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渴求文化的年齡
<<牽手兩代——家長課程 >> 幼兒(4)第二講 進入渴求文化的年齡 山東省壽光市文家街道文家幼兒園 董春慧活動目的:1、讓家長了解敏感期的重要性及孩子在敏感期間的表現;2、引導家長幫助孩子在文化的敏感期得到更好的發展。活動方法:案例分析法、討論總結法、結合身邊實際提出問題探討。活動過程:一、導入語:“各位家長上午好,很高興今天有機會與大家一起探討《牽手兩代—家長課程》這本書,經過前段時間的學習和總結,很多家長對早期教育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特別是近段時間很多家長在我們《家長信箱》里提出許多好的建議和值得討論的問題,下面我挑選幾個問題與大家一起分享討論。”二、新授:一)、提出問題,家長交流1、怎樣為孩子挑選讀物?(家長討論)教師小結:市面上認字的讀物花樣眾多,家長在挑選時要注意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征,比如字、畫同步的讀物,效果并不好,單純認字的讀本或卡片有時可能會讓孩子記憶更深刻。2、您覺得孩子對識字的興趣怎樣,怎樣正確的幫幼兒識字呢?(家長交流)教師小結:過高的要求會使孩子很快失去對文字的興趣,第一階段先讓他將興趣持續下來,比較明智的方法使,對孩子認識的和寫出的字表示吃驚并鼓勵他。接下來,家長可以在孩子有可能失去興趣時,用不同的筆在不同的紙上寫他經常說的那些字,可以將有趣的畫和字配起來,目的是刺激他對字的興趣,而不是要認識多少字。另外,語言會強化孩子對不正確姿勢的需求,而且造成對正在進行的工作的逆反心理。因此在孩子認字、寫字的過程中,不可反復強調孩子的錯誤。二)、分析案例.
出示案例:
樂樂四歲八個月,每天一起和小朋友坐班車上學、回家。經常在車上大聲讀路邊的牌子(課本第23頁)……1、讓家長出謀劃策,討論正確的引導方法。教師小結:認字敏感期是珍貴的,因為寫字對即將上一年級的孩子是一件艱難的事,如果孩子能熱愛寫字認字,對他們愉快的度過低年級的生活是非常有幫助的。(三)分析幼兒對計算的興趣和計算學習。“有的家長告訴我,我的孩子對算數不感興趣,卻對撲克牌非常著迷,我怎么制止也不聽……”教師小結:計算給孩子帶來的樂趣大于識字,因為計算題和游戲比較接近,每一代題目對它都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當孩子進入對數字和計算活動的敏感期時,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進行計算游戲,將每一種計算的概念和邏輯輸入給孩子,可利用孩子感興趣的撲克牌、數字棋練習計算能力。要注意的是不要給他出太難的題,如果孩子無法計算這些題目,就會產生挫折感。案例分析:志明從四歲開始……(課本第25——26頁)(四),結合案例及幼兒日常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對家長進行分析幼兒對繪畫的興趣與學習。提問“怎樣看待孩子漫無目的的亂畫,您覺得自己的孩子畫的好不好?”(家長討論) 教師小結:對,正是這些我們看似不完美不漂亮的繪畫,卻充分體現了孩子內心美好的愿望,他們并不像藝術家所希望的那樣常識用各種各樣的材料表達出成人所需要的藝術效果,他們繪畫的目的只是為了自己內心所要表達的內容,而不是為創造藝術品,所以當孩子畫了和老師一樣的畫,老師便贊賞他的模仿能力,如果畫了一幅自己的畫,老師便贊賞他的創造能力。所以當孩子的繪畫敏感期出現,家長不要認為孩子是一個繪畫天才,將來可能會成為一個畫家,這只不過是人成長的一個必然階段而已。成人不必在這方面過分努力,只需提供材料,在他們需要技術和工具的時候,給予幫助,而不可以干預他們內心的需求,更不需要交上昂貴的學費逼孩子去跟什么名師、名畫家學畫,那樣會使孩子容易迷失自己,到最后把繪畫的本質也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