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審美道學有感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53《燕子》審美道學有感
李偉清 成都龍泉驛區同安小學
《燕子》是小學語文第十冊的一篇看圖學文,文字優美,蘊含想象,描述了燕子的特點和充滿生機的美麗的春天。課文通過描寫“烏黑發亮的羽毛”,“俊俏輕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勾勒出優美的外形。通過“細雨”、“微風”、“柳絲”、“青草綠葉”、“各色鮮艷的花”,描繪出光彩奪目的春景。再通過“斜著身子”、“掠過”、“沾”等詞寫出飛行時的輕快、敏捷,“唧唧地叫著”寫出飛行時歡快的心情。在幾痕細線上歇息的燕子又構成美麗動人的畫面。這些機靈、可愛的小燕子為湖光春色增添了無限生趣,使早春美景更加生氣勃勃。農村孩子對燕子非常熟悉,課文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文章結構也好理解,我就把審美教育作為本課主要任務,通過引導學生感受文中的美,發現生活中春天的美,并嘗試用不同方式去創造美來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和綜合素質。為此,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喚起美的向往與追求
自然美有聲色形態,非人人都能感受、欣賞。有的置身楓林晚照、長空落日、畫眉清音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課前,我首先喚起學生對美的向往與追求;引入時,我飽含深情對學生說:“在這風和日麗的季節里,春姑娘給大地換上了一套節日的盛裝,小草食青,百花爭艷,田野、山川、河流處處春意盎然……”接著,我用錄音機放出小燕子清脆的鳴叫和歌曲《燕子》的優美旋律,在音樂背景中繼續和學生交談,用詩一般的言語和悅耳的聲音打動學生的心,邀請學生一起走進大自然,去感受春天的美,去迎接為春天喝彩的小燕子。
二、感知課文——感受鑒賞春景美、燕子美
(一)描繪春景,展開聯想,感受春天景色的美。首先我先用變序的方法,將第二自然段中描寫春天景色的幾句話用投影儀放出來,引導學生邊讀邊展開再造想象,把文中“柳絲”“青草綠葉”“各色鮮艷的花”等文字變成具體生動的形象;同時,老師用彩色粉筆將這些景物以簡筆畫的形式展現黑板,讓學生初步感受春景的美。接著,我抓住“各色鮮艷的花”啟發聯想,從生活中捕捉春天美的訊息,補充春天有哪些五顏六色的鮮花,營造了濃濃的春意,并引導有感情的朗讀來體會春天景色的美.
(二)展示圖片,熟讀成誦,認識燕子的外形美。營造出春的氣息后,我順勢把小燕子引出來,在簡筆畫旁貼出一只美麗的小燕子的彩圖,讓學生抓住“羽毛”“翅膀”“尾巴”等關鍵詞去感受小燕子俊俏的外形美;并通過看板書、背誦的方式,把小燕子優美的外形印在他們的腦海中。
(三)放映錄相,自讀體會;欣賞燕子的動態美。一段簡短的過渡后,我借助錄相,為學生展示小燕子飛行的動態美,通過生動形象的電視畫面,把小燕子輕盈的身影,清脆的鳴叫留在學生記憶中。之后,我再讓學生帶著這深刻的印象,根據自學提示四人小組自學第三自然段,從書中的語言文字感受小燕子飛行和聲音的美,并鼓勵學生從小燕子呵呵的叫聲中,創造性地想象小燕子會說些什么,拓展了小燕子的美。在指導朗讀方面,我引導學生抓住“斜看”、“掠過”、“沾”等詞語,讀出小燕子飛行時的輕快靈活,同時老師作適當范讀,讓學生通過反復讀來加深對燕子動態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