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學設計
●備課資料一、時文超市盲人看畢淑敏每逢下學的時候,附近的那所小學,就有稠厚的人群,糊在鐵門前,好似風暴前的蟻穴。那是家長等著接各自的孩童回家。在遠離人群的地方,有個人,倚著毛白楊,悄無聲息地站著,從不張望校門口。直到有一個孩子飛快地跑過來,撫著他說,爸,咱們回家,他把左手交給孩子,右手拄起盲杖,一同橫穿馬路。多年前,這盲人常蹲在路邊,用二胡奏著很哀傷的曲調,他技藝不好,琴也質劣,音符斷斷續續地抽噎,聽了只想快快遠離。他面前盛著零碎錢的破罐頭盒,永遠看得到銹蝕的罐底。我偶爾放一點錢進去,也是堵著耳朵近前。后來,他擺了個小攤子,賣點手絹襪子什么的,生意很淡。一天晚上,我回家時一下公共汽車,黑寂就包抄過來。原來這一片兒突然停電,連路燈都滅了。只有電線桿旁,一束光柱如食指捅破星天。*攏才見是那盲人打了手電,在賣蠟燭火柴,價錢很便宜。我趕緊買了一份,喜滋滋地覺著帶回光明給親人。之后的某個白日,我又在路旁看到盲人,就氣哼哼地走過去,說,你也不能趁著停電,發這種不義之財啊!那天你賣的蠟燭,是什么貨色啊,蠟燭油四下流,燙了我的手。燭捻一點兒也不亮,小得像個螢火蟲尾巴。他愣愣地把塌陷的眼窩對著我,半天才說,對不住,我……不知道……蠟燭的光……該有多大。螢火蟲的尾巴……是多亮。那天聽說停電,就趕緊批了蠟燭來賣。我只知道……黑了,難受。我呆住了,那個漆黑的夜晚,即便燭光如豆,還是比完全的黑暗好了不知幾多。一個盲人,在為明眼人操勞,我還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他,我好悔。后來,我很長時間沒到他的攤子買東西。確信他把我的聲音忘掉之后,有一天,我買了一堆雜物,然后放下了50塊錢,對盲人說,不必找了。我抱著那些東西,走了沒幾步,被他叫住了。大姐,你給我的是多少錢啊?我說50元。他說,我從來沒拿過這么大的票子。見他先是平著指肚,后是立起掌根,反復摩挲鈔票的正反面,我說,這錢是真的,您放心。他笑笑說,我從來沒收過假錢。誰要是欺負一個瞎子,他的心先就瞎了。我只是不能收您這么多錢,我是在做買賣啊。我知道自己又一次錯了。不知他在哪里學了按摩,經濟上漸漸有了起色,從鄉下找了一個盲目的姑娘,成了親。一天,我到公園去,忽然看到他們夫妻相跟著,沿著花徑在走。四周湖光山色美若仙鏡,我想,這對他們來講,真是一種殘酷。閃過他們身旁的時候,聽到盲夫有些炫耀地問,怎么樣?我領你來這兒,景色不錯吧?好好看看吧。盲妻不服氣地說,好像你看過似的!盲夫很肯定地說,我看過。常來看的。聽一個盲人連連響亮地說出“看”這個詞,叫人頓生悲涼,也覺出一些滑稽。盲妻反唇相譏道,介紹人不是說你胎里瞎嗎,啥時看到這里好景色呢?盲夫說,別人用眼看,咱可以用心看,用耳朵看,用手看,用鼻子看……加起來一點不比別人少啊。他說著,用手捉了妻子的指,沿著粗糙的樹皮攀上去,停在一片極小的葉子上,說,你看到了嗎,多老的樹,芽子也是嫩的。那一瞬,我凜然一驚。世上有很多東西,看了如同未看,我們眼在神不在。記住并真正懂得的東西,必得被心房螢住啊。 后來盲夫婦有了果實,一個瞳仁亮如秋水的男孩。他漸漸長大,上了小學,盲人便天天接送。起初那孩童躲在盲人背后,跟著杖子走。慢慢膽子壯了,綠燈一亮,就跳著要越過去。父親總是死死拽住他,用盲杖戳著柏油路說,讓我再聽聽,近處沒有車輪聲,我們才可以走…… 終于有一天,孩子對父親講,爸,我給你帶路吧。他拉起父親,東張西望,然后一蹦一跳地越過地上的斑馬線。于是盲人第一次提起他的盲杖,跟著目光如炬的孩子,無所顧忌地前行,腳步抬得高高,輕捷如飛。孩子越來越大了,當明眼人都不再接送這么高的孩子時,盲人依舊每天倚在路旁的楊樹下,等待著。提示:文中的盲人對生活始終有美好的憧憬,他不消沉,不悲觀,始終以昂揚的姿態面對生活。他心地善良,用生活的激情應對人生。對黑暗中的行人的幫助,對找零錢的尊嚴的維護,對自我缺陷的樂觀正視,表明他是一個健康、健全的普通人。生活是公平的,它給予盲人應得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