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學習要點
第六部分,引述作者寫給鄧稼先夫人的電報書信中的幾段話。這些話是對鄧稼先的總評價也是對全文的總結。
學習本文首先通讀全文,掃清文字障礙,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結構,理解文章內容。
一、字
給下列漢字注音
鞠( ) 瘁( )勛( ) 氫( )
聘( ) 垠( )縈( ) 摯( )
殷( ) 凜( )鋌( ) 撐( )
二、詞
1、解釋詞語
宰割:比喻侵略、壓迫、剝削。
彷徨:走來走去,猶豫不決。
仰慕:敬仰思慕
可歌可泣:值得歌頌,使人感動得流淚。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小心謹慎貢獻全部精力,到死為止。
2、請同學們從文中找出自己不會寫的或者比較生疏的,把它們記下來,作為自己日常積累的一部分。
三、學習本文內容
1、在寫鄧稼先以前,為什么先概述我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
先概述我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是為了說明鄧稼先是對中華民族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這一巨大轉變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是對歷史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的歷史人物。
2、為什么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
課文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更能鮮明地突出鄧稼先的性格品質和奉獻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結論:'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
3、'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鄧稼先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試闡釋這兩句話。
'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是指鄧稼先與鋒芒畢露的奧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個最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實','真誠坦白,從不驕人','沒有小心眼兒,一生喜歡'純'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國農民的樸實氣質'。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就講究人與人之間關系和諧,和睦相處,講究為人忠厚、謙虛、真誠、樸實。鄧稼先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這些優秀的部分,并變成了自己的氣質品格。'鄧稼先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是指'他沒有私心,人們絕對相信他','文革'中能說服兩派群眾組織,能說服工宣隊、軍宣隊。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領導、團結廣大人民一起前進,鄧稼先就是把這些奉為自己的行動準則,因此他是理想黨員。
4、'如果鄧稼先再次選擇他的人生的話,他仍會走他已走過的道路。這是他的性格與品質。'試說說你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為中華民族的崛起,為廣大人民的利益,奉獻自己的一生,這是鄧稼先的人生。走這樣的人生道路,是鄧稼先的性格與品質決定的。所以作者說,如果鄧稼先再次選擇人生,還會這么走。這兩句話總寫出了鄧稼先的偉大之處。
5、全文六個部分之間有什么聯系?
第一部分可以說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個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說是全文的總結。第二部分簡單介紹了鄧稼先的生平經歷和貢獻,第三部分可以說是第二部分的補充、延伸和擴展,它是以同奧本海默對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現了鄧稼先的旗幟、品格和奉獻精神。第四部分從另一角度,寫出了鄧稼先貢獻之大。這一部分也可以說是第二部分的擴展。第五部分則是重點寫出了鄧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創造才能、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念、甘為祖國獻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國男兒歌》中的'男兒'一類的人物。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