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的皂莢樹
第一課時教學目的:
1、認識2個生字;熟讀課文。
2、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皂莢樹的方法。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皂莢樹的特點,領悟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
一、引入
1、板書:
2、介紹皂莢樹(看插圖)
落葉喬木,枝上有刺,羽狀復葉,葉小呈卵形或長圓形,總狀花序,開淡黃色的花。結莢果,扁平、褐色,泡水可用來洗衣服。莢果、刺、樹皮都可以入藥,是祛痰劑。莢果也叫皂角。
二、理解課文內容
1、生字:皂、莢
注意字音、偏旁、組詞
2、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3、作者是怎樣把皂莢樹四季生長的特點和為同學們提供的方便聯(lián)系起來進行觀察和描寫的?小組討論,填好表格,并說說皂莢樹給你什么感受?(體會皂莢樹無私的奉獻精神。)
季節(jié)
生長特點
帶來方便
春
滿樹新綠
遮雨
夏
枝繁葉茂
涼爽
秋
皂莢成熟了
清潔
冬
落葉
取暖
4、填完表格反饋時,注重對學生朗讀的訓練。
怎么感受到皂莢樹枝葉繁茂的?清潔后的同學們什么樣?應該怎樣讀?
5、把作者沉思的句子讀一讀?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6、“一顆種子在生根、發(fā)芽……”指什么種子?
(皂莢樹--一顆飽含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精神的種子)
作者為什么這么說?
(被皂莢樹的奉獻精神所感動。)
7、把喜歡的句子讀一讀。
三、小結
1、皂莢樹有一種奉獻精神,你還知道其它樹具備的好品質嗎?
(如,聯(lián)想到校園里的樹,院子里的樹,公園里的樹,家鄉(xiāng)的樹,還可以聯(lián)想到值得頌揚的其它事物。)
2、寫作方法:體會最后一個自然段中的排比句
3、再讀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