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工作》讀寫練習的設(shè)計
一、利用信息技術(shù),豐富學生課前感知
周總理人格偉岸,誰和他接觸,誰都會崇拜他。他那偉岸的人格能感染所有的人,對于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讓我們的學生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來理解、認識他,是十分困難的。于是,我在課前讓學生通過書籍、網(wǎng)絡(luò)了解及查閱有關(guān)周總理的資料,這樣,有目的的閱讀、收集、積累,可以使學生縮短時代的距離,對課文內(nèi)容有整體的了解。由于學生課前胸中有積蓄,帶著豐富的知識進入課堂,學習過程的智力背景就相當廣闊,掌握教材內(nèi)容也變得相當容易。就為學生下一步主動參與學習的內(nèi)部需求奠定了基礎(chǔ)。
二、利用信息技術(shù),創(chuàng)設(shè)朗讀情境
在寫到周總理審稿時,文中有這樣幾句:“他一句一句地審閱,看完一句就用鉛筆在那一句后面畫一個小圓圈。他不是普通的瀏覽,而是一邊看一邊在思索,有時停筆想一想,有時還問我一兩句!边@里的細節(jié)描寫,不僅寫出了周總理審稿時的神態(tài)、動作,更重要的是寫出了周總理嚴肅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周總理審稿的形象躍然紙上。在品詞品句的基礎(chǔ)上,我利用音樂創(chuàng)設(shè)了這樣一個情境:“同學們,總理這樣一絲不茍、全神貫注、極其認真地審閱的僅僅是這一份文件嗎?
對,那“一尺來高的文件”周總理都是這樣一份一份審閱的。讓我們一起用自己的心走進這極其不簡單的一夜。 ”
(低沉舒緩的音樂聲起。)
師: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坐在那張不大的寫字臺前,拿出了他今天晚上要審閱的第一份文件,只見他──
學生接讀“他一句一句地審閱,看完一句就用鉛筆在那一句后面畫一個小圓圈。他不是普通的瀏覽,而是一邊看一邊在思索,有時停筆想一想”。
師:夜很靜,人們早已經(jīng)進入了甜美的夢鄉(xiāng),時鐘“嘀嗒嘀嗒”地走著,而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依然坐在那張不大的寫字臺前,只見他──
學生接讀他一句一句地審閱,看完一句就用鉛筆在那一句后面畫一個小圓圈。他不是普通的瀏覽,而是一邊看一邊在思索,有時停筆想一想。
師:東方發(fā)白,天將破曉,敬愛的周總理揉了揉疲倦的雙眼拿出了今天晚上他要審閱的最后一個文件,只見他──
學生接讀“他一句一句地審閱,看完一句就用鉛筆在那一句后面畫一個小圓圈。他不是普通的瀏覽,而是一邊看一邊在思索,有時停筆想一想”。
這不是簡單的重復,在音樂創(chuàng)設(shè)的這個情境中,賦予文字想象的空間,學生通過三次引讀,仿佛看到了一夜周總理伏案工組的情景,感受到了周總理嚴肅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感受到了周總理工作的勞苦,拉近了與文本的距離。
三、利用信息技術(shù),激發(fā)學生情感
課文寫的是周總理一夜工作的勞苦,但作者的深意是要說明總理每個夜晚都是這樣的。課文結(jié)尾處的一句話這樣寫道:“我看見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個夜晚都是這樣工作的。”這點睛之筆,透露了作者寫作的真意。周總理幾十年如一日,為黨為國為民操勞,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因此,本文寫的雖是周總理在建國初期普普通通的“一夜”,但這一夜都是他無數(shù)個繁忙、勞累的夜晚的寫照,是他一生辛勞的縮影。學完了課文以后,我適時的利用信息技術(shù)補充介紹了周總理在身患癌癥后仍然廢寢忘食工作的事例和圖片:緩緩的音樂聲中,出現(xiàn)了被病魔折磨得只剩下45公斤的周總理,他是那么消瘦,那么憔悴,可他還在人民大會堂做最后一次政府工作報告,還在醫(yī)院里接見各國使團和領(lǐng)導人,甚至臨終的最后一句話是對身邊的醫(yī)生說:“我這里沒什么,你們還是去照顧別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們!边@是周總理活著的時候說的最后一句話。一張張珍貴的照片,真實、直觀地呈現(xiàn)了周總理最后的生命軌跡,更在音樂地烘托下,直達人的靈魂?吹竭@兒,許多孩子的眼睛濕潤了,他們甚至哽咽了,他們再一次被周總理偉大的人格所感動,所震撼了,進而使學生的崇敬和愛戴之情得以升華。學生迫不及待地想一吐心中的感慨。為了滿足學生迫切想表達的欲望,此時,我水到渠成安排抒寫心聲的環(huán)節(jié),“周總理,我想對您對說……”升華學生的情感。在他們飽滿的感情得以傾吐的同時,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課堂氣氛也達到了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