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句子分析(精選13篇)
《荷花》句子分析 篇1
1、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析:這句話是寫清澈的湖面上漂浮著碧玉似的荷葉,“挨挨擠擠”一詞,用擬人手法寫出荷葉的多、密,一片挨著一片,一片*著一片,幾乎遮住了水面。滿地的荷葉碧綠、鮮亮,十分美麗。
2、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析: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是眼前這一池荷花就像一大幅活的畫,不僅美麗,而且是活的。二是創作這一大幅活的畫的畫家了不起。畫家是誰?是大自然。“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表現了作者對神奇的大自然的由衷贊嘆,是美妙的大自然使作者產生了“人在畫中游”的感覺。
3、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析:面對著一池的荷花,“我”看得入了神,看著看著,和荷花融為一體,好像自己也成了荷花了。
4、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這句話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眼前這一池荷花天更美麗,更顯得春意盎然。
5、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這里是寫“我”進入荷花世界后的豐富想象:自從“我”進入了荷花世界,蜻蜓、小魚也把“我”看作荷花了,它們都向“我”表示親熱和歡迎。突出了“我”對荷花和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6、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段話描寫出了荷花的各種優美姿態,及荷花長勢的不同特點:“兩三片”體現開花大小程度的對比!坝械摹械摹械摹斌w現出各種花姿態多,整段話還體現出了荷花的動態美。
7、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這段話是作者沉醉在其中,忘我心境的真實寫照。我怎么會忘記自己是在看荷花呢?因為在看荷花的時候,我把自己不自覺地當作一池美麗的荷花中的一朵荷花,沉浸在其中,感情高度投入,所以忘記了自己是在看荷花。說明荷花的美麗所產生的巨大魅力。
《荷花》句子分析 篇2
《荷花》是統編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第三課。課文寫了我在公園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千姿百態的荷花深深地吸引,如癡如醉,浮想聯翩,贊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景。
我充分利用了101PPT教學資源,引導學生讀書、思考、想象,與文本深度對話,從而感悟到荷花之美,體悟寫法之妙。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我重點從以下兩方面去實施。
一、借助101PPT,加強互動,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本課時,借助101PPT的批注、視頻播放、圖片上傳、手機跟拍等功能,引導學生讀書思考,感悟荷花的姿勢之美,同時習得作者的寫作方法。借助音頻播放功能,創設良好的情景,鼓勵學生美美地朗讀,從而加深學生對文本的感悟,發展學生的思維和想象能力。借助聚光燈、畫筆、圖片上傳等功能,鼓勵學生以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匯報學習成果,同時體悟作者的寫作方法,扎實推進語言文字的訓練。在本課教學中,利用101PPT的各項功能,實現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多媒體之間的有效互動,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
二、充分誦讀激活語感
整體感知課文后,自由朗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畫出你認為最優美的句子,交流感悟。在表現荷花不同姿態時,我圈畫出重點詞語,讓學生邊讀邊想象荷花的不同姿態,既訓練了組織語言的.能力,又積累了文中優美詞句。通過音頻和視頻播放荷花的美景,使學生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而“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一句,我抓住“冒”字教學,通過換詞法讓學生理解“冒”的意思。在教學第四五自然段作者的想象時,我采用了填空的形式,讓學生感受到荷花的美,并展開想象把句子補充完整,做到了讀寫結合。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如此,我們的課堂才會充滿活力與靈氣。
《荷花》句子分析 篇3
一、教材分析: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十二課的《荷花》是一篇寫景記敘文,本文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并展開想象的事。作者寥寥400個字,把滿池荷花的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作者因景美而入情,以情深而觀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豐姿,而且突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2、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能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過程與方法:感受文章準確、生動的表達,養成積累語言的良好習慣;情感、態度、價值觀: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能讓學生欣賞荷花的美麗,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重點、難點:
(1)理解荷花開放時的種種姿態,體會荷花的美。
(2)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說教法和學法: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小學三年級學生的身理和心理特點,結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特設計如下教法、學法:本堂課以情感為紐帶,通過創設情景、朗讀品味、想象體驗等方法,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作者所描繪的美景。并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入情、動情、移情、抒情,讓學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
三、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但他們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對文中描繪的荷塘美景,僅憑想象難以深刻感受,需要教師提供直觀的圖像幫助理解。
四、教學程序設計:根據教材特點以及學生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 在初讀課文和激發動機中——入情如果把兒童的情感比作“小河”,要它漾起漣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動;蚴窍褚恢或唑言谒陷p輕一點;或是像一陣微風悄悄掠過水面。上課伊始,教師要放飛一群“蜻蜓”,要送上一陣“微風”,讓學生情感的河水蕩漾起來,使他們對新課的學習形成一種期盼的欲望和關注的心理。為此,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老師這兒有個謎語,小朋友能猜出來嗎?”“小朋友見過荷花嗎?今天老師要帶大家欣賞一篇題為《荷花》的課文,大家準備好了嗎?”以謎語導入新課,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教學也因為學生的入情,而進入了積極的狀態。
第二環節 在感受課文描寫的形象中——動情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兒童的情感總是與他們對教材的認識相連。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們所描繪的對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環是要讓學生去認識、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因而,教師在引導學生從初讀進入細讀的過程中,應該飽蘸著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去描繪,用圖畫的、音樂的、表演的藝術直觀,讓學生仿佛看到、聽到、整個心靈都感受到,在學生眼前再現課文中描寫的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圖,形象地描繪了幾種不同姿態的白荷花和碧綠的荷葉,色彩清麗,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潔、高雅的本色。我依據這個材料制成鮮活的課件進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去描繪:“瞧,這就是作者看到的荷花開放時的樣子,放眼望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著碧玉盤似的荷葉,透過荷葉的縫隙,一枝枝荷花從水里探出頭來,就像穿著潔白衣裙的少女,在微風中亭亭玉立。它們中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了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則微露笑臉,含苞欲放;有的還未綻開,看起來飽脹得馬上就要破裂似的。”“那么我們課文哪一自然段具體寫了荷花的美?”從而引入第二自然段的學習。
第三環節 在領悟課文的神韻中——移情兒童在感受課文形象為之動情時,情感趨向高漲,應牢牢把握,并順勢將教學過程推進,從細讀進入精讀。所謂精讀,即讀課文精彩片段詞句,讀出其神韻。課文語言不僅承載著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過形象寄托著作者的情感。因此精讀時要將學生的情感移入課文描寫的對象上,從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我通過三條途徑將學生的情感引向深層,產生移情。
1、借助比較區別;2、借助想象展開;3、借助語言媒介。課文第三自然段中沒有對荷花的“姿勢”進行具體描寫,因此我設計了以下環節:1、課件展示:看圖想象說話,“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有的 ,有的 ,還有的 。”小組討論,指名說,集體評議。2、指圖引讀這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話。討論:作者為什么把這一大幅畫看作是“活的畫”呢?用這么美的詞句來描寫荷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這樣的設計,既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加深了對荷花美的認識,使學生更深地體會受到作者對荷花強烈的喜愛之情,可謂一舉三得。
第四環節 在表情朗讀和語言訓練中——抒情表情朗讀是抒發學生內心感受的一種常用形式。表情朗讀雖然讀的是作者的語言,但包含了學生自己的主觀感受。他們往往用恰當的語氣、語調、語速來表達,抒發他們對作品中人物、角色、場景的情感。因此,在課文第二、三自然段中,我都設計了表情朗讀。特別是第二自然段,還安排了背誦訓練。在反復品讀欣賞后,荷花之美躍然紙上,呼之欲出。此時,學生的情感達到了高潮,這一背誦環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語匯的積累內化,從而更好地抒發了學生的情感。學生有情,教材有情,“學生——教材”之間的情感橋梁就是教師。由教師來傳遞情感,讓學生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入情,動情,移情,抒情。學生在充滿情感的課堂教學中學會熱愛生活,追求美好。
六、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不僅起著舉綱張目的作用,還有畫龍點睛的作用,為了更好的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我設計了如下板書:
12.荷 花
聞:清香 荷葉 挨挨擠擠 像大圓盤 看: 含苞荷花 半開 全開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荷花》句子分析 篇4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拔摇备鶕约嚎吹降,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
上完《畫楊桃》一課,感覺今天的課堂上同學學得特別認真投入,課堂學習氣氛濃厚,這讓我感到一絲欣慰。我想,今天能收獲這難得的一點喜悅,可能緣于以下幾個方面吧。
一、聯系生活,導入新課
導入環節,我說:“小朋友們,你們見過楊桃嗎?”有四五個同學舉手。我接著問:“那吃過楊桃的舉手?”有兩個人說吃過。于是,我就請他們介紹楊桃的樣子和味道。因為絕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沒見過楊桃,所以大家聽得格外認真。接著,我說:“大家想看一看楊桃嗎?”大家齊聲說:“想”我請大家打開課文,仔細觀察插圖。繼而,請大家閱讀課后的“資料袋”,讀后請大家交流了解到的關于楊桃的信息。大家興趣高昂,發言踴躍。從談“楊桃”入手,從而自然導入新課。
通過這一環節的有效教學,小朋友興趣被調動起來,課堂注意力高度集中了,由此我感到從現實生活出發激發學生興趣要比教師平淡的敘述效果好得多。
二、給足時間,充分讀書。
在初讀課文時,我布置的三個自讀課文的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思考:“我是怎樣畫楊桃的?同學們怎樣評價我的畫?老師怎么做、怎么說?”
3、提出不懂得問題做上記號。用五分鐘時間完成。在孩子們讀書的過程中,我隨機給予個別學生讀書方法的指導或提示,幫助他們真正做到[ ]帶著問題來讀書。五分鐘時間到了,可是還有大部分同學沒完成好,于是,我又給了他們三分鐘時間。后來,在檢查自讀情況時,我發現以上幾點要求大部分小朋友都完成得不錯。
所以我想在初讀課文這一教學環節給孩子們充分的讀書時間是十分必要的,當孩子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了解以后,之后的學習才會輕松,他們才會有學習興趣。同時,這一過程,還能培養學生[ ]自讀自悟、表達質疑的能力和習慣,也使教師了解了學生初讀之后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難所在,為教師下一步的教學,提供了學情參考。
三、抓住兩次對話,讀中感悟心理
本課有兩處語言非常有特點,即老師和同學的兩次對話。兩次對話的內容是相同的,同學的回答更是一字不差。第一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五……五角星!庇谑牵诮虒W中,我引導孩子們在文中劃出這兩處句子,然后,我將他們呈現在小黑板上讓他們比較、朗讀。小朋友通過比較,發現標點不同,語氣也不一樣。在朗讀中體會了人物的內心活動,前后心情的變化:之前,孩子們自以為是,得意洋洋,語言中帶著嘲笑,而后來發現自己錯了,覺得不好意思,很慚愧,說起話來支支吾吾了。
這一環節的處理既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又能讓學生通過文字想象人物的神態,體會人物情緒的變化,在讀中感悟作者的心理,在讀中把握感情基調,在讀中深化自己的理解。
四、兩者比較,體會道理
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是理解全文的重點,也是難點。這段話講了三點意思:一是看楊桃的角度不同,樣子就不一樣;二是講看到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不要忙著嘲笑別人;三是講應該實事求是。為了讓學生的認識更加深刻,在引導學生反復朗讀理解了這段話之后,我就請小朋友把老師的這段話與課文開頭爸爸說的話“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了樣。”進行比較:老師和父親的話哪些地方相似?學生通過比較,明白了“實事求是”的道理。接著再思考:老師的話那幾句更父親說的不一樣?通過讀書比較,理解了“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的意思及道理。
比較是閱讀教學中一種常用而且有效地教學方法。通過比較,孩子們輕松地理解了老師說的話,領悟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因此,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我們要深入解讀教材,挖掘文本中有著內在聯系的內容靈活整合,往往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交流感悟,深化認識
在孩子們領會故事揭示的道理之后,接著,我引導孩子們聯系生活討論,談學習、生活中類似“畫楊桃”的事情或自己的感受。有個孩子舉了一個很好的例子:一次,在做課堂作業本時,看題目是“收藏屋”,并且下面有一條長長的橫線,于是根據以往經驗,想當然的就把文中的好句給摘錄下來了?墒呛髞頇z查時仔細讀讀“收藏屋”下的子題目才發現要求收藏的是文中的好詞,嗨,白忙一場!在孩子們交流后,我將《題西林壁》一詩中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币,孩子們對“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往往結果會不一樣”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
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能時時注意將學語文和生活緊緊聯系起來,學生一定會喜歡語文,熱愛語文的。
《荷花》句子分析 篇5
教學目標:
1、賞荷花的美麗,體會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教學準備:教師:課件;
學生:收集、了解有關描寫荷花、荷葉的文字資料或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課前播放樂曲《出水蓮》,學生閉上眼睛欣賞,想象音樂帶給你畫面!
上課,師生問好。
師:一曲優美的《出水蓮》,把我們的思緒帶到了一種如詩如畫的境界,我好象看見一個仙女在亭子里彈琴,亭子旁邊是滿池的荷花!又好象看見有一大池荷花在隨風飄舞!清風徐徐,微波粼粼,滿池荷花在大自然的沐浴下輕輕搖曳,帶給我們的是無限的遐思!
師:從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描寫、喜愛的對象。贊美荷花的詩篇數不勝數。人們之所以喜愛荷花是因為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品質。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有關荷花的文章。這篇文章是我國現代著名文學家、教育家葉圣陶爺爺寫的。
。ò鍟n題:21、荷花,齊讀課題)
師:想看看荷花嗎?
生:(齊答)想!
師:那就跟著我乘著音樂的翅膀到荷花池邊去看一看,聽一聽吧!不過,看之前我有個小小的建議,那就是,待會兒你們在看荷花時,可以指指點點,可以和你身邊的伙伴交流、議論。
(課件播放荷花錄象,播放背景音樂《采蓮》,學生在觀看時指指點點,交流議論,當不同的荷花出現在屏幕上時,學生驚喜地叫起來,都急著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同學與老師,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師:你們看得都入迷了,能給你們帶來美的享受就是我最大的快樂!好了,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你剛才看到的荷花嗎?
生:亭亭玉立的荷花!
生:千姿百態的荷花!
生:潔白無暇的荷花!
生:冰清玉潔的荷花!
生:含苞欲放的荷花!
生:翩翩起舞的荷花!
生:爭奇斗妍的荷花!
生:相看兩不厭的荷花!
〖點評以詩一般的語言導入新課,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了學習的欲望,就使這節課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直奔重點,品味美麗
1、自由讀文,勾畫美句。
師:你說得太好了,相看兩不厭,只有白荷花!同學們,我覺得你們就是最偉大的詩人,把荷花形容得這么美!你們看到的荷花是這樣的,那葉老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樣的呢?還是讓我們先來讀讀課文吧!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找出你認為最能表現荷花美的句子,勾畫出來,然后多讀幾遍。
(學生自由讀課文,勾畫自己認為最美的句子)
2、互讀課文,交流感受。
師:剛才同學們學的很認真,我為你們認真的態度而鼓掌!這么多人想說呀,我可不急著聽,我覺得好的東西應該在第一時間讓好朋友與我分享,趕快找到你的朋友,把你認為最美的句子讀給他聽,告訴他你的感受,在他分享你的快樂的同時你也可以分享他的快樂,這樣你就收獲了雙份的快樂!
(學生下位尋找自己的好朋友,互讀課文,互說感受)
3、學生匯報,指導朗讀。
師:和朋友在一起總是很快樂的,能把你的快樂讓我們一同分享嗎?把你認為最能表現荷花美的句子讀給我們聽一聽,把你的感受告訴我們!
重點錘煉四個句子。
(1)、“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生:我覺得這一句最美“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挨挨擠擠”表現了荷葉很多,“碧綠”不是一般的綠,是比綠色還要綠,說明荷葉顏色很美,“大圓盤”是寫荷葉形狀象個圓盤,而且很大,也很美。
師:你真會讀書,體會得很好,也很會說話!還有哪位同學也喜歡這一句的,也來讀一讀!
生:我也覺得這一句寫得最美。ㄉx)
。2)、“有的花瓣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
生:老師,我覺得這一句最美“有的花瓣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我很喜歡小蓮蓬,所以我覺得很美!
生:我也喜歡這一句。ㄗx)我喜歡吃蓮蓬,所以我喜歡!
生:我也喜歡。ㄗx)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喜歡“嫩黃色”這種顏色,說不清楚,反正我喜歡!
師:喜歡就是喜歡,不需要理由!
。3)、“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似乎馬上要破裂似的!
生:我覺得這一句最美!“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似乎馬上要破裂似的!蔽液芟矚g那種飽脹得要破裂的感覺!
師:你的感覺就是最美的!
生:我也喜歡這一句。ㄗx)這一句是寫荷花含苞欲放,所以我喜歡!
。4)、“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
師:你體會得真好,很美!還有能體現荷花美的句子嗎?
生:我覺得這一句最美!(讀)“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蔽矣X得這個“冒”字很美,好象荷花……荷花……
師:你說不清楚了,是嗎?不要緊,說不清楚是很正常的,你能體會到“冒”字很美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師:我也覺得這個冒字用得特別美,同學們,請用心讀讀前后幾句話,想想,怎樣的長才能叫“冒”呢?
生:使勁地長!
師:那你能讀出使勁的感覺嗎?
生:能!(讀)
師:你還覺得怎樣的長叫“冒”?
生:快速地長!
師:那你能讀出快速的感覺嗎?
生讀。
生:老師,我覺得××同學讀得還不夠快速!
師:好樣的,那你來讀讀!讓我們感受一下快速是怎樣的感覺!
生讀。
師:果然快!同學們,如果這篇文章讓你來寫,你準備在這里用什么字呢?
生:我可以用“跳”!
師:(豎大拇指)把“跳”字帶到原句中讀一遍!
生: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跳出來!
生:我可以用“探”!
師:帶到句子中讀!
生: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探出來!
生:我想用“蹦”!白荷花從這些大圓盤之間蹦出來!
生:我用“伸”!白荷花在大圓盤之間伸出來!
生:老師,我用的是“鉆”!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鉆出來!
師:好一個“跳出來”、“探出來”、“蹦出來”、“鉆出來”!同學們,我要為你們喝彩,我想如果今天葉圣陶爺爺也在現場的話,他也一定會你們而驕傲的!
4、細品“冒”字,指導想象。
師:(課件展示荷花圖片)同學們,這就是從碧綠的大圓盤之間冒出來的荷花,你們想想看,這些白荷花從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仿佛是想干什么?
生: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想到外面來透透氣!
生: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她想向人們展示她的美麗!
生: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她想讓人們都來觀賞她!
生: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她想和我們交朋友!讓我們欣賞她的美麗!
生: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她想看看外面這個精彩的世界!
生: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她想去進行春天的時裝表演!
〖點評對重點語句進行重錘猛擊,注重了學生的多元解讀。
5、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
師:多么可愛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個“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寫活了,而且使白荷花變得更美了。正像我們三年級×班的全體同學一樣,這是一種喜氣洋洋的美,這是一種生機勃勃的美,孩子們,快像荷花一樣地生機勃勃、精神抖摟地冒出來吧!快冒,快冒。◣熾p手作向上冒的手勢,讓全班學生起立)
學生起立,擺出自己喜歡的姿勢,齊讀第二自然段。(大屏幕展示第二自然段字幕。)
6、體會第三自然段。
師:荷花的形象是那么美麗動人,荷花的清香是那么幽淡迷人,荷花的魅力是那么令人難忘,于是,面對這滿池的荷花,作者不由發出這樣的感嘆: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位畫家是誰嗎?
生:葉圣陶!
師:再想想?
生:(恍然大悟)大自然!
師:真聰明!正是神奇的大自然為我們造就這么美麗的畫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讓我們感受到荷花那充滿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的你不去熱愛她!不去贊頌她!讓我們熱愛大自然的同學一起來,與大自然對話,夸夸我們這位了不起的畫家!”
(有感情朗讀第三段)
〖點評抓住荷花的姿態美、顏色美、形狀美等方面的特點,引導學生多元解讀,體會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也陶冶了學生的審美情操,體現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氛圍。
三、體會意境,升華情感
1、配樂范讀。
。ㄔ趯W生結束第二自然段的讀書后,教師立即播放音樂《出水蓮》,配樂范讀第四自然段)
2、學生自由讀。
師:美嗎?喜歡嗎?想讀嗎?那就美美的讀吧,可愛的荷花仙子們!”
。▽W生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
3、即興表演。
師:我感覺大家都陶醉了,誰來做我們第一朵荷花!
生:(自己站起來)我做第一朵荷花!
師:你真勇敢!我為你配上音樂吧!你美美地讀一讀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學,你可以和她一起學蜻蜓、蝴蝶、蜜蜂舞蹈、飛翔,學小魚兒自由自在地游動,學荷花仙子翩翩起舞,好嗎?
生讀,學生跟隨著進行即興表演,有的學蜻蜓飛,有的學小魚游,有的翩翩起舞!
師:第二朵、第三朵在哪里?
生:(很多學生一起站起來)在這里!
師:哇!這么多荷花!好吧,你們就都做荷花吧!
站著的學生邊做動作邊讀書!坐著的同學也跟著表演!
4、聽音樂,想象,談感受。
師:還有更多的荷花嗎?
。◣缀跞嗾酒饋恚
師:這一次,讓我們閉上眼睛,靜靜地、靜靜地,用心靈去看、去聽、去感受荷花荷花的世界吧!
學生輕輕閉上眼睛,教師播放背景音樂《采蓮》,學生在音樂聲中自由想象,教室里顯得很安靜!直到音樂結束!
師:你們看到了嗎?聽到了嗎?
生:(齊答)看到了,聽到了!
師:把你看到的,聽到的告訴我!
生:我看到了我們就是荷花,在荷花池里跳舞!
生:我看到了荷花在陽光下翩翩起舞,非常好看!
生:我看到蜻蜓在我頭頂上飛來飛去!
生:我看到小魚從我的腳下游過!
生:我看到了黎老師在荷花池邊給我們上課!
師:你真會想!聽到什么呢?
生:我聽到有人在荷花池邊彈古箏!
生:我聽到蜻蜓在對我說,早上空氣真好,飛來飛去真快樂!
生:我聽到小魚在對我說,我昨天晚上做了一個美夢,你想知道我做的什么夢嗎?
生:我好象還聽到青蛙在叫!
師:同學們,你們的想象力叫我佩服!這么美的畫卷,這么美的文字我們真應該把它記下來!你們覺得呢?
生:我已經會背了!
師:再練習一下,等會兒我們來比賽看誰背得好!
生練習背誦!
師:誰先背?
生爭著都站起來!
師:你們都想背呀?那就滿足你們,一起背吧!
生一起背誦第四自然段!
師:真了不起,這么短的時間你們就背得這么好!表揚表揚自己。(雙手舉成V字型,起立高呼“吔!”)
〖點評充分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引導學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礎上形成美的表象,并逐漸升華為學生自己的情感態度,使“三維”目標得以合理而有效的達成。
四、搜集信息,拓展學習
孩子們,黎老師昨天讓你們回去搜集有關荷花的圖片或其他文字資料都帶來了嗎?把你們搜集到的東西讓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吧!
1、抽四名畫得較好的荷花圖,張貼到黑板上。
生上前介紹自己的畫,師贊美。師:這么美的荷花圖,一個人獨享太可惜了,黎老師把它貼在黑板上,讓大家都來分享一下好嗎?(張貼)
四幅畫貼完后,師:看吧,這就是孩子們眼中美麗的荷花,它給我們帶來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你們用五彩的筆,繪出了對大自然的一種向往,你們說,他們畫得美不美呀?
生:美!
師隨即板書:美
2、抽生讀搜集片斷、詩文(1-2人)。
3、欣賞美文《荷塘月色》片斷。
師:是的,這就是美麗的荷花,它以其婀娜、以其高潔、以其含蘊深遠的韻致,給我們的身心帶來了一種無以倫比的滌蕩。試聽多少文人墨客或歌賦的千古絕唱,留給我們多少思索。王維“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的那份空靈,李白“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的那份宛轉,劉長卿“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萍”的那份纏綿,以及白居易“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的那份孤苦,都讓我們為荷而歌,為荷而淚。黎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片斷,想讀給你們聽聽,行嗎?
師配樂朗誦。
生熱烈鼓掌。
師:謝謝孩子們,謝謝你們。掌聲響起來,我心里更明白,這掌聲既是對老師的一種鼓勵,也是對荷花一種最高的獎賞,正是這美麗的荷花,才讓老師讀得如此有感情。
4、欣賞荷花圖。
師:那么,孩子們,讓我們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貫注地來看看這美麗、動人的荷花吧! (課件呈現多幅荷花照片并播放背景音樂。)
結束語:
師:孩子們,荷花是美麗的,大自然是神奇的,讓我們熱愛荷花,熱愛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吧,這樣大自然才會善待我們人類!也讓我們熱愛生活吧,熱愛生活的人,她的人生將是美麗而精彩的!
師:這節就上到這里,謝謝孩子們的精彩合作!這真是一段美麗的時光!下課!
附板書設計:
21荷花美
《荷花》句子分析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大小不同的圓形紙折疊成橢圓形并拼搭粘貼成荷花的技能。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3、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背景圖一幅,范例,各色大小不同的圓形紙若干,膠棒,作業紙等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先后出示背景圖和范例,提問:這是什么地方?(池塘)這又是什么?(荷花)它們是生長在哪里的?
二、講解示范。
1、觀察分析荷花的形狀特征。
提問:荷花長得怎么樣?有幾片花瓣?它們的花瓣是什么形狀的?花瓣的大小一樣嗎?
2、請你做這樣的荷花,你會有困難嗎?可以怎么解決?
A:漂浮在荷葉上的荷花:有五片花瓣組成,三片大的,二片小的。
B:出水荷花:有五片相同大小的花瓣組成,花托的折法是在圓形折疊成橢圓形后再對折就成。
(通過教師和幼兒的示范演示,共同解決孩子之間存在的問題,有孩子的介入,提高了幼兒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和操作的興趣)
三、操作活動。
1、幼兒根據自己的選擇學習做不同形狀的荷花。
2、提醒孩子學習折疊添加相關的內容。
四、結束講評。
1、幼兒將制作的荷花貼在背景圖上裝飾池塘。
2、請個別孩子講講自己的操作過程,遇到什么困難?是怎么解決的?
。ǚ窒斫涷灪涂鞓罚岣哒Z言表達能力)
《荷花》句子分析 篇7
一、教材分析
《荷花》是人教版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是一篇寫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經典美文。寫了夏日公園里一池荷花盛開時的情景,以及作者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感受。
全文共5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去公園看荷花;第二、三自然段描寫荷花生長的各種優美的姿態;第四、五自然段分別寫自己觀賞荷花時的想象和感受。課文語言樸實簡潔,想象豐富,富于感染力,是這篇課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1、教學目標
這篇課文語言優美,想象豐富,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我將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部分,積累優美語言
邊讀邊想象情景,感受荷花的美和作者的喜愛之情
抓住重點詞句,展開想象,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初步感悟把景物具體的寫作方法
2、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荷花開放時的種種姿態,通過反復朗讀,體會荷花的美和作者對荷花的喜愛之情
難點: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通過自己的想象更加深刻的理解課文
二、說教法和學法
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感。因此閱讀教學的過程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語感為中心,重點指導學生讀書,感悟重點詞句,堅持“重感悟、重積累”的策略,《荷花》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力圖體現以上教學理念。
三年級學生形象思維比較發達,但由于生活環境的影響,對荷花了解較少,,所以我決定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教法:
1.直觀教學法:通過多媒體直觀演示,幫助理解抽象的文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創設情景法:讓學生把觀察、想象和朗讀有機結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感悟語言之美
學法:
1讀寫結合法:從讀學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共同提高
2.探究學習法:難理解的句子,讓學生充分討論,合作交流以求理解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目標的和重難點的設定,我把教學過程設定為四大環節:
。ㄒ唬┰O境激趣,入情入境
1教師談話導入:你見到的荷花是什么樣的?同學們自由暢談,鍛煉了口語表達
2引入:“想再看看這美麗的荷花嗎?出示多幅荷花的圖片,學生的視覺、思維和想象同時開始運作,情緒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葉圣陶先生說過:“入境始于親”,教學也因為學生的入境而進入了積極的狀態。
(二)直奔重點,深度悟情
在欣賞圖畫以后,我將以“同學們是這樣看荷花的,作者是怎樣看荷花的呢?”這一過渡語讓學生直接去學習課文的重點段落----第二自然段
A.默讀,,找出作者都寫了哪些景物(荷葉、荷花、蓮蓬),找出描寫景物顏色的詞語,感悟荷花的色彩美
B指導朗讀,感悟荷花的形態美
C重點感悟“冒”的用法
在“冒”字前填上一個詞,想象荷花是怎樣從大圓盤間冒出來的?它冒出來想做什么?
D背誦這一段,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ㄈw會意境,升華情感
1學習第三自然段
第三段的著力點是根據有關句子想象美、表達美
A想象填空: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有的--------,有的--------,還有的-------小組討論,再寫下來
B借助這樣的想象說話,討論領悟“一大幅活的畫”的含義
2學習第四自然段
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寫作者陶醉于荷花美景中的想象,這個自然段的學習,我主要采用了多種形式的讀體會意境(課件),然后抓住末尾的省略號讓學生想象(課件),孩子的思維又一次被激活,不但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還鍛煉到了口語表達能力
。ㄋ模┧鸭畔ⅲ卣咕毩
我們要樹立課內外聯系的大語文觀,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荷花的資料,在課堂上,與學生共享,我收集的資料有:(課件),這樣擴大學生的信息量,拓展了學生的視野。
四、板書設計
碧綠雪白嫩黃色彩美。
荷花看半開全開將開形態美}活的畫。
《荷花》句子分析 篇8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98
《荷花》的教學片段
錢裕良
師:我們來自學“幻化荷花”這部分內容,你喜歡哪句話就和同學讀一讀,說一說。
師:現在請匯報一下你們的學習成果。
生:我喜歡第一句話,(生讀第一句話)在這句話里作者把自己說成是一朵荷花,我想他是被荷花深深地陶醉了,但是我有一點不明白,作者說自己是一朵荷花,為什么在前面還要加 “突然”“仿佛”兩個詞語呢?
師:你不僅能領悟作者的感情,還能提出問題,看書看得真仔細,誰能回答這個問題?
生:我認為“仿佛”是“好像”的意思。作者把自己說成是“荷花”可他不是真的荷花,而是被荷花陶醉了,所以加上“仿佛”一詞。
師:你說的有道理,其他人還有不同的看法嗎?
生:我的看法跟他不一樣,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荷花只是很短的時間,所以用了“突然”
師:誰愿意給大家讀這句話?
生:(讀)
生:我認為他讀得很好,只是“仿佛”“雪白”這幾個詞應讀得重些。
生:我喜歡這三句話。(指2、3、4句)我覺得“翩翩起舞”一詞用的好,他寫出了作者隨荷花舞動的美。
師:那么你能根據你們的理解表演一下嗎?
生:能。ū硌荩
師:真的很美。你的表演很精彩,看來你已理解了“翩翩起舞”這個詞了。
師:是不是都想讀一讀?
生:是(齊答)
師:那咱們就齊讀這三句話,可加動作。
生:(齊讀,邊讀邊表演)
師:好,把荷花的美讀出來了,我似乎看到了一大池荷花就展現在我眼前。
生:我們小組喜歡最后兩句(讀),在這兩句話中作者與蜻蜓、小魚成了朋友,他把自己真的當成荷花了,我覺得像童話,
師:很好,那如果你也變成了荷花,想象一下會有那些動物來告訴你什么?
生:小蜜蜂會飛過來告訴我采蜜的快樂!
生:蝴蝶會飛過來和我翩翩起舞。
生:小蜻蜓會飛過來告訴我今晚這里要召開音樂會。
教后記:學生的感受是通過朗讀來實現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這次的教學片斷中,我充分信任學生,把讀的權利還給學生,相信學生能讀懂課文,鼓勵學生不斷探索,尋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讀的樂趣,培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
對同一篇課文,或同一個人物,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會產生不盡相同的感受。要是在以前,教師往往會根據教參,給予學生一個統一的答案。而在此教學片斷中,我努力創設了一種民主、平等的教學氣氛,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品味出不同的思想內涵。在教學中想象荷花翩翩起舞的美麗姿態以及荷花和蜻蜓小魚蜜蜂等聚會時歡快的情景,達到語言內容,語言形象,語言情感的有機融合。給學生提供讀悟表達的空間和自由,讓學生自己去讀,自己去悟;悟了就說,悟了就演,讓學生先把感悟到的讀出來,說出來,演出來,教師給以點撥啟導,以培養學生讀完了就有話要說的表達習慣。
轉載自妙橋小學博客
《荷花》句子分析 篇9
課型:欣賞課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節難點:培養學生感受美的能力。美術教案-齊白石作品《荷花》及小朋友的畫重點:初步了解中國繪畫的表現能力。知識目標:學習中國畫技能目標:初步了解中國繪畫的優秀傳統和藝術表現能力情感目標:啟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和對祖國的自豪感.教具準備:教具掛圖及有關圖片。美術教案-齊白石作品《荷花》及小朋友的畫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二、新授簡單提示以前的欣賞內容。提出課題:(板書)欣賞齊白石的畫介紹齊白石的主要成就問:你們知道齊白石這個名字嗎?齊白石是現代有名的大畫家,他是湖南湘潭人,生于1863年,1957年逝世。白石爺爺一生勤勞、刻苦。畫了數以千計餓畫件,他觀察事物很細致,并加以融匯提煉,形成了自己的特有藝術風格。作品以大寫意為主,題材廣泛。深受我國廣大人民的喜愛,對我國傳統繪畫的發展有杰出的貢獻》欣賞《荷花》問:你們看這幅《荷花》畫的是什么季節?用什么繪畫工具表現的?都用了哪些顏色?小結:這幅荷花實際大寫意的中國畫。表現的是秋天池塘荷葉已枯黃,然而荷花還在散發著清香。整個畫面畫的很滿,荷葉大,用墨輕重對比強烈,荷葉、荷花、荷梗、蓮蓬等互相穿插自然有序,那盛開的荷花顏色鮮艷奪目,荷花中間還長出了一個綠嫩的蓮蓬,與那快要成熟的蓮蓬形成鮮明的對比,給人一種大自然的感覺。采用中國傳統的繪畫工具:毛筆、墨、中國畫顏料、宣紙。荷葉是用赭石,荷花是用胭脂加曙紅,荷花中的嫩蓮蓬是用綠色。共同欣賞齊白石的其它作品。學生談感受,老師加以補充。小結今天我們欣賞了齊白石的一部分作品,通過介紹齊白石刻苦學習的故事和事跡,希望我們從小向齊白石爺爺學習,畫出像齊白石爺爺一樣的畫。課后分析: 第二節重難點:培養學生的感受能力。知識目標:學習色彩的表現方法。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的色彩感受能力。情感目標:培養學生進行愛護人類朋友和心靈美的教育。教具、學具準備:美術課本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二、新授提示上節課欣賞內容。提出課題(板書)小朋友的畫提問:這些作品你們最喜歡哪一幅?歸納:①《海島》是表現四周環水的小島上蓋起了漂亮的小房子,這些小房子是紅房頂、白墻,顏色特別好看,十分醒目。小畫家采用的方法是:先用重黑線勾勒出房子的外型,再用朱砂色染房頂。②《幸!沸‘嫾耶嬃艘粋紅紅的太陽照射在大地上,樹木和房屋的色彩對比很強烈。還有媽媽帶著哥哥和小妹妹在花園散步。③《瓶花》很多家庭用瓶花來裝點環境,美化生活。李山小朋友用油畫棒將鮮花勾畫出來,用玫瑰紅畫出花瓶,用藍色畫出有格格的臺布,整幅畫顏色協調統一。④《我最快》表現了小朋友們騎車競賽的情景。重點刻畫了1號小朋友騎車的姿勢夸張了他俯下身子、車座高、車把低的特點。為了突出賽車飛快的車速,在車的后面還添加了幾條白線。⑤《太陽馬》是一個小朋友牽著一匹象太陽一樣發出光芒的馬,穿過田野和村莊,太陽馬照亮了大自然。這是一種神奇美麗的想象。捷克小朋友是在多色紙上用刀深刻白線勾出輪廓,在淺刻出紅色、橘黃色,顏色很鮮艷,用刀大膽有力,馬的頭部前面顏色有一種放射感。⑥《愛鳥節》小畫家畫出了小朋友們愛護小鳥的場面。小畫家將親手制作的鳥巢放在樹林里,幫助小鳥蓋好新家。小鳥們見后歡快的飛舞和歌唱。整個畫面顏色十分協調。⑦《我和小鳥》表現小畫家喜愛小鳥的心情。身穿紅衣服的小朋友好象一個音樂家,同一群鳥兒歌唱,不管是大鳥還是小鳥都張著嘴唱的十分起勁。⑧《秦淮月》采用中國傳統的繪畫表現方法,描繪了秦淮水天一色的幽靜畫面,黑瓦白墻的房子、岸邊的烏蓬船,造成一種江南風景幽雅而迷人的效果。小結:我們欣賞了小朋友八幅作品,有些作者與我們是同齡的。希望同學們努力向他們學習,畫出比他們更好、更美的作品。課后分析:欣賞作品時在時間安排上可有所側重,挖掘每幅作品的主要特點。
《荷花》句子分析 篇10
教學設計理念:
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學習語言,發展語感,并充分利用教材留有余地的空白處,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展開想象,欣賞荷花的美麗,讓他們自主學習,大膽質疑,并將課文充分的拓展延伸,讓學生欣賞有關荷花的課件,使學生入情入境,培養審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通過學生的自主讀書,發展學生的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優美語言。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感受荷花的美麗,培養愛美的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感受荷花美麗的姿態,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培養對大自然美的體驗。
教學難點:
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等語句。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剪紙荷花頭飾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激趣導入
1、復習生字
2、播放荷花錄象,并配上優美的音樂,形象感知。
3、談談感受:看完錄象,你能用自己的語言來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嗎?
4、教師引入課文。
二、潛心品讀,領悟美感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課文讀準確、讀流利,畫出分別描寫荷葉、荷花的句子。
2、學生自由發言,說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3、重點理解“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間冒出來。有的……有的……有的……”
4、教師把學生的發言小結,指導朗讀。
三、再創想象,理解重難點
1、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
2、融情入景,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想象自己就是一朵荷花……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會看到、聽到、想到什么呢?(充分激發學生想象力)
四、拓展延伸,課后作業:(自主任選一項完成)
畫一幅荷花圖
五、板書:
3、荷花
荷葉大、綠、多、密
看到
荷花有的…有的…有的…美
《荷花》句子分析 篇11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 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知道作者中按照“先總述,后分述”的方式描寫白荷花的各種矯美姿態的。
4、通過對課文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文字的反復朗讀感悟,激發學生對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培養愛美的情趣。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設境激趣,觸發語感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齊讀課題)《荷花》。
你們看到過荷花嗎?今天,老師想帶你們再去看一看那美麗的荷花,你們想去嗎?
那咱們就一起走吧。
看到這美麗的荷花,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嗎?
(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態的荷花……)
二、充分誦讀,激活語感
同學們看到的荷花是這樣的,作者又是懷著怎樣的心情看荷花的呢?請大家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作者是怎樣看荷花的,你是從哪兒體會到這一點的。
學生讀完全文后,教師組織全班交流。(例如:作者迫不及待地看荷花、作者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三、潛心品讀,領悟語感
作者這么急切地來到荷池邊,他看到了怎樣的荷花呢?請同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第二段,邊讀邊把自己認為最美的語句畫出來。
。▽W生自讀課文,潛心品讀美的語言。隨后組織匯報交流。)
四、多元解讀,積淀語感
你覺得哪個句子寫得特別美?美在哪兒?(指名讀說)
*[課件出示全段內容]
A.冒的理解。
B.荷花的各種姿勢的理解。
。ㄗx后要學生練一練:你能通過讀來把荷花的美表現出來嗎?
你讀真美,你是怎樣做到的?
這位同學讀得真美,你發現他有什么竅門嗎?
你覺得應該怎樣讀才能更體現出荷花的美?
[我覺得這個句子寫得特別美:(朗讀)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我覺得這個“冒”字寫得特別美。]
你們能將這個“冒”字表現出來嗎?
大家看,這就是從挨挨擠擠的荷葉之間喜氣洋洋、生機勃勃地冒出來的白荷花。(課件播放荷花)
你們想啊,這些白荷花冒出來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
組織學生想象寫話:“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仿佛_____________!睂懞蠼M織全班交流。
[例如: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仿佛想看看外面這個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鮮的空氣。
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仿佛在盡情地展示自己的美麗。
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仿佛在進行時裝表演。]
這么美的荷花,它們各有各的姿勢,你們想不想把這些姿態萬千的荷花描繪下來嗎?
請同學們再認真讀一讀課文第二段,自己選一種姿勢的荷花,自己畫一畫、剪一剪,并將它們貼到黑板上好嗎?
。▽W生畫剪荷花、荷葉,并貼荷花、荷葉。貼的時候,自己介紹一下自己畫剪的荷花。
我們是 的荷花,我們 。
我們畫的是一朵 的荷花,它 。)
(在貼的過程中,再讓學生評一評,荷葉應貼得緊一些,并貼在荷花下面,荷花要有高有低,以此來加深理解“挨挨擠擠”、“冒”的意思。)
師指著荷池:老師覺得,我們班的同學實在太了不起了,作者手下描繪的荷池竟被同學們搬到黑板上來了。看,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態。(引讀。)
我們班的同學就是那了不起的畫家。同學們,為我們今后會有更大的成就鼓鼓掌,好嗎?(生齊鼓掌)
正像同學們所講所畫的那樣,這是一種喜氣洋洋的美!這是一種生機勃勃的美!你們想把這些優美的語句記下來嗎?那就自己在小組內試著記一記、背一背,并可以加上一些動作,看看那一小組的學習效率最高。
。ㄒ欢螘r間后,學生展示學習成果,教師配樂。)
五、抒情表達,豐富語感
剛才,這些荷花的姿勢可真是太美了,你們想來夸一夸他們嗎?
。ê苫ㄒ惨⒁舛Y貌用語)
[例如:荷花!你美麗動人的形象將永遠留在我的心里。
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樣迷人,你的形狀是那樣美麗,你的姿勢是那樣動人。
荷花!你的魅力令我終身難忘。
荷花!我真想把你帶回家里,好讓我天天與你做伴。 ]
今天,我們就夸到這兒吧,如果還有什么想夸的話,課后可以寫下來寄給荷花,好嗎?
第二課時(略)
《荷花》句子分析 篇12
19世紀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形象的指出:“一個真正的教師指點給學生的不是已投入百萬年動蕩的現成的大廈,而是促使他們去做砌磚的工作,同他一起建造大廈,教他建筑。”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也曾指出:“教師教任何功課,‘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國內外教育家的精辟論述,強調了教師要引導學生入知識之門,帶領學生上科學之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讓學生一輩子受用。如何改革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運用知識呢?下面就《荷花》一課,談談我的粗淺見解。
一.教材分析
《荷花》一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三課,是一篇寫景記敘文,課文寫“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并展開想像的事,贊美了荷花的婀娜多姿,生機盎然的美。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課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豐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讓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因此,這篇課文的教學,根據三年級學生形象思維較發達的特點,要充分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進行美的教育。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以上特點,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圖畫,理解課文,欣賞荷花的美麗,培養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畫面.
教學重難點:感受荷花的美
教具準備:課件、荷花的貼畫
教法:為了突破重點,解決難點,達到目標,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兩種主要教法:1.圖文對照法;“圖”是客觀事物的描繪,“文”是語言文字對客觀事物的記載,具體的畫面內容,可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語言文字,本文利用《荷花》的課件幫助學生學詞、學句、理解、想象。2.以讀代講法。“讀”是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過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讀,引導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和荷花美.
學法:抓住重點詞體會句子
三.教學過程設計
我是緊扣“美”字進行設計的:
。ㄒ唬﹦撛O情境,感知美
一堂好課,導語的設計至關重要,俗話所說“良好的開頭,等于成功的一半”,我在設計《荷花》一課導入時用課件播放采蓮的錄像,讓學生談有關荷花的知識和觀看荷花圖后的感受,師生交流后揭題板書。
如此激趣的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視覺、思維、想象,“多頻道”運作,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情趣,形成“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的課堂基調。
。ǘ┳灾魈骄浚瑢ふ颐
讓學生初讀課文,談讀后的感受,使學生整體感知荷花的美,然后再讀課文,找出具體描寫荷花美的句子,反復誦讀,并讓學生相互間交流讀后的感受。
(三)匯報交流,體驗美
學生們通過上述兩個環節,對文章的內容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也定會產生一定的疑惑,這時教師隨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體會句子,在讀中理解,并展示圖片,讓學生更進一步體會荷花的美。然后有滋有味地讀出美。
如教學寫荷葉的句子,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寫荷葉特點的詞語“挨挨擠擠”,通過看圖指導有感情讀,想象一池荷葉長勢之美,并教給學生這一學習的方法。而 “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中冒出來”這一句緊緊抓住“冒”字進行引導。讓學生理解:怎樣的長才能叫冒?給“冒”換個詞,再讓學生說說“白荷花冒出來仿佛是想干什么”?緊接著又抓住“冒”練習有感情朗讀。荷花三種姿態的句子教學時分三步走:(1)讓學生抓住重點詞體會;(2)圖文對照,讓學生感受荷花的美;(3) 以“荷花是那樣美,誰能讀出美?”激發讀的興趣,讓學生練讀、指名讀、評讀、邊讀邊作手勢。最后,讓學生配樂朗讀第二段,邊讀邊想象相應畫面。在感受了、體會了、讀出了荷花的美后,教師還準備了貼畫,要求他們在黑板上貼出荷花的美。
。ㄋ模┖檎b讀,釋放美
在第二段讀出美的基礎上,第三、四段使美感進一步深化。學生飽含激情,齊讀第三段,教師配樂范讀第四段,學生閉眼邊聽邊想象仿佛看到的畫面,接下來課件展示動畫,讓學生想象說出似乎聽見的語言。
(五)整體回顧,欣賞美
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再次讓學生欣賞優美的畫面,嘗試自己介紹荷花的美.
(六)拓展延伸,深化美
展示滿池荷花,讓學生面對大自然描繪的美麗畫卷,說出此時最想說的話,接下來出示一幅帶民族音樂的配圖古詩,讓學生在課后借助工具書去理解.通過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從欣賞感受到荷花的美,延伸到對大自然的愛,讓學生的感情進一步得到升華.
四.板書設計
板書是微型的教案,我的板書緊密結合教學內容,以直觀形象的貼畫和一個“美”字組成,讓荷花的美再現在學生面前。
《荷花》句子分析 篇13
【教學目標】
1、通過情境的創設和課文的朗讀,感受荷花及大自然的美。
2、自主學習生字新詞,品讀自悟,積累語言材料。
3、通過語言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激發興趣
1、讓學生回憶《學畫》,說說王冕畫荷花的故事,背背課文中描寫荷花的語句,賞讀重點句“花瓣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
2、教師板書課題:《荷花》
設計意圖:用回憶舊知的方法導入新課,激活學生原有的閱讀體驗,調動學生積極的閱讀期待,從而激發學生閱讀本文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新詞;匯報學習成果:
⑴ 我學會了( 。。
⑵ 學習小游戲“小博士考考你”:“蓬”、“骨”等字的字形結構。
2、再讀課文,讀了課文,你想說什么?
學生以不同的方式,充分表達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品讀課文,入境悟情
1、第一段課文:
⑴ 自讀自悟:哪些詞語可以看出荷花的清香吸引人?
、啤≌埬阕x讀有關的語句,說說自己的閱讀感受。
⑶ 放手讓學生之間展開評價,隨機進行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訓練。
設計意圖:在評價活動中,引導學生學會欣賞,贊美、汲取別人的優點,培養朗讀評價能力。
2、第二段課文:
過渡:荷花的清香誘人,它的形態更引人入勝,請看大屏幕。
、拧⌒〗M合作學習描寫荷花的句子:
、佟∧阕钕矚g怎樣的白荷花?為什么?
、凇∵x擇自己最喜歡的語句,讀讀、畫畫、演演。
設計意圖: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讓學生面對荷花滿池的畫面,自由想象,自主體驗,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使教學活動為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而展開。
、啤〗處熖釂枂l:寫了那么美的荷花,作者為什還要寫荷葉?
有的說:荷花是白的,荷葉是綠的,色彩美;有的說:荷葉挨挨擠擠,白荷花“冒出來”,好象一張活動的畫;有的說:花兒需要綠葉襯……
、恰⊥瑢W們都說得很有道理,那么怎樣通過朗讀來體現荷花的美呢?
學生自主練習朗讀;同桌互讀評議;集體配樂朗讀
、取 罢媸蔷叭绠,畫如景啊!”如果你是小導游,你能看著畫面向大家介紹嗎?
學生準備導游詞,同桌互練當小導游;學生上臺展示。
設計意圖:當小導游這一語文實踐活動,促進“消極語言”向“積極語言”的轉化,提高學生的言語能力。
3、第三段課文:
⑴ 過渡:荷花的形態引人入勝,值得觀賞,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這一段課文,老師建議同學們可以通過自學、討論的形式來學習,然后選代表向大家匯報,好嗎?
⑵ 學生自學討論,匯報時,著重研究“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币痪,可以引導學生從“畫家”一詞入手研讀:畫家是誰?為什么說他了不起?從而體會作者的感受和大自然的美。
⑶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一段。
設計意圖:多讀課文,讓學生直面語言材料,獲取文本的意義和閱讀感受,體現全體參與、自主學習的教學思想。
⑷ 看圖想象,仿句寫話: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有的……,有的……,有的……”
。ㄐ〗M交流,再寫下來)
設計意圖:拓展寫話,給以接受學習為主的閱讀過程,提供了展示學生創造思維的語言實踐機會。
3、總結課文,作業練習:
選擇語段背誦;摘抄好詞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