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準備的最佳時間段(父親節(jié)幼兒特別指導)
* 寶貝的大小便問題一般過了18個月就該訓練了,如果他想要大小便還不能告訴大人,或者還在使用紙尿褲,那問題就比較嚴重了,要趕緊對寶貝進行排便訓練。入園前應(yīng)該重點教會寶貝說“我要小便”,“我要大便”這樣的話,免得給老師增加負擔,又避免寶貝受不潔之苦。此外,讓寶貝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是個很好的方法。如果做不到,至少要讓他明白,當自己想要大小便時應(yīng)該怎樣表達。幼兒教育
* 飯前便后要提醒寶貝洗手,幫助他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習慣。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都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進行。以讓寶貝學會洗手為例,那些不會自己洗手的孩子,不光手洗不干凈,還會經(jīng)常弄濕自己的衣服。媽咪首先要把洗手洗臉的程序耐心反復地告訴寶貝——
洗手:卷好袖子,打開龍頭,打濕小手,擦點肥皂,搓搓手心,搓搓手背,洗洗手指,用水沖洗2遍,擦干凈。
洗臉:閉上眼睛,用毛巾先洗眼睛、額頭和雙頰,然后再擦嘴唇,將毛巾清洗一下,再洗耳朵、脖子和頸部。
2.社會交往能力
帶寶貝認識盡可能多同齡的小伙伴,多提供機會讓他們一起玩耍,培養(yǎng)寶貝與人交往的能力。外出玩耍的時候,可以讓寶貝帶些零食或者玩具和大家共享,讓他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這樣,寶貝到了幼兒園后,就會比較容易融入幼兒園的集體生活當中,并且,這些一起玩的小伙伴有的可能還會成為他上幼兒園時同班的好朋友。還可以多帶寶貝出去串門,或者在家里有客人來時,鼓勵寶貝學會主動與客人打招呼,鼓勵他在客人面前表演節(jié)目等,鍛煉他與陌生人接觸的能力。
3.身體運動能力
很多父母尤其爺爺奶奶怕寶貝摔著,特別疼愛寶貝,常常抱在懷里,或者放在手推車里,結(jié)果寶貝很少有機會自己走路,更別說自己跑跑跳跳和爬樓梯了。這樣長大的寶貝腿勁差,在幼兒園玩耍的時候稍有碰撞就容易跌跤摔傷,活動能力很差,也比較嬌氣,動不動就抹眼淚。在寶貝入園前,要多對寶貝進行體能訓練,這樣,他上了幼兒園就會比較硬朗,不容易磕碰摔傷。幼兒教育
4.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好壞是寶貝能否適應(yīng)幼兒園生活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寶貝自己有什么想法表達不清楚,他會有一種嚴重的挫敗感,加上老師不太了解寶貝,更是無從明白他的意思,那么寶貝就會有一種很受傷的感覺。建議父母平時要多跟寶貝交流,鼓勵他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而不要寶貝還沒開口就心有靈犀地去滿足他的要求。當寶貝口齒不清的時候,不要過分去糾正,以免削弱他們說話的積極性。
幼兒教育小編總結(jié) :上面園長所介紹的每一項,家長必須都要做到為,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適應(yīng)幼兒園,之余時間的問題。早說要半年少說也要三個月的時間,家長應(yīng)該備足充分的時間,這樣對家長來說也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