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渴求文化的年齡
牽手兩代——家長課程 幼兒(4)第二講 進入渴求文化的年齡 主講:董春慧山東省壽光市文家街道文家幼兒園教學目的:1、讓家長了解敏感期的重要性及孩子在敏感期間的表現;2、引導家長幫助孩子在文化的敏感期得到更好的發展。教學方法:案例分析法、討論總結法、結合身邊實際提出問題探討。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各位家長上午好,很高興今天有機會與大家一起探討《牽手兩代—家長課程》這本書,經過前段時間的學習和總結,很多家長對早期教育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特別是近段時間很多家長在我們《家長信箱》里提出許多好的建議和值得討論的問題,下面我挑選幾個問題與大家一起分享討論。”怎樣為孩子挑選讀物?(家長討論)教師小結:市面上認字的讀物花樣眾多,家長在挑選時要注意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征,比如字、畫同步的讀物,效果并不好,單純認字的讀板或卡片有時可能會讓孩子記憶更深刻。您覺得孩子對識字的興趣怎樣,怎樣正確的幫幼兒識字呢?孩子五歲以后,都會在不知不覺中迎來自己的文化敏感期,想其他敏感期一樣,他們會從早到晚不停地做某一件事,如果讓他們停下來,他們會非常生氣。大多數父母認為給孩子輸入的知識越多越好,如果一個孩子在與別人交談時無論別人提起什么,都能說出一些有關那項知識事物的話題,就會被評價為知識豐富。孩子小時是開發智力的最佳時期,有一個公式: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氣力=后期教育花一噸的氣力。說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二、新授:一)、提出問題,家長交流您覺得孩子對識字的興趣怎樣,怎樣正確的幫幼兒識字呢?教師小結:過高的要求會使孩子很快失去對文字的興趣,第一階段先讓他將興趣持續下來,比較明智的方法使,對孩子認識的和寫出的字表示吃驚并鼓勵他。接下來,家長可以在孩子有可能失去興趣時,用不同的筆在不同的紙上寫他經常說的那些字,可以將有趣的畫和字配起來,目的是刺激他對字的興趣,而不是要認識多少字。另外,語言會強化孩子對不正確姿勢的需求,而且造成對正在進行的工作的逆反心理。因此在孩子認字、寫字的過程中,不可反復強調孩子的錯誤。三)、分析案例,
出示案例:
樂樂四歲八個月,每天一起和小朋友坐班車上學、回家。經常在車上大聲讀路邊的牌子(課本第23頁)……3、讓家長出謀劃策,討論正確的引導方法。4、教師小結:認字敏感期是珍貴的,因為寫字對一年級的孩子是一件艱難的事,如果孩子能熱愛寫字認字,對他們愉快的度過低年級的生活是非常有幫助的。(四)分析幼兒對計算的興趣和計算學習。“有的家長告訴我,我的孩子對算數不感興趣,卻對撲克牌非常著迷,我怎么制止也不聽……”教師小結:計算給孩子帶來的樂趣大于識字,因為計算題和游戲比較接近,每一代題目對它都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當孩子進入對數字和計算活動的敏感期時,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進行計算游戲,將每一種計算的概念和邏輯輸入給孩子,可利用孩子感興趣的撲克牌、數字棋練習計算能力。要注意的是不要給他出太難的題,如果孩子無法計算這些題目,就會產生挫折感。案例分析:志明從四歲開始……(課本第25——26頁)(五)對繪畫的興趣與學習,結合案例及幼兒日常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對家長進行分析小結。提問“怎樣看待孩子漫無目的的亂畫,您覺得自己的孩子畫的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