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猶不及:解讀《卡羅爾和她的小貓》
這篇文章可以濃縮成三句話:
太多不好。
太少不好。
夠用就好。
有了這三句話,再運用發散思維?梢运伎疾簧倬哂型瑯铀季S內核的問題。
1、計劃生育問題
為什么我們中國要實行計劃生育呢?
這是因為,中國人口太多了,太多之后,就像家里到處都是小貓咪一樣,
家里容納不下了。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資源比較貧乏。
可為什么歐洲一些國家鼓勵生育呢?
這是因為,那些國家的人口太少了。人口太少,干活的人口減少了。
如果打起仗來,當兵的人就沒有了。如果有人侵略,這很不得了。
所以,太多了就要減少一些,太少了就要增加一些。
所謂過猶不及,什么事情適度、夠用就好。
2、書和玩具的問題。
玩具太多了不好,家里到處都是,花錢多,利用率也低。
玩具太少了也不好,沒有玩的東西了。
所以,玩具夠用就好。書也是同樣道理,夠用就好。
3、食物的問題。
吃太多不好,尤其是垃圾食品,容易讓人肥胖。
吃太少不好,容易營養不良,發育不好。
吃得適度就好。
做菜的時候,鹽放多了就會咸,放少了會淡,適度才好。
那么,和面的時候呢?
有了上面這些拓展,下一步還可以給孩子布置一個小作文。
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寫下來的。
什么東西太多不好?太少也不好?說出你的理由來(不能重復已經講過的內容,要自己想)。
這個問題也留給諸位家長吧。
孩子再大一點,可以根據這個核心意思自己編童話,編故事。
思維的深度、廣度、角度其實就是這么來的。
【擴展】過猶不及
【解釋】過:過分;猶:像,如同;不及:達不到。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是一樣,都是不合適的。
【出處】《論語·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解釋】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他的同學子張和子夏哪個更賢明一些?鬃诱f子張常常超過周禮的要求,子夏則常常達不到周禮的要求。子貢又問,子張能超過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說超過和達不到的效果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