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開學第一課教案(通用3篇)
德育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1
“我搶到了,哈哈!”同學們緊盯屏幕,幾秒鐘,紅包就被搶光了。2月22日,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開學第一天,這是1501建筑工程班課堂上的一幕。
今年52歲的該校校長孫興洋給39名學生專門帶來了家鄉特產阜寧大糕,他說這個禮物希望同學們“步步高升”。面對這群95后,孫興洋趕時髦問好“猴賽雷”,他掏出手機,清點班級人數,在班級微信群里發了133.33元紅包,希望同學們“要高升”。
班里頓時熱開了鍋。
新學期的第一節課,區別以往輔導員或班主任介紹新學期工作安排,今年,在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課堂上,學校書記校長等校領導親自上陣,還邀請企業代表、食堂阿姨、宿管阿姨、社區民警紛紛走上講臺,用自己的方式給同學們上開學第一課。
校長“紅包課”鼓勵學生
學生紀康華是第一個搶到紅包的同學,孫興洋邀請他上臺介紹自己新學期的目標。校長獎勵了他一張校長早餐會的入場券,這標志著紀康華這學期可以參加與校長面對面一起吃早餐的活動。
搶紅包手氣最佳的同學朱恒和最后一個搶到紅包的同學劉培新也都分別被校長請上講臺。他們都收到了校長的禮物——《平凡的世界》。校長分別朗讀了寫在兩本書上的祝福語,“在你的世界里,總會有一朵祥云為你繚繞!”“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具有文化底蘊和一技之長的大國工匠”。
作為“最后一名”的劉培新上臺很緊張,一直低著頭講話,聲音很輕。
“我們不會丟下任何一個掉隊的人。”校長鼓勵他說,上臺講話,眼神要面對同學,這才是真誠的交流。
隨后,校長分享了一個盲人女孩的勵志視頻,博得同學們的多次掌聲。通過這個故事,孫興洋專門提到“空想、妄想、幻想、夢想、理想”的關系,他說:“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培養有文化底蘊和一技之長的大國工匠,成為祖國的建設者和棟梁之才。”
“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基本的立命之學”,“大國多良材,當你把一份工作做到極致,你就是大國工匠”,不少同學聽了后,頻頻點頭。
孫興洋告誡同學們學歷雖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成為什么樣的人,“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講到最后,他還不忘囑托同學們要擺正心態,追求具有文化底蘊的一技之長。
“沒想到時間過得這么快。”1501建筑工程班學生劉培新說,校長來上的新學期第一課方式特別新穎。之前,他從沒有上過講臺,聽了校長教導,覺得以后要多“上臺練膽兒”。
“經歷課堂”讓學生觸景生情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食堂職工崔雪峰。”穿著食堂白色工作服的崔阿姨走上講臺,她的普通話并不標準,說話還有些語無倫次。
她說,在食堂工作這些年,她發現平均5位同學中就有1位要倒掉小半碗飯菜,倒掉1/3碗飯菜的同學更多。
“你們這一代很幸福,沒有吃過苦,我小時候家里窮,吃飯時掉在桌子上的一粒米都不敢浪費。”崔阿姨說,“每當我看到有些同學把大量剩下的飯菜丟掉時,我很心疼。現在大家經濟條件雖然好了,但不意味著就可以浪費啊”。
崔阿姨說,她每天和同事工作9小時,清洗桌面、地面和盤子,大部分時間手都要泡在水里,“冬天長凍瘡是常有的事”。但她并不認為“這是辛苦的事”。
對經管學院1505會計班學生董玥來說,崔阿姨的現身說法,讓她懂得“一粒米的故事”。看到食堂叔叔阿姨起早貪黑,為同學們準備可口飯菜,這讓她想起了在外地打工的父母。
江蘇揚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黨政辦主任張瑜蓉也在班級開了“第一課”。
她每年都要來學校七八次,單位每年都要在學校招收七八十人,她也很了解學生。為此,她“逮”到機會就會來與同學們面對面,希望能給孩子們傳授更多來自市場的聲音。
在課堂上,張瑜蓉介紹了現代企業對員工素質的基本要求,勉勵同學們多讀書,練就洞察世事的眼光與智慧。
“一開始,提問的學生還很拘謹,后來一個比一個放得開。” 張瑜蓉說,現在的高職生不是不思考,他們思考的關鍵詞大多是“高工資”、“不想在車間”,“今天在課堂上,看到他們專注的眼神,他們開始學會思考了。”
讓職業教育德育課更有“儀式感”
當天,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劉金存給該校電氣技術專業3+2本科班的100名學生上課。
相比專業課,想上好這門課并不容易,現在學生接受新事物能力特別快,要學會找到95后的興趣點。于是,他準備“從輕松的話題開始”,就問同學們寒假都在家干什么,春節搶了多少紅包,有沒有看春晚。
最重要的是拉近距離感。劉金存說,大年初一,他給班級的學生發了紅包。“這個時候只有家人才會發紅包給他,如果老師給他們發紅包,他們就會覺得自己受重視,跟老師的距離也拉近了。”
劉金存說,這是95后大學生的成長規律,要通過不斷創新和思考,開展的活動要形式多樣,集思想性和趣味性于一體,這樣才能獲得同學們的認同感。
這也是該校創新德育課的做法。據介紹,該校每個學期開學都會把學生全部集中到操場上,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進行火炬傳遞,讓同學們帶著火炬跑進新學期。
開學第一課教育已成為該校常規工作。“開學第一課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時機,校園里人人都是老師,事事皆可育人。”
劉金存說,作為一所高等職業院校,學校注重對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們對課堂有一種莊嚴的儀式感。這種儀式感能讓師生用認真的態度去對待學習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精益求精,耐心專注和堅持,這就是每個職校人追求的大國工匠精神。
德育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新學期好!
充實而愉快的暑假結束了,在春天的腳步聲中,又一個秋意盎然的新學期來了,同學們,你們開心嗎?你們興奮嗎?在此,我代表學校所有的老師歡迎大家回到美麗的明江校園,并祝愿大家新學期的校園生活更加精彩!
新學期里,我們再一次離開了父母的照顧,我們又開始獨立了。記得曾經有多少個夜晚,我們是枕著濕透的枕巾入睡的,又有多少個早晨,甜蜜的睡夢在歌聲中打破,我們努力睜開惺松的睡眼,拖著疲憊的身軀迅速梳洗好趕去排隊跑步早讀。剛開始每個人是不是都覺得很苦呢?是啊,但是,現在的我們會勇敢地說什么呢?對!“不苦!”我們絕不是永遠長不大的小孩,因為我們又長大了一歲,我們變得更堅強了。新的一學期是對我們自己的一次考驗,一次磨煉,我們一定會克服一切困難,做一個自信樂觀的孩子!同學們,你們說對嗎?
新學期,新開始,一切好的習慣也要從新培養。上學期,同學們在文明禮儀和學習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我們在開學典禮上還將隆重表彰上學期及寒假中獲得各類明星稱號的同學,在祝賀大家進步的同時,希望大家改掉上學期不好的習慣,繼續發揚優秀的傳統美德。
良好的習慣是成功之母。當一個人養成了良好的行為和思維習慣,他的能力便會得以迅速地發展,人格魅力也會自然得到提升。習慣在我們不知不覺的成長中影響著我們的品德,磨蝕著我們的本性,左右著我們的成敗。同學們,好習慣其實對我們而言很簡單,講衛生,講禮貌、愛勞動、愛學習、團結友愛、尊敬老師、關愛家人,只要我們認真按照學校的要求來做,你一定會成為快樂學習、快樂生活的品德高尚的孩子。
孔老夫子曾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就是說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會像人的天性一樣自然、堅固。長大后所取得的成功,創造的奇跡,都是由年少時形成的習慣支撐的。本學期讓我們一起努力做到:
1、牢記明江小學的校紀校規,學習《弟子規》、《國學啟蒙教育》中的禮儀教育等等。
2、尊敬師長和阿姨,見了老師阿姨要問好。團結同學、講文明懂禮儀。
3、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遵守課堂紀律,學會自主學習。 4、保持抽屜整潔、儀表整潔、宿舍床鋪整潔,注重個人和公共衛生。
5、除了認真完成親子互動作業之外,更要認識孝心的重要性,無論何時都要記住父母的養育之恩,周末多為父母分擔家務,除此以外,還應該提高對中華傳統美德的其他學習。
為了讓你們獲得好習慣,老師可能會很嚴肅,希望同學們能充分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播下一個個好的行為,埋下一顆顆好習慣的種子,克服一切困難,用信念去迎接未來的精彩!
同學們,新的學習生活又開始了。秋天是收獲理想的季節,是收獲希望的季節,希望你們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自信、樂觀、踏實、勇敢地走好每一步,團結友愛,奮發向上,努力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同學們,你們有信心嗎?
最后祝全體同學新學期里學習快樂,天天進步!同時也祝老師們新學期里開心工作!
謝謝大家!
德育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3
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老師的責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小學德育開學第一課教案,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小學德育開學第一課教案一
新學期開啟新希望,新征程承載新夢想。2019年2月24日,延安育才學校精心謀劃,緊緊抓住新學期開學第一天這一有利教育時機,扎實開展以安全、文明、衛生為主要內容的德育教育活動。
活動中,各班通過播放動畫視頻、講故事等形式,向學生進行校園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預防溺水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和自護自救能力,為全校安全工作打牢基礎;組織學生重溫《小學生守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及文明市民公約等內容,提高學生的文明自律意識,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力量;組織學生徹底清理教室、校園環境衛生,營造干凈整潔靚麗的學習環境。
通過“開學第一課”德育教育活動的開展,牢固樹立了全體師生的安全意識,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全面推進“2+1”三城聯創工作和建設平安文明和諧校園奠定堅實的基礎。
小學德育開學第一課教案二
9月1日,嘉定區真新小學全體師生精神煥發地返回學校,迎來了新學年的第一天。學校抓住開學初的有利時機,利用開學第一課,積極組織以“德育微課堂,價值觀第一課”為主題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系列活動。
典禮送寄語
開學典禮上,校長沈麗娟對全校師生做了主題為“緬懷英烈,自強不息”的愛國寄語,引導學生深刻認識歷史、感悟歷史、牢記歷史,增強認同感和歸屬感。學校大隊部也發出倡議,號召大家銘記歷史,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做熱愛祖國、勇于擔當、開放包容、追求卓越的好少年!
閱讀表決心
一本書是一段歷史的縮寫。德育微課堂上,高年級在班里開展了“閱讀一本抗戰書籍”的主題班隊活動。活動中,同學們就自己最近閱讀的與抗戰有關的書籍展開討論,大家各抒己見,滔滔不絕。有的談論書中的內容,表達對先烈的緬懷之情;有的討論抗戰背景,對日本侵華的非正義性表示強烈的譴責;有的呼吁大家要珍惜和平的來之不易,為實現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觀影銘歷史
一部影視劇是一場戰爭的記錄。開學第一課上,黨支部組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及中年級學生在多媒體教室觀看了電影《南京!南京!》。電影以紀實的風格向觀眾真實地再現南京大屠殺的場面,悲痛的畫面、沉重的音樂、輾轉的劇情無不反映了日本侵略者對我們中華民族的暴行。在抗戰勝利70周年特殊的日子里,讓師生再次觀影,時刻謹記歷史,居安思危。
圖展明道理
一張張圖片是一位位人物的剪影。學校在教學大樓底樓方廳和低年級教室里舉辦了抗戰勝利70周年圖片展,吸引了很多學生駐足觀看。一張張英雄人物圖片,告訴孩子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無數英勇的軍民身先士卒、浴血奮戰而得來的,我們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作業續真情
“德育體驗作業”是根據當日“德育微課堂”確定內容,作業以學生實踐、體驗為主,引導他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讓學生在參與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開學第一天的體驗作業就是:發動學生回家與爺爺奶奶交流,聽一聽老一輩人講身邊的抗日英雄人物及其英雄事跡;和父母共同看一看9月3日的閱兵式和9月4日的《開學第一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