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好聽的琴聲(夏季入園指導)
前言: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此不管讓孩子們學習什么知識或是才藝都不要忽略了孩子們興趣的培養,在一個身心愉悅的環境之中學習往往更加容易得到事半倍功的效果,以下就來具體了解下吧!
快樂是最好聽的琴聲
我是在6歲時學琴的。剛開始的時候差不多每天練一小時,后來決定走專業道路就必須多花點時間了。我以前練琴時間最長的一天超過10小時,因為我喜歡,我覺得練琴是一種快樂,它已經成為我生命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了。 入園須知
我認為可以讓孩子早一點接觸音樂,多聽多看。但一般還是從4~5歲開始學習比較好一點。太小的孩子由于接受能力和注意力的原因,效率不高。現在學琴的孩子很多,家長們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我認為有幾點還是要注意的:
(1)要讓寶寶對音樂感興趣,自愿來上課。
我知道有的爸爸或媽媽是一廂情愿,連哄帶騙,這是不可取的。
(2)提高效率。
不要把練琴的時間搞得很長,一般可以每天一小時,哪怕半小時也行。練琴的時間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練琴,和琴無關的暫時放一下,要養成好習慣。
(3)要不要給孩子壓力呢?
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回答。寶寶們在開始接觸樂器的最初,因為好奇與新鮮,肯定是十分感興趣的。但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的孩子會表現出反感,甚至很強烈的逆反心理。這種情況下,家長和老師要進行交流。因為有的孩子非常聰明,給點壓力后會有進步,以后還有可能成才;但有的孩子確實不適合學琴,家長硬逼效果適得其反。
(4)練琴是一件堅持才會有結果的事情。
說好每天練多長時間,不要輕易地去改變。最好不要出現這樣的情況:今天有點累,就免了吧;或者因為去外婆家回來晚了,今天可以暫停一次。你有理由暫停,孩子也會有理由拖延。 入園指導
(5)不要將考級當作唯一。
學琴本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要讓孩子們明白,掌握一門樂器將很愉快,不但可以自娛自樂,還能用美妙的樂曲感染別人。很多家長以考級為目的,今年考2級,明年考3級,我覺得意義不大。如果不能讓你孩子在學琴的過程中得到愉悅,而單純地以功利的考級為目的,我認為即使拿到了較高級別的證書也沒什么意思。
小編總結:小寶寶們學習才藝也要多講究方法,因此父母們平時不要強迫孩子去學,要讓其自發的喜歡去學,這才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希望家長們都能夠多了解此方面的親子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