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鼠之謎》教學設計(通用15篇)
《旅鼠之謎》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
1、認知目標:
(1)了解作者,了解科學小品文的文體特點。
(2)了解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
2、技能目標:理解本文獨特的寫法,體味其知識性、趣味性。學會生動形象地介紹科學知識,清楚明了的說明復雜事物,逐步提高寫作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科學理性的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關注社會問題,善于觀察生活,熱愛自然。
教學重點難點:
(1)把握文意,領會文章給人的啟示。
(2)把握本文獨特的寫法,即說明文與記敘文的雜交種。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延伸拓展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
放出旅鼠的圖片,學生描繪一下旅鼠的樣子。
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上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旅鼠之謎》,去探索一下。
二、檢查預習:
1、請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作家、作品。
位夢華, 1940年生于山東平度,地質學家.1991年他獨闖北極,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極愛斯基摩人聚居區進行了一個半月的綜合性科學考察,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1992年回國后撰寫了大量文章介紹北極的各種情況。他的主要著作有 《神奇的北級》、《南極之夢》等 。
2、讀一讀,寫一寫:
徘徊 媲美 篤信 幼崽 嚙齒
倉皇逃竄 饒有興趣 神秘莫測
焦躁不安 東跑西顛 鼠目寸光
傳宗接代 道聽途說 若有所思
三、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在課文中找找北極旅鼠有哪些奧秘,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概括。
明確:三大奧秘
(1)繁殖力驚人,為動物世界之最。一對旅鼠,一年就有百萬后代。
。2)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過多,就有種種奇怪的自殺行為,或停止進食,或在天敵面前主動挑釁,或改變毛色,吸引天敵。
(3)死亡大遷移,數百萬旅鼠匯成浩浩蕩蕩的隊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四、合作研討,深層探究:
1、 提問:你從課文中可以獲得哪些啟示?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之后由各組選代表發言,共同交流。
學生可能有的答案有:
l 大自然有許多奧秘人類還無法解釋,有待繼續研究
l 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的繁衍下去
l 在位夢華和丹尼斯身上我們看到了為科學的崇高獻身精神
l 只有創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秘
l 自然界本身就具有調節機制,一旦被破壞,就會向新的平衡轉化
重點品味文末丹尼斯的話,他說的有道理嗎?談談你的感受。
學生自由討論,鼓勵創新思維,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
五、 品讀課文,體味文章獨特的寫作手法:
a) 提問:本文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秘,知識性很強,但讀來生動有趣,引人入勝.想一想,文章的寫法有什么獨特之處?它是說明文還是記敘文?在課文中找出你的依據來。
學生思考、明確:
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文,用文學的筆調介紹科學知識。
記敘的框架、說明的內容、對話的方式。
通篇寓知識于敘事之中,讓人既長知識又有興趣。
b) 學生自主選例評析,品味文章的知識性和趣味性。
六、 延伸拓展:
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動物也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根據你的觀察和了解,說說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及其原因。
七、 課堂小結:
《旅鼠之謎》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科學小品。文章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形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長。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種形式啟發我們。從旅鼠的身上,我們如果反觀人類自身,也許會領悟到很多……
作業 布置:
1、 抄寫生字詞。
2、 完成課課練。
3、 選擇北極旅鼠三大奧秘中的任一一個奧秘,大膽而合理地猜測一下吧!
《旅鼠之謎》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研究能力。
2.學習作者娓娓動聽的對話中講述故事的寫作手法。
3.理解說明文知識性很強的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1.旅鼠的特點。
2.培養學生研究能力。
3.由學生自己講述課文內容,解答旅鼠之謎。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媲(pi4)美 挑釁(xin4)迷惘(wang3)篤(du3)信
嚙(nie4)齒 滑稽(ji1) 徘徊(huai2) 逃竄(cuan4)
2.解釋下列詞語。
前赴后繼: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踴躍前進,連續不斷。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逃釁: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辦。
道聽途說: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傳聞的,沒有根據的話。
篤信:忠實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二、導人
你聽說過北極旅鼠嗎?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閱讀這篇課文,相信你也會產生探究旅鼠之謎的興趣。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提問:
歸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歸納旅鼠的幾大奧秘:
1.哺乳動物卻有和細菌相似的繁殖能力。
2.能夠根據條件控制繁殖。
3.達到一定密度就自然吸引敵人來消滅自己。
4.周期性的進行“死亡大變遷”。
5.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四、探究活動
1.討論旅鼠的幾大奧秘的原因。
(提示:旅鼠是集體觀念很強的動物。旅鼠有這種本能。)
2.課文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庇懻撘幌,這樣說對不對?為什么?
(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不求統一答案。)
3.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動物也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根據你的觀察和了解,寫一段文字,說明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學生說自己所見的奇聞,課后寫成書面文字。)
五、小結
本文是一篇“運用記敘的框架,借助對話來介紹科學知識”的科學小品,課文主要談了北極旅鼠身上的幾大奧秘。北極旅鼠和一般的老鼠沒有多大差別,“但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它的第一大奧秘是繁殖能力強:第二大奧秘是一旦繁殖過多。就會千方百計吸引天敵的注意,主動通過天敵控制種群數量;第三大奧秘是死亡大遷移,浩浩蕩蕩,無所畏懼。到底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無從知道,或許是自然正用一只無形的手控制著這一切,這就揭示出自然的奧妙無窮。由此我們也真正體會到《敬畏自然》中所論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義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種群數量的方式也給我們人類敲響了警鐘:“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學習這篇文章,一要引導學生比較本文與一般說明文在寫法上的不同,二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求知欲和探究學習的欲望。三要與其他課文相參照,把各部分內容串聯起來作全面深入的理解,達到融會貫通。
六、布置作業
1.研討與練習一。
2.選用課時作業 優化設計
《旅鼠之謎》教學設計 篇3
南川市第三中學課時教案·八下語文
授課時間
第11周 星期四 2006年4 月27日
總第53課時
課題
12、羅布泊,消逝的仙湖
課型
自讀·點撥·練習
教學目的
知識與能力目標:1、積累文中重要的詞語;
2、了解作者及其創作,了解科學小品的文體特征;
3、運用概括提要方式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了解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
過程與方法目標:4、聯類引申,引導學生觀察自然,注重研究;
5、理解本文獨特的寫法,體味其知識性、趣味性,學會生動形象地介紹科學知識;
情感與價值目標:6、探究自然無盡的奧秘,接受自然無窮的啟示。
重點
目標3、4、5
難點
目標4、5
教學準備
教
學
過
程
教學內容
活動形式
一、導入
你聽說過北極旅鼠嗎?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閱讀這篇課文,相信你也會產生探究旅鼠之謎的興趣。
二、新學
。ㄒ唬┖粚嵒A
1、掌握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媲(pì)美 挑釁(xìn) 迷惘(wǎng) 篤(dǔ)信
嚙(niè)齒 滑稽(jī) 徘徊(huái) 逃竄(cuàn)
。2)解釋下列詞語。
前赴后繼: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踴躍前進,連續不斷。 挑釁: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辦。
道聽途說: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傳聞的,沒有根據的話。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篤信:忠實地信仰。 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2、知人論世·作者簡介
位夢華,1940年生于山東平度。1962年考入北京地質學院,攻讀地球物理勘探專業。1967年畢業后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從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預報的探索與研究。……(詳見《教師教學用書》122頁)引出科學小品文
明確:科學小品文就是用文學的筆調介紹科學知識。
。ǘ┳x內容
教師直接導入 ,因文章較長,不宜哆嗦。
學生當堂完成,及時訂正。
教師宣讀,亦可學生查資料完成。從速以激發興趣。
教
學
過
程
教學內容
活動形式
1、默讀課文,思考討論
歸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明確:旅鼠第一大奧秘是,繁殖能力驚人,為動物世界之最。一對旅鼠,一年就有近百萬后代。
旅鼠第二大奧秘是,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過多,就有種種奇怪的自殺行為,或停止進食,或在天敵面前主動挑釁,或改變毛色,吸引天敵。
旅鼠第三大奧秘是,死亡大遷移,數百萬旅鼠匯成浩浩蕩蕩的隊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從課文中可以獲得哪些啟示?
2、齊讀文最后丹尼斯說的話,
思考討論:他說得有道理嗎?為什么?
。▍⒖即鸢敢姟督處熃虒W用書》119頁或《優秀教案》118頁)
3、歸納:
旅鼠奇特的行為給我們一個啟示: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
(三)讀文學(語文相關知識)
1、課文主要為我們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秘,知識性強,但讀來生動有趣,引人入勝。這是因為它是一篇科學小品文,那它的寫法到底有什么獨特之處?
記敘的框架。本文具備記敘的六要素。
對話的方式。通篇幾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對話,既通俗又親切。
說明的內容。如把丹尼斯講述旅鼠三大奧秘的話篩選出來,連接起來,是一篇完整地介紹旅鼠知識的說明文。
2、作為說明文的一般學習方法
。1)說明對象及其特征,(2)說明順序及結構,(3)說明方法,(4)說明語言特征。
三、小結
本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形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長。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種形式啟發我們,教育我們。從旅鼠的身上,我們如果反觀人類自身,能悟到許多……請同學們課后寫一篇文章,把自己的心得體會記下來。
學生討論交流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然后各組選取代表發言,共同交流。
學生自由討論。這個問題是開放性的。
引導完成,提到問題由學生集體回答。
大言話之,學生集體回答,不是詳細學習。
教師小結,進行思想教育。
布置作業
相應的資料練習。
板書設計
奧秘無窮
旅鼠之謎 知識性、趣味性
啟示多多
教學后記
考勤:
教學得失:
作業 情況:
《旅鼠之謎》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的
1. 培養學生研究能力
2. 學習作者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寫作手法
3. 理解并掌握本文運用的幾種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
1. 學生自己探究課文解答旅鼠之謎
2. 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過程
(一) 課程導入
(二) 作者簡介:
位夢華:1940年生于山東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極考查,1991年六月位夢華獨闖北極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主要著作有〈〈奇異的大陸——南極州》、〈〈北極的呼喚〉〉等。
(三)展示教學目的
(四)檢查預習
1.讀著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媲美( )挑釁( )篤信( )迷惘( )嚙齒( )苔蘚( )前赴后繼( )
2.解釋下列詞語
媲美:美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挑釁: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篤信:忠實的信仰。篤:忠實,全心全意。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前赴后繼:前面的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踴躍前進,連續不斷。
道聽途說: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傳聞沒有根據的話。
(五)整體感知課文,把握全文基本內容
思考題1:快速默讀課文,歸納并總結北極旅鼠有哪幾大奧秘?
。ū睒O旅鼠有三大奧秘:一、旅鼠繁殖能力驚人;二、旅鼠繁殖能力不僅有所節制,而且一旦繁殖過多,會出現種種自殺現象;三、死亡大遷移,數百萬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思考題2:課文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可以說是記敘文與說明文的雜交品種,或者叫跨文體的文體。(1)找出本文記敘的六要素;(2)為了說明旅鼠之謎,本文采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并舉例說明。
(提示:(1)六要素:時間——有一天;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經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結局——丹尼斯就旅鼠行為發表他的感想。
(2)說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
。┯懻撆c探究
課文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毕胍幌胱髡叩膶懽饕鈭D是什么?從中可獲得哪些啟示?
(文字資料:美國科普作家、未來學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每過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萬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00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量!看來很明顯,如果不加以控制,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
啟示:(1)自然界本身具有調節作用,一旦打破生態平衡,就出現向新的平衡轉化的趨勢;
(2)從自然界的調節中人類應當覺悟:人類也應注意自我調節,以求和諧發展;
。3)科研過程要不斷調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只有創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解開大自然之謎。)
(七)拓展遷移
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還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根據你的觀察和了解,寫一段文字,說明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
。ò耍┎贾米鳂I
1.模仿本文課下寫一篇〈〈-----------之謎〉〉
2.學會用下列成語造句
鼠目寸光——
前赴后繼——
相輔相成——
道聽途說——
《旅鼠之謎》教學設計 篇5
一、 教學設計說明
1、本單元所選的課文,以不同的形式表達了人們對生存環境的憂慮與思考。提醒人類已漸漸與自然疏離,地球上出現了日益嚴重的生態問題。本課《旅鼠之謎》就深刻反映了人類的無限制繁衍所帶來的問題。課文雖是自讀課,但帶給人們的反思卻是深刻的。本文內容淺顯,極易理解,但本著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閱讀教學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
2、整體思路
(1)輕松的話題導入 。
(2)在分角色朗讀課文后,解決預習中提出的問題。
(3)通過追問,分析課文其次部分。
(4)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深入理解文章帶給人們的啟示。
(5)分析本文與其它說明文的區別。
(6)講述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奇異的現象。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習欲望。
二、 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極有趣味的說明文,但又不同于普通的說明文。文章敘述“我”與丹尼斯的交談,“我”時而懷疑,時而“驚訝”,時而“迷惘”,時而猜測,進而疑惑,最后還有一出滑稽戲,結句卻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亦莊亦諧。采用這種方式講旅鼠之謎,具有藝術效果,既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又解人疑惑,發人深思。本文的重點,不是在給人們講述故事,而是在于引發人們對一些問題的深入的思考。
2、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對此文十分感興趣,這是個極好的切入點,并且課文也十分淺顯,因此,對于教材的理解問題應該不大。但學生的見識短淺,思路狹窄,因此,還是應該簡單的查找資料,開闊視野。另外,本文對人類的啟示是個難點,學生想的也許不夠全面和深刻,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了。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比較本文與一般說明文寫法上的不同。
(2)整體感知旅鼠的三大奧秘。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自主、合作、探究的理解文章給人類帶來的啟示。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習欲望。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整體感知旅鼠的三大奧秘。
教學難點 :多角度理解對人類的啟示。
1、重點擬定原因及怎樣落實。
(1)全文圍繞旅鼠的三大奧秘展開,后“我”進行追問,使人們對旅鼠有了全面的認識。文章內容生動、有趣。學習本文,應全面了解旅鼠的三大奧秘。在讀書中落實這一問題。全文共二十八個段落,集中交待旅鼠奧秘的應從第七段到第十七段。精讀這一部分,對抓住全文主要內容很有幫助。文章以對話的方式呈現出來,因此分角色朗讀會更適合本文,學生也會更感興趣。朗讀后,圈點勾畫把握內容要點。
(2)難點設置的原因及怎樣突破
文章內容雖淺顯,但給人們的啟示卻是極其深刻的。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也就在于此,想通過本文引發人們的思考。而這一點也恰恰是學生難于把握的。因此確立為難點。如果說一個人的智慧是小智慧,那么眾人的智慧就應該是大智慧。因此,新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們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同學進行交流,并吸收他人的智慧,這樣看問題就會更深入一些。因此,在朗讀完課文之后,我采取讓學生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教學難點 ,并且在適當的時機教師加以點撥,相信學生會對這一問題有所認識的。
五、教學媒體的選擇與使用。
1、選擇哪些媒體?何時用?怎樣用?
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開始時,展示學生的自讀情況一覽表。后播放收集到的旅鼠的圖片。研究啟示時,利用多媒體把應深入思考的問題和補充的材料投影其上。
2、如何教?如何學?
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應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的課堂氛圍和研討氛圍。對于本文,我采用朗讀、點撥等教學方法,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同時,營造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間,通過師生互動交流,來認識課文引發的深入的思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并能針對群體中的共同任務,積極參與,樂于探究,相互討論補充,增強合作意識。
六、教學過程 設計
1、導入
2、讓學生為課文設計一個總體問題。
3、欣賞旅鼠圖片。
4、讀課文,對問題進行解答。
5、對課文的其他部分進行簡單的分析。
6、抓住文章的中心句,理解對人類的啟示。
7、分析本文與其它說明文的區別。
8、講述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奇異的現象。
9、總結
《旅鼠之謎》教學設計 篇6
我是梨花上傳教案《旅鼠之謎》
教學設計
這篇課文從旅鼠驚人的繁殖能力連想到人類毫無限制的繁衍將會帶來可怕的后果,從而警示人類關注人口問題,關注生態平衡問題。內容前顯,但帶給人們的思索是深刻的,教學思路設計如下:
1、 圖片導入 ,閱讀課文,解決預習中提出的問題。
2、 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帶給人們的啟示。
3、 理解本文獨特的寫法(記敘文與說明文的雜交體)。
4、 講述自然界還有那些奇異現象,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欲望。
5、 課堂練筆:把你這堂課的收獲、感想寫下來,注意推敲詞句。
教學目標
1、 概括北極旅鼠三大奧秘。
2、 多角度領會本文給人的啟示。
3、 領會、學習本文獨特的寫法(記敘文、說明文的雜交體)。
4、 培養學深熱愛科學,用于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5、 課堂練筆。
教學重點:1、概括旅鼠三大之謎。
2、多角度領會本文給人的啟示。
教學難點 :領會、學習本文獨特的寫法。
教學可是: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訪旅鼠圖片)
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上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他們的奧秘。今天學習這篇文章,相信同學們也會產生探索旅鼠之謎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課文,把握全文基本內容。
1、 通過預習,我們知道本文寫了旅鼠的三大之謎。這些內容集中在課文的那幾個段落?7至17段,這三大之謎是通過丹尼斯和“我”的對話表現出來的,現在我們分角色朗讀這幾個段落。朗讀時要注意旅鼠之謎的句子。
2、 請同學們根據課文內,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旅鼠三大奧秘,要求語言要準確、見解。
三大奧秘(1)繁殖能力驚人,一對旅鼠一年就有約百萬只后代。
。2)能控制繁殖,一旦過多,就停食或改變毛色,吸引天敵。
。3)周期性死亡大遷移,匯成數百萬的隊伍,葬身大海。
三、討論、探究
1、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思考兩個問題:
(1) 作者寫作本文只是向人們介紹旅鼠的奧秘嗎?你認為作者寫作本文的意圖是什?
警示人類,關注人口問題。美國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美國35年就增長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萬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00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量!看來很明顯,如果不加以控制,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
。2) 想一想,說一說在本文的學習中你還有哪些啟示?
A、 自然界本身就有調節劑制,一旦被破壞,會相新的平衡轉化。
B、 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的繁衍下去。
C、 從位夢華、丹尼斯身上我們看到了為科學獻身的精神。
D、探索奧秘要有創新思維,敢于吃苦的精神。
E、 大自然還有許多未解之謎,有待于人類去研究。
2、 把思考的結果拿到小組交流、討論。
3、 找代表發言。
四、領會、學習本文獨特的寫法。
我們再來探討一個問題:我們學過的文章,大致都有分類,以你所掌握的文體知識,你覺得這是篇什么文體的文章?并說說你的理由。
。1) 記敘文。理由:通篇都是對話形式,又急需的六要素:時間——有一天。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人物——“我”和丹尼斯。事件的起因——我捉了一只旅鼠。經果——“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結果——丹尼斯就旅鼠行為發表自己的感想。
(2) 說明文。理由:全篇講的都是旅鼠的知識,還運用了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這就是這篇文章的特殊之處,作者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兼有記敘文和說明文的特點,因此,本文的文體是:記敘文和說明文的雜交體,它的優點是既給人以知識又使人讀來饒有興趣。
五、拓展,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旅鼠的奧秘,科學家研究了幾個世紀,至今也未解開謎團。大自然神秘莫測,盡管人類一天也沒有停止對大自然的探索,但大自然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你還能說出一些人類為破解的自然之謎嗎?
1、 你對此有興趣嗎?想不想將來用自己的努力揭開謎團?
2、 現在我們要怎么樣?
六、課堂練筆
請同學們把本子拿出來,把這堂課的收獲、感想記下來。
七、布置作業
板書 繁殖能力驚人
旅鼠之謎 自我暴露于天敵
死亡大遷移
《旅鼠之謎》教學設計 篇7
教材簡析:
《旅鼠之謎》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課文。這個單元以人與自然環境為主題,用不同的題材,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人們對生存環境的憂患與思考。本文以對話的方式講述了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警示人類不應該“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文章敘述“我”與丹尼斯的交談,“我”時而懷疑,時而“驚訝”,時而“迷惘”,時而猜測,進而疑惑,最后還有一出滑稽戲,結句卻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亦莊亦諧。采用這種方式講旅鼠之謎,既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又解人疑惑,發人深思。文章介紹的知識較淺顯,學生閱讀理解不難,重點在于引發人們對一些問題的深入思考,使學生情感受到熏陶,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和培養學生的環境憂患意識。
教學設想:
語文新課程標準告訴我們,閱讀教學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課文雖是自讀課,但帶給人們的反思卻是深刻的。在教學中,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理解課文,把握主旨;通過合作探究,鍛煉技能;通過反復朗讀,體會情感,實現與文本對話與交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整體感知旅鼠的三大奧秘。
(2)比較本文與一般說明文寫法上的不同。
2、過程與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的理解文章給人類帶來的啟示。
(2)反復朗讀,體會情感。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習欲望。
(2)培養學生環境憂患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旅鼠的三大奧秘。(2)多角度理解文章對人類的啟示。教學難點:
多角度理解文章對人類的啟示。
教學方法:
多媒體展示法、討論交流法、合作探究法、跳讀品讀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了解作者。
1、算一算。(課件展示)
有這樣一種小動物,他們一對一年能生七八胎,每胎可產12個幼崽。更有趣的是,只需二十天,幼崽即可成熟開始生育。試以一年產七胎,每一胎公母各半計算,一對這樣的小動物一年能繁衍出多少?(明確:能繁衍出160多萬只的龐大隊伍。)
(由數學上的計算開課,初步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同時通過計算,讓學生對旅鼠超強的繁殖能力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體現了學科融合的大語文觀。)
2、導出課題。(課件展示:旅鼠之謎)
3、簡要了解作者。(課件展示)
位夢華,1940年生于山東平度,地質學家。1991年他獨闖北極,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極愛斯基摩人聚居區進行了一個半月的綜合性科學考察,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1992年回國后撰寫了大量文章介紹北極的各種情況。他的主要著作有《神奇的北級》、《南極之夢》等。
二、初讀,整體感知。
1、由題質疑:面對此題,你會提出哪些問題?
(摘要板書:旅鼠是怎樣一種動物?旅鼠有哪些謎還有待解開?)
2、簡要了解旅鼠的外形及生活范圍。(課件展示有關圖片及資料)
3、學生速讀課文,了解旅鼠之謎。
(1)圈劃出有關介紹旅鼠之謎的語句。
(2)學生合作交流。(明確:北極旅鼠繁殖能力超強;旅鼠超出一定數量,它的毛色由灰黑色變成鮮艷的橘紅色,以吸引天敵;如果死不成,幾百萬只旅鼠直奔大海,集體進行自殺。)(課件展示)
(學生自我質疑尋找答案,既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鍛煉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品讀,熏陶情感。
1、跳讀課文,思考:隨著馬洛拉斯先生一步步向“我”介紹旅鼠的三大奧秘過程中,“我”的情感態度發生了哪些變化?
2、交流明確:半開玩笑、無言以對、遲疑、驚訝——迷惘的沉思——急不可耐、仍不甘心(課件展示)
3、品讀相關段落。(8-10、12-13、16、22-27自然段)(①思考:作者為什么會產生此情感變化?我們應該怎樣讀才能讀出此時的語境情感?②朗讀體會,讀出語氣與情感。)
(通過對表現作者情感的段落的品讀,既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旅鼠的奧秘的理解,也熏陶學生情感,激發他們環境憂患意識。)
四、研讀,探究啟示。
旅鼠的繁殖能力是驚人的,其怪異的自殺性行為也是震撼人心的。面對這些,我們該從旅鼠的身上學到些什么呢?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的繁衍下去,也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嗎?(課件展示)
資料補充:美國科普作家、未來學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 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到公元20__年,全球人口將超過60億……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每過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0 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00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量!……看來很明顯,如果目前的趨勢持續下去……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課件展示)。小組合作,研讀探究。匯報交流。(明確:大自然有許多奧秘人類還無法解釋,有待繼續研究;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的'繁衍下去;在位夢華和丹尼斯身上我們看到了為科學的崇高獻身精神;只有創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秘;自然界本身就具有調節機制,一旦被破壞,就會向新的平衡轉化)
(啟發學生多角度思考,鼓勵創新思維,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通過研讀交流,既強化學生對旅鼠之謎的認識,鍛煉學生發散性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也激發學生有關人類未來的憂患意識,從而反思自身現在的行為。)
五、比較讀,把握特色。
1、學生將本文與《敬畏自然》、《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比較閱讀,思考本文在寫作上有何特色?依據是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優點?
2、匯報交流。
(明確、課件展示:① 作者運用記敘的方式,采取對話描寫的方法,生動形象的介紹科學知識;②科學的內容與文學的形式相結合;③寓知識于敘事之中,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通俗易懂,妙趣橫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過比較,讓學生對本文寫作特色更有感性的認識,也更容易發現特色。)
六、課堂小結。
《旅鼠之謎》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科學小品。文章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形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長。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種形式啟發我們。從旅鼠的身上,我們如果反觀人類自身,也許會領悟到很多……
七、拓展延伸(二選一)。
1、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動物也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你仔細觀察和詳細了解,寫一個300字左右的小片段,說清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及其原因。
2、以“我是旅鼠”的身份來寫一份自我介紹。(400字左右)
(通過延伸性作業,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延伸學習的激情與欲望,從而實現課內課外的結合,體現學習的廣泛性與持續性。)
板書設計:
繁殖能力強 啟示:
旅鼠之謎 想方設法自殺 旅鼠不能無節制地繁殖
死亡大遷移 人類也不能毫無節制地繁衍
《旅鼠之謎》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的
1. 培養學生研究能力
2. 學習作者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寫作手法
3. 理解并掌握本文運用的幾種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
1. 學生自己探究課文解答旅鼠之謎
2. 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過程
(一) 課程導入
(二) 作者簡介:
位夢華:1940年生于山東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極考查,1991年六月位夢華獨闖北極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主要著作有〈〈奇異的大陸——南極州》、〈〈北極的呼喚〉〉等。
(三)展示教學目的
(四)檢查預習
1.讀著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媲美( )挑釁( )篤信( )迷惘( )嚙齒( )苔蘚( )前赴后繼( )
2.解釋下列詞語
媲美:美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挑釁: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篤信:忠實的信仰。篤:忠實,全心全意。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前赴后繼:前面的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踴躍前進,連續不斷。
道聽途說: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傳聞沒有根據的話。
。ㄎ澹┱w感知課文,把握全文基本內容
思考題1:快速默讀課文,歸納并總結北極旅鼠有哪幾大奧秘?
。ū睒O旅鼠有三大奧秘:一、旅鼠繁殖能力驚人;二、旅鼠繁殖能力不僅有所節制,而且一旦繁殖過多,會出現種種自殺現象;三、死亡大遷移,數百萬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思考題2:課文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可以說是記敘文與說明文的雜交品種,或者叫跨文體的文體。(1)找出本文記敘的六要素;(2)為了說明旅鼠之謎,本文采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并舉例說明。
(提示:(1)六要素:時間——有一天;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經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結局——丹尼斯就旅鼠行為發表他的感想。
。2)說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
(六)討論與探究
課文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毕胍幌胱髡叩膶懽饕鈭D是什么?從中可獲得哪些啟示?
。ㄎ淖仲Y料:美國科普作家、未來學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每過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萬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00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量!看來很明顯,如果不加以控制,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
啟示:(1)自然界本身具有調節作用,一旦打破生態平衡,就出現向新的平衡轉化的趨勢;
。2)從自然界的調節中人類應當覺悟:人類也應注意自我調節,以求和諧發展;
。3)科研過程要不斷調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只有創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解開大自然之謎。)
。ㄆ撸┩卣惯w移
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還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根據你的觀察和了解,寫一段文字,說明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
。ò耍┎贾米鳂I
1.模仿本文課下寫一篇〈〈-----------之謎〉〉
2.學會用下列成語造句
鼠目寸光——
前赴后繼——
相輔相成——
道聽途說——
結語:謝謝同學們的極積極參與!
感謝各位老師的廣臨指導!
《旅鼠之謎》教學設計 篇9
13、旅鼠之謎
教學目標
1、掌握字詞,了解作者
2、反復閱讀課文,了解事實,從事實中概括提煉觀點。
3、理解以敘述為主科學文藝作品的特點。
4、培養以科學態度探究問題,開展研究性學習,以增長科學素養。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學習字詞
媲美 挑釁 篤信 迷惘 嚙齒 徘徊
媲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挑釁: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篤信:忠實地信仰
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淺
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走
神秘莫測:使人摸不透,高深得沒法揣摩
迷惘:由于辨不清而困惑不至怎么辦
荒唐:(思想、言行)錯誤到使人覺得奇怪的程度
三、朗讀課文
。ㄒ唬w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第一大奧秘:旅鼠繁殖能力驚人
第二大奧秘:旅鼠的繁殖不但有所節制,而且一旦繁殖過多,會出現種種怪現象,好像想方設法要自殺似的。
第三大奧秘:死亡大遷移,數百萬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
。ǘ┞檬蟮男袨榻o我們人類什么啟示?
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
四、問題探究
1、從課文中可以獲得哪些啟示?
# 旅鼠的奧秘是我們人類研究了幾個世紀仍無法理解的,由此獲得的啟示是:大自然還有很多奧秘,我們人類仍無法解釋,有些奧秘是非常難解的,有待繼續探究。
# 如果我們人類無節制的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我們也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人口問題是全球第一號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索。
# 自然界的萬物都是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
# 科學研究過程要不斷調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
……
2、本文的寫作特點
(1)從記敘文的角度來看,記敘文的幾要素交待很清楚
。2)用記敘文的框架,通過對話的形式,色生動有趣的介紹知識
3、采用對話方式的好處
(1)可信度高
。2)通俗親切
五、遷移運用、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
六、作業
《旅鼠之謎》教學設計 篇10
[學習目標]
1、學習作者娓娓動聽的對話中講述故事的 寫作手法。
2、理解說明文知識性很強的這一特點。
3、鍛煉我們的研究能力。
4、自我復述課文內容,解答旅鼠之謎。
[教學重、難點]
重點:整體感知旅鼠的三大奧秘
難點:學習本文獨特的寫法(記敘文、說明文的雜交體);
多角度理解本文給人類的啟示。
[課前準備]
1、 給加點的字注音
媲美 挑釁 篤信 嚙齒 迷惘
2、解釋下列詞語
鼠目寸光: 吵吵嚷嚷:
前赴后繼: 相輔相承:
[課堂導學]
一、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文章的題目叫“旅鼠之謎”,你知道旅鼠的“謎”有哪些嗎?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找出旅鼠之“謎”。
2、除了文章里邊提到的三大奧秘之外,其實旅鼠身上還有許多的謎,請大家再次閱讀課文,提出你的疑問。
。1)為什么旅鼠在死亡大遷移的時候只往西或往北遷移呢?
。2)他們為什么要跳海呢?
(3)他們明明有驚人的繁殖能力,為什么還要控制呢?還要采取自殺行為呢?
……
3.同學們,面對旅鼠的奧秘,你想解開這些奧秘嗎?開動自己的腦筋,整理自己的思路,推測一下旅鼠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吧。
二、內容探究
一只小小的旅鼠尚能如此,我們人呢?正如課文所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苯Y合下列文字資料,討論一下,從中可獲得哪些啟示?(提示:文中的這些數字的作用,給我們的啟示。)
三、品讀課文
課文主要為我們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秘,知識性強,但讀來生動有趣,引人入勝。這是因為它是一篇科學小品文,那它的寫法到底有什么獨特之處?
記敘的框架:
對話的方式:
說明的方法:
四、拓展遷移
1、收集或觀察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及其原因
示例:危地馬拉多基薩地區有一種特產蜘蛛,當地土著居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織窗紗的能手”,又 有人叫它彩蛛,是因為它拉出的絲在陽光下閃出紅、黃、藍、青等多種色彩。彩 蛛結網講述很高,先吐出粗粗的經緯線,然后,順著經緯線吐出細細的絲,織成一張密密的連蚊蟲也鉆不進的彩色網,把整個窗框封得嚴嚴實實,一般三天就能完 工。晚上有趨光蟲撲到窗紗上,它就爬過去捕捉。
2、閱讀短文,完成下列問題
北極昆蟲的絕技
①在北吸地區,由于環境嚴酷,氣候惡劣,昆蟲的種類要少得多,總共也不過幾千種,主要有:蒼蠅、蚊子、螨、蠓、蜘蛛等。其中,蒼蠅 和蚊子的數量很多,占昆蟲總數的60%~70%。
、诖蟮膭游锖网B類,可以靠身上的長絨毛抵御嚴寒,但昆蟲卻永遠只能赤身裸體。那么,它們怎樣才能度過北極嚴酷的冬季呢?實際上,絕大多數昆蟲,在一年當中大約有9個月的時間身體都處在冷凍狀態,它們存在于土壤、泥巴或沼澤里,和周圍物質凍在一起。我們知道冰是一種晶體,但是,如果昆蟲的身體結晶的話,就有可能扭斷它的脈管從而破壞其肌體。為 了防止這一點,北極的昆蟲們演化出了一種絕技,就是它們能夠自動地將其細胞中的水分減少到最低限度,從而有效地避免結晶。還有北極的牛蠅,是一種極可怕的寄生昆蟲,它將卵下在馴鹿的絨毛里,孵化出來之后即 鉆進馴鹿體內,順著血管周游全身,長大之后又回到馴鹿的脊梁骨附近,穴沒而居,而且開了一個天窗,以便呼吸新鮮空氣,直到長成之后鉆出馴鹿體外,進行 新的一輪繁衍生殖。按理說,小馴鹿細嫩鮮美,又無防御能力,是最好的美食佳肴,但牛蠅卻從不攻擊它們。因為如果牛蠅在小馴鹿身上產卵繁殖,雖然要容易得多,但卻有可能導致馴鹿群的銳減甚至滅種,到那時,牛蠅本身也就難以生存下去了。小小的牛蠅,竟早在人類數十萬年之前就懂得如此深奧的道理,不得不引起人類去深思。不僅如此,牛蠅在每群馴鹿中下卵的數量;也有一定的限制,它們使受卵馴鹿的頭數保持在一定的比例,也盡量避免在同一頭馴鹿身上下卵 過多。如果在一群馴鹿的身上下卵過多,就有 可能導致整個馴鹿群的滅絕。而如果在同一頭馴鹿的身上下卵過多,就有可能導致其死亡,或者由于體弱而被天敵吃掉。這樣,它們的后代也就會隨之同歸于盡了。
、凵钤诒睒O的昆蟲,還面臨著另外一種特殊的困難。畢竟北極地廣人稀,連動物也很稀少,昆蟲怎樣才能找到自己進攻的對象呢?據生物學家研究表明,蚊子身上有一種非常先進的紅外線探測器,能在相當遠的距離,準確無誤地遙感到人和動物身上發射出來的紅外線,從而順藤摸瓜,群起而攻之。而人類所用的紅外線控測器,只是最近幾十年才發展起來的,不僅龐大笨重,而且所顯示出的圖像還模模糊糊。若與小小的蚊子相 比,人類落后了不知有多少個世紀。至于那些蛾子和蝴蝶們,是怎樣相距遙遙就能談情說愛,就更使生物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了。
、茉诒睒O的陸地上進行野外工作,最可怕的東西是黑蠅。它們有非常靈敏的嗅覺,老遠就能闖到人的氣味,便立即成群結隊地飛來,“嗡嗡”叫著,轟炸機似的,使人心驚 肉跳。因為即使你穿再厚的衣服也沒有用,它們那鋼針一般的嘴,連腳上的老皮也能叮透,然后深深地扎進你的肉里,吸食你的血液。與此同時,還吐出一種毒液。被叮咬之處,凸起一個大泡,腫脹疼痛,甚至潰爛,那滋味可不是好受的。
、菰诒睒O,昆蟲的世界就是這樣奇妙。
1.生活在北極的大多數昆蟲遇到了哪些困難?它們是怎樣克服這些困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如此深奧的道理”指的是什么?這一點對人類有什么啟示?
3.本文的主要說明方法是什么?請舉一個例子說明。
說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例子:
4.從文中介紹的北極昆蟲絕技中,我們可以得出一條什么自然規律?
《旅鼠之謎》教學設計 篇11
《旅鼠之謎》教學設計
西安市唐華四棉中學 孟雪
一、 教學設計說明
1、本單元所選的課文,以不同的形式表達了人們對生存環境的憂慮與思考。提醒人類已漸漸與自然疏離,地球上出現了日益嚴重的生態問題。本課《旅鼠之謎》就深刻反映了人類的無限制繁衍所帶來的問題。課文雖是自讀課,但帶給人們的反思卻是深刻的。本文內容淺顯,極易理解,但本著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閱讀教學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
2、整體思路
(1)輕松的話題導入 。
(2)在分角色朗讀課文后,解決預習中提出的問題。
(3)通過追問,分析課文其次部分。
(4)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深入理解文章帶給人們的啟示。
(5)分析本文與其它說明文的區別。
(6)講述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奇異的現象。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習欲望。
二、 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極有趣味的說明文,但又不同于普通的說明文。文章敘述“我”與丹尼斯的交談,“我”時而懷疑,時而“驚訝”,時而“迷惘”,時而猜測,進而疑惑,最后還有一出滑稽戲,結句卻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亦莊亦諧。采用這種方式講旅鼠之謎,具有藝術效果,既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又解人疑惑,發人深思。本文的重點,不是在給人們講述故事,而是在于引發人們對一些問題的深入的思考。
2、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對此文十分感興趣,這是個極好的切入點,并且課文也十分淺顯,因此,對于教材的理解問題應該不大。但學生的見識短淺,思路狹窄,因此,還是應該簡單的查找資料,開闊視野。另外,本文對人類的啟示是個難點,學生想的也許不夠全面和深刻,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了。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比較本文與一般說明文寫法上的不同。
。2)整體感知旅鼠的三大奧秘。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自主、合作、探究的理解文章給人類帶來的啟示。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習欲望。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整體感知旅鼠的三大奧秘。
教學難點 :多角度理解對人類的啟示。
1、重點擬定原因及怎樣落實。
(1)全文圍繞旅鼠的三大奧秘展開,后“我”進行追問,使人們對旅鼠有了全面的認識。文章內容生動、有趣。學習本文,應全面了解旅鼠的三大奧秘。在讀書中落實這一問題。全文共二十八個段落,集中交待旅鼠奧秘的應從第七段到第十七段。精讀這一部分,對抓住全文主要內容很有幫助。文章以對話的方式呈現出來,因此分角色朗讀會更適合本文,學生也會更感興趣。朗讀后,圈點勾畫把握內容要點。
。2)難點設置的原因及怎樣突破
文章內容雖淺顯,但給人們的啟示卻是極其深刻的。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也就在于此,想通過本文引發人們的思考。而這一點也恰恰是學生難于把握的。因此確立為難點。如果說一個人的智慧是小智慧,那么眾人的智慧就應該是大智慧。因此,新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們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同學進行交流,并吸收他人的智慧,這樣看問題就會更深入一些。因此,在朗讀完課文之后,我采取讓學生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教學難點 ,并且在適當的時機教師加以點撥,相信學生會對這一問題有所認識的。
五、教學媒體的選擇與使用。
1、選擇哪些媒體?何時用?怎樣用?
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開始時,展示學生的自讀情況一覽表。后播放收集到的旅鼠的圖片。研究啟示時,利用多媒體把應深入思考的問題和補充的材料投影其上。
2、如何教?如何學?
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應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的課堂氛圍和研討氛圍。對于本文,我采用朗讀、點撥等教學方法,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同時,營造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間,通過師生互動交流,來認識課文引發的深入的思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并能針對群體中的共同任務,積極參與,樂于探究,相互討論補充,增強合作意識。
六、教學過程 設計
1、導入
2、讓學生為課文設計一個總體問題。
3、欣賞旅鼠圖片。
4、讀課文,對問題進行解答。
5、對課文的其他部分進行簡單的分析。
6、抓住文章的中心句,理解對人類的啟示。
7、分析本文與其它說明文的區別。
8、講述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奇異的現象。
9、總結
《旅鼠之謎》教學設計 篇12
旅鼠之迷
山西省 靈丘二中 張杰
教學目標 :
1. 學生能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歸納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
2. 學生能從文章中學會思考,并能給自己以啟示。
3. 讓學生了解文章寫法上的特點。
4. 引導學生觀察自然中的各種現象,并能寫作短小篇章。
教學重點:寫作觀察小文章。
教學難點 :學會思考,學會探究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一對北極旅鼠,一年竟能繁殖967118只!奇不奇!還有更奇的,一旦旅鼠太多了,毛色竟會變化,灰黑色變成鮮艷的橘紅色,莫非要招引天敵來吃掉自己?還有更奇的,要是死不成,數百萬只旅鼠就匯集起來,直奔大海,跳將下去,這叫“旅鼠死亡大遷移”。所有這些行為究竟是為什么,科學家們研究好幾個世紀了,至今還沒有解開迷團。這篇《旅鼠之迷》就詳詳細細地講述了旅鼠的一個個奧秘。
二.簡介作者
位夢華,1940年出生于山東平度。1962年考入北京地質學院,攻讀地球物理勘探專業。1967年畢業后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從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預報的探索與研究,1978年歸入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1981年,作為訪問學者赴美國進修,并于1982年10月去南極,從此與兩極結下不解之緣。1983年回國后,利用業余時間,埋頭于南極的綜合研究。
1991年6月,位夢華獨闖北極,深入到啊拉斯加北極愛斯基摩人聚居區進行了一個半月的綜合性考察,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1992年回國以后,在對北極問題進行綜合研究的基礎上,開始為中國的北極考察事業奔走呼吁。
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由中國科協主持,中國科學院組織,組成了中國首次遠征北極點科學考察隊。位夢華任總領隊,率領25人的隊伍,冒著生命危險,克服了重重困難,于1995年5月6日勝利到達北極點。
三.整體感知課文
1. 默讀課文
2. 根據課后研討與練習一,歸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1) 繁殖能力驚人,為動物世界之最。
。2) 旅鼠的繁殖不但有所節制,而且一旦繁殖過多,會出現種種怪現象,好象想方設法要自殺似的。
。3) 死亡大遷移,數百萬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
四.學會思考,學會探究
1. 默讀課文
2. 你能否說說文章中值得你思考的地方,并與你的組員交流一下。
3. 想想丹尼斯說的話:“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蹦闶欠裢馑恼f法,表達出的思想。
4. 歸納歸納文章所能給予我們的啟示。
如:(1)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是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茖W研究當然不能沒有功利目的,但是功利目的不能太狹隘。對于旅鼠,自有一批動物學家和動物行為專家懷著極大的興趣孜孜不倦地研究,他們離開繁華的城市和溫馨的家庭,來到邊遠極地,醉心于觀察和研究。
。2)科學研究過程要不斷調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研究的失敗,說明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需要調整,只有創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解開大自然之迷。
。3)自然界本身具有調節機制,一定內打破生態平衡,就會出現向新的平衡轉化的新趨勢。
。4)從自然界的調節中人類應該覺悟,人類也要注意自我調節,以求和諧發展。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三大奧秘,默讀課文。
二、了解文章寫法。
這是一篇很別致的科學小品,它的寫法能不能叫做“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作者為什么采用這種寫法?這種寫法有什么好處?
1、 記敘的要素衡量:時間:“有一天”;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人物:“我”和丹尼斯;事情的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經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結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的行為的奇特發表他的感想。
2、 通篇幾乎都是“我”丹尼斯的對話,而且丹尼斯的話是大段大段的,講的都是旅鼠的奧秘。
3、 從文體上可以說,是說明文與記敘文雜交品種,或者叫做跨文體的文體。
4、 吸引讀者,適合閱讀心理,讓人喜歡。
三、觀察小短文寫作
1、可見文中人物都是喜歡觀察而且喜歡探究的,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就應該學習他們,我們也應該養成平時多留心我們周圍的事物的習慣,作一番研究,請有這樣習慣的同學保持你的風格,而沒有這種習慣的同學,現在就請開始吧。
2、布置小短文寫作:觀察自然界中的一種事物,并試著去了解它,寫一段文字,盡量給人帶來新奇感。
四、作業 布置
1、完成語文作業 本中的相關練習。
2、可以繼續你的觀察作文。
《旅鼠之謎》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研究能力。
2.學習作者娓娓動聽的對話中講述故事的寫作手法。
3.理解說明文知識性很強的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1.旅鼠的特點。
2.培養學生研究能力。
3.由學生自己講述課文內容,解答旅鼠之謎。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媲(pi4)美 挑釁(xin4)迷惘(wang3)篤(du3)信
嚙(nie4)齒 滑稽(ji1) 徘徊(huai2) 逃竄(cuan4)
2.解釋下列詞語。
前赴后繼: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踴躍前進,連續不斷。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逃釁: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辦。
道聽途說: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傳聞的,沒有根據的話。
篤信:忠實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二、導人
你聽說過北極旅鼠嗎?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閱讀這篇課文,相信你也會產生探究旅鼠之謎的興趣。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提問:
歸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歸納旅鼠的幾大奧秘:
1.哺乳動物卻有和細菌相似的繁殖能力。
2.能夠根據條件控制繁殖。
3.達到一定密度就自然吸引敵人來消滅自己。
4.周期性的進行“死亡大變遷”。
5.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四、探究活動
1.討論旅鼠的幾大奧秘的原因。
(提示:旅鼠是集體觀念很強的動物。旅鼠有這種本能。)
2.課文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庇懻撘幌,這樣說對不對?為什么?
(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不求統一答案。)
3.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動物也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根據你的觀察和了解,寫一段文字,說明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學生說自己所見的奇聞,課后寫成書面文字。)
五、小結
本文是一篇“運用記敘的框架,借助對話來介紹科學知識”的科學小品,課文主要談了北極旅鼠身上的幾大奧秘。北極旅鼠和一般的老鼠沒有多大差別,“但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它的第一大奧秘是繁殖能力強:第二大奧秘是一旦繁殖過多。就會千方百計吸引天敵的注意,主動通過天敵控制種群數量;第三大奧秘是死亡大遷移,浩浩蕩蕩,無所畏懼。到底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無從知道,或許是自然正用一只無形的手控制著這一切,這就揭示出自然的奧妙無窮。由此我們也真正體會到《敬畏自然》中所論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義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種群數量的方式也給我們人類敲響了警鐘:“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學習這篇文章,一要引導學生比較本文與一般說明文在寫法上的不同,二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求知欲和探究學習的欲望。三要與其他課文相參照,把各部分內容串聯起來作全面深入的理解,達到融會貫通。
六、布置作業
1.研討與練習一。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教學目標:
1、抓住文章標題,激發閱讀興趣;通過概括旅鼠的三大奧秘,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抓住文章主旨句(全文最后一句)把握文章主題;
3、抓住文章敘事情節的波瀾,體會文章趣味性和知識性融為一體的特點。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
預習課文;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ㄒ唬╊A習課文:
1、注意下列詞語:
徘徊 幼崽 龐大 盛老鼠 膨脹 挑釁 禿鷹 迷惘 收斂 涉水 覆沒 眺望 滑稽 歧途 嚙齒 遷徙
2、解釋下列詞語:
一無所獲 急中生智 小心翼翼 神秘莫測 迷惘 千方百計 浩浩蕩蕩 前赴后繼 毫無懼色 全軍覆沒 不可思議 另有他圖 難以置信 鼠目寸光 急不可耐 道聽途說
3、本文題目為“旅鼠之謎”,北極旅鼠有三大奧秘,請找出來:
第一大奧秘:繁殖能力驚人,為動物世界之最,一對旅鼠一年就有幾百萬后代。
第二大奧秘:旅鼠的繁殖能力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過多,就有種種奇怪的自殺行為,或停止進食,或在天敵面前主動挑釁,或改變毛色,吸引天敵。
第三大奧秘:死亡大遷移,數百萬旅鼠匯成浩浩蕩蕩的隊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旅鼠奇怪的行為給我們一個啟示。
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的繁衍下去。
作者寫作本文的意圖是什么?僅僅只是向人們介紹旅鼠嗎?從本文哪句話可以看出來?
篇末寫丹尼斯說的話:“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引用資料
“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每年7000萬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每隔35年就增長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萬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00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宇宙的質量!
文章還給我們哪些啟示?
學生自由討論發言:
a、自然界本身就有調節機制,一旦被破壞,就會向新的平衡轉化。
b、從作者和丹尼斯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為科學獻身的精神。
c、探索奧秘要吃苦,創新精神。
d、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是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
e、科學研究過程要不斷調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本文寫作技巧
拓展延伸
教學過程:
。ㄒ唬┪覀儗W過的文章,大致都有分類,以你所掌握的文體知識,你覺得這篇文章是什么文體的文章?
。1)記敘文。
理由:通篇都是對話形式,又有記敘的六要素
時間——
地點——
人物——
事情的起因——
經過——
結果——
。2)說明文
理由:全篇講的是旅鼠的知識,還運用了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如果我們把丹尼斯的話抽出來,本文就是一篇說明文。
這是這篇文章的特殊之處,用記敘文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兼有記敘文和說明文的特點。
因此,本文文體是:記敘文和說明文的雜交體,它的優點是既給人以知識又使人讀來饒有興趣。
——通篇寓知識于敘事之中,知識性和趣味性結合,讓人既長知識又有興味。
學生再讀課文:
思考:
1)旅鼠的三大奧秘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排列的?
2)我們的心理描寫和發問的句子有哪些?起到什么作用?
3)對話的詳略有什么不同?為什么這樣安排?
小結:講究波瀾,講究高潮,而且講究結局的趣味性和雋永所以讀來很有趣味。
。ǘ┩卣寡由欤
a、盡管人類一天也沒有停止對大自然的探索,但是大自然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你還能說出一些人類未破解的自然之謎的嗎?
b、學習本文的寫法,寫一篇關于自然之謎的探索文章。
c、本文有許多成語,請將文章中這些成語連綴起來,寫一篇文章。
(一)教學目標:知識和能力:感知旅鼠的三大奧秘;比較本文與一般說明文寫法上的不同。過程和方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來理解文章給人類帶來的啟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習欲望。(二)教學設計:(由鼠及人)1、你能解答旅鼠的奧秘嗎?①本文介紹了北極旅鼠的哪些奧秘?②不管是任何難解之謎,總會有破解的一天,而破解旅鼠之謎的人,可能就是在座的某位同學。你能談談你對旅鼠奧秘的見解嗎?(補充材料:關于旅鼠之謎的紛爭(一)(二))體會到《敬畏自然》中所論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一句的深意。2、品味語言比較閱讀:旅鼠,哺乳動物,常年居住北極,體形橢圓,四肢短小,比普通老鼠要小一些,最大可長到15厘米,尾巴粗短,耳朵很小,生性膽小。旅鼠的繁殖能力很強。一只母旅鼠一年可生產6~7窩,新生的小旅鼠出生后30天便可交配(最高的記錄是出生后14天便可交配),經20天的妊娠期,即可生下一窩小旅鼠,每窩可生11個,據此速度,一只母鼠一年可生成千上萬只后代。與高度繁殖力相適應,旅鼠為了補充繁殖時所消耗的能量,它的食量驚人,一頓可吃相當于自身重量兩倍的食物,而且食性廣,草根、草莖和苔蘚之類幾乎所有的北極植物均在其食譜之列,它一年可吃45公斤的食物,因此,人們戲稱旅鼠為“肥胖忙碌的收割機”。至于旅鼠為什么會集體自殺,科學家們雖然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研究,卻仍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提不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來。(了解課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方法)3、你能解答人類自身之迷嗎?①如果人類照旅鼠這樣繁殖,結果會怎樣呢?當人類數量急劇膨脹,威脅到人類生存的時候,人類能像旅鼠這樣大規模地視死如歸,舍生取義嗎?②課文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甭檬笃嫣氐男袨榻o我們一個什么啟示?(補充材料:關于人口的問題)
《旅鼠之謎》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1)了解作者,了解科學小品文的文體特點。
。2)了解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
2、技能目標:理解本文獨特的寫法,體味其知識性、趣味性。學會生動形象地介紹科學知識,清楚明了的說明復雜事物,逐步提高寫作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科學理性的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關注社會問題,善于觀察生活,熱愛自然。
教學重點難點:(1)把握文意,領會文章給人的啟示。
。2)把握本文獨特的寫法,即說明文與記敘文的雜交種。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延伸拓展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
放出旅鼠的圖片,學生描繪一下旅鼠的樣子。
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上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旅鼠之謎》,去探索一下。
二、檢查預習:
1、請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作家、作品。
位夢華, 1940年生于山東平度,地質學家.1991年他獨闖北極,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極愛斯基摩人聚居區進行了一個半月的綜合性科學考察,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1992年回國后撰寫了大量文章介紹北極的各種情況。他的主要著作有 《神奇的北級》、《南極之夢》等 。
2、讀一讀,寫一寫:
徘徊 媲美 篤信 幼崽 嚙齒
倉皇逃竄 饒有興趣 神秘莫測
焦躁不安 東跑西顛 鼠目寸光
傳宗接代 道聽途說 若有所思
三、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在課文中找找北極旅鼠有哪些奧秘,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概括。
明確:三大奧秘
。1)繁殖力驚人,為動物世界之最。一對旅鼠,一年就有百萬后代。
。2)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過多,就有種種奇怪的自殺行為,或停止進食,或在天敵面前主動挑釁,或改變毛色,吸引天敵。
(3)死亡大遷移,數百萬旅鼠匯成浩浩蕩蕩的隊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四、合作研討,深層探究:
1、 提問:你從課文中可以獲得哪些啟示?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之后由各組選代表發言,共同交流。
學生可能有的答案有:
l 大自然有許多奧秘人類還無法解釋,有待繼續研究
l 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的繁衍下去
l 在位夢華和丹尼斯身上我們看到了為科學的崇高獻身精神
l 只有創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秘
l 自然界本身就具有調節機制,一旦被破壞,就會向新的平衡轉化
重點品味文末丹尼斯的話,他說的有道理嗎?談談你的感受。
學生自由討論,鼓勵創新思維,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
五、 品讀課文,體味文章獨特的寫作手法:
a) 提問:本文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秘,知識性很強,但讀來生動有趣,引人入勝.想一想,文章的寫法有什么獨特之處?它是說明文還是記敘文?在課文中找出你的依據來。
學生思考、明確:
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文,用文學的筆調介紹科學知識。
記敘的框架、說明的內容、對話的方式
通篇寓知識于敘事之中,讓人既長知識又有興趣。
b) 學生自主選例評析,品味文章的知識性和趣味性。
六、 延伸拓展:
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動物也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根據你的觀察和了解,
說說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及其原因。
七、 課堂小結:
《旅鼠之謎》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科學小品。文章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形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長。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種形式啟發我們。從旅鼠的身上,我們如果反觀人類自身,也許會領悟到很多……
作業 布置:
1、 抄寫生字詞。
2、 完成課課練。
3、 選擇北極旅鼠三大奧秘中的任一一個奧秘,大膽而合理地猜測一下吧!
寧海中學王芳
《旅鼠之謎》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1、掌握字詞,了解作者
2、反復閱讀課文,了解事實,從事實中概括提煉觀點。
3、理解以敘述為主科學文藝作品的特點。
4、培養以科學態度探究問題,開展研究性學習,以增長科學素養。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學習字詞
媲美 挑釁 篤信 迷惘 嚙齒 徘徊
媲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挑釁: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篤信:忠實地信仰
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淺
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走
神秘莫測:使人摸不透,高深得沒法揣摩
迷惘:由于辨不清而困惑不至怎么辦
荒唐:(思想、言行)錯誤到使人覺得奇怪的程度
三、朗讀課文
(一)歸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第一大奧秘:旅鼠繁殖能力驚人
第二大奧秘:旅鼠的繁殖不但有所節制,而且一旦繁殖過多,會出現種種怪現象,好像想方設法要自殺似的。
第三大奧秘:死亡大遷移,數百萬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
。ǘ┞檬蟮男袨榻o我們人類什么啟示?
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
四、問題探究
1、從課文中可以獲得哪些啟示?
# 旅鼠的奧秘是我們人類研究了幾個世紀仍無法理解的,由此獲得的啟示是:大自然還有很多奧秘,我們人類仍無法解釋,有些奧秘是非常難解的,有待繼續探究。
# 如果我們人類無節制的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我們也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人口問題是全球第一號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索。
# 自然界的萬物都是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
# 科學研究過程要不斷調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
……
2、本文的寫作特點
(1)從記敘文的角度來看,記敘文的幾要素交待很清楚
。2)用記敘文的框架,通過對話的形式,色生動有趣的介紹知識
3、采用對話方式的好處
。1)可信度高
。2)通俗親切
五、遷移運用、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
六、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