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教學反思(通用5篇)
新學期教學反思 篇1
新學期,本人的感想很多,想要和學生盡快成為朋友,因為上學期出去學習,所以沒有給他們課,很想現在就進入課堂,和他們相識。只有相識才能相知,和他們融為一體,在教學中應發揮學生現有的資源,把他們利用起來,增加課堂的氣氛,同時讓他們主動交流,獲得新知,把他們積極性調動起來,確實作為一名生物教師,應該讓他們知道生物學是一門科學。可以通過這門科學來讓孩子們提高認識,增強體質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能發揮應有的作用。這些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并且時常發生,與學生密切相關,他們現在正是青春期。
作為生物教師有責任幫他們度過青春期,尤其七年級的學生進入青春期時間比較早,對于一些事情比較朦朧,有時還比較敏感,還有些自以為是,不服輸、不認錯、爭強好勝、愛面子等特征。教師應當進行及時的教育,培養他們的熱愛生活,熱愛集體的精神。讓他們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過強的逆反心理狀態。同時培養他們能積極地悅納自我,也就是真正了解自己,正確評價自己,樂于接受并喜歡自己,承認人個體之間是有差別,允許自己不如別人,保持樂觀積極心理狀態,體現自我價值。還要善于與同學老師和親友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樂于交往,尊重友誼。
我想以上這些就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把學習當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這樣他們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在學習上,這是一種遷移法,學為人師、行為示范。一直是我的座右銘,總是思考這樣的問題,什么課是最好的課?什么樣的老師是最好的老師?在講課時, 老師在表演,讓學生提出問題是最好的課,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能在教師的啟發下能夠創新,這樣的老師是好老師。
新學期教學反思 篇2
不知不覺,開學已經四周了。三年級的教學工作感覺沒有上個學期那么輕松和有趣。分析了一下幾個原因:
一、學習內容抽象、枯燥。第一單元主要是圍繞介紹新同學的話題。關于男生、女生,來自己哪個國家等內容。這個跟上學期的食品,水果比起來就乏味了一些。而卻句子也長了不少。所以學生學起來感覺有點吃力。
二、還沒有很好的利用師徒關系來促進他們的學習。
三、對待上課時的參與和紀律還不夠嚴格。
四、對于預習的重要性強調的還不夠。
基于以上的原因,接下來要逐一的采取對策。
一、利用生動有趣的游戲和活動來帶動學習的氣氛,變枯燥為有趣。
二、充分利用好師徒關系,發揚一對一幫扶精神。提高集體榮譽感。
三、多多強調預習,多鼓勵和表揚預習的同學一帶動更多的人預習。
四、上課時要更加嚴格的要求學生。做到“五到”,即eyes, ears, mouth, heart and finger.
新學期教學反思 篇3
在教學方面,作為一個年輕的新教師,我努力向老教師學習,盡量多地聽他們的課,從中汲取經驗。從2004年8月下旬開始新課程培訓到現在,我們逐步走入了新課程。
在培訓中使我認識到,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美國課程學家多爾認為,在現代課程中,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作為“平等中的首席”,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
其次,新課程倡導教師“用教材”而不是簡單的“教教材”。教師要創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學精神和智慧,要對教材知識進行重組和整合,選取更好的內容對教材深加工,設計出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課來,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的知識激活,形成有教師教學個性的教材知識。既要有能力把問題簡明地闡述清楚,同時也要有能力引導學生去探索、自主學習。
再次,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
最后,新課程評價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識、有能力、有紀律的創新型人才。
以上幾點是我在這一學期教學實踐和學習時的心得。新課程改革已全面展開,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們應該盡快成長起來,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難,要不斷學習、反思,不斷充實自己,積累經驗,在實踐中去感悟新課程理念,讓實踐之樹常青。
總之,萬事開頭難,但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總的來說,一學期來,我在教書育人的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專業水平和教學經驗,在實踐中學習。
新學期教學反思 篇4
小學新學期開始了,你要反思一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小學新學期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新學期教學反思一
新學期開始了,忙忙碌碌的教學工作周而復始。寒來暑往,在四季交替的變換之中,不變的仍是一份對工作的努力。在上半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我通過反思,總結了以下自身需要提高的地方:
第一,在備課方面,不能局限于知識點,重點。而要在原有的知識點上發現需要拓展的內容。提煉經典的句子和短語,這樣可以打開學生的思路,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在六年級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本班的搜索小組,搜索更多的和外國文化相關的內容,讓學生分成小組,由組長組織自己的組員,給每個組員分配任務,做成PPT,以這種形式讓全班同學對外國文化有更直觀地了解,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學能力。
第二,在講課方面,重難點的地方需要再放慢速度和重復講解,照顧學困生的聽講進度和對知識的消化能力。在課堂上我總想盡量多的給學生灌輸內容,可是灌輸的多了學生未必能消化。導致一堂課下來,練習跟不上,講得多,可是卻未必見效果。在口語方面,盡量用英語授課。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英語環境。在課的步驟上,盡量做到逐步深入,由簡單的詞引到句子,再由句子引到句子和段落,這樣由易到難,符合孩子們的認知規律。
第三,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作為一名教師,必須精通自身業務,不能局限于自己所教的范圍。孩子們的知識面越來越廣,想給孩子們一碗水,你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因此,在自己的業務范圍里,對自己的業務能力的深度和廣度做一個提升。自己教了十余年英語,發現自己其實離這個專業越來越遠,語言不是一成不變的,而反思自己的外語水平好像還停留在剛畢業時那個水平。真是慚愧啊。忙碌的工作總是成為自己不學習的借口,今年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補習一下自己的專業知識。
最后,新的學期要有新的精神面貌,隨著自己年齡漸漸大了,偶爾總是會回憶起自己的求學生涯,回憶起教過自己的老師們……生命是短暫的,希望我教過的孩子將來長大后也能想起曾經教過她們的老師的笑容,因此,在課堂上我要多多保持微笑,努力營造一個輕松快樂的高效課堂。嗯,努力!作為一名教師面對的對象就是學生。而學生都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每一個學生都有其不同的性格特點,而性格就像是一個萬花筒,總是有不同的花色切面。所以,作為一名教師首要的任務就是育人。在這一方面,在這一個學期里,我會向所任教的各個班主任好好討教,爭取在班級管理方面有更大的進步。讓每一個學生能夠健康的茁壯成長。
總之,希望本學期能夠順順利利地幫助畢業班的孩子完成小學的學業,順利升入理想的中學。也希望二、三年級的學生能圓滿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升入新的年級。
小學新學期教學反思二
新課程改革的目的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因此,中小學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新課改的需求。其實,今天的教育者本身也已越來越認識到教學反思不光是對教師本身的提升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同時,對促進我國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也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不斷變革是現代教育的特征之一,目前,我國正經歷一場如火如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素質教育、主體教育、創新教育的意蘊是此次改革的根本目的。面對學生獨立個性的張揚、全面素質的提升、主體能力的增強、創新潛能的開發,廣大小學教師不能僅僅滿足于“教書匠”的角色,并且這已遠遠不能適應時代精神的迫切要求。教師必須從傳統的角色中走出來,從而成為新課程的研究者、實施者和創造者。學校應該成為教師成長發展的學習型組織,學校的發展首先要以教師的發展為前提。學校要幫助教師形成自我發展意識和自我發展能力,讓教師真正成為自己發展的主人。要真正提高教師的內在素質,必須尋求促進教師發展的新方式,為教師發展提供幫助。
農村教育的發展一直是制約我國教育跨越式展的瓶頸,這里,不僅有經費的問題,管理的問題,也有教師自身素質的問題。而教師教學反思就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的有效途徑之一。
本文在詳細分析農村小學教師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實現自身發展所面臨的困境基礎上,據此探討農村小學教師實現教學反思的有效途徑。
一,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學反思所面臨的問題
(一)格式比較單一和封閉,有模式化的傾向
總的說來,現在小學絕大多數教師的教育教學反思活動只是通過教師寫個人反思日記來實現的,日記內容五花八門,總之大多數都是為了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有些教師是無所不用其極來應付檢查。有的教師將其總結概括為“先寫不足之處,然后寫獲得啟示,最后寫怎樣運用”。形成了清代文人的“八股”格式,真是汗顏啊。其實呢,教師教學反思的方法、方式有多種多樣。可以開展網絡教研活動,擴大教師交流的范圍。尤其是不同地區之間的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互相交流各自的教學心得體會。反思方法還可以是個人反思、集體反思、對話反思。但大多數學校的教學反思只流于表面的感性認識,未能進一步升華至理論探索的層面,因而也不能總結出教育教學的規律。所以,教師可以在時間和條件允許的范圍內,同事之間互相指點評論,相互學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促進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以更好的適應新課程教學。
(二)重教師而輕學生
當前我國教育教學反思的著重點多放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教學過程、等方面,即所有的眼光都放在教師的身上,而對于“學生的學”反思卻少之又少,這樣在教學實踐中缺少成效性。這種現象在鄉村學校中尤為突出。畢竟,“一切都是為了學生”,才是教育教學工作的重心,教師的發展也要圍繞著這一重心。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忽視對學生的分析和反思,也去失去了教學反思的意義和價值。
小學新教師教學反思4篇小學新教師教學反思4篇“教學相長”,“教”與“學”是統一的,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的。不能把忽視其中的任何一個方面,它們是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在現在的鄉村學校中尤其要把“教”和“學”聯系在一起,在這個方面要加強。
(三)教學反思中一味苛求自己
有些教師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師對教學工作有著高度的責任心,對學生關懷備至。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總是把一些不該自己承擔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責備自己對學情不了解,或者是沒有深層的挖掘教材,而事實上這根本不是教師的原因,而是社會上的某些原因。結果,弄得一些老師心力交瘁,不能體驗到教書育人的快樂。
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農村小學教學反思實現途徑的探討
(一)轉變思想觀念,發展教學反思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反思不能再固守在傳統的、單純的寫日記的模式上,要改變這種現狀,首先要轉變廣大教育工作者—教師的態度。要讓教師們從心理上對教學反思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教學反思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寫的,而是為了更好的“教”而反思的。如果在心理上端正了態度,那么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教師的素質、教學的質量將會得到更好的提高。
(二)發展教學反思模式的多樣性,彰顯教學反思的個性化
發展教學反思模式的多樣性,學校結合自身的特點,開展個人和集體教學反思相結合的模式。個人反思可以分為“課后思”;“周后思”或“單元思”;也就是說,一周課下來或一個單元講完后反思,摸著石頭過河,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質量分析,這是比較完整的階段性分析。通過期中考試,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意見,從而進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個學期、一個學年或一屆教學的宏觀反思。集體反思是一種互動性的活動,它是教師間成功的分享、合作學習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學習的共同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事間提出有促進性、針對性的建議,促使教師不斷反思,從而獲得更新、更全面的認識。
(三)開展多種樣式的活動,為教學反思提供平臺
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使一批優秀教師在活動中成長并脫穎而出,并起到一定的帶頭作用。學校教研部門在開學之初學校教研部門,可以制定一學期的教研計劃,利用多種多樣形式的教研活動,營造濃厚的學校教科研氛圍,以比賽的形式促進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讓教師互相反思。在活動過程中,對于表現優異的教師可以給予適當的表彰和獎勵。教師在教育教學反思中得到了鍛煉、洗禮,并生成了教學資源,對于教師的教學能力無疑是一個提高。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活動,讓教師在鍛煉中成長,在成長中鍛煉。
(四)教育主管部門應該改變教師的評價機制,為農村小學教師的教學反思開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教育主管部門不能只要求教師要走進新課程,還要改變以往的教師評價機制,為農村小學教師的教學反思開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現在的一些教師評價機制已不適合教師教學發展的需要,同時也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和教師、學生發展的需要。因此,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要建立起一個有效的、長期的、互動的評價機制,為農村小學教師開展教學反思工作提供催化劑。由此可見,良好的外部條件是農村小學教師開展教學反思的有力保障。
總之,教學反思是為了提升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實踐和教學行為,其最終目的不但是為了思而思,而是為了更好的指導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教師通過反思,積累了經驗,優化了自己的辦學行為。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小學教師要有所為,有所思,在教學實踐中豐富自己的見聞,開闊自己的視野,提升我們的辦學理念和提高我們的辦學質量。
行成于思,業精于勤。我們廣大小學教師要勤于反思,不斷提高對教育教學的認識,必能“聚沙成塔”,適應新一輪的新課程改革的需要,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成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
新學期教學反思 篇5
新學期,老師和同學們都要懷著新的心情來到教師,學習生活,下面是初二年級班主任新學期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初二年級班主任新學期教學反思
初二第一學期結束時,大家都快樂的迎接著寒假的到來,迎接著新年的到來。但我的心里卻充滿了失敗感,因為在初二的八個班級中,我所帶的二(5)班總體成績并不理想。在整個學期中我們班只拿到了兩面循環紅旗,在學習方面只處在年級中等水平。
我雖然參加工作好幾年了,但做班主任的時間卻只是剛開始。在剛接這個班時,我總認為 “嚴師出高徒”,無嚴無以成班,所以在管理班級時一味地要求嚴。在班會上我氣宇昂揚的宣讀《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鄭重地向學生宣布這要遵守那要遵守,這不可以做那不可以做,如有違反絕不輕饒。對學生說話也是盛氣凌人的氣派,總想用班主任的“嚴”壓住學生。
回想這半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覺得自己付出很多,早上和學生一起起床,然后出早操;中午午飯后顧不得休息就趕快去看學生午休;晚上查宿舍等學生睡了才回來洗臉休息(我們學校有寄宿的學生)。在校的這五天,每天都是如此。平時除了把自己的教學任務做好還要想著如何搞好班級。我想在我的“嚴威”之下學生一定會老老實實的學習,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但結果并非如此,班級非但沒有“風平風靜”,反而出現了幾個屢教不改的“問題學生”……是什么導致這樣的結果?對此,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反思一:真正做到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并把關心落在實處了嗎?
雖然我是由初一跟到初二的,但因為初二開學前才分的班,我對大多數學生的情況并不是很熟悉。這也是好事,因為他們也摸不清我的情況,于是我先對學生來個下馬威。整天以一個看不到笑臉的班主任形象出現在他們面前。我在工作中總是追求嚴,所以把學生都看成了學習的機器,從沒要去了解他們每個人的內心。其實他們中有好多同學都有很曲折的經歷。要么是單親要么是雙孤。每個問題學生的背后也都有一定的原因,十五六歲的少年正是思想極不穩定的年齡,正是叛逆的年齡。當他們違反了班級的紀律時我只是一味的去呵斥他們,去和他們講大道理。例如自習課上總有幾個同學愛講話,對這些同學我課下找他們談話,狠狠地把他們批評一頓,可幾天一過又還原了;也借助過同學的輿論力量批評過他們,可他們好像無所謂。我每天對他們進行嚴加控制,相信這樣之后,這些同學會乖乖的聽話,但結果是課堂是他們討厭的地方。
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我并沒有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沒有解開他們的心靈。《新課程標準》在"情感與態度"中強調:學生應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生活中或在學習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知識的信心。面對這些愛講話的學生。能說我做到關心、愛他們了嗎?后來我漸漸明白,自己過分的嚴使得一部分學生壓抑了個性,而其中另一部分則產生了逆反心理,對要求反而不去認可和接受了,成了“問題學生”。
反思二:我調動起班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了嗎?
我忽視了——積極的開展開展班級活動,可以使班集體充滿活力,可以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習。
我在工作中一味的強調學知識的重要性,認為只有學好書本上的知識才可以證明你的成功,我對學生說只有埋頭苦學才會有好成績。班級中有好多的學生都有他們自己的愛好:有的喜歡打乒乓球,有的喜歡打籃球等。因此他們常常上課遲到,或者因為貪玩作業沒有完成。批評了他們后還是會再犯。對于這種情況我專門開了個班會,為了讓他們把成績提高,最后規定——不準任何同學再去打乒乓球或籃球。另外,為了保證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學習我拒絕搞任何活動。但學期結束后他們的成績并沒有明顯的提高。
現在回想起,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我的身上。我只是收住了他們的身并沒有收住他們的心。其實積極開展班級活動反而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正是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他們愛好廣泛,精力充沛,個性各異,我不能單一的要求他們埋頭苦學,也不能僅僅用行政命令和簡單的紀律來約束他們,他們都是充滿活力的少年。應該在班內多搞一些活動,這些活動都應盡量從學生的特點出發,安排上注意計劃性、趣味性和科學性。如“三五”學雷鋒節時,要求每一位學生至少做一件好事,最后還要評出“學雷鋒標兵;“五四”青年節時搞個“做個有志青年”的演講比賽,讓他們借此機會即鍛煉了寫作能力和演講能力,又進行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七一”建黨節時進行“我們向著黨”的黑板報征稿活動; “十一”國慶節時開展“我和祖國”的詩歌朗誦比賽;元旦組織開展班級文藝晚會等。另外再組建幾個興趣小組給他們盡顯天才的空間和機會。
反思三:致命的弱點:沒把學生當成是班級的主人
表現在忽視了班干部的作用和班級全體學生的集體意識的培養
在過去的這一學期我們班只拿到了兩面循環紅旗。要說我是真的付出了很多,紀律和衛生我每天都要到教室里嘮叨一遍,班級大大小小的事情我都要親臨指揮,但是卻總會出現問題,還有晚就寢時紀律也總是治不好。我對班級盯得越緊班級反而越會出事情。當問題出現時我就很氣憤的到教室里狠狠的批評一通,但是問題并沒有因為我的“批評“而不再出現。我感覺很苦惱也很累,開始抱怨起班主任工作的難度。我到底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嗎?我感到壓力很大。
其實在一個班級里班干部起著很大的作用,而在過去的一個學期里我總是“剝奪”班長的權利,許多的事情都要親臨。這樣是累了我,又讓班長失去做班長的興趣。班長最后是沒了工作熱情和又沒了鍛煉的機會。另外,要想真正的管好班級還得靠學生自己,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提高他們的自覺意識,讓學生自己做班級的主人。其實學生的身上有很大的潛力,也有很強的能力。讓他們自己管理班級可以提高每一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公民意識,使他們全面發展、健康成長,還可以培養他們的自治能力、公民意識、民主意識、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有利于學生平等觀念的養成和公民角色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