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教案四
(最后一句話在這一段中起了一個概括的作用."湊"是幾個方面合在一起的意思,用在這句話中非常形象生動.)
(板書:湊成燕子)
到此為止,同學們對小燕子有了一個總的印象.如果用"一身羽毛,一對翅膀,加上尾巴,湊成了小燕子"與書上的語言相比較,你認為哪一句寫得好,為什么
同學們可以把兩個句子比較著讀讀,哪句好一看就會明白.很明顯書上的句子寫得好,因為它更形象,生動,具體,給人一種活靈活現的感覺.實際上"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這句話既是前面內容的總結又是下面內容的總起,它承上啟下,引出下文.我們繼續學習第二段.
(板書:活潑機靈)
二,學習第二段.
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在春天里從南方飛來了,那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
請一位同學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哪些最能體現春天特色的景物.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把主要詞語畫下來.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板書:雨 風 柳 草 葉 花)
請同學們齊讀第二段,體會春天的景色之美.
出示小黑板或在投影上打出這樣一段話:"才下過幾陣雨.風吹拂著柳絲.草,葉,花聚攏來,形成了春天."請同學們將課文上寫的和小黑板上的內容相比較,討論哪句話寫得更好.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把兩句話對比著朗讀,促使學生自己分辨.教師也可以通過幾個問題來幫助學生理解.比如:用教鞭指著小黑板上的雨,風,柳絲,草,葉,花等,提問什么樣的雨,什么樣的風,什么樣的柔柳,什么樣的花和草等.學生很快就能明白課文寫出了這些景物的色彩,姿態,數量,非常生動形象.而小黑板上的內容就顯得很干巴巴的了.
"雨"前面加上"細"而且是"蒙蒙細雨",這樣就寫出了春雨的特點,比單純的"雨"要好得多.其它的景物都可以通過增加附加成分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
小草兒,綠葉兒,各種美麗的花兒,都一起趕到春天里來了.課文中用了一個什么比喻句呢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把它們比作像"趕集"一樣聚攏來.這樣寫突出了春天樹木茂盛,花草芬芳,充滿了生機.)
(板書:趕集)
在這百花爭艷的季節里,小燕子也趕來了,為什么說"為春天增添了生趣"呢
指導學生理解"生趣"一詞,很有生氣,很有情趣.因為春天本身已經很有生趣,很招人喜愛了,現在小燕子又飛來了,使得春天更有生趣,所以說是"增添了生趣".
(板書:生趣)
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練習背誦.同學們可以把這段話分成四個層次來背誦:第一句寫季節,細雨;第二句寫微風吹拂著柔柳;第三句寫草,葉,花;第四句寫燕子.
教師小結第二段:燕子在春天里飛來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小燕子為春天增添了什么樣的生趣呢 我們繼續學習第三段.
三,學習第三段.
認真看書上是怎樣寫的,然后用最少的字概括燕子飛行的特點.
(快,美)
課文中哪些詞寫出了燕子是怎樣飛行的.
找同學回答,教師抓住重點詞板書.
(板書:掠,叫,飛,橫掠,沾)
填空,練習背誦,并用彩筆畫出哪些詞表現了燕子飛得快,飛得美.體會這些自由飛翔的美麗的小燕子為湖光山色增添的情趣.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 )過,唧唧地( )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 )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 )過湖面,尾尖偶爾( )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 )開去.
五,學習第四段.
上一段描寫了燕子飛行的美,實際上燕子停歇時同樣很美.請同學們觀察停在電線上的燕子,這個情景像什么 (出示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