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人教版第五冊語文園地四習作《寫觀察日記》教后記
大家都認為三年級是個轉折,尤其是作文就是從三年級開始的。所以接手三年級的語文教學,早有思想上的準備,但是這次新課程的三年級作文教學,還是帶給我不少意外。一、二年級沒什么作文的要求,三年級一上來就是作文,而且是整篇的作文!以前老教材的作文教學在三年級是由寫段開始的,也是有非常高的難度的。可現在一上來就是整篇的作文。怎么辦呢?真的非常著急,開始那一段時間還真是感到心中壓了一塊石頭,很郁悶。經過冷靜分析,反復思考,覺得還是得從以下兩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強課外閱讀,讓孩子積累語言,提高語感;其次是把好作文的指導關。平時從課文入手,寫好小練筆;然后組織專門的觀察活動,讓孩子有內容可寫,有方法可用;最后是加強講評,學習如何修改。這一單元是寫觀察日記,那我們就必須帶孩子實地去觀察,絕不可關在教室里冥思苦想。我決定先從學校常見的有代表性的景物入手。所以,近段時間我一直都在細致觀察,尋找描寫對象,考慮怎樣寫出校園初秋的景色,最后還是我那三歲兒子無意中的一句話啟發了我:“媽媽,學校里的橘子真甜!”于是我選定了校園里的一棵橘樹作為我們的觀察對象。
為了讓學生知道什么叫“寫出自己親眼看到的景象”,我把孩子們帶到了橘樹下,現場指導起來。師生互動增加了教師和學生的親密感情,減少了學生對寫景作文的神秘感覺。教師鼓勵孩子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就寫什么,鼓勵學生把親眼看到的秋天獨有的景色描寫出來,帶給了學生安全、愉快的習作環境,更容易表現學生真我的風采。我還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給予他們充分觀察的時間,讓他們交流觀察的體會。在開放性、互動性的觀察中,學生思路打開了,表達起來更加自如,無所顧忌,因為老師相信他們表達出的就是最好的。在我細致入微的觀察指導下,學生的發言充滿童真童趣;貋砗笪覀冞特意帶回了幾只,當橘子散發出陣陣清香時,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在每人分得寶貴的一片品嘗味道時,好多同學都還舍不得吃呢!看著他們的認真勁、陶醉樣,真是欣慰。整整一節課,孩子們的熱情始終高漲。第二節課,便是寫作文了。我沒有過多指導,在淡淡桔香中,孩子們唰唰下筆。孩子們還紛紛提議,下次再上這樣的作文課。我也希望這樣呢,簡簡單單的事情,輕輕松松的課堂,快快樂樂地作文,實實在在的收獲。這不正是我所期望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