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寶寶們的人際關系(親子入園指導)
幼兒園“跳級”?
貝生進入孫瑞雪幼兒園第三周了。
我和她對幼兒園都很滿意。雖然離家遠收費高,確實物有所值。老師能夠把教育理念切實的實施到日常的每個細節(jié),真的沒話說!我很滿意。
今天放學接她時,主班老師對我說想讓她進入“大組”上課。
他們幼兒園都是蒙式混班制,年齡從三歲到五歲半。需要按年齡分別對待的課程就分“大組”“小組”上。3-4歲的是“小組”,4歲以上是“大組”。
貝生三歲五個月,一直屬于小組。以前老師也向我反映過她聰明,動手能力強等。我也覺得小組內(nèi)容比較簡單,考慮過讓她上大組課-----這個想法我沒對老師說過。
她爸爸一向是“跳級”的堅定反對者,如今老師主動提出讓她上大組課,她爸爸人在外地,電話里強烈表示:上!為什么不上!一定要上!敢情他以前是反對別人孩子超前教育,自己孩子就不反對了?!
說實話,聽到老師對貝生的肯定,我真的覺得幸福極了。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能干呢?從知道自己懷孕,我的全副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她得到別人一句肯定,套句《紅樓夢》里的話說:我就跟“吃了蜜蜂屁”似的,美得飛飛的。
不過的得意歸得意,臭美歸臭美。升大組的事情還得好好考慮。我也向老師提出我的顧慮。
首先自信心的問題。她在小組表現(xiàn)好一點,到了大組未必能再好下去。孩子的信心會不會受打擊?
第二是升學問題。大組的孩子有的今年9月就上小學了,而貝生才剛上幼兒園不到半年。按她的生日,2011年9月才能入學呢!在此之前,如果她眼看著一起上課的小朋友一個個都上了小學,而自己老也上不了學,會不會煩躁焦慮困惑迷惘?
對于我的顧慮,老師也保證不會生硬的將貝生完全擱在大組。說是會觀察她的反應,循序漸進。
我也同意老師的方法。最后討論的結果是先觀察一段再說。
我有段時間沉湎于打造“神童”,每天琢磨怎么把貝生送到心理所的幼兒超常班去---現(xiàn)在想想都可笑!好在當初沒有用高壓手段逼孩子認字什么的。輕松自然,反而最能令孩子的身心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我覺得,如果孩子真的出眾,他會自己向?qū)W,才能就像沙里的珍珠,埋是埋不住的(咱這兒不提學習條件,在這兒逛的那個家長沒給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如果不是珍珠,或者只是有點像珍珠,那串成項鏈也戴不出去的。不如踏踏實實當顆漂亮的沙子,風景一樣很好。入園指導
請問各位專家和有經(jīng)驗的家長們,我的想法合理嗎?
我的顧慮是否真的是個問題?我該如何面對呢?
如果小班那些課程對貝生來說過于簡單,他有可能會厭倦這些課程,讓他去大班也沒什么不好。小孩子其實都是很喜歡跟大孩子玩的,因為大孩子玩耍的花樣多,加上是混齡班,大孩子走了,小孩子來了,大大小小的孩子他都有機會接觸,對他社會適應能力的發(fā)展其實還是有好處的。
幼兒教育小編總結:現(xiàn)在的家長都過多的關注孩子們的智力開發(fā),而往往忽略了對孩子人際交流的關注,但愿此篇文章可以讓家長們更多的關注孩子們的人際交流能力,使孩子們能夠在幼兒園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