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
4、“煙花三月”僅僅指黃鶴樓所在的揚州嗎?你還想到什么呢?(“煙花三月”不僅僅是指黃鶴樓所在的武漢,還有揚州,乃至整個長江兩岸都是春意盎然,一派姹紫嫣紅的景象。當時是盛唐時期,整個社會也如“煙花三月”般美好,詩人愉悅的心情自然流露。)
5、指導讀好前兩句詩。
【設計意圖】
“煙花三月”的理解是這首詩的重點,由學生生活體驗入手,巧設疑問,肯定學生富有創意的個性化理解,層層深入,使學生對其內涵有了廣度和深度的認識。
(二)、品析“碧空盡”“唯”等詞語。
1、詩中哪兩個詞最能體現李白目送帆船遠去時間之長,對好友的情感之深呢?結合插圖品析“碧空盡”“唯”。
2、浩瀚的長江只有一只“帆船”嗎?你從中體會到什么?板畫。
3、帶著自己的體會有感情朗讀三、四句,師生評讀。
4、小結:“帆影盡”而“情不盡”,“過盡千帆皆不是”“一心只送孟浩然”,本詩正是表現朋友間依依惜別的這份濃情厚誼。相機板書。
【設計意圖】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再次奏響,讓學生帶著這份體驗走進文本,以讀悟情,水乳交融,把悟詩情推向高潮。
五、知識遷移,拓展升華
1、拓展:自古多情傷離別,離別的詩歌何其多。你能將課前搜集到的送別詩選擇一、兩首用速記的方法背下來嗎?
2、練筆:⑴、人間最美的是真情,我們也曾有過與親人或朋友分別難舍的時刻,你能否用抒情的話,在文中引用送別詩句把當時的感受寫下來呢?⑵、把這首詩改寫成記敘文。
3、學生選其中一項進行練筆,交流。
【設計意圖】
學以致用,是學習語文最終的目的。安排小練筆,進行知識遷移,充分讓學生表達心中的感受,讓情感再度升華。拓展、速記同類的詩歌旨在于培養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六、整體回顧,總結全文
1、有感情朗讀全詩,試著背誦。
2、總結全文:人分千里外,情在一送中,一樣的深情,別樣的故事。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送元二使安西》領略詩人王維的送別深情。
【設計意圖】
讓瑯瑯的書聲回蕩教室,讓濃濃的詩香縈繞耳際。
七、拓展思路,布置作業
1、了解其他類別的詩,如思鄉詩、邊塞詩、愛國詩、詠春詩等。
2、繼續搜集李白、孟浩然的其他詩作朗讀、欣賞。
【設計意圖】
讓學生帶著詩的余味,帶者一份濃情輕扣詩歌的大門,享受讀詩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