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鳳凰》教案(精選2篇)
《雕鳳凰》教案 篇1
我們要全面客觀地分析和判斷事物,不要在沒有了解事物的完整的真面目前,就隨便發表意見或輕易下結論。小編在這里整理了《雕鳳凰》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助到您。
雕鳳凰
古時候,有個有名的木匠要在木頭上雕刻一只鳳凰。人們聽說了,一窩蜂地跑來看。
木匠在木頭上勾了個大體輪廓,就不慌不忙地雕起來。
當鳳頭、鳳尾還沒雕成,羽毛也沒有刻完的時候,圍觀的人就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
看見鳳凰頭的人,撇撇嘴說:“那是什么鳳凰啊,簡直像公雞。”看見鳳凰身子的人,斜斜眼睛說;“雕的一點也不像鳳凰,倒像只又丑又笨的鴨子。”其余的人也指指點點附和著說:“還是有名的木匠呢,真丟人!瞧那笨手笨腳的樣子,還想雕鳳凰呢!”
聽了這些,木匠并不理會,仍然專心致志地雕刻著。
圍觀的人覺得沒多大意思,便三三兩兩地散開了。只有一位白胡子老頭仍津津有味地欣賞著。
沒過幾天,鳳凰雕成了,還添上了鮮艷的色彩。人們又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
只見鳳凰翠綠的冠子高高聳立,鮮紅的爪子閃閃發光,色彩繽紛的身子格外耀眼,鮮艷美麗的翅膀躍躍欲飛。
木匠用刻刀輕輕一點,給鳳凰刻上了一雙明亮的眼睛,鳳凰立即撲嚕嚕地拍打翅膀,騰空飛起,在屋梁上回旋飛翔,三天三夜沒有降落。
這時圍觀的人齊聲稱贊,一致驚嘆鳳凰的精美,夸獎木匠技術非凡。
那位白胡子老頭聽了,扭過頭來,說:“別忘了,開始的時候你們是怎樣議論啊!”一句話說得人們都羞愧得低下了頭。
《雕鳳凰》閱讀題目與參考答案:
1.給畫線的詞語選擇合適的解釋。
圍觀者夸獎木匠技藝非凡。
A.十分,極
B.超過一般
C.比較好
正確答案:B
2.給畫線的詞語選擇合適的解釋。
圍觀的人覺得沒多大意思。
A.思想內容
B.意見
C.情趣;趣味
D.心意
正確答案:C
3.結合句子選擇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津津有味( )
A.挖苦
B.索然寡味
C.起飛
正確答案:B
4.結合句子選擇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降落( )
A.索然寡味
B.挖苦
C.起飛
正確答案:C
5.結合句子選擇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稱贊( )
A.索然寡味
B.挖苦
C.起飛
正確答案:B
6.結合句子選擇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專心致志( )
A.五顏六色
B.聚精會神
C.慚愧
正確答案:B
7.結合句子選擇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五彩繽紛( )
A.五顏六色
B.聚精會神
C.慚愧
正確答案:A
8.結合句子選擇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羞愧( )
A.五顏六色
B.聚精會神
C.慚愧
正確答案:C
9.給短文加個題目。
答:
答案解析:
參考答案:雕鳳凰
10.這篇文章給了你什么樣的啟示?
答:
答案解析:
參考答案:這個故事重點敘述了人們對木匠雕鳳凰時和雕成鳳凰后的不同議論、反應,揭示了這樣的道理:要全面客觀地分析和判斷事物,不要在沒有了解事物的完整的真面目前,就隨便發表意見或輕易下結論。
《雕鳳凰》教案 篇2
《雕鳳凰》是一則寓言故事。它重點敘述了人們對木匠雕鳳凰時和雕成鳳凰后的不同議論、反應,揭示了這樣的道理:要全面客觀地分析和判斷事物,不要在沒有了解事物的完整的真面目前,就隨便發表意見或輕易下結論。根據教材特點,可設計如下兩種教法。
一、反復比較 領悟寓意
先在比較中劃分段落。讓學生自學生字詞,粗讀課文,主要內容有了初步印象后,可引導學生在比較中劃分段落。
1.內容上的比較:
、僬n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谀睦飳懙聒P凰前?哪個詞作了提示?哪個詞描述人們的情態?
、勰睦飳懙聒P凰時?從文中的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寫了哪些人的哪些情態?
、苣睦飳懙聒P凰后?從文中哪個詞語可以看出?
、郯词虑榘l展順序本文可分幾段,怎么分?各段重點寫了些什么?
2.寫法上的比較:
、賴@木匠雕鳳凰的事情,圍觀的人在雕鳳凰時和雕成鳳凰后有哪些不同的議論、反應?
②前后兩種截然不同的議論和兩種人的不同反應構成一種什么樣的寫法?
、畚闹械谝蛔匀欢螌懥诵┦裁矗孔饔檬鞘裁?(交代起因、點明文題)
④注意文中兩個大層次的對比,試給課文劃分段落并寫出大意。其次在比較中把握關鍵。在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后,教者可抓住三種比較引導學生把握關鍵,突破難點。
1.圍觀人的兩次議論比較:
、嬴P凰還沒有雕成時,圍觀的人是怎樣議論的?有哪幾種議論?劃出議論中的關鍵詞語。
②他們議論時是怎樣的情態?說明了什么?
、埒P凰雕成后,圍觀的人又是怎樣議論的?有幾種議論?劃出議論中的關鍵詞語。
、車^人的兩次不同議論中,哪一次正確?為什么?
、葑髡呓柽@兩次不同的議論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白胡子與圍觀人的不同反應比較:
、俚聒P凰時,白胡子老頭與圍觀人有什么不同的反應?
②白胡子老頭為什么仍“津津有味地欣賞”?說明了什么?
③白胡子老頭與圍觀人的不同反應構成什么寫法?對比的目的是什么?
3.木匠雕鳳凰時和雕成鳳凰后的情態比較:
、倌窘抽_始雕鳳凰時是怎樣的情態?說明了什么?
②木匠遭到譏笑時又是怎樣的情態?與上下文有什么聯系?
③木匠給鳳凰點睛時,又有怎樣的情態?與首尾中的哪些詞語相照應?
、苣窘骋蝗缂韧那閼B舉止說明了什么?
在上述比較中,教師可輔之以下列板書,幫助學生加深印象,把握重點。
雕鳳凰(板書)
最后在比較中領悟寓意。
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后,結合上述板書,啟發學生思考后填上括號中的內容,再在比較中領悟本課的寓意:①木匠并不因圍觀人的譏笑而喪失信心,從中說明了什么?②白胡子老頭也不因圍觀人的“七嘴八舌”而改變自己的正確主見去附和,這說明了什么?③圍觀人“羞愧”的原因是什么?他們錯在哪里?為什么會錯?從中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④引導學生從寫作的詳略、人物的主次等方面去分析、比較出本文的寓意。
二、仔細品味明白道理
首先在品味中理解課文。
1.品味結尾,感知整體。
①課文結尾告訴我們,在圍繞雕鳳凰的不同議論和反應上,誰對誰錯?為什么?
、谖闹薪Y尾告訴我們,課文主要寫誰?聯系課文內容想一想,開始的時候,你們是怎么議論的?現在呢?因此本文采用的是什么寫法?給課文劃分段落,標明段意。
2.品味重點,理解課文。
①“當鳳頭、鳳尾還沒雕成,羽毛也沒刻完的時候”為什么“圍觀的人就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了?“七嘴八舌”用得好不好?為什么?如果把“七嘴八舌”換成“各抒己見”好不好?為什么?
②圍觀的人們議論時有哪些情態和語言?有這樣的情態和語言說明了什么?聯系下文想一想他們后來“羞愧得低下了頭”的原因是什么?
、廴藗冏h論中的“簡直像”、“倒像”換成“有點像”、“好像”好不好?為什么?
、馨缀永项^與圍觀人的反應有什么不同?說明了什么?構成什么樣的寫法?如果把文中的原句改成“只有一位白胡子老頭呆在那兒心不在焉地看著”好不好?為什么?
⑤圍觀的人是怎樣散開的?與下文中怎樣趕來形成什么寫法?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耷懊娴摹捌咦彀松唷比N議論與后面的“齊聲稱贊,一致驚嘆”又構成什么寫法?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
、呶闹心膸滋帉懙侥窘常磕窘巢⒉灰騽e人的譏笑而停止雕刻,說明了什么?
⑧本文主要寫圍觀人還是寫白胡子老頭、木匠?
其次在品味中明白道理。
、俦疚臑槭裁匆攲憞^人前后兩次不同的議論?這樣寫與文章的中心有什么關系?
②圍觀人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議論錯了?又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夸獎對了?從中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蹖W習了這篇課文,我們以后分析判斷事物應怎樣?不應怎樣?
最后在品味中布設板演。
結合上述品味,讓學生在品味中板演填表,使他們對作者思路有完整的了解,并起到消化鞏固強化、辨別詳略、理解寓意的教學效果。
。▽O明言)
《雕鳳凰》板書設計
此板書圍繞“①圍觀的人們開始是怎么議論的,后來又是怎么議論的,②圍觀人的態度與白胡子老頭的態度有何不同,③木匠對人們議論采取什么態度”這三個問題,抓關鍵詞句,設計了“鳳凰展翅飛翔”的板書。中心用一個橢圓(鳳凰之身),表示課文以木匠雕鳳凰為中心線索;兩旁用色彩鮮艷、相互對立的直箭頭、弧前頭(鳳凰雙翅),表示人們在木匠雕鳳凰前后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對比鮮明;底下用一個直箭頭(鳳凰之腿),表示白胡子老頭立場堅定,不人云亦云;橢圓中間一對筆直、醒目的箭頭,含蓄而巧妙地暗示了“我們要像木匠那樣,只要認定一條道路,確定了一個目標,不管他人怎樣評說,都要堅定不移,自始至終地走下去”這一做人道理;最下面的“白胡子老頭”用“口”將其圈。P凰之足),表示我們要像白胡子老頭學習,而不要像圍觀的人們學習,“在一件事還沒完成時,不要隨便議論;一定要等到事情全部完成再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