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矛與盾》教學設計
指名讀,生猜是什么樣的人在讀?(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及模仿能力。)
4、師:聽了旁人的質問,那個人有什么反應?生:那個人啞口無言。
師:你是從書上哪個地方知道的?你能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
生:其人弗能應也。那個人不能回答。
師:(引導學生說)“弗”就是“不”的意思,你能讀讀這句話嗎? (生讀此句師板書:弗能應也)
5、師:面對旁人的質問,他為什么答不上話來呢?小組討論一下,幫那個人總結一下教訓!生小組討論發言:楚人言過其實,前后矛盾,不能自圓其說。(師板書:道理)
(四)探究寓意
1、選擇小組上臺表演,學生評議
練習把這個故事演出來。(提示:根據你們小組的實際情況,可以采用課文的原話,也可以結合自己的理解,豐富故事中的情節,表演時要注意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
2、采訪圍觀者:你們為什么這樣說?為什么笑?
3、同學們幫他出出主意,怎樣把他的矛和盾賣出去。
4、得到的啟示:學生總結。
5、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碰到過類似的事情嗎?與同學交流一下。
6、動畫欣賞。
三、回味朗讀,練習背誦
1、寓言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寓言中的道理耐人尋味。老師帶來了《矛與盾》的動畫欣賞,大家輕松一下。
2、大家和著音樂試著背一背。
學古文沒有捷徑,唯有多讀多背,方能學以致用。大家隨著音樂一起背背吧!不會背的方再看看書,會背的大家一起背。
四、板書設計:
矛與盾
(堅)盾 莫能陷 (利)矛 無不陷
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