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教學實錄之二
教學目標:1、學習課文第一流3、4自然段,了解錢塘江大潮潮來時的情形。理解、積累并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語句。
2、熟讀成誦部分語句。
3、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能夠表現來潮時的壯觀畫面的錄像帶;學生課前查閱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初步談話,理解課題
師:李白筆下的廬山瀑布是那么雄偉、壯麗,讓人讀來贊嘆不已。然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22《觀潮》,里面所描繪的錢塘江大潮更可稱為“天下奇觀”(板書)。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領略錢塘江大潮那雄渾、磅礴的氣勢。好不好?(齊讀課題:《觀潮》)
師:“觀潮”和“天下奇觀”,兩個詞語中都有一個“觀”字,這兩個“觀”字意思一樣嗎?
生:“觀潮”的“觀”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觀”的“觀”……
師:快請教一下字典,查查是什么意思。
(學生查字典)
生:“奇觀”的“觀”是“景象”的意思。
師:那么“奇觀”的意思呢
生:“奇觀”就是奇特的景象。
生:“奇觀”就是奇異的景象。
師:誰能說說“天下奇觀”的意思。
生:“天下奇觀”就是世界上奇妙的景象。
生:“天下奇觀”就是天底下奇異的景象。
師:理解得很到位。
二、檢查預習,反饋交流
師:昨天,大家回家預習了課文還查閱了有關資料,誰來說說,你查到了什么?(生:)有了這些資料,同學們學習起課文就更加游游刃有余了,下面自己再把課文讀一遍,一邊讀一邊想,作者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學生自讀課文)★電腦屏幕上出現第三、四自然段配樂課文
(生:作者先寫潮來之前,再寫潮來之時,最后寫潮過之后。)
三、觀看錄像,感受情景
師:學得真不錯,你們對錢塘江大潮一定很感興趣吧!有沒有見到過?
生:(遺憾地搖搖頭)沒見過。
師:別遺憾,我呀,把這大潮給錄下來了,想不想看
生:想。
師:我們就一塊兒來看看畫面,聽聽聲音,感受一下這一天下奇觀。
★電腦播放錄像
(學生看錢塘江潮錄像,不時發出驚嘆聲。)
師:感覺怎樣(生:聲音大、震耳欲聾;場面很壯觀……)
四、突破重點,指導朗讀
師:剛才錄像里潮水的景象,咱們課文里也有,在哪兒呀?
生:課文3、4自然段。
師:自己讀讀3、4自然段,哪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你特別喜歡的,用筆劃出并努力把它讀得精彩些,待會兒讀給大家聽。
生:(自由讀)
師:下面哪位同學愿意把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
生:我喜歡這個句子。“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師:(引導其感受氣勢大)讀得不錯。那條白線“慢慢拉長,變粗,最后橫貫江面”,使人感覺氣勢越來越大,你的心情越來越……
生:激動。
師:咱們用激動的心情一起讀一讀。
生:(齊讀)
生:我喜歡這個句子。“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
師:為什么喜歡這句?(生:作者把錢塘江大潮比作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感覺很高又很壯觀)能讀出壯觀的感覺嗎?我們來分組比賽讀讀看。
生:(分組比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