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案例
2、報難字,獻計策。每個組長準備好難寫本,先記錄組員報出的自己認為難寫易錯的字(一般一至兩個),再請其他組員介紹好的記憶方法。
3、讀課文,想問題。要求每組采用大家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具體目標為讀順句子,讀通課文。思考:課文哪句話寫出了“狐假虎威”的意思,把它劃出來。
設計意圖:充分的課前預習是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前提。小組學習必須建立在自己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否則會流于形式或質量不高。在小組合作檢查之時,教師還可不失時機地進行個別化輔導。這樣大組交流時,課堂上便出現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人人參與,互幫互助的可喜現象,提高了單位時間內學生學習、操作、交流的頻率,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感悟語言,合作表演
1、狡猾的狐貍是如何接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呢?自由輕聲讀課文2-9節,用橫線劃出描寫狐貍的句子,用曲線劃出描寫老虎的句子。(同桌合作)
設計意圖:這是一篇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故事情節生動、有趣,語言表達上也沒有比較深奧的詞句,學生很容易理解。教學時,老師不分析,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同桌合作學習,邊讀邊找描寫狐貍和老虎的句子。
2、集體交流反饋:
(1)結合語境理解“神氣活現、搖頭擺尾、半信半疑、東張西望、納悶”等詞語的意思。
(2)抓住描寫神態、動作、語言的詞語體會出狐貍的狡猾和老虎的愚蠢。
3、小組合作表演(教室里一下子活躍起來。大家三五成群,有演有讀,煞是熱鬧。匯報開始了,每一組都爭先恐后。)
組長1:我們一組分角色朗讀。……
組長2:我們一組分小節朗讀。……
組長3:我們小組編演了課本劇。……你瞧:扮演“狐貍”的連彬挺著肚子,擺動雙臂大搖大擺的走在前面。扮演老虎的陳曹龍已經威嚴掃地,縮著頭跟在狐貍后面,還不時地四處張望……逗得全班哄堂大笑。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悟、體驗和理解。”“對學生獨特的感悟和體驗應加以鼓勵。”教學中用這種新理念,借助小組合作學習,讓每位學生轉換角色,用自己的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這些獨特的體驗去感悟課文語言的準確、生動,充分發掘他們的表演的欲望,最大空間地給每位學生參與學習的機會,使課堂充滿生氣和活力。
4、合作評價
生:xx同學一邊演一邊笑,不是很認真。
生:xx同學沒有把狐貍的狡猾演出來。
生:xx同學演的很精彩。
……
設計意圖:評價是小組學習的導向。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評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二年級的學生對于表演的評價雖然比較稚嫩,但這是他們親眼目睹后的真實想法。教師作為一員深入學生中去,聽取學生的意見,發表自己的看法,為他們提供一些指導性的幫助。這樣不僅有利于使學生了解自己的情況,及時改正錯誤,而且還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和創新意識,使學生在良性循環中領悟競爭與合作的關系,體驗集體組合的力量。
(四)語言訓練,拓展延伸
1、照樣子寫詞,至少三個(必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