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魅力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六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詩人同情幫助殘疾人的善良品質,感受語言的魅力。
3、練習用有魅力的語言寫警示語。
4、學會本課21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繁華、木牌、過往、打扮、悲傷、添上、陶醉、漆黑”等詞語。
5、教育學生從小培養自己的同情心,增強助人為樂的意識。
教學重點:
體會詩人添上那幾個字產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語言的魅力。
教學難點:
理解第六自然段,學習用有魅力的語言寫警示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學習理解詞語。
一、導入課文:
師:同學們,在本單元,我們已經結識了古今中外幾位名人,都有誰誰啊?誰能說說?(我國明代醫學家、藥物學家李時珍,加拿大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大夫)從他們身上我們發現了什么?(李時珍一主為病人解除痛苦而學醫的崇高的思想,白求恩在危險環境中仍然為傷病員做手術,也有一種崇高品質和偉大精神)不錯,那么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課文,學習一位著名詩人的高尚品質。
師: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同學們,讀完題目,心里有什么感想?想知道點什么?或者你知道了什么?誰能談談!
生:(魅力指的是非常有吸引力)
生:(到底什么語言有那樣的吸引力了?)
生:(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見!)
師:那這句話為什么就吸引人了呢?吸引誰了呢?想知道這些問題,開始讀課文,找答案吧!
二、學習課文: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讀課文,初步領會一下課文內容,注意帶拼音的生字詞語,還要給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可以嗎?
2、讓生說說讀完后的感想: (雙目失明)
(課文講的是語言的魅力) “盲人”課文中是用什么詞說的
(課文講的是法國著名詩人讓彼浩勒幫助一位盲人的故事)那么到底這位詩人怎么幫盲人老人的呢?在什么情況下這位詩人幫助老人的呢?請同學們快速從文中找一下相關的句段,準備給大家讀一讀!好嗎?
3、找生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4、讀完后:讓生說說當時的情況,(老人——木牌——街上過往的行人無動于衷)師相機指導:什么樣的老人?
課件(衣衫襤褸,頭發斑白,雙目失明)——穿著描寫
5、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有沒有什么疑問?
(1)課件(他不像其他……這樣做的。)——從這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自尊心很強
(2)“無動于衷”是什么意思?他們為什么會這樣?這說明什么?(因為街上出現一個乞丐而且是盲人,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他們都不為其然了,所以就“無動于衷”)
6、師:那么,在這種情況下,著名詩人讓彼浩勒是怎么做的?(找生讀2、3、4、自然段)
7、生:讓彼浩勒問了盲老人,然后盲老人就說(課件)(“唉!……悲傷)課件(悲傷)——感到很傷感,也很難過。——指導有感情地讀句子。
8、聽到這些,讓彼浩勒又怎么做了?生(拿起筆,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幾個字,就匆匆地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