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2
2、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明確:用“蜿蜒無盡”,寫森林之廣大。以馬蹄濺水,幾聲鳥鳴來襯它的幽靜。以林間“只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來襯它的稠密。以林外陽光燦爛和林中閃著煙頭的紅光來襯它的幽深。最后,以“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駱駝”來突出森林之富饒 )
3、朗讀四自然段:
自讀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
(學生用筆在書本上做出標記)
學生邊交流,教師演示。
(“紅、黃、藍、白、紫,五彩繽紛”──描其色
“像……織綿……彩霞……長虹”──繪其艷
“賽八寸的瑪瑙盤”──狀其大
“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顯其多
“用不著離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夸其高)
五、細品語言文字,小結學習內容
1、課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現方法主要運用襯托和比喻。
2、引導學生從描寫景物形態、描繪聲音、描繪動態、描繪色彩、描繪感覺上去找比喻句、體會精妙之處。
3、積累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4、課外閱讀《天山景物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