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豐富自己的語言》教學設計(精選2篇)
《要豐富自己的語言》教學設計 篇1
【基礎訓練】
(一)按拼音填漢字
1.他文思洋yì_____,筆力qiú_______勁,我是很崇敬,盼望能得到他的贊shǎng_____。
2.起初我不知道老師的用意,后來才漸漸領悟到詩歌的語言特別níng_______練、形象、富于色彩、yùn_____味和語感。
3.本子隨身帶著,等車、候人、上廁所甚至看戲中間休息的時間都tāo______出來翻閱、默記。
(二)閱讀下面語段,然后答題
我于是求教:“怎么豐富自己的語言呢,老師?”
①吳老師說:“從學詩開始。”
②我遵囑便開始學習詩歌。
③我背誦了不少名詩,語言的確比原先________一些,運用起來也的確比原先______一些。
④后來,吳老師又指導我讀散文和小說,要我作好摘記。
⑤我還算勤奮,一個月能摘記一大本。
⑥這又讓我積累了不少詞語。
又過了一些時間,吳老師說:“僅僅這樣還不夠,還應該有自己的體驗和創(chuàng)造。你以后只抄錄某些精彩的開頭片斷,隨即試著用自己的想像和語言給它續(xù)完。可以有幾種續(xù)法,再比較一下哪一種續(xù)法好,最后和原作對照,尋找自己在運用語言方面的不足。”
我又按照吳老師的話去做。這自然要費很大的勁兒,每次讀寫幾乎都是一次作文。但經過這樣的練習,不僅提高了學習語言的自覺性,而且也鍛煉了運用語言的能力,對語言的推敲和選擇就更加注意起來。
1.第③句空缺的詞語應該是: ( )
a.自如 豐富 b.豐富 自如
2.第一步“從學詩開始”,缺漏了一句話,這句話在(一)中出現(xiàn)過,你認為是哪一句?這句話應該插入: ( )
a.①與②之間 b.②與③之間
c.放到①之前 d.放到③之后
3.第二步“讀散文、小說,作好摘記”,也有一句話缺漏,曾出現(xiàn)在(一)中,是哪一句?這句話應該插入: ( )
a.③與④之間 b.④與⑤之間
c.⑤與⑥之間 d.補在⑥之后
4.吳老師教給“我”豐富語言的三種方法,有兩處用了引號,有一處沒有用引號,這是為什么?
5.作者怎樣豐富自己的語言的三個片斷,分別說明了: ( )
a.如此認真收獲自見、如此勤奮積累自豐、如此努力效果自多
b.如此努力效果自多、如此勤奮積累自見、如此認真收獲自豐
c.如此努力效果自見、如此勤奮積累自多、如此認真收獲自豐
d.如此勤奮積累自多、如此認真收獲自豐、如此努力效果自見
6.概括這部分文字的要點: ( )
a.“我”向老師求教“怎樣豐富自己的語言”的原因。
b.“我”怎樣豐富自己的語言的經過。
c.“我”在中學時代打下了學習語言的基礎。
參考答案
(一)1.溢、遒、賞 2.凝、韻 3.掏
(二)1.a 2.(一)中的2,b 3.(一)中的3,c 4.間接轉述,不用引號。 5.c 本
《要豐富自己的語言》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了解用具體事例闡述實踐體會的寫法,掌握“溢、凝、韻、掏、遒”等5個字。
2、能力訓練:仿效用具體事例闡述實踐體會的寫法,注意語句通順。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豐富自己語言的必要性,樂于學習祖國的語言。
[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豐富自己語言的具體做法,并用于實踐。
2、難點:仿效課文的寫法,寫好作文。
[教法]
討論法、練習法。
[教學時數(shù)]
3課時。
[教具準備]
幻燈片等。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的結構特點。
2、了解課文用具體事例闡述實踐體會的寫法。
3、掌握“溢、凝、韻、掏”等字和幾個詞語。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了解課文的結構特點,掌握豐富語言的具體做法。
2、難點:了解回憶性記敘文的一般寫法。
[教學方法]
討論法。
[教具]
幻燈片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本單元的幾篇課文的學習中我們已經了解了我們祖國語言的豐富性、優(yōu)美。我們自己怎樣才能豐富自己的語音呢?今天我們來看看沈貽煒在中學時代是怎樣來豐富自己的語言的。(板書課題)明確:貽yi 煒wei
(二)檢查預習進行字詞教學:出示幻燈
1、給下列字注音(學生注音,師校對)
溢yi 凝ning 韻yun 掏tao 遒qiu
2、解釋下列詞語
遒勁 凝練 韻味 推敲
(三)學習課文。
1、默讀開頭兩段,思考:這兩段寫了什么內容?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明確:
點明事情發(fā)生的時間、背景和原因。
學生討論:
從時間上來看,本文是屬于啊一類的記敘文,作者豐富自己的語言的念頭是怎樣產生的。
2、作者在中學時代是怎樣豐富自己的語言的?
學生分組討論:作者是分幾步進行的,具體的做法是怎樣的,效果如何。
討論完后學生代表回答問題,教師總結明確:
分三步:
第一步:從學詩開始,“背誦了不少名詩”,結果“語言的確比原先豐富”,“
運用起來也的確比原先自如”。
第二步:讀散文小說,作好摘記,“一個月能摘記一大本,積累不少詞語。”
第三步:抄錄精彩開頭片斷然后續(xù)寫,每次續(xù)寫幾乎都是一次作文,結果提高了學習語言的自覺性,鍛煉了運用語言的能力。
3、課文結尾學習:
通過回憶,強調“忘不了”,點出了“要豐富自己語言”應當在中學時代“打下”“基礎”的深刻體會。
4、學生討論:
作者在中學時代豐富自己語言的經歷中,哪些方面值得我們借鑒?
明確:一是態(tài)度,二是方法。
5、再次總結課文思路,了解回憶性記敘文的一般寫法。
(四)布置作業(yè):
思考課后練習三。
板書設計:
要豐富自己的語言
一、點明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及原因。
二、具體敘述在老師指導下豐富語言的經過。
1、學詩。
2、讀散文小說,作好摘記。
3、抄錄精彩開頭片斷然后續(xù)寫。
三、結束回憶。
教學后記:
本文在教法上采取的討論法為主,又因課文內容較淺,學生討論較活躍,課堂氣氛較好,由于學生的積極參與討論。本課時的目標完成較好,學生基本能掌握課文內容,掌握回憶性記敘文的一般寫法。
第二、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課文的結構特點和用具體事例闡述實踐體會的寫法。
2、交流自己學習語言的一些體會。
3、仿照課文,寫一篇自己學習語文體會的文章。
[重點、難點]
1、重點:仿效課文的寫法,寫一篇學習體會的文章。
2、難點:仿效課文的寫法,寫一篇學習體會的文章。
[教學方法]
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
指名學生回憶《要豐富自己的語言》的主要內容,不足之處由學生和師補充。
了解課文運用具體事例來闡述實踐體會的寫法。
了解回憶性記敘文的一般寫法:一般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交待所要回憶的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及原因,第二部分具體記敘事情的前后經過,第三個部分結束回憶。
(二)審題指導:
《學習語言的故事》:“學習語言”揭示寫作范圍,“故事”指明表達方式,語言包括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要寫好作文,應注意參考課文的寫法,要選擇好記敘好具體事例。
《語文學習中一件難忘的事》:“語文學習”規(guī)定了寫作范圍,“一件”確定了數(shù)量,“難忘”是這件事的性質,要寫好這篇作文,要緊扣“難忘”二字,語文學習范圍廣,包括語言的學習,也包括文章方面的學習,可寫的東西很多,如朗讀、作文、背書、錯別字、抄生字等,但無論寫什么事,所寫的這件事一定是非同一般,令人難忘,能給人們經驗或教訓。
《語文學習記趣》:突出一個“趣”字,要寫在語文學習中有趣味的事,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幾件,要注意“趣”同“難忘”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三)學生根據(jù)剛才的指導,確定一個寫作題目,編寫提綱。
(四)學生之間進行交流,談談自己準備怎樣寫作,師進行適當點撥。
(五)讀一篇范文,讓學生加課對這類文章寫法的印象。
(六)學生開始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