植株上,就叫雌雄異株植物。

花的結構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識別花的模式結構;會解剖觀察和描述花的各個部分,說明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的理由;

  2、了解花的種類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異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種類。

  能力目標

  1、通過解剖和觀察花的基本結構,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2、通過識別不同種植物花的特點,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花的結構及其主要功能”及“花的種類”等知識,使學生樹立“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辯證觀點。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1、“花的結構”是本節教學內容的重點。前面幾章的教學講的是植物的營養器官。植物生長到一定時間就要進行繁殖。花、果實、種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結構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開花后才能結果,種子怎樣才能形成。

  觀察實驗材料的準備,是本節教學的難點。講桃花的結構時,新鮮的桃花已經過季,這就需要教師在春天的時候,準備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們浸泡在福爾馬林或酒精溶液里備用。也可以事先培養白菜花或油菜花進行教學。

  解剖花也是本節教學的難點。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對于學生來說,操作起來都顯得小了。學生進行解剖時,往往顯得“笨手笨腳”,容易弄丟一個部分或弄斷一個結構,所以要注意提醒學生,認真謹慎地從外至內地一層層把花的各部分用鑷子摘取下來,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

  2、花蕊是花的最主要的結構。花若無花蕊就不能稱其為花。因此,根據花中花蕊的種類而定名的單性花和兩性花是最基本的兩類花。只有理解了這兩類花的區別,才能明白雌雄同株和雌雄異株的概念。學生很容易把單生花和單性花弄混,所以在講解時要注意強調。

  花序的概念是對單生花而言的,理解了花序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總狀花序、頭狀花序等各種植物的花序。要讓學生明白頭狀花序不是一朵花。

  三、教法建議

  本節是本章的重點章節,要充分利用實物,才容易把花的結構講清楚。《花的種類》一節,課本里所舉的例子都是學生常見的,如果當地沒有哪一種植物,完全可以選用當地最普遍的植物來替換。總之,這一節內容中聯系實際的材料很豐富,只要充分利用學生在生活和勞動中所熟悉的材料,就比較容易講好。

  教師在講授這一課的時候,一定要突出花的主要部分——雌蕊和雄蕊,防止學生把花被,特別是花冠,看成是花的主要部分。有的學生一提到花,就想到美麗的花冠,有的學生甚至認為沒有美麗花被的花,就不是花。對于這些不正確的認識,在懂得了花的結構以后,是應該得到糾正的。

  觀察雌蕊時,可以讓學生與鄰近的同學合作,一個將子房進行縱切,另一個將子房進行橫切,從而認清胚珠及其在子房里著生的情況。

  兩性花的概念不難了解,只要引導學生回憶剛剛解剖和觀察過的桃花,就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冬天,也可以讓學生觀察白菜花等兩性花。關于單性花,如果沒有實物,則可以通過圖片來讓學生觀察,也可以在上課之前發動學生采集絲瓜、黃瓜等的雄花,及時壓制成或浸泡成標本,供講課時使用。冬天,也可以讓學生觀察四季海棠。四季海棠為雌雄同株,既可以看到雌花,又可以看到雄花(講述花序時還可以用來觀察花序)。

  關于花序,可以讓學生觀察四季海棠的花序或冬天室內培養的白菜、蘿卜的花序。白菜、蘿卜的花序都是總狀花序。關于頭狀花序,冬天可以觀察室內培養的菊科花卉植物。

  學生往往把一個頭狀花序誤認為是一朵花,把花序中的每一朵花誤認為是一個個花瓣。對于這種誤解,應該用實例來糾正。說明這個問題也很容易,只要利用實物再配合使用直觀教具解剖分析,讓學生明確知道,頭狀花序的扁平花軸上一朵朵小型的花,都是有花被和花蕊的,從而很容易把問題說清楚。

  學生容易把單性花和單生花相混,看了黃瓜花以后,誤以為單性花都是單生花,對此,教師要給予糾正。有關這一節所學到的幾個名詞之間的關系,可見下表: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雄蕊和雌蕊的組成和作用。

  難點:要準備足夠的鮮花,供學生觀察和解剖。

  手段:實驗觀察與教師講解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設計思想:

  本節課主要是通過學生對花的解剖,分析、總結出花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和功能。

  認識到花蕊是一朵花的重要結構。通過大量花的圖片介紹兩性花和單性花、花序等內容,便于學生理解。

  教學過程 :(1課時)

  一、導入  :

  提問:綠色開花植物體由哪些器官構成?

  總結:根、莖、葉是綠色開花植物的營養器官,植物靠著這些器官逐漸地生長起來,當植物體生長到一定的時期就要開花、結果和產生種子。植物為什么要開花,為什么開花后才能結果和產生種子呢?這與花的結構聯系密切。

  二、講授新課:

  (一)花的基本結構:

  利用課前準備好的桃花或白菜花,組織學生完成實驗:觀察花的結構。

  1、按照實驗步驟完成實驗。

  2、參照掛圖或課本的內容,認識花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和功能。

  提問:1、觀察的花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2、哪個部分是最主要的,為什么?

  組織學生分析、討論。

  總結:

  1、花的基本結構包括: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藥、花絲)、雌蕊(柱頭、花柱、子房)

  2、花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雄蕊的花藥中有花粉,當花開后,花粉落在柱頭上后,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雌蕊的子房中的胚珠才能發育成種子,而整個子房就發育成果實。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結構。

  組織個別同學進行指圖的活動,鞏固所學的知識。

  (二)兩性花和單性花:

  出示投影或實物,展示兩性花和單性花。

  組織學生觀察,分析兩種花的結構上有什么不同之處。

  組織學生分析、發言。

  講解:

  1、兩性花是指一朵花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單性花是指一朵花只具有雌蕊或雄蕊。

  2、根據花蕊的種類的不同,單性花可分為雌花和雄花。

  提出問題:1、為什么黃瓜開的花有些結不了果實?

  2、如果一株植物上只開雌花或雄花,這種現象叫什么?

  組織學生討論、回答。

  總結:

  1、黃瓜等植物開了花卻不結果,是因為開的花是雄花。

  2、長有單性花的植物,可分為兩類:

  (1)雌雄同株植物:一個植物體上同時長有雌花和雄花。

  (2)雌雄異株植物:雌花和雄花著生在不同的植物上。

  (三)花的其他結構:

  提出問題:“我們經常看到顏色艷麗的花朵,靠花冠的顏色吸收昆蟲。但在自然界中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具有艷麗的顏色,那么,它們靠什么吸收昆蟲,完成傳粉呢?

  引導學生思考:有些花靠香甜的花蜜或氣味吸收昆蟲。

  總結:除了我們在前面學習的花的基本結構以外,有些花還具有蜜腺可以產生花蜜,釋放香氣,都能招引昆蟲前來幫助傳粉,這是植物長期進化的結果。

  (四)花序:

  出示黃瓜花和白菜花花序。

  組織學生對二者進行比較,找出花著生的不同特點。

  講解:

  1、黃瓜花是一朵一朵地單獨著生在莖上,花朵較大;而白菜花是按照一定的順序著生在花軸上,花朵較小,即花序。

  2、白菜花序稱為總狀花序,向日葵花序稱為頭狀花序。

  板書設計 

  第六章    開花結果和營養繁殖

  第一節   

  一、花的基本結構:

  二、兩性花和單性花:

  1、兩性花:一朵花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

  2、單性花:一朵花只具有雌蕊或雄蕊。

  三、花序:按照一定的順序著生在花軸上的一簇花。

  探究活動

  植物主體干花標本的制作

  植物主體干花標本是通過剪取帶花的植物枝條,放在容器內,經干燥包埋、風干,然后倒出干燥劑,將其固定在透明的容器內密封,制成的立體干花標本。植物主體干花標本,保持了植物莖、葉、花生活時的顏色與姿態,不但生動自然,制作簡單,而且還可以作為教具永久存放、使用。現以月季為例,介紹其主體干花標本的制作方法。

  1、制作前的準備

  1.1 干燥劑的選擇 可購買新出廠的、顆粒較小的珍珠巖作為干燥劑。珍珠巖為建筑保溫材料,不但輕,包埋植物時,葉、花不易變形,且吸水能力強,是較理想的干燥劑。若買不到珍珠巖,可用沙子代替。但沙子需反復沖洗,沖去土粒,曬干備用。

  1.2 包埋月季容器的準備 包埋月季花的容器的體積應比標本大,并具較好的透氣性。如帶細孔的紙箱(一般紙箱用針扎些小孔)、帶有網眼的塑料容器(若網眼過大,可在周圍襯一層白紙)等均可。

  1.3 盛放標本的容器準備 可選擇帶蓋的透明玻璃容器或有機玻璃容器。

  2、制作方法

  2.1 剪取月季花 選擇天氣晴朗的日子,在上午10:00~下午5:00時,剪取花朵較好、顏色艷麗、未徹底開放、葉片、花瓣上沒有露水、帶2~3片復葉的月季花。

  2.2 包埋月季花 先在包埋容器的底部,放一層珍珠巖或沙子,將花柄插入。然后向容器內緩緩注入珍珠巖或沙子,包埋月季花。在包埋過程中,注意保持花的本來姿態。完全包埋后,將其放在通風干燥處,自然風干兩周。

  2.3 整形、密封 干燥兩周后,倒出珍珠巖或沙子,若有個別花瓣脫落,可用解剖針醮少量乳膠粘合。在盛放月季花容器的底部,放一塊2厘米左右厚的泡沫塑料板(為了好看,上面可粘一層吹塑紙),貼上標簽,選擇干燥后葉片、花朵顏色較好,形態自然的月季花,插入容器的泡沫塑料板內,將其固定好,放入干燥劑(如硅膠、無水氧化鈣),密封即成。

  觀察單性花的結構

  實驗目的:認識單性花的結構特征。

  材料用品:正在開花的柳枝、刀片、解剖針或縫衣針、放大鏡、白紙。

  方法步驟:

  1、春天,把從不同柳樹上采下的開花柳枝鋪放在白紙上,用放大鏡觀察,看看來源不同的柳枝上的毛蟲狀花序有沒有不同?

  2、把不同的花序從柳枝上取下、分離,在放大鏡下耐心觀察,然后用刀片和解剖針,看看取自不同柳枝的花序結構是否一樣,為什么?

  實驗結果:

  柳樹的花序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雄花序,一種是雌花序,它們來自兩個不同的植株。分離雄花序,可見只長兩枚雄蕊的雄花。分離雌花序,可見只有一枚雌蕊的雌花。柳樹花是單性花,象柳樹這樣的單性花植物,其雌花和雄花分別生在兩個植株上,就叫雌雄異株植物。

花的結構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識別花的模式結構;會解剖觀察和描述花的各個部分,說明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的理由;

  2、了解花的種類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異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種類。

  能力目標

  1、通過解剖和觀察花的基本結構,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2、通過識別不同種植物花的特點,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花的結構及其主要功能”及“花的種類”等知識,使學生樹立“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辯證觀點。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1、“花的結構”是本節教學內容的重點。前面幾章的教學講的是植物的營養器官。植物生長到一定時間就要進行繁殖。花、果實、種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結構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開花后才能結果,種子怎樣才能形成。

  觀察實驗材料的準備,是本節教學的難點。講桃花的結構時,新鮮的桃花已經過季,這就需要教師在春天的時候,準備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們浸泡在福爾馬林或酒精溶液里備用。也可以事先培養白菜花或油菜花進行教學。

  解剖花也是本節教學的難點。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對于學生來說,操作起來都顯得小了。學生進行解剖時,往往顯得“笨手笨腳”,容易弄丟一個部分或弄斷一個結構,所以要注意提醒學生,認真謹慎地從外至內地一層層把花的各部分用鑷子摘取下來,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

  2、花蕊是花的最主要的結構。花若無花蕊就不能稱其為花。因此,根據花中花蕊的種類而定名的單性花和兩性花是最基本的兩類花。只有理解了這兩類花的區別,才能明白雌雄同株和雌雄異株的概念。學生很容易把單生花和單性花弄混,所以在講解時要注意強調。

  花序的概念是對單生花而言的,理解了花序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總狀花序、頭狀花序等各種植物的花序。要讓學生明白頭狀花序不是一朵花。

  三、教法建議

  本節是本章的重點章節,要充分利用實物,才容易把花的結構講清楚。《花的種類》一節,課本里所舉的例子都是學生常見的,如果當地沒有哪一種植物,完全可以選用當地最普遍的植物來替換。總之,這一節內容中聯系實際的材料很豐富,只要充分利用學生在生活和勞動中所熟悉的材料,就比較容易講好。

  教師在講授這一課的時候,一定要突出花的主要部分——雌蕊和雄蕊,防止學生把花被,特別是花冠,看成是花的主要部分。有的學生一提到花,就想到美麗的花冠,有的學生甚至認為沒有美麗花被的花,就不是花。對于這些不正確的認識,在懂得了花的結構以后,是應該得到糾正的。

  觀察雌蕊時,可以讓學生與鄰近的同學合作,一個將子房進行縱切,另一個將子房進行橫切,從而認清胚珠及其在子房里著生的情況。

  兩性花的概念不難了解,只要引導學生回憶剛剛解剖和觀察過的桃花,就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冬天,也可以讓學生觀察白菜花等兩性花。關于單性花,如果沒有實物,則可以通過圖片來讓學生觀察,也可以在上課之前發動學生采集絲瓜、黃瓜等的雄花,及時壓制成或浸泡成標本,供講課時使用。冬天,也可以讓學生觀察四季海棠。四季海棠為雌雄同株,既可以看到雌花,又可以看到雄花(講述花序時還可以用來觀察花序)。

  關于花序,可以讓學生觀察四季海棠的花序或冬天室內培養的白菜、蘿卜的花序。白菜、蘿卜的花序都是總狀花序。關于頭狀花序,冬天可以觀察室內培養的菊科花卉植物。

  學生往往把一個頭狀花序誤認為是一朵花,把花序中的每一朵花誤認為是一個個花瓣。對于這種誤解,應該用實例來糾正。說明這個問題也很容易,只要利用實物再配合使用直觀教具解剖分析,讓學生明確知道,頭狀花序的扁平花軸上一朵朵小型的花,都是有花被和花蕊的,從而很容易把問題說清楚。

  學生容易把單性花和單生花相混,看了黃瓜花以后,誤以為單性花都是單生花,對此,教師要給予糾正。有關這一節所學到的幾個名詞之間的關系,可見下表: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雄蕊和雌蕊的組成和作用。

  難點:要準備足夠的鮮花,供學生觀察和解剖。

  手段:實驗觀察與教師講解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設計思想:

  本節課主要是通過學生對花的解剖,分析、總結出花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和功能。

  認識到花蕊是一朵花的重要結構。通過大量花的圖片介紹兩性花和單性花、花序等內容,便于學生理解。

  教學過程 :(1課時)

  一、導入  :

  提問:綠色開花植物體由哪些器官構成?

  總結:根、莖、葉是綠色開花植物的營養器官,植物靠著這些器官逐漸地生長起來,當植物體生長到一定的時期就要開花、結果和產生種子。植物為什么要開花,為什么開花后才能結果和產生種子呢?這與花的結構聯系密切。

  二、講授新課:

  (一)花的基本結構:

  利用課前準備好的桃花或白菜花,組織學生完成實驗:觀察花的結構。

  1、按照實驗步驟完成實驗。

  2、參照掛圖或課本的內容,認識花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和功能。

  提問:1、觀察的花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2、哪個部分是最主要的,為什么?

  組織學生分析、討論。

  總結:

  1、花的基本結構包括: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藥、花絲)、雌蕊(柱頭、花柱、子房)

  2、花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雄蕊的花藥中有花粉,當花開后,花粉落在柱頭上后,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雌蕊的子房中的胚珠才能發育成種子,而整個子房就發育成果實。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結構。

  組織個別同學進行指圖的活動,鞏固所學的知識。

  (二)兩性花和單性花:

  出示投影或實物,展示兩性花和單性花。

  組織學生觀察,分析兩種花的結構上有什么不同之處。

  組織學生分析、發言。

  講解:

  1、兩性花是指一朵花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單性花是指一朵花只具有雌蕊或雄蕊。

  2、根據花蕊的種類的不同,單性花可分為雌花和雄花。

  提出問題:1、為什么黃瓜開的花有些結不了果實?

  2、如果一株植物上只開雌花或雄花,這種現象叫什么?

  組織學生討論、回答。

  總結:

  1、黃瓜等植物開了花卻不結果,是因為開的花是雄花。

  2、長有單性花的植物,可分為兩類:

  (1)雌雄同株植物:一個植物體上同時長有雌花和雄花。

  (2)雌雄異株植物:雌花和雄花著生在不同的植物上。

  (三)花的其他結構:

  提出問題:“我們經常看到顏色艷麗的花朵,靠花冠的顏色吸收昆蟲。但在自然界中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具有艷麗的顏色,那么,它們靠什么吸收昆蟲,完成傳粉呢?

  引導學生思考:有些花靠香甜的花蜜或氣味吸收昆蟲。

  總結:除了我們在前面學習的花的基本結構以外,有些花還具有蜜腺可以產生花蜜,釋放香氣,都能招引昆蟲前來幫助傳粉,這是植物長期進化的結果。

  (四)花序:

  出示黃瓜花和白菜花花序。

  組織學生對二者進行比較,找出花著生的不同特點。

  講解:

  1、黃瓜花是一朵一朵地單獨著生在莖上,花朵較大;而白菜花是按照一定的順序著生在花軸上,花朵較小,即花序。

  2、白菜花序稱為總狀花序,向日葵花序稱為頭狀花序。

  板書設計 

  第六章    開花結果和營養繁殖

  第一節   

  一、花的基本結構:

  二、兩性花和單性花:

  1、兩性花:一朵花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

  2、單性花:一朵花只具有雌蕊或雄蕊。

  三、花序:按照一定的順序著生在花軸上的一簇花。

  探究活動

  植物主體干花標本的制作

  植物主體干花標本是通過剪取帶花的植物枝條,放在容器內,經干燥包埋、風干,然后倒出干燥劑,將其固定在透明的容器內密封,制成的立體干花標本。植物主體干花標本,保持了植物莖、葉、花生活時的顏色與姿態,不但生動自然,制作簡單,而且還可以作為教具永久存放、使用。現以月季為例,介紹其主體干花標本的制作方法。

  1、制作前的準備

  1.1 干燥劑的選擇 可購買新出廠的、顆粒較小的珍珠巖作為干燥劑。珍珠巖為建筑保溫材料,不但輕,包埋植物時,葉、花不易變形,且吸水能力強,是較理想的干燥劑。若買不到珍珠巖,可用沙子代替。但沙子需反復沖洗,沖去土粒,曬干備用。

  1.2 包埋月季容器的準備 包埋月季花的容器的體積應比標本大,并具較好的透氣性。如帶細孔的紙箱(一般紙箱用針扎些小孔)、帶有網眼的塑料容器(若網眼過大,可在周圍襯一層白紙)等均可。

  1.3 盛放標本的容器準備 可選擇帶蓋的透明玻璃容器或有機玻璃容器。

  2、制作方法

  2.1 剪取月季花 選擇天氣晴朗的日子,在上午10:00~下午5:00時,剪取花朵較好、顏色艷麗、未徹底開放、葉片、花瓣上沒有露水、帶2~3片復葉的月季花。

  2.2 包埋月季花 先在包埋容器的底部,放一層珍珠巖或沙子,將花柄插入。然后向容器內緩緩注入珍珠巖或沙子,包埋月季花。在包埋過程中,注意保持花的本來姿態。完全包埋后,將其放在通風干燥處,自然風干兩周。

  2.3 整形、密封 干燥兩周后,倒出珍珠巖或沙子,若有個別花瓣脫落,可用解剖針醮少量乳膠粘合。在盛放月季花容器的底部,放一塊2厘米左右厚的泡沫塑料板(為了好看,上面可粘一層吹塑紙),貼上標簽,選擇干燥后葉片、花朵顏色較好,形態自然的月季花,插入容器的泡沫塑料板內,將其固定好,放入干燥劑(如硅膠、無水氧化鈣),密封即成。

  觀察單性花的結構

  實驗目的:認識單性花的結構特征。

  材料用品:正在開花的柳枝、刀片、解剖針或縫衣針、放大鏡、白紙。

  方法步驟:

  1、春天,把從不同柳樹上采下的開花柳枝鋪放在白紙上,用放大鏡觀察,看看來源不同的柳枝上的毛蟲狀花序有沒有不同?

  2、把不同的花序從柳枝上取下、分離,在放大鏡下耐心觀察,然后用刀片和解剖針,看看取自不同柳枝的花序結構是否一樣,為什么?

  實驗結果:

  柳樹的花序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雄花序,一種是雌花序,它們來自兩個不同的植株。分離雄花序,可見只長兩枚雄蕊的雄花。分離雌花序,可見只有一枚雌蕊的雌花。柳樹花是單性花,象柳樹這樣的單性花植物,其雌花和雄花分別生在兩個植株上,就叫雌雄異株植物。

花的結構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識別花的模式結構;會解剖觀察和描述花的各個部分,說明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的理由;

  2、了解花的種類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異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種類。

  能力目標

  1、通過解剖和觀察花的基本結構,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2、通過識別不同種植物花的特點,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花的結構及其主要功能”及“花的種類”等知識,使學生樹立“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辯證觀點。

  教材分析

  1、“花的結構”是本節教學內容的重點。前面幾章的教學講的是植物的營養器官。植物生長到一定時間就要進行繁殖。花、果實、種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結構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開花后才能結果,種子怎樣才能形成。

  觀察實驗材料的準備,是本節教學的難點。講桃花的結構時,新鮮的桃花已經過季,這就需要教師在春天的時候,準備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們浸泡在福爾或酒精溶液里備用。也可以事先培養白菜花或油菜花進行教學。

  解剖花也是本節教學的難點。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對于學生來說,操作起來都顯得小了。學生進行解剖時,往往顯得“笨手笨腳”,容易弄丟一個部分或弄斷一個結構,所以要注意提醒學生,認真謹慎地從外至內地一層層把花的各部分用鑷子摘取下來,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

  2、花蕊是花的最主要的結構。花若無花蕊就不能稱其為花。因此,根據花中花蕊的種類而定名的單性花和兩性花是最基本的兩類花。只有理解了這兩類花的區別,才能明白雌雄同株和雌雄異株的概念。學生很容易把單生花和單性花弄混,所以在講解時要注意強調。

  花序的概念是對單生花而言的,理解了花序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總狀花序、頭狀花序等各種植物的花序。要讓學生明白頭狀花序不是一朵花。

  教法建議

  本節是本章的重點章節,要充分利用實物,才容易把花的結構講清楚。《花的種類》一節,課本里所舉的例子都是學生常見的,如果當地沒有哪一種植物,完全可以選用當地最普遍的植物來替換。總之,這一節內容中聯系實際的材料很豐富,只要充分利用學生在生活和勞動中所熟悉的材料,就比較容易講好。

  教師在講授這一課的時候,一定要突出花的主要部分——雌蕊和雄蕊,防止學生把花被,特別是花冠,看成是花的主要部分。有的學生一提到花,就想到美麗的花冠,有的學生甚至認為沒有美麗花被的`花,就不是花。對于這些不正確的認識,在懂得了花的結構以后,是應該得到糾正的。

  觀察雌蕊時,可以讓學生與鄰近的同學合作,一個將子房進行縱切,另一個將子房進行橫切,從而認清胚珠及其在子房里著生的情況。

  兩性花的概念不難了解,只要引導學生回憶剛剛解剖和觀察過的桃花,就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冬天,也可以讓學生觀察白菜花等兩性花。關于單性花,如果沒有實物,則可以通過圖片來讓學生觀察,也可以在上課之前發動學生采集絲瓜、黃瓜等的雄花,及時壓制成或浸泡成標本,供講課時使用。冬天,也可以讓學生觀察四季海棠。四季海棠為雌雄同株,既可以看到雌花,又可以看到雄花(講述花序時還可以用來觀察花序)。

  關于花序,可以讓學生觀察四季海棠的花序或冬天室內培養的白菜、蘿卜的花序。白菜、蘿卜的花序都是總狀花序。關于頭狀花序,冬天可以觀察室內培養的菊科花卉植物。

  學生往往把一個頭狀花序誤認為是一朵花,把花序中的每一朵花誤認為是一個個花瓣。對于這種誤解,應該用實例來糾正。說明這個問題也很容易,只要利用實物再配合使用直觀教具解剖分析,讓學生明確知道,頭狀花序的扁平花軸上一朵朵小型的花,都是有花被和花蕊的,從而很容易把問題說清楚。

  生容易把單性花和單生花相混,看了黃瓜花以后,誤以為單性花都是單生花,對此,教師要給予糾正。有關這一節所學到的幾個名詞之間的關系,可見下表: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雄蕊和雌蕊的組成和作用。

  難點:要準備足夠的鮮花,供學生觀察和解剖。

  手段:實驗觀察與教師講解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設計思想:

  本節課主要是通過學生對花的解剖,分析、總結出花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和功能。

  認識到花蕊是一朵花的重要結構。通過大量花的圖片介紹兩性花和單性花、花序等內容,便于學生理解。

  教學過程:(1課時)

  一、導入:

  提問:綠色開花植物體由哪些器官構成?

  總結:根、莖、葉是綠色開花植物的營養器官,植物靠著這些器官逐漸地生長起來,當植物體生長到一定的時期就要開花、結果和產生種子。植物為什么要開花,為什么開花后才能結果和產生種子呢?這與花的結構聯系密切。

  二、講授新課:

  (一)花的基本結構:

  利用課前準備好的桃花或白菜花,組織學生完成實驗:觀察花的結構。

  1、按照實驗步驟完成實驗。

  2、參照掛圖或課本的內容,認識花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和功能。

  提問:1、觀察的花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2、哪個部分是最主要的,為什么?

  組織學生分析、討論。

  總結:

  1、花的基本結構包括: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藥、花絲)、雌蕊(柱頭、花柱、子房)

  2、花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雄蕊的花藥中有花粉,當花開后,花粉落在柱頭上后,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雌蕊的子房中的胚珠才能發育成種子,而整個子房就發育成果實。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結構。

  組織個別同學進行指圖的活動,鞏固所學的知識。

  (二)兩性花和單性花:

  出示投影或實物,展示兩性花和單性花。

  組織學生觀察,分析兩種花的結構上有什么不同之處。

  組織學生分析、發言。

  講解:

  1、兩性花是指一朵花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單性花是指一朵花只具有雌蕊或雄蕊。

  2、根據花蕊的種類的不同,單性花可分為雌花和雄花。

  提出問題:

  1、為什么黃瓜開的花有些結不了果實?

  2、如果一株植物上只開雌花或雄花,這種現象叫什么?

  組織學生討論、回答。

  總結:

  1、黃瓜等植物開了花卻不結果,是因為開的花是雄花。

  2、長有單性花的植物,可分為兩類:

  (1)雌雄同株植物:一個植物體上同時長有雌花和雄花。

  (2)雌雄異株植物:雌花和雄花著生在不同的植物上。

  (三)花的其他結構:

  提出問題:“我們經常看到顏色艷麗的花朵,靠花冠的顏色吸收昆蟲。但在自然界中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具有艷麗的顏色,那么,它們靠什么吸收昆蟲,完成傳粉呢?

  引導學生思考:有些花靠香甜的花蜜或氣味吸收昆蟲。

  總結:除了我們在前面學習的花的基本結構以外,有些花還具有蜜腺可以產生花蜜,釋放香氣,都能招引昆蟲前來幫助傳粉,這是植物長期進化的結果。

  (四)花序:

  出示黃瓜花和白菜花花序。

  組織學生對二者進行比較,找出花著生的不同特點。

  講解:

  1、黃瓜花是一朵一朵地單獨著生在莖上,花朵較大;而白菜花是按照一定的順序著生在花軸上,花朵較小,即花序。

  2、白菜花序稱為總狀花序,向日葵花序稱為頭狀花序。

  板書設計

  一、花的基本結構:

  二、兩性花和單性花:

  1、兩性花:一朵花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

  2、單性花:一朵花只具有雌蕊或雄蕊。

  三、花序:按照一定的順序著生在花軸上的一簇花。

花的結構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識別花的模式結構;會解剖觀察和描述花的各個部分,說明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的理由;

  2、了解花的種類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異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種類。

  能力目標

  1、通過解剖和觀察花的基本結構,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2、通過識別不同種植物花的特點,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花的結構及其主要功能”及“花的種類”等知識,使學生樹立“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辯證觀點。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1、“花的結構”是本節教學內容的重點。前面幾章的教學講的是植物的營養器官。植物生長到一定時間就要進行繁殖。花、果實、種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結構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開花后才能結果,種子怎樣才能形成。

  觀察實驗材料的準備,是本節教學的難點。講桃花的結構時,新鮮的桃花已經過季,這就需要教師在春天的時候,準備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們浸泡在福爾馬林或酒精溶液里備用。也可以事先培養白菜花或油菜花進行教學。

  解剖花也是本節教學的難點。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對于學生來說,操作起來都顯得小了。學生進行解剖時,往往顯得“笨手笨腳”,容易弄丟一個部分或弄斷一個結構,所以要注意提醒學生,認真謹慎地從外至內地一層層把花的各部分用鑷子摘取下來,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

  2、花蕊是花的最主要的結構。花若無花蕊就不能稱其為花。因此,根據花中花蕊的種類而定名的單性花和兩性花是最基本的兩類花。只有理解了這兩類花的區別,才能明白雌雄同株和雌雄異株的概念。學生很容易把單生花和單性花弄混,所以在講解時要注意強調。

  花序的概念是對單生花而言的,理解了花序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總狀花序、頭狀花序等各種植物的花序。要讓學生明白頭狀花序不是一朵花。

  三、教法建議

  本節是本章的重點章節,要充分利用實物,才容易把花的結構講清楚。《花的種類》一節,課本里所舉的例子都是學生常見的,如果當地沒有哪一種植物,完全可以選用當地最普遍的植物來替換。總之,這一節內容中聯系實際的材料很豐富,只要充分利用學生在生活和勞動中所熟悉的材料,就比較容易講好。

  教師在講授這一課的時候,一定要突出花的主要部分——雌蕊和雄蕊,防止學生把花被,特別是花冠,看成是花的主要部分。有的學生一提到花,就想到美麗的花冠,有的學生甚至認為沒有美麗花被的花,就不是花。對于這些不正確的認識,在懂得了花的結構以后,是應該得到糾正的。

  觀察雌蕊時,可以讓學生與鄰近的同學合作,一個將子房進行縱切,另一個將子房進行橫切,從而認清胚珠及其在子房里著生的情況。

  兩性花的概念不難了解,只要引導學生回憶剛剛解剖和觀察過的桃花,就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冬天,也可以讓學生觀察白菜花等兩性花。關于單性花,如果沒有實物,則可以通過圖片來讓學生觀察,也可以在上課之前發動學生采集絲瓜、黃瓜等的雄花,及時壓制成或浸泡成標本,供講課時使用。冬天,也可以讓學生觀察四季海棠。四季海棠為雌雄同株,既可以看到雌花,又可以看到雄花(講述花序時還可以用來觀察花序)。

  關于花序,可以讓學生觀察四季海棠的花序或冬天室內培養的白菜、蘿卜的花序。白菜、蘿卜的花序都是總狀花序。關于頭狀花序,冬天可以觀察室內培養的菊科花卉植物。

  學生往往把一個頭狀花序誤認為是一朵花,把花序中的每一朵花誤認為是一個個花瓣。對于這種誤解,應該用實例來糾正。說明這個問題也很容易,只要利用實物再配合使用直觀教具解剖分析,讓學生明確知道,頭狀花序的扁平花軸上一朵朵小型的花,都是有花被和花蕊的,從而很容易把問題說清楚。

  學生容易把單性花和單生花相混,看了黃瓜花以后,誤以為單性花都是單生花,對此,教師要給予糾正。有關這一節所學到的幾個名詞之間的關系,可見下表: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雄蕊和雌蕊的組成和作用。

  難點:要準備足夠的鮮花,供學生觀察和解剖。

  手段:實驗觀察與教師講解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設計思想:

  本節課主要是通過學生對花的解剖,分析、總結出花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和功能。

  認識到花蕊是一朵花的重要結構。通過大量花的圖片介紹兩性花和單性花、花序等內容,便于學生理解。

  教學過程 :(1課時)

  一、導入  :

  提問:綠色開花植物體由哪些器官構成?

  總結:根、莖、葉是綠色開花植物的營養器官,植物靠著這些器官逐漸地生長起來,當植物體生長到一定的時期就要開花、結果和產生種子。植物為什么要開花,為什么開花后才能結果和產生種子呢?這與花的結構聯系密切。

  二、講授新課:

  (一)花的基本結構:

  利用課前準備好的桃花或白菜花,組織學生完成實驗:觀察花的結構。

  1、按照實驗步驟完成實驗。

  2、參照掛圖或課本的內容,認識花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和功能。

  提問:1、觀察的花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2、哪個部分是最主要的,為什么?

  組織學生分析、討論。

  總結:

  1、花的基本結構包括: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藥、花絲)、雌蕊(柱頭、花柱、子房)

  2、花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雄蕊的花藥中有花粉,當花開后,花粉落在柱頭上后,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雌蕊的子房中的胚珠才能發育成種子,而整個子房就發育成果實。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結構。

  組織個別同學進行指圖的活動,鞏固所學的知識。

  (二)兩性花和單性花:

  出示投影或實物,展示兩性花和單性花。

  組織學生觀察,分析兩種花的結構上有什么不同之處。

  組織學生分析、發言。

  講解:

  1、兩性花是指一朵花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單性花是指一朵花只具有雌蕊或雄蕊。

  2、根據花蕊的種類的不同,單性花可分為雌花和雄花。

  提出問題:1、為什么黃瓜開的花有些結不了果實?

  2、如果一株植物上只開雌花或雄花,這種現象叫什么?

  組織學生討論、回答。

  總結:

  1、黃瓜等植物開了花卻不結果,是因為開的花是雄花。

  2、長有單性花的植物,可分為兩類:

  (1)雌雄同株植物:一個植物體上同時長有雌花和雄花。

  (2)雌雄異株植物:雌花和雄花著生在不同的植物上。

  (三)花的其他結構:

  提出問題:“我們經常看到顏色艷麗的花朵,靠花冠的顏色吸收昆蟲。但在自然界中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具有艷麗的顏色,那么,它們靠什么吸收昆蟲,完成傳粉呢?

  引導學生思考:有些花靠香甜的花蜜或氣味吸收昆蟲。

  總結:除了我們在前面學習的花的基本結構以外,有些花還具有蜜腺可以產生花蜜,釋放香氣,都能招引昆蟲前來幫助傳粉,這是植物長期進化的結果。

  (四)花序:

  出示黃瓜花和白菜花花序。

  組織學生對二者進行比較,找出花著生的不同特點。

  講解:

  1、黃瓜花是一朵一朵地單獨著生在莖上,花朵較大;而白菜花是按照一定的順序著生在花軸上,花朵較小,即花序。

  2、白菜花序稱為總狀花序,向日葵花序稱為頭狀花序。

  板書設計 

  第六章    開花結果和營養繁殖

  第一節   

  一、花的基本結構:

  二、兩性花和單性花:

  1、兩性花:一朵花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

  2、單性花:一朵花只具有雌蕊或雄蕊。

  三、花序:按照一定的順序著生在花軸上的一簇花。

  探究活動

  植物主體干花標本的制作

  植物主體干花標本是通過剪取帶花的植物枝條,放在容器內,經干燥包埋、風干,然后倒出干燥劑,將其固定在透明的容器內密封,制成的立體干花標本。植物主體干花標本,保持了植物莖、葉、花生活時的顏色與姿態,不但生動自然,制作簡單,而且還可以作為教具永久存放、使用。現以月季為例,介紹其主體干花標本的制作方法。

  1、制作前的準備

  1.1 干燥劑的選擇 可購買新出廠的、顆粒較小的珍珠巖作為干燥劑。珍珠巖為建筑保溫材料,不但輕,包埋植物時,葉、花不易變形,且吸水能力強,是較理想的干燥劑。若買不到珍珠巖,可用沙子代替。但沙子需反復沖洗,沖去土粒,曬干備用。

  1.2 包埋月季容器的準備 包埋月季花的容器的體積應比標本大,并具較好的透氣性。如帶細孔的紙箱(一般紙箱用針扎些小孔)、帶有網眼的塑料容器(若網眼過大,可在周圍襯一層白紙)等均可。

  1.3 盛放標本的容器準備 可選擇帶蓋的透明玻璃容器或有機玻璃容器。

  2、制作方法

  2.1 剪取月季花 選擇天氣晴朗的日子,在上午10:00~下午5:00時,剪取花朵較好、顏色艷麗、未徹底開放、葉片、花瓣上沒有露水、帶2~3片復葉的月季花。

  2.2 包埋月季花 先在包埋容器的底部,放一層珍珠巖或沙子,將花柄插入。然后向容器內緩緩注入珍珠巖或沙子,包埋月季花。在包埋過程中,注意保持花的本來姿態。完全包埋后,將其放在通風干燥處,自然風干兩周。

  2.3 整形、密封 干燥兩周后,倒出珍珠巖或沙子,若有個別花瓣脫落,可用解剖針醮少量乳膠粘合。在盛放月季花容器的底部,放一塊2厘米左右厚的泡沫塑料板(為了好看,上面可粘一層吹塑紙),貼上標簽,選擇干燥后葉片、花朵顏色較好,形態自然的月季花,插入容器的泡沫塑料板內,將其固定好,放入干燥劑(如硅膠、無水氧化鈣),密封即成。

  觀察單性花的結構

  實驗目的:認識單性花的結構特征。

  材料用品:正在開花的柳枝、刀片、解剖針或縫衣針、放大鏡、白紙。

  方法步驟:

  1、春天,把從不同柳樹上采下的開花柳枝鋪放在白紙上,用放大鏡觀察,看看來源不同的柳枝上的毛蟲狀花序有沒有不同?

  2、把不同的花序從柳枝上取下、分離,在放大鏡下耐心觀察,然后用刀片和解剖針,看看取自不同柳枝的花序結構是否一樣,為什么?

  實驗結果:

  柳樹的花序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雄花序,一種是雌花序,它們來自兩個不同的植株。分離雄花序,可見只長兩枚雄蕊的雄花。分離雌花序,可見只有一枚雌蕊的雌花。柳樹花是單性花,象柳樹這樣的單性花植物,其雌花和雄花分別生在兩個植株上,就叫雌雄異株植物。

花的結構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識別花的模式結構;會解剖觀察和描述花的各個部分,說明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的理由;

  2、了解花的種類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異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種類。

  能力目標

  1、通過解剖和觀察花的基本結構,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2、通過識別不同種植物花的特點,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花的結構及其主要功能”及“花的種類”等知識,使學生樹立“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辯證觀點。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1、“花的結構”是本節教學內容的重點。前面幾章的教學講的是植物的營養器官。植物生長到一定時間就要進行繁殖。花、果實、種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結構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開花后才能結果,種子怎樣才能形成。

  觀察實驗材料的準備,是本節教學的難點。講桃花的結構時,新鮮的桃花已經過季,這就需要教師在春天的時候,準備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們浸泡在福爾馬林或酒精溶液里備用。也可以事先培養白菜花或油菜花進行教學。

  解剖花也是本節教學的難點。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對于學生來說,操作起來都顯得小了。學生進行解剖時,往往顯得“笨手笨腳”,容易弄丟一個部分或弄斷一個結構,所以要注意提醒學生,認真謹慎地從外至內地一層層把花的各部分用鑷子摘取下來,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

  2、花蕊是花的最主要的結構。花若無花蕊就不能稱其為花。因此,根據花中花蕊的種類而定名的單性花和兩性花是最基本的兩類花。只有理解了這兩類花的區別,才能明白雌雄同株和雌雄異株的概念。學生很容易把單生花和單性花弄混,所以在講解時要注意強調。

  花序的概念是對單生花而言的,理解了花序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總狀花序、頭狀花序等各種植物的花序。要讓學生明白頭狀花序不是一朵花。

  三、教法建議

  本節是本章的重點章節,要充分利用實物,才容易把花的結構講清楚。《花的種類》一節,課本里所舉的例子都是學生常見的,如果當地沒有哪一種植物,完全可以選用當地最普遍的植物來替換。總之,這一節內容中聯系實際的材料很豐富,只要充分利用學生在生活和勞動中所熟悉的材料,就比較容易講好。

  教師在講授這一課的時候,一定要突出花的主要部分——雌蕊和雄蕊,防止學生把花被,特別是花冠,看成是花的主要部分。有的學生一提到花,就想到美麗的花冠,有的學生甚至認為沒有美麗花被的花,就不是花。對于這些不正確的認識,在懂得了花的結構以后,是應該得到糾正的。

  觀察雌蕊時,可以讓學生與鄰近的同學合作,一個將子房進行縱切,另一個將子房進行橫切,從而認清胚珠及其在子房里著生的情況。

  兩性花的概念不難了解,只要引導學生回憶剛剛解剖和觀察過的桃花,就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冬天,也可以讓學生觀察白菜花等兩性花。關于單性花,如果沒有實物,則可以通過圖片來讓學生觀察,也可以在上課之前發動學生采集絲瓜、黃瓜等的雄花,及時壓制成或浸泡成標本,供講課時使用。冬天,也可以讓學生觀察四季海棠。四季海棠為雌雄同株,既可以看到雌花,又可以看到雄花(講述花序時還可以用來觀察花序)。

  關于花序,可以讓學生觀察四季海棠的花序或冬天室內培養的白菜、蘿卜的花序。白菜、蘿卜的花序都是總狀花序。關于頭狀花序,冬天可以觀察室內培養的菊科花卉植物。

  學生往往把一個頭狀花序誤認為是一朵花,把花序中的每一朵花誤認為是一個個花瓣。對于這種誤解,應該用實例來糾正。說明這個問題也很容易,只要利用實物再配合使用直觀教具解剖分析,讓學生明確知道,頭狀花序的扁平花軸上一朵朵小型的花,都是有花被和花蕊的,從而很容易把問題說清楚。

  學生容易把單性花和單生花相混,看了黃瓜花以后,誤以為單性花都是單生花,對此,教師要給予糾正。有關這一節所學到的幾個名詞之間的關系,可見下表: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雄蕊和雌蕊的組成和作用。

  難點:要準備足夠的鮮花,供學生觀察和解剖。

  手段:實驗觀察與教師講解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設計思想:

  本節課主要是通過學生對花的解剖,分析、總結出花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和功能。

  認識到花蕊是一朵花的重要結構。通過大量花的圖片介紹兩性花和單性花、花序等內容,便于學生理解。

  教學過程 :(1課時)

  一、導入  :

  提問:綠色開花植物體由哪些器官構成?

  總結:根、莖、葉是綠色開花植物的營養器官,植物靠著這些器官逐漸地生長起來,當植物體生長到一定的時期就要開花、結果和產生種子。植物為什么要開花,為什么開花后才能結果和產生種子呢?這與花的結構聯系密切。

  二、講授新課:

  (一)花的基本結構:

  利用課前準備好的桃花或白菜花,組織學生完成實驗:觀察花的結構。

  1、按照實驗步驟完成實驗。

  2、參照掛圖或課本的內容,認識花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和功能。

  提問:1、觀察的花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2、哪個部分是最主要的,為什么?

  組織學生分析、討論。

  總結:

  1、花的基本結構包括: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藥、花絲)、雌蕊(柱頭、花柱、子房)

  2、花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雄蕊的花藥中有花粉,當花開后,花粉落在柱頭上后,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雌蕊的子房中的胚珠才能發育成種子,而整個子房就發育成果實。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結構。

  組織個別同學進行指圖的活動,鞏固所學的知識。

  (二)兩性花和單性花:

  出示投影或實物,展示兩性花和單性花。

  組織學生觀察,分析兩種花的結構上有什么不同之處。

  組織學生分析、發言。

  講解:

  1、兩性花是指一朵花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單性花是指一朵花只具有雌蕊或雄蕊。

  2、根據花蕊的種類的不同,單性花可分為雌花和雄花。

  提出問題:1、為什么黃瓜開的花有些結不了果實?

  2、如果一株植物上只開雌花或雄花,這種現象叫什么?

  組織學生討論、回答。

  總結:

  1、黃瓜等植物開了花卻不結果,是因為開的花是雄花。

  2、長有單性花的植物,可分為兩類:

  (1)雌雄同株植物:一個植物體上同時長有雌花和雄花。

  (2)雌雄異株植物:雌花和雄花著生在不同的植物上。

  (三)花的其他結構:

  提出問題:“我們經常看到顏色艷麗的花朵,靠花冠的顏色吸收昆蟲。但在自然界中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具有艷麗的顏色,那么,它們靠什么吸收昆蟲,完成傳粉呢?

  引導學生思考:有些花靠香甜的花蜜或氣味吸收昆蟲。

  總結:除了我們在前面學習的花的基本結構以外,有些花還具有蜜腺可以產生花蜜,釋放香氣,都能招引昆蟲前來幫助傳粉,這是植物長期進化的結果。

  (四)花序:

  出示黃瓜花和白菜花花序。

  組織學生對二者進行比較,找出花著生的不同特點。

  講解:

  1、黃瓜花是一朵一朵地單獨著生在莖上,花朵較大;而白菜花是按照一定的順序著生在花軸上,花朵較小,即花序。

  2、白菜花序稱為總狀花序,向日葵花序稱為頭狀花序。

  板書設計 

  第六章    開花結果和營養繁殖

  第一節   

  一、花的基本結構:

  二、兩性花和單性花:

  1、兩性花:一朵花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

  2、單性花:一朵花只具有雌蕊或雄蕊。

  三、花序:按照一定的順序著生在花軸上的一簇花。

  探究活動

  植物主體干花標本的制作

  植物主體干花標本是通過剪取帶花的植物枝條,放在容器內,經干燥包埋、風干,然后倒出干燥劑,將其固定在透明的容器內密封,制成的立體干花標本。植物主體干花標本,保持了植物莖、葉、花生活時的顏色與姿態,不但生動自然,制作簡單,而且還可以作為教具永久存放、使用。現以月季為例,介紹其主體干花標本的制作方法。

  1、制作前的準備

  1.1 干燥劑的選擇 可購買新出廠的、顆粒較小的珍珠巖作為干燥劑。珍珠巖為建筑保溫材料,不但輕,包埋植物時,葉、花不易變形,且吸水能力強,是較理想的干燥劑。若買不到珍珠巖,可用沙子代替。但沙子需反復沖洗,沖去土粒,曬干備用。

  1.2 包埋月季容器的準備 包埋月季花的容器的體積應比標本大,并具較好的透氣性。如帶細孔的紙箱(一般紙箱用針扎些小孔)、帶有網眼的塑料容器(若網眼過大,可在周圍襯一層白紙)等均可。

  1.3 盛放標本的容器準備 可選擇帶蓋的透明玻璃容器或有機玻璃容器。

  2、制作方法

  2.1 剪取月季花 選擇天氣晴朗的日子,在上午10:00~下午5:00時,剪取花朵較好、顏色艷麗、未徹底開放、葉片、花瓣上沒有露水、帶2~3片復葉的月季花。

  2.2 包埋月季花 先在包埋容器的底部,放一層珍珠巖或沙子,將花柄插入。然后向容器內緩緩注入珍珠巖或沙子,包埋月季花。在包埋過程中,注意保持花的本來姿態。完全包埋后,將其放在通風干燥處,自然風干兩周。

  2.3 整形、密封 干燥兩周后,倒出珍珠巖或沙子,若有個別花瓣脫落,可用解剖針醮少量乳膠粘合。在盛放月季花容器的底部,放一塊2厘米左右厚的泡沫塑料板(為了好看,上面可粘一層吹塑紙),貼上標簽,選擇干燥后葉片、花朵顏色較好,形態自然的月季花,插入容器的泡沫塑料板內,將其固定好,放入干燥劑(如硅膠、無水氧化鈣),密封即成。

  觀察單性花的結構

  實驗目的:認識單性花的結構特征。

  材料用品:正在開花的柳枝、刀片、解剖針或縫衣針、放大鏡、白紙。

  方法步驟:

  1、春天,把從不同柳樹上采下的開花柳枝鋪放在白紙上,用放大鏡觀察,看看來源不同的柳枝上的毛蟲狀花序有沒有不同?

  2、把不同的花序從柳枝上取下、分離,在放大鏡下耐心觀察,然后用刀片和解剖針,看看取自不同柳枝的花序結構是否一樣,為什么?

  實驗結果:

  柳樹的花序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雄花序,一種是雌花序,它們來自兩個不同的植株。分離雄花序,可見只長兩枚雄蕊的雄花。分離雌花序,可見只有一枚雌蕊的雌花。柳樹花是單性花,象柳樹這樣的單性花植物,其雌花和雄花分別生在兩個植株上,就叫雌雄異株植物。

花的結構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解剖和識別花的各個部分,認識完全花,概述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理由。(重點)

  (2)描述花的種類和花的著生方式

  (3)說出兩性花、單性花、雌花、雄花以及單生花和花序的概念 能力目標:嘗試解剖與探究,提高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嚴密的推理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花的結構與其功能”及“花的類型”等知識,使學生樹立與“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辯證觀點。

  【教學重點】

  1、學會解剖和識別花的各個部分,概述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理由。

  2、認同花的結構與其功能的適應。

  【教學難點】

  描述花的種類和花的著生方式。說出兩性花、單性花、雌花、雄花以及單生花和花序的概念。 采用多媒體教學,并在教學中運用自主學習(找知識點)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深化理解)知識的方式完成

  【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閱讀課文,自主解決以下問題:

  1、寫出桃花的各部分結構名稱。

  情景導入明確目標

  同學們,自然界中豐富多彩的生物,不僅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纖維、建筑和家具材料,同時也美化了我們的生活,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請同學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不要忘記觀察和思考,獲得必要的信息。下面請大家觀看一段錄像,你從中能獲得哪些生物學信息呢? (引導學生交流,從而導入新課。)

  2.小組討論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一)花的類型:

  1.利用課前準備好的各種花,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仔細觀察,并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此處是針對學生在小學時已經了解到花的結構中的許多知識,在觀察中發現問題,學習新知)。

  2.提問、總結:(要根據學生舉出的例子進行) 像(扁豆)的花,在一朵花內,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兩性花。而(黃瓜)的花,一朵花內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的花,叫單性花,分別稱為雌花和雄花。

  (舉例)

  (二)花的結構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解剖一朵花 提醒學生實驗時的注意以下問題:

  ①觀察時應按照怎樣的順序進行?為什么?

  ②你觀察到了花的哪些結構?

  ③請你描述各部分的排列具有什么特點?

  ④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⑤你認為花的主要結構是什么?為什么?

  ⑥注意安全。

  注意事項:

  (1)學生解剖的情況要做具體了解,解剖不規范的情況要更正;

  (2)對于有解剖單性花的學生也要作出解答;

  (3)學生的解剖方向若有不同(橫剖和縱剖),都要作出相應的解釋。

  (4)對于各部分的功能先讓學生嘗試解釋,然后分析、總結;

  (5)花的主要部分一定要讓學生理解原因。

  (組織學生分析、討論) 提問并總結:

  1)、花的基本結構包括: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藥、花絲)、雌蕊(柱頭、花柱、子房)

  2)、花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雄蕊的花藥中有花粉,當花開后,花粉落在柱頭上后,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雌蕊的子房中的胚珠才能發育成種子,而整個子房就發育成果實。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結構。 檢查:組織個別同學進行指圖的活動,鞏固所學的知識。

  3)、思維拓展:花的特征在植物分類中的重要作用及原因

  2.參照課件圖示或課本的內容,認識花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和功能。

  3.提出問題:

  1)為什么黃瓜開的花有些結不了果實?為什么稱為“謊花”?

  2)課件顯示幾種單性花植物的開花情況(如黃瓜、絲瓜、菠菜、玉米、揚) (組織學生討論、回答)

  三、拓展延伸

  1、有人說,桃花是單生花又是兩性花,所以桃樹是雌雄同株植物。花序上的花一定是單性花。這種說法是否正確?

  2、有些黃瓜花、南瓜花凋謝后并不結出果實,常被菜農稱為“謊花”。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還有哪些植物有“謊花”?

  【課堂檢測】(見導學案)

  1.學生獨立完成題目。

  2.教師出示答案,同桌互換看。

花的結構 篇10

  教學目標 

  1.掌握花的基本結構及其主要功能,明確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2.了解花的種類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異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種類。

  3.通過解剖桃花和觀察各種植物的花,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

  4.通過識別不同種植物花的特點,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5.通過學習“花的結構及其主要功能”,使學生樹立“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辯證觀。

  6.通過學習“花的種類”,繼續樹立“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重點、難點分析

  1.“花的結構”是本節教學內容的重點。因為:

  (1)前面幾章的教學講的是植物的營養器官。植物生長到一定時間就要進行繁殖。花、果實、種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結構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開花后才能結果,種子才能形成。

  (2)花實際上是變態的枝條。花的各部分與枝條的組成從來源上講是一致的。通過“花的結構”的教學,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前后聯系及進一步探討事物從一般到特殊的辯證關系,都是有幫助的。

  2.觀察實驗材料的準備,是本節教學的難點。因為:講“桃花的結構”時,新鮮的桃花已經過季,這就需要教師在春天的時候,準備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們浸泡在福爾馬林或酒精溶液里備用。也可以事先培養白菜花或油菜花進行教學,北方的冬天吃完的白菜留下的“白菜疙瘩”種在花盆里或浸泡在水中,一個月左右就能抽出花莛、開花。還可以選擇一些秋季盛開的花卉備用。

  3.解剖花并做成粘貼花標本,也是本節教學的難點。因為:

  (1)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對于學生來說,操作起來都顯得小了。學生進行解剖時,往往顯得“笨手笨腳”,容易弄丟一個部分或弄斷一個結構,所以要注意提醒學生,認真謹慎地從外至內地一層層把花的各部分用鑷子鑷取下來,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然后再粘貼在臺紙上。

  (2)做粘貼花標本的過程,學生也往往容易把臺紙弄得很臟,而且粘出的花擺放不夠科學和美觀。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提醒學生正確的操作過程,要設法引導學生粘貼出來的標本,既科學又美觀。

  4.單性花、兩性花、雌雄同株、雌雄異株及花序的概念是本節教學的重點。

  從上節的教學內容知道:花蕊是花的最主要的結構。花若無花蕊就不能稱其為花。因此,根據花中花蕊的種類而定名的單性花和兩性花是最基本的兩類花。只有理解了這兩類花的區別,才能明白雌雄同株和雌雄異株的概念。

  花序的概念是對單生花而言的,理解了花序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總狀花序、頭狀花序等各種植物的花序。

  5.單生花與單性花概念的區別是本節教學的難點。因為:

  ①從字面上看,二者只有一字之差,而且“生”與“性”,字形也很相似。學生很容易把兩者弄混。

  ②從概念上講,“單生”與“單性”學生也容易混淆,特別是對“單性”的理解。所以教師在處理這兩個概念時,要強調“生”與“性”的區別。“單生”就是單獨著生;“單性”是對“兩性”而言的,指的是:只有一種花蕊的花,即雌花和雄花。

  3.讓學生明啟頭狀花序不是一朵花,也是本節教學的一個難點。因為:

  ①頭狀花序從外形上看,往往使人認為它是一朵花。

  ②組成頭狀花序的小花有兩種,舌狀花很像一朵花的花瓣;管狀花又很像一朵花的花蕊。這樣就造成了認識它的難度。所以教師在講解頭狀花序時,要引導學生分析頭狀花序的組成,要使學生認識,組成頭狀花序的舌狀花和管狀花。最后要緊扣在“花序”的概念上。

  教學過程 設計

  一、本課題的參考課時為二課時。

  二、教學過程 :

  1.關于引言:由于前幾章己系統地向學生介紹了根、葉、莖的結構和功能,所以在本章教學前,可以這樣引入:大家知道,根、莖、葉是綠色開花植物的營養器官,植物靠著這些器官逐漸地生長起來,當植物體生長到一定的時期就要開花、結果和產生種子。植物為什么要開花,為什么開花后才能結果和產生種子呢?這些是我們這一章所要研究和學習的內容。

  2.關于“花的基本結構”的教學,應采取實驗(實驗十二)與教學同步的教學方法。

  ①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先放一段錄像,沒有條件的學校可用花卉的圖片或擺放幾盆已開花的植物,向學生展示或描述自然界中各種植物的花千姿百態、萬紫千紅、爭先斗妍的美麗景色。然后話題一轉:各種植物的花,雖然它們的形態、大小、顏色各不相同,但它們的結構卻是基本一致的。花的結構怎樣?下面我們來觀察一下植物的花(課前把準備好的花放在學生面前)。

  ②觀察和解剖桃花的過程可以在教師的提示下,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利用解剖工具,參照教材上的圖注,把桃花的各個部分的結構和功能弄清楚。事后,教師可以請學生說明桃花的結構或教師指著圖讓學生說出名稱和功能。在學生回答問題和說明的過程中,教師可做補充。〕

  在學生觀察桃花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促使學生動腦去觀察。如①桃花是由幾部分構成的?②哪個部分是最主要的?為什么? 在學生解剖花之前,教師要告訴學生正確的解剖方法和步驟,避免造成花損壞了,而花的結構又沒有看清楚的現象。在學生制作粘貼花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提醒學生:不要丟失花的結構;臺紙要干凈。至于怎么貼,貼成什么樣的都不要管,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最后可以讓大家評判。教師也可做為學生中的一員提出自己的意見,使學生明白怎樣貼更科學、更美觀。

  當學生解剖完桃花后,教師可以請一名學生到前面向大家講明桃花的結構。教師可以把桃花的結構圖制作成剪貼圖,讓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把所觀察到的結構貼在黑板上,并說出它們的名稱和功能。如果這名學生沒有說全,可請其他學生補充。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檢查學生是否把桃花的結構弄清楚了,而且能充分調動學生自己的主動性,如果有遺漏的地方教師再做補充說明。

  最后,可讓學生用鑷子夾開一個花藥,用放大鏡觀察內部有什么結構;再用鑷子從花的中央將子房取出,用刀片將它縱向剖開,用放大鏡觀察子房里面有什么結構,當學生說出:花藥里有花粉、子房里有胚珠后,教師可以馬上追問:花粉和胚珠各有什么用呢?這個問題學生不會說得很清楚,需要教師告訴學生:只有當花開后,花粉落到柱頭上以后,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子房里的胚珠才能發育成種子了,而整個子房就發育成果實,子房壁就發育成果皮了。講到這里如果再問:花的哪個部分最重要?學生一定會說是“花蕊”或“雌蕊和雄蕊”,而且也不難回答出其中的原因了。

  3.關于“花的其他結構”的教學,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花粉可以通過什么樣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頭上呢?”學生一般能夠回答出:靠風、靠昆蟲傳粉。教師可接著問:“昆蟲是怎樣幫助花傳粉的呢?”有些學生會提到昆蟲采蜜的問題,教師可以就勢引出花的其他結構。

  昆蟲采花蜜無意中給花傳粉,學生是能夠理解的,但需要告訴學生:不同的植物吸引昆蟲前來“傳粉”的方式是不同的,如棗花,它的花冠并不好看,但是它的花蜜很香甜,這樣也會招引昆蟲。總之,花瓣的美麗顏色和香氣,蜜腺產生的花蜜,都能招引昆蟲前來幫助傳送花粉,這是植物長期進化的結果。

  4.就花的結構,引出新課:桃花的各部分結構較完整,是典型的完全花。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像桃花這樣完整的。它們有的缺少花萼、有的缺少花冠、有的缺少雄蕊、有的缺少雌蕊,凡是結構不完整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

  教師可以發給學生一些黃瓜花或柳樹花或其它易觀察的單性花(浸制過的),組織學生觀察這些植物的花與桃花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從外及內地逐層觀察,使學生認識到:這些花是缺少一種花蕊的。教師可以說:花有許多種類,如果從花蕊的情況看,花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單性花和兩性花。

  5.關于“單性花”和“兩性花”的教學,可以緊接引言,問學生:什么樣的花叫單性花?什么樣的花叫兩性花?由于剛剛觀察了黃瓜花,所以學生是會說出單性花的概念的。在學生說出單性花的概念后,接著啟發:單性花中如果只有雄蕊,這種花就叫做——雄花;如果只有雌蕊,這種花就叫做——雌花。然后再請學生觀察發給自己的花,分別是雌花還是雄花,為什么?教師還可以說明:有些黃瓜花、絲瓜花、西瓜花等開花后結不了瓜,而有些花能結瓜,能結瓜的花是雌花。平時我們所說的“謊花”,實際上指的就是雄花。

  講完了單性花,教師可以再問:像桃花那樣,雌蕊、雄蕊都有的花應該叫什么花呢?學生會很自然他說出:兩性花。教師還應補充說明:大多數植物的花是兩性花。

  講完了兩性花,教師可以試著問學生:如果一棵植物體上所開的花都是雄花,另一棵植物體上(同種)所開的花都是雌花,這種現象應該叫什么?有些學生能夠答出:雌雄異株。只要有學生能回答對,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思維的準確性,并重新說明雌雄異株的定義,加深學生的理解,同時給出雌株和雄株的概念,并舉例說明,像楊樹、柳樹、銀杏樹都屬于雌雄異株的植物。最后,教師間:黃瓜的雌花、雄花是生長在同一棵植物體上呢?還是分別生長著?這個問題,對于有生活經驗的學生來說不難回答,是同在一棵植物體上的。教師應很自然地問:這種現象稱為——雌雄同株。除了黃瓜花是屬于雌雄同株的,還有哪些植物的花屬于雌雄同株?有些學生會很快地想起:玉米、高梁、蓖麻等。一些城市的學生,沒有接觸過這些植物,需要教師用圖片、實物等來啟發學生理解雌雄同株和雌雄異株的概念。

  6.關于“單生花”和“花序”的教學,教師可以在講完雌雄同株和雌雄異株的概念后,就問學生:黃瓜的花是一朵一朵地單獨著生在莖上呢?還是許多黃瓜花排在一起?在提問的同時,教師可以出示黃瓜植物體的掛圖,提示學生能正確地回答出教師的問題。當學生回答出黃瓜花是單獨生在莖上時,教師要馬上給出“單生花”的概念。特別強調是單獨著生在莖上。然后,教師可以出示白菜或蘿卜花序、串紅花序(或掛圖)問學生,這些植物的花是怎樣著生的呢?學生會說出:花都長在一個軸上了。教師在學生的回答后,給出花序的概念。隨后可組織學生討論,為什么有的花單獨生在莖上,而一些植物的花排成花序集中著生在莖上呢?或者說:花序對植物體的生長、發育有什么益處?

  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展示一些具花序的植物的圖片、標本或實物,同時也出示一些單生花的圖片。幫助學生分析得出:單生花一般有:花朵較大,顏色鮮艷,很容易招引昆蟲的特點;具花序的植物,它的每朵小花都很小,顏色很不明顯,若許多這樣的小花聚集起來成為一體,是便于招引昆蟲傳粉的,這些特點是植物體長期進化的結果。

  應該告訴學生,花序有許多種類型,根據花序的不同類型,可作為鑒定植物的一種依據。如蘿卜、白菜、油菜的花序叫總狀花序。總狀花序的特點是:每朵小花都有一個花柄與花軸有規律地相連,在整個花軸上可以看到不同發育程度的花朵,著生在花軸下面的花朵發育較早,而接近花軸頂部的花發育較遲。再如:向日葵、蒲公英的花序叫頭狀花序。它的特點是:花軸縮短而膨大,上有許多小花。從外形上看,好像是一朵花。它的外圍有些綠色的小片,這是花序的總苞。向日葵花序外圈黃色的瓣狀物,是舌狀花冠,這種小花叫舌狀花,其內無雌雄蕊,是退化的無性花。花序中央的小花,花冠呈筒狀,叫管狀花,它是兩性花,在小花里可以找到雌、雄蕊(可以結合掛圖或實物進行說明)。

  在教師說明頭狀花序的特點后,可以問學生:菊花是一朵花呢?還是一個花序?為什么?最后可以告訴學生,“菊花”實際上是一個頭狀花序,由于它的舌狀花很鮮艷,經過人工培育,使其中的管狀花減少,舌狀花增多,“花冠”變得更加絢麗多姿,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

  最后,教師可以稍加說明:我們常見的花序還有傘形花序,如洋蔥、韭菜、胡蘿卜的花序。還有穗狀花序,如大麥、水稻、車前草的花序。

  各種植物的花,不論形態、大小、顏色,不論結構缺少哪部分,其中花蕊是最重要的結構,是絕對不能缺少的,為什么呢?這就是下節課所要討論的問題。

  小資料

  無花果真的不開花嗎?

  從無花果的名字看起來,無花果好像沒有花的。事實究竟怎樣呢?,

  典型的花,由花托、花萼、花冠、花蕊四部分組成。這四部分完全具備的叫完全花,如桃花;這四部分不完全具備的叫不完全花,如桑樹花。

  一般植物,是花托把花被和花蕊抬得高高的,因此鮮艷奪目,引誘人們欣賞,蜂來蝶往。無花果的花卻靜靜悄悄地隱居在新枝葉腋間,它的雌花、雄花躲藏在囊狀肥大的總花托里面。總花托頂端深凹進去,造成一問寬大的房子。由于總花托把雌花、雄花從頭到腳包裹起來了,人們看不見,因此,認為無花果是不開花的。

  說起來你或許不信,無花果還會一年開兩次花,結兩次果呢!當大地回春,草木欣欣向榮的時候,它就朝氣蓬勃地抽枝發芽。葉腋間生出花來;在秋高氣爽,雨水充足的時候,它的枝條又向上延伸,葉腋間又生出花來。第一次花結的果在當年秋季成熟;第二次花結的果要等到第二年春暖花開才能成熟。

  無花果的老家在亞洲西部。新鮮的無花果,果實肉質柔軟,味甜,是良好的水果;還可以制成果干、果醬和蜜餞。

花的結構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識別花的模式結構;會解剖觀察和描述花的各個部分,說明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的理由;

  2、了解花的種類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異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種類。

  能力目標

  1、通過解剖和觀察花的基本結構,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2、通過識別不同種植物花的特點,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花的結構及其主要功能”及“花的種類”等知識,使學生樹立“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辯證觀點。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1、“花的結構”是本節教學內容的重點。前面幾章的教學講的是植物的營養器官。植物生長到一定時間就要進行繁殖。花、果實、種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結構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開花后才能結果,種子怎樣才能形成。

  觀察實驗材料的準備,是本節教學的難點。講桃花的結構時,新鮮的桃花已經過季,這就需要教師在春天的時候,準備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們浸泡在福爾馬林或酒精溶液里備用。也可以事先培養白菜花或油菜花進行教學。

  解剖花也是本節教學的難點。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對于學生來說,操作起來都顯得小了。學生進行解剖時,往往顯得“笨手笨腳”,容易弄丟一個部分或弄斷一個結構,所以要注意提醒學生,認真謹慎地從外至內地一層層把花的各部分用鑷子摘取下來,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

  2、花蕊是花的最主要的結構。花若無花蕊就不能稱其為花。因此,根據花中花蕊的種類而定名的單性花和兩性花是最基本的兩類花。只有理解了這兩類花的區別,才能明白雌雄同株和雌雄異株的概念。學生很容易把單生花和單性花弄混,所以在講解時要注意強調。

  花序的概念是對單生花而言的,理解了花序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總狀花序、頭狀花序等各種植物的花序。要讓學生明白頭狀花序不是一朵花。

  三、教法建議

  本節是本章的重點章節,要充分利用實物,才容易把花的結構講清楚。《花的種類》一節,課本里所舉的例子都是學生常見的,如果當地沒有哪一種植物,完全可以選用當地最普遍的植物來替換。總之,這一節內容中聯系實際的材料很豐富,只要充分利用學生在生活和勞動中所熟悉的材料,就比較容易講好。

  教師在講授這一課的時候,一定要突出花的主要部分——雌蕊和雄蕊,防止學生把花被,特別是花冠,看成是花的主要部分。有的學生一提到花,就想到美麗的花冠,有的學生甚至認為沒有美麗花被的花,就不是花。對于這些不正確的認識,在懂得了花的結構以后,是應該得到糾正的。

  觀察雌蕊時,可以讓學生與鄰近的同學合作,一個將子房進行縱切,另一個將子房進行橫切,從而認清胚珠及其在子房里著生的情況。

  兩性花的概念不難了解,只要引導學生回憶剛剛解剖和觀察過的桃花,就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冬天,也可以讓學生觀察白菜花等兩性花。關于單性花,如果沒有實物,則可以通過圖片來讓學生觀察,也可以在上課之前發動學生采集絲瓜、黃瓜等的雄花,及時壓制成或浸泡成標本,供講課時使用。冬天,也可以讓學生觀察四季海棠。四季海棠為雌雄同株,既可以看到雌花,又可以看到雄花(講述花序時還可以用來觀察花序)。

  關于花序,可以讓學生觀察四季海棠的花序或冬天室內培養的白菜、蘿卜的花序。白菜、蘿卜的花序都是總狀花序。關于頭狀花序,冬天可以觀察室內培養的菊科花卉植物。

  學生往往把一個頭狀花序誤認為是一朵花,把花序中的每一朵花誤認為是一個個花瓣。對于這種誤解,應該用實例來糾正。說明這個問題也很容易,只要利用實物再配合使用直觀教具解剖分析,讓學生明確知道,頭狀花序的扁平花軸上一朵朵小型的花,都是有花被和花蕊的,從而很容易把問題說清楚。

  學生容易把單性花和單生花相混,看了黃瓜花以后,誤以為單性花都是單生花,對此,教師要給予糾正。有關這一節所學到的幾個名詞之間的關系,可見下表: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雄蕊和雌蕊的組成和作用。

  難點:要準備足夠的鮮花,供學生觀察和解剖。

  手段:實驗觀察與教師講解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設計思想:

  本節課主要是通過學生對花的解剖,分析、總結出花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和功能。

  認識到花蕊是一朵花的重要結構。通過大量花的圖片介紹兩性花和單性花、花序等內容,便于學生理解。

  教學過程 :(1課時)

  一、導入  :

  提問:綠色開花植物體由哪些器官構成?

  總結:根、莖、葉是綠色開花植物的營養器官,植物靠著這些器官逐漸地生長起來,當植物體生長到一定的時期就要開花、結果和產生種子。植物為什么要開花,為什么開花后才能結果和產生種子呢?這與花的結構聯系密切。

  二、講授新課:

  (一)花的基本結構:

  利用課前準備好的桃花或白菜花,組織學生完成實驗:觀察花的結構。

  1、按照實驗步驟完成實驗。

  2、參照掛圖或課本的內容,認識花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和功能。

  提問:1、觀察的花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2、哪個部分是最主要的,為什么?

  組織學生分析、討論。

  總結:

  1、花的基本結構包括: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藥、花絲)、雌蕊(柱頭、花柱、子房)

  2、花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雄蕊的花藥中有花粉,當花開后,花粉落在柱頭上后,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雌蕊的子房中的胚珠才能發育成種子,而整個子房就發育成果實。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結構。

  組織個別同學進行指圖的活動,鞏固所學的知識。

  (二)兩性花和單性花:

  出示投影或實物,展示兩性花和單性花。

  組織學生觀察,分析兩種花的結構上有什么不同之處。

  組織學生分析、發言。

  講解:

  1、兩性花是指一朵花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單性花是指一朵花只具有雌蕊或雄蕊。

  2、根據花蕊的種類的不同,單性花可分為雌花和雄花。

  提出問題:1、為什么黃瓜開的花有些結不了果實?

  2、如果一株植物上只開雌花或雄花,這種現象叫什么?

  組織學生討論、回答。

  總結:

  1、黃瓜等植物開了花卻不結果,是因為開的花是雄花。

  2、長有單性花的植物,可分為兩類:

  (1)雌雄同株植物:一個植物體上同時長有雌花和雄花。

  (2)雌雄異株植物:雌花和雄花著生在不同的植物上。

  (三)花的其他結構:

  提出問題:“我們經常看到顏色艷麗的花朵,靠花冠的顏色吸收昆蟲。但在自然界中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具有艷麗的顏色,那么,它們靠什么吸收昆蟲,完成傳粉呢?

  引導學生思考:有些花靠香甜的花蜜或氣味吸收昆蟲。

  總結:除了我們在前面學習的花的基本結構以外,有些花還具有蜜腺可以產生花蜜,釋放香氣,都能招引昆蟲前來幫助傳粉,這是植物長期進化的結果。

  (四)花序:

  出示黃瓜花和白菜花花序。

  組織學生對二者進行比較,找出花著生的不同特點。

  講解:

  1、黃瓜花是一朵一朵地單獨著生在莖上,花朵較大;而白菜花是按照一定的順序著生在花軸上,花朵較小,即花序。

  2、白菜花序稱為總狀花序,向日葵花序稱為頭狀花序。

  板書設計 

  第六章    開花結果和營養繁殖

  第一節   

  一、花的基本結構:

  二、兩性花和單性花:

  1、兩性花:一朵花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

  2、單性花:一朵花只具有雌蕊或雄蕊。

  三、花序:按照一定的順序著生在花軸上的一簇花。

  探究活動

  植物主體干花標本的制作

  植物主體干花標本是通過剪取帶花的植物枝條,放在容器內,經干燥包埋、風干,然后倒出干燥劑,將其固定在透明的容器內密封,制成的立體干花標本。植物主體干花標本,保持了植物莖、葉、花生活時的顏色與姿態,不但生動自然,制作簡單,而且還可以作為教具永久存放、使用。現以月季為例,介紹其主體干花標本的制作方法。

  1、制作前的準備

  1.1 干燥劑的選擇 可購買新出廠的、顆粒較小的珍珠巖作為干燥劑。珍珠巖為建筑保溫材料,不但輕,包埋植物時,葉、花不易變形,且吸水能力強,是較理想的干燥劑。若買不到珍珠巖,可用沙子代替。但沙子需反復沖洗,沖去土粒,曬干備用。

  1.2 包埋月季容器的準備 包埋月季花的容器的體積應比標本大,并具較好的透氣性。如帶細孔的紙箱(一般紙箱用針扎些小孔)、帶有網眼的塑料容器(若網眼過大,可在周圍襯一層白紙)等均可。

  1.3 盛放標本的容器準備 可選擇帶蓋的透明玻璃容器或有機玻璃容器。

  2、制作方法

  2.1 剪取月季花 選擇天氣晴朗的日子,在上午10:00~下午5:00時,剪取花朵較好、顏色艷麗、未徹底開放、葉片、花瓣上沒有露水、帶2~3片復葉的月季花。

  2.2 包埋月季花 先在包埋容器的底部,放一層珍珠巖或沙子,將花柄插入。然后向容器內緩緩注入珍珠巖或沙子,包埋月季花。在包埋過程中,注意保持花的本來姿態。完全包埋后,將其放在通風干燥處,自然風干兩周。

  2.3 整形、密封 干燥兩周后,倒出珍珠巖或沙子,若有個別花瓣脫落,可用解剖針醮少量乳膠粘合。在盛放月季花容器的底部,放一塊2厘米左右厚的泡沫塑料板(為了好看,上面可粘一層吹塑紙),貼上標簽,選擇干燥后葉片、花朵顏色較好,形態自然的月季花,插入容器的泡沫塑料板內,將其固定好,放入干燥劑(如硅膠、無水氧化鈣),密封即成。

  觀察單性花的結構

  實驗目的:認識單性花的結構特征。

  材料用品:正在開花的柳枝、刀片、解剖針或縫衣針、放大鏡、白紙。

  方法步驟:

  1、春天,把從不同柳樹上采下的開花柳枝鋪放在白紙上,用放大鏡觀察,看看來源不同的柳枝上的毛蟲狀花序有沒有不同?

  2、把不同的花序從柳枝上取下、分離,在放大鏡下耐心觀察,然后用刀片和解剖針,看看取自不同柳枝的花序結構是否一樣,為什么?

  實驗結果:

  柳樹的花序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雄花序,一種是雌花序,它們來自兩個不同的植株。分離雄花序,可見只長兩枚雄蕊的雄花。分離雌花序,可見只有一枚雌蕊的雌花。柳樹花是單性花,象柳樹這樣的單性花植物,其雌花和雄花分別生在兩個植株上,就叫雌雄異株植物。

花的結構 篇12

  第一節 花的結構與類型

  教材簡析

  開花是綠色開花植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生命周期,而第一節“花的結構和花序”中的實驗教學“花的結構”的知識內容是學習“果實和種子的形成”的前提,對于學生全面認識綠色開花植物其著關鍵性的作用。本節內容包括:(一)花的結構(二)花的類型兩部分。教材首先通過解剖實驗,認識花的基本結構以及各個部分的主要功能,在此基礎上,深入理解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接著利用圖片介紹了花的類型和花序的種類。解剖花和認識花的基本結構是本節的重難點。只有把花的結構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開花、結果以及種子怎樣才能形成,為以后學習“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打好基礎。

  教學設想

  通過課前搜集與整理的資料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通過學生自主觀察花的結構使學生認同花的主要部分。通過對比花的主要結構的不同認識單性花和兩性花,從而理解雌雄同株植物與雌雄異株植物。通過學生的多種探究方式主動獲得知識,再以小組交流的方式相互交融與完善,為學生創設一個立體的、形象的知識生成過程,從而達到對重點的突破。教學中注重過程的評價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定的進步和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生物學的學習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①識別花的各個部分,概述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理由;

  ②描述花的種類和花的著生方式;

  ③說出兩性花、單性花、雌花、雄花以及單生花和花序的概念;

  ④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解剖和觀察花的基本結構,認識花的主要部分;

  ②通過識別不同種植物花,知道自然界生物的豐富多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培養學生對美好生活熱愛的情感;

  ②通過學習“花的結構及其主要功能”及“花的種類”等知識,使學生樹立“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辯證觀點。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

  解剖和識別花的基本結構;

  難點

  通過探究實驗認同花的結構與其功能的適應性

  教學突破

  對于解剖和識別花的基本結構,采用教師合理指導與學生自主探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中預設不同層次的問題,啟發學生積極自動地思考和解決。對于認同花的結構與其功能的適應性,在探究中時刻要注意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按照一定的思路去觀察,對所觀察到的現象做出合理的推測,嘗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桃花的模型;分組解剖器材;相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課前對本節內容進行預習;盡可能搜集各種各樣的花,按小組收集整理。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

  新的學期開始了,首先請大家欣賞一段美麗的視頻,感受美好生活,放松心情。播放視頻《花的世界》。用時大約2分鐘。

  視頻中的花都很漂亮!但大家發現沒有,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些花,它們的顏色、大小、形態是否相同呢?那么它們有沒有共同之處?大家有沒有興趣探究一下?

  點評:為學生創設問題情景,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同時滲透熱愛美好生活的教育。

  二、講授新課

  (一)花的結構

  1.教師介紹實驗用具:放大鏡、鑷子、解剖刀和白紙等。

  明確實驗的目的:⑴學會解剖和過程花的方法。⑵認識花的結構。

  提出實驗要求:在解剖的過程中,要求大家對照課本第3頁的圖,先整體觀察花的結構,再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解剖。注意小組內的合作與分工。依據花的各個部分的結構與形態,初步分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學生閱讀課本觀察花的結構實驗中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及方法步驟。分析并討論下列問題:

  (1)觀察時應按照怎樣的順序進行?為什么?

  (2)你觀察到了花的哪些結構?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3)請你描述各部分的排列具有什么特點?

  (4)你認為花的主要結構是什么?為什么?

  (5)與同學交流實驗記錄,比較所觀察的不同花在結構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3.學生帶著上述問題分組實驗探究花的結構,教師巡視指導,解剖不規范的情況要更正。實驗后及時總結問題的答案。

  學生:⑴觀察時應按照由外及里的順序進行觀察。這樣做符合認識事物的規律,有助于同學們了解花的各個部分的位置與作用。

  學生:⑵花的基本結構及主要功能:花柄具有支持、輸導的作用。花托具有支持、連接的作用。花萼和花冠在花還沒有開放時具有保護作用。雄蕊由花藥和花絲組成,其可以產生精子。雌蕊由柱頭、花柱和子房組成,其作用是產生卵細胞。雌蕊的子房中含有一枚或數枚胚珠。卵細胞就位于胚珠內。

  學生:⑶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由外及內排列在花托上。

  學生:⑷雄蕊和雌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雄蕊的花藥中有花粉,當花開后,花粉落在柱頭上后,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雌蕊的子房中的胚珠才能發育成種子,而整個子房就發育成果實。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結構。

  學生:⑸不同的花在結構上存在不同,可能有的花還有其他結構存在,但是其基本結構是相同。

  4.解剖完花后,教師請一名學生到前面向大家講明花的結構。把花的結構圖制作成剪貼圖,讓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把所觀察到的結構貼在黑板上,并說出它們的名稱和功能。如果這名學生沒有說全,可請其他學生補充。                     

  5.參照課件圖示或課本的內容,再認識花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和功能。

  (1)、花的基本結構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藥、花絲)、雌蕊(柱頭、花柱、子房)

  (2)、花柄具有支持、輸導的作用。花托具有支持、連接的作用。花萼和花冠在花還沒有開放時具有保護作用。雄蕊由花藥和花絲組成,其可以產生精子。雌蕊由柱頭、花柱和子房組成,其作用是產生卵細胞。

  (3)、雄蕊和雌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雄蕊的花藥中有花粉,當花開后,花粉落在柱頭上后,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雌蕊的子房中的胚珠才能發育成種子,而整個子房就發育成果實。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結構。

  6.思維拓展:花的特征在植物分類中的重要作用及原因

  對于每一種綠色開花植物來說,花的形態和結構都是相對固定的。因此,人們總是把花的特征作為植物分類的重要依據。

  點評:考慮到學生現階段的認知水平,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和鍛煉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問題的能力。通過交流展示,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交流的平臺,既讓學生展示了自我,又提供了一個思維碰撞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應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積極評價學生的反映,鼓勵學生大膽的表達意見,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并給予適時的表揚。

  (二)花的類型

  1.提出問題:

  ⑴.為什么黃瓜開的花有些結不了果實?為什么稱為“謊花”?

  ⑵.桃、黃瓜的等植物的花與向日葵、玉米等植物的花有什么不同?

  2.課件顯示幾種植物的開花情況(如黃瓜、絲瓜、桃花、百合花)

  3.組織學生對幾種植物的花進行比較(注意比較花的雄蕊和雌蕊的有無),找出花的不同。生1:桃花、百合花內既有雌蕊又有雄蕊。

  生2:黃瓜的花有的后面有小黃瓜,有的花的后面沒有小黃瓜。

  生3:黃瓜、絲瓜等植物的花有兩種:一種花中只有雌蕊;另一種花中只有雄蕊,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謊花”

  4.在學生自學討論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歸納:

  花可以分為兩性花。兩性花是指一朵花中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例如,桃花、百合花等。單性花是指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者只有雄蕊的花。例如,黃瓜花、南瓜花等。

  5.課件顯示幾種植物的開花情況(如桃花、玉米、揚、向日葵)組織學生對幾種植物的花進行比較(注意比較花的著生位置),找出花的不同。

  生1:桃花比較大,一朵花長在一個位置。

  生2:玉米的花不好看,許多花長在一起。

  生3:向日葵的花像一面鏡子,仔細看看它是由許多小花組成的。

  6.在學生自學討論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歸納:

  桃、百合等植物的花都是單獨著生在莖上,花比較大。向日葵、玉米等植物的花,按照一定的次序著生在變形的花托上,形成了花序。花序中的每一朵花一般比較小,形成花序后有助于傳粉。

  7.提出問題:向日葵的花序與玉米的花序一樣嗎?

  8. 課件顯示向日葵的花序與玉米的花序。學生比較區別。

  生1:向日葵的花長在一個平面上。

  生2:玉米的花生長在軸上。

  9.在學生自學討論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歸納:

  向日葵的花序著生在圓盤上,稱為頭狀花序;楊的花序是柔荑花序

  10.學以致用:說出剛才你們小組解剖的花屬于哪類花?請用自己的話說說課件上這些花屬于哪類花的理由。那些植物的花是花序?

  點評:讓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根據原有的知識積極主動思考,通過教師的引導分析,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主動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好題快遞

  1.(福州學業考試)對植物繁殖后代來說,花最重要的結構是(  )

  a.雄蕊、雌蕊b.花托、花柄c.花萼、花瓣d.柱頭、花柱

  精析:雌蕊和雄蕊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直接關系,它們是花的主要部分。

  答案:a

  2.右圖是桃花的基本結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①②③合稱為雌蕊,⑤⑥合稱為雄蕊               

  b.此花一定是兩性花

  c.結構④是胚珠

  d.圖中⑤所示的結構上有大量的卵細胞

  精析:花藥(內含花粉粒)和花絲組成雄蕊;柱頭、花柱和子房(內含胚珠)組成雌蕊。同一朵花上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兩性花。卵細胞是雌蕊的一部分,不會位于⑤花藥內。

  答案:d

  3.探究花的結構時,不需要的實驗儀器是(    )。

  a.解剖刀      b.鑷子       c.放大鏡     d.顯微鏡

  答案:d

  精析:花的結構相對比較大,用肉眼或放大鏡能夠看清,不需要用顯微鏡觀察。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朵菊花就是一朵花           b.雌雄同株植物的花是兩性花

  c.雌蕊的子房內不可能只有一個胚珠 d.雌雄異株植物的花是單性花

  精析:雌雄同株植物和雌雄異株植物的花都是單性花。人們常說的一朵菊花,實際上是一個花序,這是因為所謂的一朵菊花實際上是由許多朵花密集地生長在一起組成的。雌蕊的子房中含有一枚或數枚胚珠。

  答案:d

  四、教師總結及思考題參考答案

  教師總結:本節我們通過解剖和觀察花的基本結構,認識花的各部分名稱和作用,明確了花的主要部分是雌蕊和雄蕊;了解了花的主要類型和花序。根據雌蕊和雄蕊的有無,將花分為單性花和兩性花。重點要學會解剖花的方法,知道花的基本結構。為以后學習傳粉、受精以及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打下基礎。

  思考題參考答案:

  (一)實驗p4

  1.最外層綠色的是萼片組成的花萼;向內鮮艷的是花瓣組成的花冠;花冠內包著的是花蕊,雌蕊在中間,雄蕊在雌蕊的周圍。花的各個部分都按一定方式排列在花托上。

  2.有的花沒有花萼和花冠,有的花只有雄蕊,有的花只有雌蕊,有的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但是每種植物的花的基本結構是固定的,除了個別種類如葵花的舌狀花外,一般都有花蕊。

  (二)課后思考與練習p6

  1.黃瓜花和南瓜花都是單性花,“謊花”是雄花,只有雄蕊,沒有雌蕊,所以不能結出果實。其他如絲瓜、石榴、冬瓜等也有“謊花”。

  2.⑴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雌蕊。⑵兩性花。因為百合花既有雌蕊又有雄蕊。

  板書設計

  第一節 花的結構和類型

  一. 花的結構

  二. 花的類型

  1、兩性花:一朵花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

  2、單性花:一朵花只具有雌蕊或雄蕊。

  3、花序:向日葵、玉米等植物的花,按照一定的次序著生在變形的花托上,形成了花序

  練習設計

  1.一朵桃花的四種結構中,由外向內依次是(    )。

  a.花冠、花萼、雌蕊、雄蕊       b. 花萼、花冠、雄蕊、雌蕊

  c.雄蕊、雌蕊、花萼、花冠       d. 花萼、花冠、雌蕊、雄蕊

  2.下列植物的花屬于單性花的是(    )

  a.梨花        b.黃瓜花       c.百合花       d.白菜花

  3.一根桃樹枝上開了四朵桃花,它們分別被害蟲吃掉了花瓣、花萼、雄蕊和雌蕊,這一枝條上最多可結(   )桃子

  a、2個            b、3個            c、4個            d、0

  4.“花紅柳綠”中“紅”一般是指花中的        的顏色。

  5.識圖作答:

  (1)雌蕊是由[  ]      、[  ]       

  和[  ]        組成的。

  (2)        是由含花粉的結構[  ]      和

  細長的[  ]       。

  (3)對花蕊有保護作用的是[  ]          

  和[  ]         。

  答案:1.b2.b3.b4.花冠5.⑴①柱頭、③花柱、⑧子房⑵雄蕊 ②花藥、④花絲⑶⑤花冠、⑥花萼

  教學探討與反思

  本節課以實驗探究和自主觀察為主開展教學的。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多給學生創造條件,放手讓學生操作,嘗試觀察的順序,讓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做他們想做的。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運用小組合作、討論,增強了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中預設和生成各個層次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個別問題設計的不夠合理,學生無從下手思考。教學中要注意問題的生成。及時修改所設計的問題,以便教學的順利進行。

花的結構 篇13

  教學目標 

  1.掌握花的基本結構及其主要功能,明確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2.了解花的種類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異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種類。

  3.通過解剖桃花和觀察各種植物的花,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

  4.通過識別不同種植物花的特點,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5.通過學習“花的結構及其主要功能”,使學生樹立“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辯證觀。

  6.通過學習“花的種類”,繼續樹立“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重點、難點分析

  1.“花的結構”是本節教學內容的重點。因為:

  (1)前面幾章的教學講的是植物的營養器官。植物生長到一定時間就要進行繁殖。花、果實、種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結構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開花后才能結果,種子才能形成。

  (2)花實際上是變態的枝條。花的各部分與枝條的組成從來源上講是一致的。通過“花的結構”的教學,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前后聯系及進一步探討事物從一般到特殊的辯證關系,都是有幫助的。

  2.觀察實驗材料的準備,是本節教學的難點。因為:講“桃花的結構”時,新鮮的桃花已經過季,這就需要教師在春天的時候,準備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們浸泡在福爾馬林或酒精溶液里備用。也可以事先培養白菜花或油菜花進行教學,北方的冬天吃完的白菜留下的“白菜疙瘩”種在花盆里或浸泡在水中,一個月左右就能抽出花莛、開花。還可以選擇一些秋季盛開的花卉備用。

  3.解剖花并做成粘貼花標本,也是本節教學的難點。因為:

  (1)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對于學生來說,操作起來都顯得小了。學生進行解剖時,往往顯得“笨手笨腳”,容易弄丟一個部分或弄斷一個結構,所以要注意提醒學生,認真謹慎地從外至內地一層層把花的各部分用鑷子鑷取下來,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然后再粘貼在臺紙上。

  (2)做粘貼花標本的過程,學生也往往容易把臺紙弄得很臟,而且粘出的花擺放不夠科學和美觀。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提醒學生正確的操作過程,要設法引導學生粘貼出來的標本,既科學又美觀。

  4.單性花、兩性花、雌雄同株、雌雄異株及花序的概念是本節教學的重點。

  從上節的教學內容知道:花蕊是花的最主要的結構。花若無花蕊就不能稱其為花。因此,根據花中花蕊的種類而定名的單性花和兩性花是最基本的兩類花。只有理解了這兩類花的區別,才能明白雌雄同株和雌雄異株的概念。

  花序的概念是對單生花而言的,理解了花序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總狀花序、頭狀花序等各種植物的花序。

  5.單生花與單性花概念的區別是本節教學的難點。因為:

  ①從字面上看,二者只有一字之差,而且“生”與“性”,字形也很相似。學生很容易把兩者弄混。

  ②從概念上講,“單生”與“單性”學生也容易混淆,特別是對“單性”的理解。所以教師在處理這兩個概念時,要強調“生”與“性”的區別。“單生”就是單獨著生;“單性”是對“兩性”而言的,指的是:只有一種花蕊的花,即雌花和雄花。

  3.讓學生明啟頭狀花序不是一朵花,也是本節教學的一個難點。因為:

  ①頭狀花序從外形上看,往往使人認為它是一朵花。

  ②組成頭狀花序的小花有兩種,舌狀花很像一朵花的花瓣;管狀花又很像一朵花的花蕊。這樣就造成了認識它的難度。所以教師在講解頭狀花序時,要引導學生分析頭狀花序的組成,要使學生認識,組成頭狀花序的舌狀花和管狀花。最后要緊扣在“花序”的概念上。

  教學過程 設計

  一、本課題的參考課時為二課時。

  二、教學過程 :

  1.關于引言:由于前幾章己系統地向學生介紹了根、葉、莖的結構和功能,所以在本章教學前,可以這樣引入:大家知道,根、莖、葉是綠色開花植物的營養器官,植物靠著這些器官逐漸地生長起來,當植物體生長到一定的時期就要開花、結果和產生種子。植物為什么要開花,為什么開花后才能結果和產生種子呢?這些是我們這一章所要研究和學習的內容。

  2.關于“花的基本結構”的教學,應采取實驗(實驗十二)與教學同步的教學方法。

  ①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先放一段錄像,沒有條件的學校可用花卉的圖片或擺放幾盆已開花的植物,向學生展示或描述自然界中各種植物的花千姿百態、萬紫千紅、爭先斗妍的美麗景色。然后話題一轉:各種植物的花,雖然它們的形態、大小、顏色各不相同,但它們的結構卻是基本一致的。花的結構怎樣?下面我們來觀察一下植物的花(課前把準備好的花放在學生面前)。

  ②觀察和解剖桃花的過程可以在教師的提示下,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利用解剖工具,參照教材上的圖注,把桃花的各個部分的結構和功能弄清楚。事后,教師可以請學生說明桃花的結構或教師指著圖讓學生說出名稱和功能。在學生回答問題和說明的過程中,教師可做補充。〕

  在學生觀察桃花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促使學生動腦去觀察。如①桃花是由幾部分構成的?②哪個部分是最主要的?為什么? 在學生解剖花之前,教師要告訴學生正確的解剖方法和步驟,避免造成花損壞了,而花的結構又沒有看清楚的現象。在學生制作粘貼花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提醒學生:不要丟失花的結構;臺紙要干凈。至于怎么貼,貼成什么樣的都不要管,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最后可以讓大家評判。教師也可做為學生中的一員提出自己的意見,使學生明白怎樣貼更科學、更美觀。

  當學生解剖完桃花后,教師可以請一名學生到前面向大家講明桃花的結構。教師可以把桃花的結構圖制作成剪貼圖,讓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把所觀察到的結構貼在黑板上,并說出它們的名稱和功能。如果這名學生沒有說全,可請其他學生補充。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檢查學生是否把桃花的結構弄清楚了,而且能充分調動學生自己的主動性,如果有遺漏的地方教師再做補充說明。

  最后,可讓學生用鑷子夾開一個花藥,用放大鏡觀察內部有什么結構;再用鑷子從花的中央將子房取出,用刀片將它縱向剖開,用放大鏡觀察子房里面有什么結構,當學生說出:花藥里有花粉、子房里有胚珠后,教師可以馬上追問:花粉和胚珠各有什么用呢?這個問題學生不會說得很清楚,需要教師告訴學生:只有當花開后,花粉落到柱頭上以后,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子房里的胚珠才能發育成種子了,而整個子房就發育成果實,子房壁就發育成果皮了。講到這里如果再問:花的哪個部分最重要?學生一定會說是“花蕊”或“雌蕊和雄蕊”,而且也不難回答出其中的原因了。

  3.關于“花的其他結構”的教學,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花粉可以通過什么樣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頭上呢?”學生一般能夠回答出:靠風、靠昆蟲傳粉。教師可接著問:“昆蟲是怎樣幫助花傳粉的呢?”有些學生會提到昆蟲采蜜的問題,教師可以就勢引出花的其他結構。

  昆蟲采花蜜無意中給花傳粉,學生是能夠理解的,但需要告訴學生:不同的植物吸引昆蟲前來“傳粉”的方式是不同的,如棗花,它的花冠并不好看,但是它的花蜜很香甜,這樣也會招引昆蟲。總之,花瓣的美麗顏色和香氣,蜜腺產生的花蜜,都能招引昆蟲前來幫助傳送花粉,這是植物長期進化的結果。

  4.就花的結構,引出新課:桃花的各部分結構較完整,是典型的完全花。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像桃花這樣完整的。它們有的缺少花萼、有的缺少花冠、有的缺少雄蕊、有的缺少雌蕊,凡是結構不完整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

  教師可以發給學生一些黃瓜花或柳樹花或其它易觀察的單性花(浸制過的),組織學生觀察這些植物的花與桃花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從外及內地逐層觀察,使學生認識到:這些花是缺少一種花蕊的。教師可以說:花有許多種類,如果從花蕊的情況看,花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單性花和兩性花。

  5.關于“單性花”和“兩性花”的教學,可以緊接引言,問學生:什么樣的花叫單性花?什么樣的花叫兩性花?由于剛剛觀察了黃瓜花,所以學生是會說出單性花的概念的。在學生說出單性花的概念后,接著啟發:單性花中如果只有雄蕊,這種花就叫做——雄花;如果只有雌蕊,這種花就叫做——雌花。然后再請學生觀察發給自己的花,分別是雌花還是雄花,為什么?教師還可以說明:有些黃瓜花、絲瓜花、西瓜花等開花后結不了瓜,而有些花能結瓜,能結瓜的花是雌花。平時我們所說的“謊花”,實際上指的就是雄花。

  講完了單性花,教師可以再問:像桃花那樣,雌蕊、雄蕊都有的花應該叫什么花呢?學生會很自然他說出:兩性花。教師還應補充說明:大多數植物的花是兩性花。

  講完了兩性花,教師可以試著問學生:如果一棵植物體上所開的花都是雄花,另一棵植物體上(同種)所開的花都是雌花,這種現象應該叫什么?有些學生能夠答出:雌雄異株。只要有學生能回答對,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思維的準確性,并重新說明雌雄異株的定義,加深學生的理解,同時給出雌株和雄株的概念,并舉例說明,像楊樹、柳樹、銀杏樹都屬于雌雄異株的植物。最后,教師間:黃瓜的雌花、雄花是生長在同一棵植物體上呢?還是分別生長著?這個問題,對于有生活經驗的學生來說不難回答,是同在一棵植物體上的。教師應很自然地問:這種現象稱為——雌雄同株。除了黃瓜花是屬于雌雄同株的,還有哪些植物的花屬于雌雄同株?有些學生會很快地想起:玉米、高梁、蓖麻等。一些城市的學生,沒有接觸過這些植物,需要教師用圖片、實物等來啟發學生理解雌雄同株和雌雄異株的概念。

  6.關于“單生花”和“花序”的教學,教師可以在講完雌雄同株和雌雄異株的概念后,就問學生:黃瓜的花是一朵一朵地單獨著生在莖上呢?還是許多黃瓜花排在一起?在提問的同時,教師可以出示黃瓜植物體的掛圖,提示學生能正確地回答出教師的問題。當學生回答出黃瓜花是單獨生在莖上時,教師要馬上給出“單生花”的概念。特別強調是單獨著生在莖上。然后,教師可以出示白菜或蘿卜花序、串紅花序(或掛圖)問學生,這些植物的花是怎樣著生的呢?學生會說出:花都長在一個軸上了。教師在學生的回答后,給出花序的概念。隨后可組織學生討論,為什么有的花單獨生在莖上,而一些植物的花排成花序集中著生在莖上呢?或者說:花序對植物體的生長、發育有什么益處?

  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展示一些具花序的植物的圖片、標本或實物,同時也出示一些單生花的圖片。幫助學生分析得出:單生花一般有:花朵較大,顏色鮮艷,很容易招引昆蟲的特點;具花序的植物,它的每朵小花都很小,顏色很不明顯,若許多這樣的小花聚集起來成為一體,是便于招引昆蟲傳粉的,這些特點是植物體長期進化的結果。

  應該告訴學生,花序有許多種類型,根據花序的不同類型,可作為鑒定植物的一種依據。如蘿卜、白菜、油菜的花序叫總狀花序。總狀花序的特點是:每朵小花都有一個花柄與花軸有規律地相連,在整個花軸上可以看到不同發育程度的花朵,著生在花軸下面的花朵發育較早,而接近花軸頂部的花發育較遲。再如:向日葵、蒲公英的花序叫頭狀花序。它的特點是:花軸縮短而膨大,上有許多小花。從外形上看,好像是一朵花。它的外圍有些綠色的小片,這是花序的總苞。向日葵花序外圈黃色的瓣狀物,是舌狀花冠,這種小花叫舌狀花,其內無雌雄蕊,是退化的無性花。花序中央的小花,花冠呈筒狀,叫管狀花,它是兩性花,在小花里可以找到雌、雄蕊(可以結合掛圖或實物進行說明)。

  在教師說明頭狀花序的特點后,可以問學生:菊花是一朵花呢?還是一個花序?為什么?最后可以告訴學生,“菊花”實際上是一個頭狀花序,由于它的舌狀花很鮮艷,經過人工培育,使其中的管狀花減少,舌狀花增多,“花冠”變得更加絢麗多姿,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

  最后,教師可以稍加說明:我們常見的花序還有傘形花序,如洋蔥、韭菜、胡蘿卜的花序。還有穗狀花序,如大麥、水稻、車前草的花序。

  各種植物的花,不論形態、大小、顏色,不論結構缺少哪部分,其中花蕊是最重要的結構,是絕對不能缺少的,為什么呢?這就是下節課所要討論的問題。

  小資料

  無花果真的不開花嗎?

  從無花果的名字看起來,無花果好像沒有花的。事實究竟怎樣呢?,

  典型的花,由花托、花萼、花冠、花蕊四部分組成。這四部分完全具備的叫完全花,如桃花;這四部分不完全具備的叫不完全花,如桑樹花。

  一般植物,是花托把花被和花蕊抬得高高的,因此鮮艷奪目,引誘人們欣賞,蜂來蝶往。無花果的花卻靜靜悄悄地隱居在新枝葉腋間,它的雌花、雄花躲藏在囊狀肥大的總花托里面。總花托頂端深凹進去,造成一問寬大的房子。由于總花托把雌花、雄花從頭到腳包裹起來了,人們看不見,因此,認為無花果是不開花的。

  說起來你或許不信,無花果還會一年開兩次花,結兩次果呢!當大地回春,草木欣欣向榮的時候,它就朝氣蓬勃地抽枝發芽。葉腋間生出花來;在秋高氣爽,雨水充足的時候,它的枝條又向上延伸,葉腋間又生出花來。第一次花結的果在當年秋季成熟;第二次花結的果要等到第二年春暖花開才能成熟。

  無花果的老家在亞洲西部。新鮮的無花果,果實肉質柔軟,味甜,是良好的水果;還可以制成果干、果醬和蜜餞。

花的結構 篇14

  提問:

  1、一株綠色開花植物體是由哪些營養器官和生殖器官構成的?

  2、為什么把花、果實、種子叫做生殖器官?

  引言:花、果實、種子與植物繁殖后代直接有關,所以屬于生殖器官。綠色開花植物在開花之后,一般都能結出果實和種子,這是為什么呢?通過觀察、研究花的結構和功能,就會逐步明白。

  一、花的基本結構(以桃花為例)

  教師組織學生觀察花的外形,然后指導學生按要求逐步解剖并觀察花的各部分結構。

  (一)觀察花的。外形

  教師結合掛圖,指導學生參照課本上“花的基本結構圖”,有步驟地觀察以下內容:

  1、花柄:它的顏色、著生的部位。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2、花托:它的形狀、顏色。想一想它的作用。

  3、花萼:由萼片組成。數一數萼片的數目,著生在哪里。

  4、花冠:由花瓣組成。注意它的顏色和數目。

  完成上述觀察,由一位同學歸納小結,然后教師再作補充性講述,指出:

  花柄紫紅色,一端著生在莖上,另一端連接著花朵。它支撐著花朵,使它展放在空間。順著花柄往上看,可看到略為膨大,呈杯狀,紫紅色的部分,這是花托,花的各部分著生在花托上。在花托的邊緣上著生有萼片,共5片,它們組成了花萼。在花萼的內側有花瓣,粉紅色,5片,它們組成花冠。花萼和花冠合稱花被。

  (二)解剖并觀察花的結構

  結合掛圖,教師指導學生依次解剖花,觀察其內部結構,并將花的各部分粘貼在白紙上制成標本。

  1、用鑷子將萼片摘下,并粘貼在白紙上。

  2、用鑷子將花瓣摘下,依次粘貼在白紙上。

  3、觀察雄蕊:摘去萼片、花瓣后,露出雄蕊和雌蕊于它們合稱為花蕊。先觀察雄蕊,注意下列幾個問題:

  (1)桃花的雄蕊有多少枚。每一朵都一樣嗎?

  (2)每枚雄蕊由哪兩部分組成,各有什么作用。

  (3)取一張白紙放在桌子上,將雄蕊的花藥在紙上來回摩擦,能看到有黃色粉末散落嗎?這是什么?

  (4)觀察完成后,用鑷子摘下部分雄蕊,粘貼在白紙上。

  4、觀察雌蕊:摘去全部雄蕊,這時在花托的頂部只剩下1枚雌蕊了。

  (1)觀察雌蕊由哪三部分組成。

  (2)同桌的兩位同學互相配合,用刀片分別將子房作橫切和縱切。然后用放大鏡觀察橫、縱切面,注意看看有幾個胚珠。

  完成上述觀察后,組織同學討論歸納花的結構。花的主要結構是什么?接著教師進行總結性講述,指出: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它包括雄蕊和雌蕊。雄蕊由花絲和花藥組成,花藥里有花粉。雌蕊由柱頭、花柱、子房三部分組成。子房里有胚珠(桃花只有一個胚珠)。花開放后,花粉落到柱頭上,經過一系列復雜變化,子房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這些變化今后再研究)。由此看來,只有花蕊與結出果實、種子有關,所以它是花的主要部分。

  二、花的其他結構

  有些植物的花(如桃花)除了上述的基本結構外,還有其他一些結構,例如蜜腺。

  用放大鏡觀察子房的基部,看到有小突起,這叫做蜜腺。蜂蜜采集的花蜜就是由蜜腺產生的:

  有些植物的花,能散發出芳香的氣味,它是花瓣里的一些細胞分泌出來的物質。這些物質容易揮發成氣體,從而使花散發出香氣。人們利用它可制取香精,如玫瑰花、桂花。

  花的顏色、香氣、花蜜都能吸引昆蟲前來幫助傳粉。

  由此看來,花的結構與其功能是相適應的。

  小結如下:

  1、掌握花的基本結構,理解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

  2、學會解剖和觀察花的結構的方法,進一步培養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

  3、通過學習花的結構及其各部分的作用,認識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相統一的觀點。

花的結構(通用14篇) 相關內容:
  • 花的結構和花序(精選9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識別花的模式結構;會解剖觀察和描述花的各個部分,說明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的理由;2、了解花的種類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異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種類。...

  • 第六章第一節花的結構和花序教案示例

    詳細介紹:第六章第一節花的結構和花序教案示例教學目標1.掌握花的基本結構及其主要功能,明確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2.了解花的種類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異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種類。...

  • 第一節 花的結構與類型

    第一節 花的結構與類型教材簡析 開花是綠色開花植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生命周期,而第一節“花的結構和花序”中的實驗教學“花的結構”的知識內容是學習“果實和種子的形成”的前提,對于學生全面認識綠色開花植物其著關鍵性的作用。...

  • 第六章第一節花的結構和花序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1.掌握花的基本結構及其主要功能,明確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2.了解花的種類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異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種類。3.通過解剖桃花和觀察各種植物的花,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

  • 花的結構和花序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識別花的模式結構;會解剖觀察和描述花的各個部分,說明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的理由; 2、了解花的種類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異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種類。...

  • 花的結構和花序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識別花的模式結構;會解剖觀察和描述花的各個部分,說明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的理由; 2、了解花的種類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異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種類。...

  • 花的結構和花序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識別花的模式結構;會解剖觀察和描述花的各個部分,說明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的理由; 2、了解花的種類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異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種類。...

  • 花的結構和花序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識別花的模式結構;會解剖觀察和描述花的各個部分,說明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的理由; 2、了解花的種類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異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種類。...

  • 花的結構和花序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識別花的模式結構;會解剖觀察和描述花的各個部分,說明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的理由; 2、了解花的種類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異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種類。...

  • 花的結構和花序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識別花的模式結構;會解剖觀察和描述花的各個部分,說明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的理由; 2、了解花的種類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異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種類。...

  • 七年級生物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欧美老妇小说 |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av | 亚洲国产一二三区蜜臀在线 | 国内自拍偷第55页 |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美图 | 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大片 | 欧美天堂 | 九久久久久 |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日韩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欧美又黄又嫩大片a级 | 国产一级久久久 | 日韩精品在线国产丝袜 | 德国一级毛片 | 天堂成人国产精品一区 | 99热r| 欧美一二三区精品 | 女人张开腿让男桶喷水高潮 | 欧美激情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的 | 超碰91人人草人人干 |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 中文字幕网伦射乱中文 |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caoporn超碰cao12 | 国产精品亚洲国产三区 | 国产成人一级毛片 | baoyu121永久免费网站 | 国产一级a爱片在线观看视频 | 韩国一级无码免费精品视频 | 黑色蕾丝丝袜麻麻好紧好爽 | 亚洲欧美黑人深喉猛交群 | 毛片毛片大全AAAA | 全部免费毛片在线播放网站 | 狠狠爱免费视频 | 9九色桋品熟女内射 | 国产精品美女爽爽爽视频 |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 |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免费 激情综合网五月激情 |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 4HU永久免费入口 | 欧美国产偷国产精品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