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教案(精選4篇)
《天氣》教案 篇1
17、《看云識天氣》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倏焖匍喿x課文,概括課文內容要點。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垲I會運用比喻的妙處。
、芘囵B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寫作思路,體會運用比喻的妙處。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有關云和天氣的諺語,有關云的成語、詩詞、文章片斷等,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觀看每日的天氣預報,積累與天氣預報相關的詞句與詞匯,將它們整理到家庭作業 本上。
○教學設計:
導入 新課: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竹枝詞》中寫道,“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生動地描繪了一種有趣的天氣現象,說明作者對這種自然現象觀察得非常細致。因為天氣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千百年來,人們也在一直留心觀察自然界,以圖掌握規律,為人類服務。事實上,天氣的變化也自有它的規律,自有它的征兆。現在,我們來看一組圖片,你能說出它們與天氣有怎樣的關系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科學小品文《看云識天氣》
檢查預習生字情況
整體感知:
①出示學習目標。
②聽讀課文,思考:
a.云和天氣到底有怎樣的關系?
b.本文主要介紹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們各有怎樣的特征?分別預示怎樣的天氣情況?
請你設計一種表格來完成,看誰設計的好。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共同完成上述題目。
[明確]
、偬炜盏谋≡疲翘鞖馇缋实南笳鳎荒切┑投衩艿脑茖,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②對于設計得好的同學要提出表揚。
思考品味:
1、分析第二自然段。
1)朗讀并背誦指出概括說明作用。
2)往往”、“常!眱蓚副詞起什么作用?
2、詳細研究各種云同天氣的關系。
1)“改名換姓”、“躲藏”是什么修辭手法?
2)從積云到積雨云,則是夏天出現的一種特殊情況,它的變化速度和以上有什么 不同呢?
3、討論最后一段作用。
1)觀察云的形狀、光彩對我們有什么意義?
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變化規律呢?
研討探究:
①本文介紹了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們讀來條理清晰,作者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 你能從課文中找出有關語句嗎?
學生速讀課文,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最后師生共同明確:
文章第1段概述云和天氣的關系,先用“天上的云,真是姿態萬千,變化無!币痪淇傉f,然后描繪了萬千姿態的云。第2段是3、4、5段的“綱”:“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這個“綱”展開的。第3段照應“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又將“薄云”又分為“卷云”、“卷積云”、“積云”和“高積云”,并分別介紹了它們的特點及和天氣的關系。第4、5段照應“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第6自然段開始寫“云的光彩同天氣的關系”,最后一段總結全文。
、诒疚氖且黄榻B科學知識的說明文,但語言生動,對云的描摹也細致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辭方法?運用這些方法有何好處?試從課文中找出幾例加以體會。你能否仿照課文中的例子造幾個句子?
a.學生在課文中畫出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的句子。(側重于比喻的修辭方法)
(學生朗讀找到的運用修辭方法的語句,重點談談體會)。
b.齊讀課文第1自然段,體會說明語言的生動特點,并仿照課文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
[造句]
◆遠處的霓紅燈亮了,……
◆每月光照在地上,像……
教師小結:
本文介紹了種類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層次清晰,很有條理,關鍵在于作者選取了合理的說明順序。先說什么,后說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數。另外,作為一篇科普說明文,作者寫得非常生動形象,這得益于運用了恰當的修辭方法。除此外,更重要的是對于自然現象的細心觀察。其實,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觀察,一樣可以寫出精彩的文章來。
拓展延伸:
小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云的諺語、成語、俗語、詩詞及文章片斷等。
布置作業
留心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寫一則觀察日記。
課后記:本課是一篇生動說明的典范文章。全文以生動有趣且富有邏輯的語言揭示了天空中的云彩與天氣變化的關系。在授課的過程中,我重點落實了學生對于生動說明的理解與體會,同時,要求學生通過列表的形式充分地理解文章的內容,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天氣》教案 篇2
天氣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鋒面系統、低壓系統高壓系統;
2.理解各種天氣系統所產生的天氣狀況。
二、能力目標 識讀簡易天氣圖。
三、德育目標 了解我國天氣系統,初步學會解釋天氣現象成因,培養學以致用的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鋒面系統、低壓系統、高壓系統。
難點: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系,鋒面氣旋的原理。
教學設計
【引言、設疑】在每天的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常出現一些天氣圖并播放天氣形勢預報,你能識讀哪些天氣圖,聽懂天氣預報嗎?激發學生思索導出本課的課題《常見的天氣系統》。
【新課】 引出重點:要掌握識讀天氣圖和聽懂天氣形勢預報中的常用術語,首先要了解一些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及其與天氣關系的基礎知識,即鋒面系統、低壓系統、高壓系統。 一、鋒面系統及其與天氣關系:鋒面系統是由氣流運動而產生的天氣現象,因而可采用電腦動畫將復雜的氣流運動進行分解變空間想象為直觀形象的動感畫面,幫助學生理解。
(-)鋒面結構與特性:
1.演示軟件:冷暖氣流交匯之間產生分界面,分界面閃動定義為鋒面。
2.演示軟件:幾組冷暖氣流交匯之后相互運動圖,學生分析畫面,總結鋒面的共同點均為暖氣團在鋒面之上,冷氣團在鋒面之下。
3.提問:為何暖氣團在鋒面之上,冷氣團在鋒面之下?學生思考得出:暖氣團暖而輕密度小,冷氣團冷而重密度大,因而暖氣團在上,冷氣團在下。
4.設疑:一上一下的兩種不同性質氣團會穩定存在嗎?
5.演示軟件:冷暖氣流交匯后產生天氣現象,學生觀察畫面分析總結得出因鋒面兩側的溫度、濕度、氣壓、風等都有明顯差別,所以鋒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風等天氣。
。ǘ┲饕h面類型及其與天氣關系:
1.冷鋒、暖鋒形成過程
①演示軟件:冷鋒、暖鋒形成過程
提問:觀察畫面,冷暖氣團哪個主動運動而來?
學生觀察分析總結:一圖為冷氣團主動運動過來與當地暖氣團相遇,一圖為暖氣團主動運動過來與當地冷氣團相遇。
講述:冷空氣主動向暖空氣移動形成的鋒面為冷鋒,暖空氣生動向冷空氣移動形成的鋒面為暖鋒。
、谘菔拒浖豪滗h暖鋒結構。引導學生在筆記本上練習繪制冷鋒暖鋒示意圖和代表符號。
2.冷鋒、暖鋒與天氣
、傺菔拒浖豪滗h、暖鋒中冷暖氣流的運動。
提問:對比畫面冷鋒和暖鋒中暖氣團的抬升速度?
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得出:冷鋒的暖氣團因是被迫抬升,速度較快;暖鋒的暖氣團因是主動爬升,速度較慢。
②演示軟件:暖鋒、冷鋒過境時帶來的天氣現象。
提問:暖氣團運動速度的快慢對降水有何影響?
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得出:暖氣團快速抬升,其中水汽容易凝結成云、雨,因而冷鋒過境時常出現暴雨、大風天氣,降雨強度大,時間短;暖鋒過境時,暖氣團徐徐爬升,不斷凝結,產生云、雨,成為連續性降水,降雨強度小,時間長。
提問:觀察畫面結合冷鋒、暖鋒結構圖判斷降水發生的位置?
學生觀察思考得出:冷鋒降水發生在鋒后,暖鋒降水發生在鋒前。
啟發學生用簡圖來表示降水位置,并繪制于筆記本。
、垩菔拒浖豪滗h暖鋒過境后,控制該地的氣團及帶來的天氣現象。
提問:鋒面過境后什么氣團控制該地?
學生分析討論得出:都由主動運動過來的氣團控制。
學生討論總結:冷鋒過境后冷氣團取代原來的暖氣團位置,氣溫濕度降低,氣壓升高,天氣轉晴;暖鋒過境后暖氣團取代原來的冷氣團位置,氣溫濕度升高,氣壓下降,天氣轉晴。
、茉O疑: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和冬季的寒潮與哪種鋒面活動有關?
學生結合實際生活討論總結:這些災害性天氣主要是由冷鋒引起的。
總結:我國的降水和一些災害性天氣大都與鋒面有關系,且主要是冷鋒。
3.學生列表總結冷鋒、暖鋒異同。
氣流運動過境時天氣過境后天氣降水時間降水位置
冷鋒冷氣團主動運動陰天、下雨、大風氣溫濕度下降,氣壓升高,天氣轉晴時間短強度大鋒后
暖鋒暖氣團主動運動連續性降水氣溫濕度上升,氣壓降低,天氣轉晴時間長強度小鋒前
4.鞏固練習: ①讀圖回答問題: 。1)該圖是__________鋒天氣圖,在圖中標出冷氣團和暖氣團,并畫出而帶位置。 。2)該鋒過境時________加厚,多形成________降水;該鋒過境后,氣溫_______,氣壓________,雨過天晴。 。3)暖氣團沿鋒面上升的形式是:A.徐徐爬升;B.被迫上升。( ) 。4)隨鋒面移動B地天氣會有___________變化。 、谧x表回答;下表為天津市某年11月上旬的天氣觀測記錄,分析天津市11月1~5日受_________天氣系統的影響。
日期氣溫(℃)氣壓 (百帕)風力風向陰晴
最低均溫
11月1日187121002.51~2級偏北晴
11月3日121810056~8級偏北小雪
11月5日5-4210082~3級偏北多云
二、低壓(氣旋)系統,高壓(反氣旋)系統這部分知識課文講述比較簡練。
因此教學時注意:
(-)低氣壓”(氣旋)、高氣壓(反氣旋)與天氣的關系在第3節中已做好了鋪墊,這里主要是應用:
。ǘ┑蜌鈮海庑┖透邭鈮海ǚ礆庑┑臍饬魈攸c和天氣狀況可以采用對比法,以突出特點加深印象,便于掌握。
1.講清概念:從氣壓分布狀況看,有低氣壓和高氣壓,從氣流狀況看,在北半球低氣壓氣流是由四周向中心按逆時針方向輻合的(與地球自轉方向一致),所以叫氣旋;高氣壓氣流是由中心向四周按順時針方向輻散的(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所以叫反氣旋。
2.讀投影圖:課本47頁圖2.23。
3.填表總結:
氣壓氣流氣流特點天氣狀況
低氣壓氣旋
高氣壓反氣旋
4.進一步引申:引導學生分析課本48頁圖2.24。鋒面常常與什么天氣系統結合在一起? 學生觀察分析出:常與低壓系統即氣旋結合在一起。 提問:北半球氣旋運動方向是什么?對鋒面有何影響? 學生回憶分析得出:由于北半球氣旋運動方向是逆時針的,因而也推動鋒面逆時針運動。 引導學生分析圖6.5–5中AB、C三地,目前有降水的是_________地,鋒面過境后氣溫升高的是_______________。 通過讀圖、引導逐層分析將鋒面知識與氣旋知識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掌握這部分較難懂的知識。 5.鞏固練習: (1)讀圖,判斷以下說法的對錯: 甲鋒由B向A移動。( ) 乙鋒由B向C移動。( ) A處比B處氣溫高。( ) 甲鋒過境時常出現刮風現象。( ) 乙鋒過境后氣溫驟降。( ) 。2)圖中①②處的陰影區表示鋒面活動造成的雨區,其中___________處的位置是錯誤的。 板書設計
《天氣》教案 篇3
誰最關心天氣
一、教學目標與要求:
。ㄒ唬┻^程與方法:
1.能夠交流討論關于天氣的信息,用豐富的語言描述天氣。
2.能夠收集各種關于天氣的資料,能夠設計富有個性的符號記錄天氣情況。
3.能夠通過分析數據發現數據中隱藏的規律。
。ǘ┲R與技能:
1.知道天氣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2.知道天氣可以用一些可測量的量來描述(如溫度、風向、風力、降水量、云量等)。
3.能夠在自己的生活周圍收集和天氣有關的資料。
4.能夠了解氣象者的工作。
。ㄈ┣楦、態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天氣對自己生活的影響,從而關注天氣的變化。
2.愿意欣賞美麗的天氣,愿意像氣象工作者那樣觀察研究天氣。
二、教學準備:
1.各種關于天氣的圖片、光盤、錄像等。
2.最近一周的天氣資料。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ǘ┳灾鲗W習:
1.討論今天的天氣怎么樣?
(1)今天的天氣怎么樣?你喜歡什么天氣?最不喜歡什么天氣?你能不能說說為什么?
2.討論我們所喜歡的天氣。
(1)學生思考;
。2)師生共同交流,老師同時將學生說的各種天氣板書在黑板上。例如:炎熱、干旱、有風、寒冷、有霧、暖和、暴風雨、大風、晴天、下雪、涼爽、沙塵暴、臺風、冰雹、下雨等。
(3)討論你喜歡的原因。
。4)了解天氣的變化對人們的生活生產的影響。
3.用自己的話描述今天的天氣,并用文字記錄下來。
4.設計記錄天氣的符號。
(1)教師示范例。
(2)學生自己設計,并寫在書的格中。
5.怎樣知道或了解天氣情況:
。1)天氣預報
(2)為什么要經常關心天氣預報。
(3)怎樣關心天氣預報。
。ㄈ┳鳂I:
課后關心天氣預報。
《天氣》教案 篇4
1、我們每天都能感覺到天氣帶來的變化,通過云量、降水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特征來描述天氣。
2、天氣是指我們居住的地區,在某個時間的大氣狀況。
3、天氣日歷是記錄每天各種天氣現象的表格。在我們的天氣日歷中,一般要記錄日期和時間、氣溫、云量和降水情況,風速和風向,如果有云,還要記錄云的類型。
4、觀察天氣應該在每天的同一時間,同一地點。
5、一個月的天氣變化不能代表這一年的氣候特點。
6、溫度、風向和風速、降水、云量是天氣觀察中的重要數據。
7、使用溫度計前,先復習溫度計的使用方法,把溫度計的液泡放在手上約一分鐘,直到液柱不再變化后,再正確讀數。
8、測量氣溫時應該選擇室外陰涼通風的地方。這個地方的溫度才能反映當地的氣溫。
9、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風向可以用風向標來測量,風向標的箭頭指向的是風吹來的方向。
10、風的速度是以風每秒行進多少米來計算的。風速儀是測量風速的儀器。氣象學家把風速記為13個等級。在我們的天氣日歷中可以用簡化的風速等級來劃分風速。
11、降水的開式很多,常見的有雨、雪、冰雹等。
12、雨量器是測量降水量多少的裝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來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們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來做雨量器。
13、天空中飄浮的云實際上是由千千萬萬的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云的形狀和大小能告訴我們有關天氣的許多 信息。
14、不同的天氣狀況怎樣劃分呢?一種簡單的方法是,把天空當做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這個圓里,按照云天空中所占的多少進行區分。
15、氣象學家在對云進行描述時還通常把它們分成三類:積云、層云、和卷云。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霧。
16、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層狀云是層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層云變厚,就是雨層云,將會出現毛毛雨、大雨或雪。
17、高于云層,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樣的云叫做積云。積云發展成積雨云,形成雷陣雨。
18、纖細的雨頭狀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組成。
19、對天氣信息進行整理、總結和分析,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天氣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氣變化的一些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