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
以上這些詞語說明什么?(雨勢很猛,雨下得很大,而且是越來越大。讀時要慢一些,每個“嘩”的尾音要拉長。學生練讀。)
老師問:為什么樹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因為雨太大了)一人讀4~5段,讀出語氣。
老師貼圖。讓學生看圖并結合自己曾經看到過的大雨中的景色,體會一下當雨下得很大的時候,看外邊的景物模糊一片,像籠罩著一層白霧。
(3)學生看板書或掛圖背誦課文1~5段。
(4)哪段寫雨變小了?(第6段)學生自己小聲讀,想:雨是一下子就小了嗎?從哪個詞能看出來?(漸漸地)板書這個詞。問“漸漸地”是什么意思?(一點一點地,慢慢地)。讀時要慢一些,聲音越來越小。練習背誦這一段。
3.默讀7~8自然段,想:這兩段寫的是什么時候的景色?(雨后的景色)
(1)我們運用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方法,學習第三部分。老師邊指小掛板上的問題邊提要求:(1)把7~8自然段中所提到的景物畫下來。(2)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這些景物的。讓同學們準備一會兒,然后把兩個問題連起來回答。老師板書:天(亮)、空氣(清新)、雨(停)、太陽(出來)、彩虹(掛)、蟬(叫)、蜘蛛(坐)、池塘(滿)、青蛙(叫)。
問:“清新”是什么意思?(空氣很新鮮,伴有泥土的清香,像過濾了似的。)
(2)請一個同學讀7~8自然段,其它同學心里跟著一塊讀,以便加深印象。再請一個同學讀這一部分,其它同學閉眼聽讀,邊聽邊想象雨后的景色,老師趁這個時間把掛圖貼在黑板上,同學們聽完后睜開眼睛和彩圖對比一下,想象中的雨后景色是不是和彩圖一樣美麗?然后,老師指著彩圖,帶著同學們把7~8自然段復述一遍。最后讓同學們自己看著板書背誦這部分。
4.請一個同學朗讀全文,要有語氣,其它同學心里跟著一塊背誦。然后同桌同學互相檢查背誦。
四、老師小結:作者能認真觀察雨前、雨中、雨后的景物,寫出了它們的變化,使我們讀后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希望同學們要提高對大自然的觀察能力,在觀察中增長知識。
作業 :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第二節
一、檢查復習
1.背誦課文。三個同學各背一部分。
2.讀生字詞語。(出示小黑板,全班齊讀)
二、指導書寫生字
老師說:本課生字不多,共有6個,在講讀課中;同學們已經認識了字音,理解了字義這節課主要是學習書寫。
1.說說這6個字是什么結構?什么部首?“垂”和“網”要通過查字典確定部首。“垂”的部首是“丿”。“網”的部首是“冂”(同字框)
2.讓學生自己說說哪些字可以自己學,不用老師指導。哪些字比較難記。
“垂”和“漸”筆畫較多,特別是“垂”的筆順老師要重點指導。其它的字都可以讓學生運用已學過的漢字分析方法自己記憶字形。
“垂”筆順是:。筆順規則是先中間,后兩邊。大家一起書空練習后,再檢查個別人的筆順是否正確。然后觀察這個字共有幾橫?(四橫)哪橫最長,哪橫最短。讓學生抄字頭。
“漸”問學生:左中右結構的字應注意什么?(三部分要寫得緊湊些,不能分家。)中間的“車”,最后一筆是什么?觀察哪一筆寫在豎虛線上。抄字頭后,練習用“漸漸地”造句。這個詞比較容易造句,老師可不用說范句。
“雷、壓、網、虹”四個字讓學生自己學。說說每個字的字形特點是什么?(雷:上寬下窄。虹:左高右低。網:外大里小。)還要看著田格中的生字描一描每個字的關鍵筆畫。即哪些筆畫寫在橫虛線或豎虛線上,或哪筆最長,哪筆最短。說說每個字的記憶方法。最后再抄寫字頭。
三、反饋:聽寫本節課學的六個生字。
作業 :1.寫生字。2.抄寫作業 3的句子。3.用“漸漸地”書面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