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活動:《我的耳朵》
活動一:認識耳朵 活動目標:1、認識耳朵,知道自己耳朵的位置及用途。2、學說五官的兒歌。活動形式:分組活動活動準備:小鏡子、五官圖片
設計意圖 師生互動 教育反思 知道耳朵是五官的一部分 通過照鏡子的游戲,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啟發幼兒觀察自己的耳朵。 深入感知了解耳朵的外型特征。 利用各種聲音激發幼兒聽的欲望,知道耳朵的用途。 利用兒歌,鞏固幼兒對五官的認識。 一、 觀察圖片,認識耳朵,知道自己耳朵的位 置及外型特征。 二、游戲:《你的耳朵在那里?》每人一個小鏡子,觀察自己的耳朵。 三、出示耳朵的圖片,進一步觀察耳朵。 幼兒討論著耳朵的外型,觀察發現每個人的耳朵都不一樣。 四、游戲:《請你猜猜我是誰?》知道耳朵的用途。通過游戲分辨出各種聲音。 五、學說兒歌:《五官歌》 附兒歌: 眼睛能看亮, 鼻子能聞味, 嘴巴能吃飯, 耳朵能聽聲, 愛護我們的好朋友。 根據《綱要》的要求,引導幼兒認識五官,對幼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在幼兒親自使用小鏡子觀察自己耳朵的活動中,幼兒十分感興趣。通過初步的感知,幼兒對耳朵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明白耳朵對自己的重要。也解答了幼兒的問題,幼兒就是這樣在探索中學習的,而且幼兒還能積極的參與到班級的環境創設,并請父母幫助,搜集有關的知識,主動的學習。 從初步的感知到深入的了解耳朵的用途,利用聽聲音的游戲活動,較好的完成了目標,為主題活動的進一步開展,打下伏筆。
活動二:分辨幾種常見小動物的耳朵 活動目標:1、激發幼兒觀察的興趣,引導幼兒分辨大象、兔子、大公雞、小貓、狗熊等小動物的耳朵,并能說出它們耳朵的形狀。2、激發幼兒對小動物的喜愛和保護小動物的積極情感。活動形式:集體活動活動準備:動物世界的光盤、多媒體、快樂的動物園的音樂磁帶、錄音機、屋內貼有各種小動物的圖片(請幼兒家長帶幼兒去動物園參觀)設計意圖 師生互動 教育反思 引發幼兒的知識經驗,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媒體的使用再現幼兒的經驗記憶,激發幼兒的興趣,保持小班幼兒注意力時間。 媒體的使用解決了重點和難點。 引導幼兒進一步觀察和分辨。 激發幼兒對小動物的喜愛和保護小動物的積極情感。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的特點。 一、 啟發幼兒和教師一起去“幼兒園的動物博 物館”參觀。聽音樂模仿小動物的動作,進入教室。 二、引導幼兒觀看大象、兔子、大公雞、小貓、狗熊等小動物的耳朵電影。 三、放大小動物耳朵的圖片,請幼兒猜猜“這是誰?” 四、鼓勵幼兒說出不同小動物的耳朵的形狀。啟發幼兒了解小動物耳朵的用途。 五、活動的延伸: 請幼兒家長帶幼兒去動物園參觀,回來分享看到的小動物的耳朵還有什么新奇的地方。激發幼兒對小動物的喜愛和保護小動物的積極情感。 小動物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小伙伴”,通過了解小動物的耳朵,引導幼兒學會關注身邊的事情,學會觀察,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再通過觀察了解小動物耳朵的活動,豐富幼兒知識經驗,激發幼兒對小動物的喜愛和保護小動物的積極情感。 幼兒在觀看錄像之后,就能根據自己的經驗,通過教師的引導,區分小動物的耳朵,并且通過觀察,發現它們的特征。幼兒在與父母去動物園后,都積極的與伙伴交流自己的收獲,同時,帶來與小動物的照片,和伙伴分享。 促使幼兒積極的參與、主動的學習,在分享的過程中大膽的表達,獲得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