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的“呼喚”》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濕地的“呼喚”》位于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大地的呻吟》的第三課。主要通過生活在線、追根求源、環保在行動、綠色延長線四個環節,引導學生聯系了解我國濕地類型及特點,了解我國濕地資源在利用中出現的問題及其對策,通過調查了解周圍濕地的情況,從而引導學生樹立保護濕地的意識。
學情分析:
通過前幾個學期的環境教育教學,學生們基本把握了所開設課程的知識,有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良好,有一定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環境保護知識,但不系統、不全面。學生個體間存在差異,個別學生不愿開動腦筋,學習愛好不濃,極少開展綜合環保實踐活動是他們滯后的原因。要綜合利用多種教育資源,在培養學生的環 保行為習慣方面著重加以指導。
活動目標:
1.使學生了解我國主要的濕地類型及其特點;知道我國濕地、的分布情況。
2.通過聯系前面的氣候、地形知識進行讀圖分析的過程,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并認識到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
3.通過學生了解我國濕地資源在利用中出現的問題及其對策,使學生正確認識土地資源與人類的關系,以及治理、開發、利用與保護濕地資源的意義,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人地關系觀點、地區差異觀點、因地制宜觀點以及正確的資源觀。
教學建議
教學重點:我國濕地資源的利用類型、構成特點、當前濕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采取的措施。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教學難點:如何保護濕地。
教學方法:探究法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化肥的資料:包括化肥施用價值和意義,過量施用化肥帶來環境破壞、當地化肥施用種類、制作有機肥料的方法等資料。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有句古話叫做“民以食為天,食以土為源”,這說明的是什么意思?
[學生回答]說明土地是一個國家農業生產的基礎。
[過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我國濕地資源的狀況如何。
[板書] 《濕地的“呼喚”》 [解釋]濕地資源指目前和可預見到的將來可供人類開發利用的土地,它是人類最寶貴最基本的自然資源。
二、引導讀圖
結合“我國濕地資源利用示意圖”和“我國耕地減少,分組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濕地按利用類型,主要分為哪幾種?
2.我國以哪種濕地利用類型所占比例最大?濕地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幾分之幾?難以利用的濕地資源占了多少?這會導致哪些問題出現?
[轉折]濕地資源是一種可再生資源,但是由于人類不合理的利用,濕地資源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活動]讀書上所給的資料,請你來概括一下,我國的濕地資源都面臨著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是如何產生的?我們應該怎樣解決呢?
[學生讀資料]
三、教師小結
1.當前濕地利用中的問題
(1)濕地資源相對減少 。
(2)濕地資源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荒漠化問題、草場超載等)
2.我國濕地利用的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3.采取的措施
(1)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
(2)開源節流(合理規劃各項用地,因地制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3)加強濕地資源的建設和保護
小結:濕地資源是可再生資源,但是由于人類的不合理利用,我國出現了嚴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場資源超載、森林資源日益減少等一系列問題。濕地對我們這個人口將近13億的國家來說,尤其顯得重要。大家都要愛護我們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