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流的歌》教案(通用12篇)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剛開學的時候正想著怎么開展《小溪流的歌》這個主題,但在一次組織幼兒戶外活動的時候,我發現幼兒對玩滑梯非常興奮,我靈機一動:“看到小朋友玩得這么高興,有一個好朋友忍不住了,它也想玩”。幼兒七嘴八舌:誰呀?快來呀?于是我就趁勢引出了這個主題,組織幼兒開展了這個語言活動。
活動目標
1、感受兒歌歡快、活潑的情緒,體驗與同伴共同學習的快樂。
2、初步理解兒歌內容和小溪流生動、活潑的形象。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朗誦兒歌并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歡快、活潑的情緒。
難點:理解小溪流生動、活潑的形象。
活動準備
1、課前組織幼兒滑滑梯,讓幼兒體驗快速往下滑的感覺以及玩滑梯的快樂心情。
2、 每個幼兒主題活動圖畫書《小溪流的歌》1冊,圖畫紙1張,筆1支。
3、 主題錄音帶一盒。
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
引導幼兒回憶、講述自己和同伴滑滑梯的趣事和感受。
2、看圖講述。
指導幼兒觀察《小溪流的歌》第一頁畫面,看一看、說一說圖畫上有什么,他們在干什么;小溪流從哪里流下來,小溪流和小鳥的表情看起來是怎么樣的 ;自己做什么事情的時候也會像小溪流和小鳥一樣高興。
3、欣賞兒歌。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兒歌,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么?兒歌里有誰?”鼓勵幼兒積極回答。
(2)教師播放兒歌錄音帶,讓幼兒欣賞兒歌,并向幼兒提問問題,啟發幼兒回答問題,并學一學小溪流的模樣,說一說小溪流滑滑梯的感覺。
(3)教師小結:小溪流是一個快樂的孩子,他一路唱,一路跳,嘻嘻哈哈地笑回家;小溪流是個頑皮的孩子,他把山坡當成滑梯,哧溜一下很突然、很快地從山頂滑到了山底,撲進河媽媽的懷抱里。
4、學念兒歌。
(1)教師逐句教幼兒念兒歌,再讓幼兒跟教師完整地念兒歌
(2)請幼兒翻開《小溪流的歌》第一頁,看圖念兒歌,鼓勵幼兒用像小溪流一樣快樂的心情來念兒歌。
(3)讓幼兒分組來念兒歌,加強對兒歌的朗誦,并表揚念得好的那一組。
5、活動延伸。
讓幼兒自由在紙上畫出小溪流高興滑滑梯的樣子,感受小溪流歡快、活潑的情緒。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主要目標是讓幼兒學會朗誦兒歌,并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活潑、歡快的情緒,我通過看圖講述、欣賞兒歌、幼兒分組念兒歌、繪畫活動來進行這個活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能夠積極參與,特別是在學小溪流歡快的樣子以及分組比賽念兒歌的時候,活動氛圍很活躍,幼兒很高興,所以這節課我能夠達到了教學目標。
教學反思
《小溪流的歌》是著名兒童作家嚴文井的一篇童話。全文較長,但作者的寫作意圖十分明顯,他用擬人的手法歌頌了小溪流勇往直前、永不停留、奮斗不息的精神。
本課雖篇幅較長,我先讓孩子們自己朗讀課文三遍,了解小溪流是怎樣一步步成長壯大的,即小溪流成長為小河,再到大江、海洋。再分角色朗讀課文后,讓孩子們從課文中找出最能體現小溪、小河、大江、海洋特征的詞語,并能結合文中的相關詞句說說自己的理解,最后再揣摩途中遇到的勸阻者的形象。提出中心話題——小溪流的歌是一首怎樣的歌?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再集體交流。
這篇課文的切入點為“小溪流唱的是一首怎樣的歌”?這為學生在探究主題時尋找到一條捷徑。課堂上,學生圍繞這個問題的發言很積極,對道理理解得很透徹,很快進入了學習狀態。這樣既培養了他們的想象力,又激發了他們探究問題的興趣。教學條理比較清楚,一點點循序漸進。
雖然表面看孩子們學習興趣很濃,對課文內容理解卻不是很到位,沒有理解烏鴉、枯樹樁、泥沙、沉船等的代表意義,也就沒明白文中一些詞語的感情色彩,對“詞語的感情色彩”沒有理解,這是這節課最大的失敗之處。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按要求認真預習課文。
2、學會本課八個生字,會認12個生字。
3、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
教學重點:能按要求預習課文
教學難點: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
讀題。說說你想知道什么?
二、按要求預習課文
三、檢查自學
1、生字詞
(重點:耍、愁、樁、撓卵石拐彎)
2、質疑問難
四、自讀課文,初知大意
1、這課文主要講誰,講他做了些什么?
2、用橫線劃出寫小溪流如何奔流的句子讀一讀。然后填空。
小溪流在( )地奔流。
小溪流一邊( )一邊( )。
小溪流在( )奔流( )。
小溪流就這樣( )地奔流、奔流。
(體會小溪流永不停步的)
3、討論課后題1。
五、朗讀全文
六、作業作業1—3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用“不斷”、“歡快”造句。
2、了解第2自然段先總后分的寫法。熟讀這一段中的幾個擬人句。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
教學重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齊讀課文(對話分角色朗讀)。
2、填空:
( )的小溪( )的卵石
( )的嗓子( )的樣子
( )的山谷( )的海洋
3、交代任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讀:小溪流的心情怎樣?給你的感覺如何?
2、朗讀指導:朗讀的聲音應該怎樣?速度怎樣?
3、練讀、評議。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小溪流怎樣玩耍的句子。
讀著讀著,給你什么樣的感覺?(調皮活潑)你覺得現在的小溪流就像什么?你喜歡哪些詞句?
2、填空:
他( )岸邊的卵石,( )地上的小草,讓漂浮著的小樹葉打( ),一會兒( )那些追趕他的小蝌蚪。
所填的詞語應該怎樣讀?
3、這一段是什么結構?(先總后分)
4、感情朗讀。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小溪流是怎樣沖過巨石的?讀出它的勇敢勁兒。
2、難句理解:他用清亮的嗓子歌唱,山谷里不斷回響著的回聲也是清脆的,叫人聽了就會忘記疲勞與憂愁。(小組討論)
3、朗讀指導。
五、學習第二大段。
1、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各角色當時的心情。
2、指導朗讀:第一句兩個分句中的第二個“到前面去”語調要變高。后一句中的“為什么呀?”要讀出反問的語氣。“我不能停留要讀出堅定的語氣。
3、明確枯樹樁已失去了生命的力量,生活沒有意義。而小溪流為什么停不下來呢?(為人民做好事)
講講小溪流可為人民做哪些有益的事?
六、學習第三段
明確小溪流匯合成了大河,它就更有力量,可以為人們做更多的事了。
:小溪流這種自強不息,永不停留的真使人感動。
七、
學了課文,你認為應該向小溪流學些什么?
板書設計:
小溪流的歌
一、快活、玩耍、沖了過去
二、我不能停留——推動水磨
勇往直前、自強不息
三、匯成大河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3
【課標要求】培養學生的拓展思維想象的空間。
【學習目標】
1、體味童話語言生動活潑、充滿童趣的特點及擬人化的表現手法
2、能從小溪流生動的形象體會出其中的寓意,以及我們要學習的精神
3、感悟童話故事中生動活潑的藝術形象,拓展思維想象的空間
【教學重點】
弄清小烏龜路上遇到的種種困難以及他是如何處理這些困難的。
【教學難點】
感悟童話故事中生動活潑的藝術形象,拓展思維想象的空間
【自主學習】
1.了解作者,介紹作者
2.寫字注音。
沉diàn﹝ ﹞ 阻ài﹝ ﹞ liào﹝ ﹞望 泡m﹝ ﹞
卵石﹝ ﹞ 牢sāo﹝ ﹞ yǐn唱﹝ ﹞ 恐嚇﹝ ﹞
3、詞義:
卵石:巖石經過水流沖擊、磨擦所形成的卵形石塊。
牢騷:
沉淀diàn:
興致勃bó勃:
恐嚇hè: 積蓄:
眺tiào望: 低沉:
洶涌:
怨恨:
無窮無盡:
4.用下列詞語造句。
①五顏六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興致勃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無窮無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小溪流變成海洋的示意圖,用適當的詞語填空。
小溪流往前奔流﹝ ﹞→形成小河﹝ ﹞→成為大江→﹝ ﹞
→匯成海洋﹝ ﹞
【合作探究】
1、 文章脈絡:按分——總結構,文章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1——45),寫小溪流的歌。(請寫出下面各自簡要段意)
(1——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3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4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6),永遠唱不完的歌。
2、小溪流的歌是一首什么歌?
3、為什么說“小溪流的歌是永遠唱不完的”?
4、文章開頭一句“小溪流有一個歌,是永遠唱不完的”有什么作用?
【拓展提升】
1、小溪流的歌給我們什么啟示?
2、文2、課文中“枯草、烏鴉、泥沙、沉船”這四種形象各有什么特點?有什么共同點?作者這樣描寫有什么作用?
【課堂檢測】
成長階段
歌聲特點
力量表現
勸阻者
小溪流
小河
大江
海洋
【我的疑問或問題設計】
七年級上冊《小溪流的歌》導學案答案
【自主學習】
1.
2淀 礙 瞭 沫 luān sāo yīn hè
3卵石:巖石經過水流沖擊、磨擦所形成的卵形石塊。
牢騷:煩悶不滿的情緒。
沉淀diàn:沉積到水底下。淀,沉積。
興致勃bó勃:形容興趣很濃,興頭很高。勃勃,興盛的樣子。
恐嚇hè:嚇唬,威脅。
積蓄:積存。
眺tiào望:這里的意思是往遠處看。
低沉:這里的意思是聲音低。
洶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滾。
怨恨:對人或事物強烈地不滿。
無窮無盡:沒有窮盡,這里形容數量極多。
5﹝不知疲倦﹞→﹝精力旺盛﹞→成為大江→﹝十分強壯﹞→﹝猛烈翻騰、熱烈歡唱﹞
【合作探究】
1、(1——15)寫小溪流向前奔流(不知疲倦)
(16——27)寫小溪流形成小河(精神旺盛)
(28——38)寫小溪流長成大江(十分強壯)
(39——45)寫小溪流匯成海洋(猛烈翻騰,強烈歡唱)
2、 小溪流的歌是一首永遠不知疲倦、不自我滿足、勇往直前、不怕任何困難阻擋的歌。
3、小溪流唱著永遠不休息的歌,由小溪流到小河,再成長為大江,最后匯成海洋,不斷成長,壯大。
4、總領全文,同時起到點題和設下懸念引人入勝的作用。
【拓展提升】
1、我們要像小溪流一樣,不畏艱難,勇往直前;永遠保持著樂觀向上的精神;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為社會無私奉獻自己的力量。
2、枯樹樁、枯草:老朽,愛發牢騷,得過且過,無所作為
烏鴉:孤獨,懶惰,不求進取,甚至成為別人的阻力
泥沙:胸無大志,只是隨波逐流地混上一陣子,最終只能是半途而廢,怨天尤人
生銹的沉船:貪圖安逸,厭惡甚至害怕奮進不息的生活
它們共同點是不思進取,停滯不前,得過且過。
作者運用對比的寫法,襯托出小溪流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頑強生命力和永不停息、樂觀向上的精神,突出了文章中心。
【課堂檢測】
成長階段
歌聲特點
力量表現
勸阻者
小溪流
哼哼唱唱 用清亮的嗓子歌唱
推著小樹枝打轉,沖過石塊的阻攔。
枯樹樁
枯黃的草
小河
沙聲的歌唱
翻騰起沉淀的泥沙,卷起漂浮的枯樹枝,推送著木排,托起沉重的木船
烏鴉
大江
低聲吟唱 用洪亮而低沉的聲音唱
掀起洶涌的波濤,舉起龐大的輪船。
泥沙
海洋
強烈地向著四方歡唱
他不斷的涌起來,向上,向前,向著四面八方
沉船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4
江西萬載黃茅中學 龍永忠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體會并掌握挑讀法
導入 :有人講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一個獵人到森林里去打獵,要準備獵槍和干糧。如果一個學生在學校里,只知道積蓄知識,而不懂得與此同時,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那么,他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就像獵人走進森林,只帶干糧沒帶獵槍一樣。沒有獵槍,干糧帶得再多,也會很快地消耗殆盡。如果有一支獵槍,并能運用自如,那么還愁沒有吃的嗎?這番話比喻生動,意味深長。說明了掌握學習方法對學生來說是何等重要。
所以今天,就來體味一種閱讀的好方法——挑讀法。
一、齊讀明大意。
1、挑出你們認為不認識的字詞,大家相互質疑,或自己自查工具書解決。
2、選出你認為最不好理解的三至五個詞,聯詞成段,說個小片斷。
3、課外用最為工整的楷書摘錄這些詞語,每個詞摘錄三遍。
二、挑詞理線索。
1、從文中挑出關鍵詞,補全下列兩個題目的空白。
分小組討論后補全空白:
①小溪 → → → (小河、大江、海洋)
②枯樹樁
枯黃的草→ → → (烏鴉、泥沙、沉船)
2、請思考:在小溪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四次阻力,你認為代表了生活中哪種人?而小溪成長的四個階段你認為又代表了生活中哪種人?小溪成長的各個階段有什么特點?
三、挑句悟主旨。
請同學們帶著以下兩個話題,分小組討論后回答:
1、請同學們快速挑讀全文,挑出文中不斷反復出現的一句語話。
2、請談談這句話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何妙用?并聯系生活談談你對這句不斷反復的話有何看法。
四、挑段評妙語。
1、自由朗讀。
2、挑出喜歡的妙段,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3、學生自由發言展示。
五、遷移訓練。
運用“挑讀法”閱讀中國和平出版社出版的配語文版七年級語文課本的自讀課本P147頁的童話作品《小螳螂學藝》,并在空白處作出自己的評點。
后附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探究童話的特點,并試寫童話。
一、提供參考料。
1、閱讀教材P112頁的第五單元說明。
2、聽讀幾段材料:
① 周揚論童話: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這種作品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進行思想教育。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往往離奇曲折,引人入勝。童話又往往采用擬人的方法,舉凡鳥獸蟲魚,花草樹木,整個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賦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們人格化。
② 賀宜談童話
童話中的形象是從生活中來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實際存在的,甚至也不是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童話的形式是象征性的形象,并且具有極大的夸張性。
二、分角色創造演讀課文。
在班上選4位學生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說不同階段小溪流成長的情況。
三、探究發現并簡述童話的特點。
請學生根據以上參考材料,有理有據地討論童話的特點,準備好后發言。
四、遷移訓練:
完成片斷童話創作《 的歌》。
1、起草準備。
2、學生發言教師精要點撥。
2004-12-10根據教學實踐后改進設計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
1、能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進一步學習總分段式的寫法。
3、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第2段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 :朗讀全文時如何把握住小溪流歡快、活潑的情感基調。第2自然段中的幾個擬人化的句子。能從小溪流生動的形象體會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們學習的精神。
教學準備:課文錄音、小黑板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理清文章脈絡。
2、指導朗讀課文第一段,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的精神。
3、進一步認識總分段式的特點。
教學過程 :
1、復習引入。
2、揭題,布置預習。
(1)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想想這篇童話講了一件什么事?
3、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輪讀課文,正音。
(2)認讀詞語,說說意思。
(3)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分段指導。
4、閱讀課文1—3自然段。
(1)圍繞課后1(1)自學課文1—3自然段,讀讀劃劃。
(2)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其余思考:
你認為這是一條怎樣的小溪流?從哪些地方可看出?(指導用歡快、活潑的語調朗讀此段。)
(3)自讀第2自然段,并思考課后2。
A、指名讀,問:這是什么段式?
B、小溪流是怎樣玩耍的?(劃出有關動詞。)
出示有關動詞,認讀:
拍拍、摸摸、打個轉兒、撓撓(指導讀好這些詞,用輕快、活潑的語調讀出小溪流的可愛、頑皮。)
C、齊讀第2自然段。
(4)指名讀第3自然段,回答課后1(1)。
讀了這一段,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種什么精神?(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堅定)
齊讀第3自然段。
(5)指名讀1—3自然段。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閱讀課文二、三段,指導感情朗讀。
2、進一步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不斷進取,熱心為人們做事的精神。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指名讀第1段。
2、說說小溪流在奔流中遇到哪些阻擋,他是怎樣繼續前進的。
二、閱讀課文2、3兩段。
1、默讀第2段,思考課后1(2)。
2、讀后討論。
(1)小溪流和枯樹樁是怎樣對話的?
(2)指名分角色讀,說說該用怎樣的語氣讀,為什么?(響亮有力,意志堅強)
(3)枯樹樁和枯草是怎樣勸小溪流的?結果又如何呢?從小溪流的話中你看出了小溪流怎樣的精神?
(4)指導讀對話。
3、齊讀第9自然段。
(1)思考:小溪流不知疲倦地奔流,結果是怎樣的?(匯成大江,沖向海洋)
(2)指導讀這一自然段。
4、指導分角色朗讀2、3段。
三、總結全文,問:
學了課文,你認為應該想小溪流學些什么?(不斷進取,永不停息,為人們做有益的事。)◆[2004-01-26]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
1、能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進一步學習總分段式的寫法。
3、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第2段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 :朗讀全文時如何把握住小溪流歡快、活潑的情感基調。第2自然段中的幾個擬人化的句子。能從小溪流生動的形象體會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們學習的精神。
教學準備:課文錄音、小黑板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理清文章脈絡。
2、指導朗讀課文第一段,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的精神。
3、進一步認識總分段式的特點。
教學過程 :
1、復習引入。
2、揭題,布置預習。
(1)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想想這篇童話講了一件什么事?
3、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輪讀課文,正音。
(2)認讀詞語,說說意思。
(3)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分段指導。
4、閱讀課文1—3自然段。
(1)圍繞課后1(1)自學課文1—3自然段,讀讀劃劃。
(2)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其余思考:
你認為這是一條怎樣的小溪流?從哪些地方可看出?(指導用歡快、活潑的語調朗讀此段。)
(3)自讀第2自然段,并思考課后2。
A、指名讀,問:這是什么段式?
B、小溪流是怎樣玩耍的?(劃出有關動詞。)
出示有關動詞,認讀:
拍拍、摸摸、打個轉兒、撓撓(指導讀好這些詞,用輕快、活潑的語調讀出小溪流的可愛、頑皮。)
C、齊讀第2自然段。
(4)指名讀第3自然段,回答課后1(1)。
讀了這一段,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種什么精神?(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堅定)
齊讀第3自然段。
(5)指名讀1—3自然段。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閱讀課文二、三段,指導感情朗讀。
2、進一步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不斷進取,熱心為人們做事的精神。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指名讀第1段。
2、說說小溪流在奔流中遇到哪些阻擋,他是怎樣繼續前進的。
二、閱讀課文2、3兩段。
1、默讀第2段,思考課后1(2)。
2、讀后討論。
(1)小溪流和枯樹樁是怎樣對話的?
(2)指名分角色讀,說說該用怎樣的語氣讀,為什么?(響亮有力,意志堅強)
(3)枯樹樁和枯草是怎樣勸小溪流的?結果又如何呢?從小溪流的話中你看出了小溪流怎樣的精神?
(4)指導讀對話。
3、齊讀第9自然段。
(1)思考:小溪流不知疲倦地奔流,結果是怎樣的?(匯成大江,沖向海洋)
(2)指導讀這一自然段。
4、指導分角色朗讀2、3段。
三、總結全文,問:
學了課文,你認為應該想小溪流學些什么?(不斷進取,永不停息,為人們做有益的事。)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7
設計思想:
本文是一篇童話,內容淺顯易懂,語言生動活潑,對學生的成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所以本設計采用自由讀、指導讀、展示讀、小組內PK讀、組與組點將讀等多種誦讀方法,再現文中形象,感悟小溪流精神。采用分組討論、全班交流方式啟迪學生思維,讓他們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的主題,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形象,在學習中了解童話的特點,并完成“聽、說、讀、寫”的系列訓練。采用學生自評、互評、教師口頭評價和評價表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式激勵學生的個體發展,提高他們的欣賞水平,讓他們愛上語文,愛上語文課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有關童話的知識;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分角色朗讀,感悟小溪流的精神。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生活,不怕困難,積極奮進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1、感悟小溪流的精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手段:
多媒體
課前預習:
1、朗讀課文,結合課后的“讀一讀,寫一寫”,請把你不認識的生字詞注上音,把不理解的詞語解釋一遍,寫在記錄本上,力求掌握。
2、查工具書,了解什么是童話,童話這種體裁有什么特點。
3、查閱資料,了解嚴文井和他的童話。
4、提出你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課堂學習: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播放背景音樂丹吉布森《夢中的小溪》,教師有感情的誦讀“一條快活的小溪流哼哼唱唱,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山谷里總是不斷響著他歌唱的回聲。太陽出來了,太陽向著他微笑。月亮出來了,月亮也向著他微笑。在他清亮的眼睛里,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像他自己一樣新鮮,快樂。他不斷向他所遇到的東西打招呼,對他們說:“你好,你好!”。
(背景音樂結束)教師激情導入:任何優美的旋律都有結束的時候,而小溪流有一個歌,卻是永遠唱不完的。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童話作家嚴文井先生的《小溪流的歌》,去傾聽小溪流美麗的歌聲和內心的顫動吧!
(多媒體展示課題、題記、作者。)
二、揭示目標,認知導航。
多媒體出示活動任務,學生齊讀一遍。
活動任務:
1、理解文章的主旨。
2、感悟小溪流的精神。
3、了解童話的特點。
三、自主學習,整體感知。(聆聽小溪流的歌)
課前我們大家已經充分的預習了這篇課文,下面,給你3分鐘的時間跳讀課文,然后搶答大屏幕上的問題。
多媒體出示:
1、小溪流的歌共有幾個樂章?每個樂章的特點?
2、小溪流的成長是不是一帆風順的?作者重點寫的有哪些阻撓者?
(學生上臺板書四個樂章: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特點:快活、旺盛、強壯、巨大。不是。重點描寫的阻撓者是枯樹樁、枯草、烏鴉、泥沙和沉船。)
教師評價,利用評價表加分。
四、互動探究,智慧共享
1、品讀小溪流的歌
(1)分組從課文中找出枯樹樁、枯草、烏鴉、泥沙、沉船與小溪流的對話。模仿他們的語氣讀一讀。
(教師要求,認清字形、讀準字音、讀好節奏,讀出情感。)
(2)將學生按小溪流的四個成長階段分成四組,練習對話。
(教師要求:小組內分配角色,注意依據小溪流在成長過程中發生的變化特點,讀出情感。)
(3)請各小組推薦讀得好的同學朗讀對話。組與組展開PK。
(4)讀后,學生自評和他評相結合,評價加分。
(5)教師指導朗讀,學生再次分組練習對話。
(6)分角色配樂朗讀:各小組推薦讀得好的同學朗讀對話,教師用概括性的話把四組對話連接起來。
(多媒體播放背景音樂《寧靜的生活2》)
(7)讀后,再次請生作出評價加分。
2、感悟小溪流的歌
同學們的朗讀就好像一首美妙的小溪流之歌在老師的耳畔響起,小溪流究竟唱了一首什么歌?為什么他的歌永遠唱不完?結合你的生活經歷談一談吧!
小組合作,集思廣益,推薦發言人來回答。
(多媒體展示:小溪流唱了一首歡快、不怕困難 、意志堅定 、勇往直前、不斷進取、不自滿 …… 的成長之歌。因為小溪流是不斷成長,永遠不休息的,所以他的歌是永遠唱不完的。)
3、唱響小溪流的歌
(1)嚴文井先生的童話充滿了童真童趣,詩意的語言蘊含著人生的哲理。你讀過的童話有哪些呢,驕傲的告訴同學們吧!
(學生可以與同位交流,可以小組內交流,也可以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
(2)那么多的童話啊!靜下心來思考一下,童話的特點有哪些?
(學生回答后,大屏幕出示知識小貼士:童話常采用擬人的手法,通過豐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張來塑造鮮明的形象,用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反映生活,抑惡揚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3)學生齊讀一遍。
(4)你喜歡童話嗎?請大家展開豐富的想象,以“我是---”為開頭,構思一篇小小的童話吧!
要求:充分運用擬人、夸張等手法,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吧!
(教師可以做簡要的示范。“我是一縷和煦的春風,春天的鐘聲敲醒了我甜蜜的夢。抖擻抖擻精神,舒活舒活筋骨,我開始了快樂的旅行……”)
五、贈送名言,拓展提升
多媒體展示,“輕輕告訴你:只有毅力才會使我們成功……而毅力的來源又在于毫不動搖,堅決地采取為達到成功所需要的正當手段。--------車爾尼雪夫斯基”
學生齊讀一遍。
六、總結梳理,激勵發展
這節課,我們在美妙動聽的旋律中結識了一條勇敢向前,樂觀堅定的小溪流。是啊,成長是一首歌,生活是一首歌。在我們成長的河流中,無論是順風順水,還是急湍瀑布,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唱響我們自己嘹亮歡快的歌聲,高歌前行!
板書:
小溪流 —— 快活 永 成
小河 —— 旺盛 不 長
大江 —— 強壯 停 壯
大海 —— 巨大 息 大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8
余杭實小
教學目標 :
1、能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進一步學習總分段式的寫法。
3、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第2段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 :朗讀全文時如何把握住小溪流歡快、活潑的情感基調。第2自然段中的幾個擬人化的句子。能從小溪流生動的形象體會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們學習的精神。
教學準備:課文錄音、小黑板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理清文章脈絡。
2、指導朗讀課文第一段,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的精神。
3、進一步認識總分段式的特點。
教學過程 :
1、復習引入。
2、揭題,布置預習。
(1)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想想這篇童話講了一件什么事?
3、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輪讀課文,正音。
(2)認讀詞語,說說意思。
(3)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分段指導。
4、閱讀課文1—3自然段。
(1)圍繞課后1(1)自學課文1—3自然段,讀讀劃劃。
(2)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其余思考:
你認為這是一條怎樣的小溪流?從哪些地方可看出?(指導用歡快、活潑的語調朗讀此段。)
(3)自讀第2自然段,并思考課后2。
A、指名讀,問:這是什么段式?
B、小溪流是怎樣玩耍的?(劃出有關動詞。)
出示有關動詞,認讀:
拍拍、摸摸、打個轉兒、撓撓(指導讀好這些詞,用輕快、活潑的語調讀出小溪流的可愛、頑皮。)
C、齊讀第2自然段。
(4)指名讀第3自然段,回答課后1(1)。
讀了這一段,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種什么精神?(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堅定)
齊讀第3自然段。
(5)指名讀1—3自然段。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閱讀課文二、三段,指導感情朗讀。
2、進一步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不斷進取,熱心為人們做事的精神。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指名讀第1段。
2、說說小溪流在奔流中遇到哪些阻擋,他是怎樣繼續前進的。
二、閱讀課文2、3兩段。
1、默讀第2段,思考課后1(2)。
2、讀后討論。
(1)小溪流和枯樹樁是怎樣對話的?
(2)指名分角色讀,說說該用怎樣的語氣讀,為什么?(響亮有力,意志堅強)
(3)枯樹樁和枯草是怎樣勸小溪流的?結果又如何呢?從小溪流的話中你看出了小溪流怎樣的精神?
(4)指導讀對話。
3、齊讀第9自然段。
(1)思考:小溪流不知疲倦地奔流,結果是怎樣的?(匯成大江,沖向海洋)
(2)指導讀這一自然段。
4、指導分角色朗讀2、3段。
三、總結全文,問:
學了課文,你認為應該想小溪流學些什么?(不斷進取,永不停息,為人們做有益的事。)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9
一、教學思路(教材教法分析與學習目標)
(一)教材分析:
《小溪流的歌》是語文版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是一篇散文化的童話。這篇童話采用擬人的方法,以通俗、生動的語言敘說了小溪流堅持前進,逐漸成長為小河、大江、海洋的故事,歌頌了勇往直前、永不停留、奮斗不息的精神。告訴學生一個“只要不斷前進,永不停步,就會在前進中成長壯大”的道理,對學生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二)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七年級學生年齡小,剛剛脫離童年,對童話作品有著濃厚的興趣,學生具有活潑的天性,這篇文章和學生的這種天性是相吻合的,這就容易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課堂上就容易“活”起來;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階段,課文內容簡單易懂,其中的道理非常明顯,是對學生思想成長教育的典范教材。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深入體驗,感受生活,并進而受到感染,從小溪流身上讀出自己、讀出社會,從而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取向。
(三)學習目標
1、能流暢地有感情的誦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體味童話語言生動活潑、充滿童趣的特點及擬人化的表現手法。
3、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止步的精神。啟發學生熱愛生活,不斷進取,永不止步,在前進中不斷成長壯大。
(四)學習重點難點
1、學習難點:朗讀全文時如何把握住小溪流歡快、活潑的情感基調。
2、學習重點:了解課文內容,理解童話中蘊含的人生的哲理,從思想上教育學生,具有自強不息,永不止步的精神,健康快樂成長。
(五)學法分析:
1、朗讀品味法:
這篇是一篇童話,是學生喜歡閱讀的文章,閱讀也是學生學習課文最有效的方法,我們采用三步閱讀教學法。在朗讀中把握課文內容,感悟理解課文蘊含的哲理。
2、小組討論交流法:
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互辯、對話、交流,把握人物形象,讓學生正確理解課文主題,感悟學習小溪流自強不息,歡樂進取的精神。
二、課程設計(學習內容和方式)
本節課利用多媒體的優勢,讓學生反復朗讀,在熟悉課程的基礎上采取學習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感悟文章主題。擬用兩個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
以朗讀自學為主。
1、新課導語
2、展示學習目標。
3、初讀課文(自由閱讀課文)。
(主要展示學習生字、詞語、作者生平事跡及寫作背景等)
4、再讀課文( 四個學生分別朗讀課文的四個部分,把握小溪流在不同的階段的特點)。
學習探究交流以下內容:
(1)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想想這篇童話講了一件什么事?
(2)“小溪流的歌”是一首什么樣的歌?
(3)小溪流人物形象分析(小溪流具有什么樣的精神)。
(4)找出課文中最能突出小溪流永不停息精神的詞語和句子。
第二課時
以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為主
1、三讀課文。
把握小溪流不同階段特點,用不同語氣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探究學習以下問題:
(1)從課文中找出最能體現小溪流奔流不息、逐漸成長的詞語或句子。(注意歌聲和力量的變化)
(2)畫出課文中“枯樹樁”、“烏鴉”和“泥沙”的語言句子,他們分別可比喻社會生活中什么樣的人?作者寫他們的性格,與小溪流是什么關系?
2、小組討論交流
(1)“太陽出來了,太陽向著他微笑;月亮出來了,月亮也向著他微笑。”開頭和結尾都出現了這句話,有什么作用?
(2)開頭“小溪流有一個歌,是永遠唱不完的`。”結尾“小溪流的歌就是這樣無休無止,他的歌是永遠唱不完的。”有什么作用?
(3)你認為我們應該向小溪流學些什么?
三、課堂實錄(節選部分)
1、 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見過會唱歌的小溪流嗎?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嚴文
井所寫的《小溪流的歌》,共同聆聽一下《小溪流的歌》,究竟是一首什么樣的歌?
(多媒體展示課題和學習目標)
2、初讀課文。
(學生紛紛舉手,教師指名第三小組回答)
學生展示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詞和作者事跡
3、再讀課文。(多媒體展示需要學習探究的問題)
師:前面我們總結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下面找同學說說怎樣概括課文內容?
生:(學生齊答:)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時還要交待時間、地點等。
師:我們讀了這篇課文,想想這篇童話講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紛紛舉手,教師指名第二小組回答)
生:寫了小溪流成長的故事。
生:寫小溪流在不斷的奔流中逐漸成長的故事。
生:小溪流在不停的奔流中不斷成長為小河、大江、海洋的過程。
師:對,很好!
(板書或者多媒體展示四幅圖,讓學生形象直觀地看到小溪流的變化。)
師:思考:小溪流的歌究竟是一首什么樣的歌?
(學生紛紛舉手,教師指名第一小組回答)
生:小溪流的歌是一首快樂的歌。
生:小溪流的歌是一首快樂的歌,勇往直前的歌,積極進取的歌。
生:小溪流的歌是一首永不息止的前進中不斷成長壯大的歌。
師:小溪流身上具有什么樣的精神?
生:不怕阻力,樂觀執著。
生:沉著樂觀,不怕阻力,不知疲倦,自信執著。
生:樂觀自信、永不放棄、奔流不息、執著向前、不懼艱險、不知疲倦等。
師:找出課文中最能突出小溪流奔流不息、勇往直前的句子,并讀一讀。
生:小溪流就這樣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小河就這樣奔流,不斷向前奔流”,“大江就這樣奔流,不斷向前奔流”,
生:“他奔流著,奔流著,永遠向著前方。”
生:還有“快活的小溪流,哼哼唱唱,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
生:還有“小溪流笑著向前奔跑,什么也阻擋不了他的奔流。”
……………………………………
4、三讀課文。
同學們回答得非常棒,下面采取分角色朗讀課文,我們將課文分為“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四個部分和角色,同學們想一下,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語調去讀?
生:他的語調上應有變化:小溪流像個兒童,是歡快活潑的、應讀得快樂、活潑,聲音清脆響亮;小河像個有朝氣的少年,精力旺盛,應讀得洪亮、堅定有朝氣;大江像個成熟的青年,聲音應深沉、洪亮;.海洋無邊無際像個成熟的中年人,應讀得洪亮、飽滿、穩重。
………………………………………
師:請思考:小溪流在成長過程中有哪些變化?
生:小溪流力量變大了。
師:是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從課文中找一找,讀一讀。)
(學生紛紛舉手,教師指名第六小組回答)
生:(朗讀文中的語句。)“他一會兒讓那些漂浮著的小樹葉打個轉兒,一會兒撓撓那些追趕他的小蝌蚪的癢癢”;“有巨大的石塊攔住了他的去路,他就輕輕跳躍兩下,一股勁兒沖了下去”。
生:當他長成小河時,“他翻騰起水底沉淀的泥沙,卷起漂浮的枯樹枝,激烈地打著回旋。他興致勃勃地推送著木排,托起沉重的木船向前航行”。
師:還有嗎?
生:當他變成大江時,“他不費力就掀起一陣洶涌的波濤,他沉著地舉起龐大的輪船幫助他們迅速航行”。后來他變成了海洋,“他不斷涌起來,向上,向前,向著四面八方”。
師:三位同學說得對!小溪流在歌唱中力量發生了變化,除了力量有變化,還有沒有其他變化?(從課文中找一找,說一說)
(學生紛紛舉手,教師指名第四小組回答。)
生:歌聲特點發生了變化,聲音越來越大。
生:小溪流是“哼哼唱唱”;小河是“沙沙地歌唱”;大江是“低聲吟唱”;海洋是“強烈地向著四方歌唱”。
師:很好!從力量表現和歌聲特點上我們發現小溪流在歌唱中……
(話未說完,學生齊答:逐漸成長壯大)
師:小溪流在成長過程中是一帆風順的嗎?如果不是,他遇到了哪些困難?
(學生紛紛舉手,教師指名第五小組回答)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10
設計思想
本文是一篇童話,內容淺顯易懂,語言生動活潑,對學生的成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所以本設計采用自由讀、指導讀、展示讀、小組內PK讀、組與組點將讀等多種誦讀方法,再現文中形象,感悟小溪流精神。采用分組討論、全班交流方式啟迪學生思維,讓他們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的主題,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形象,在學習中了解童話的特點,并完成“聽、說、讀、寫”的系列訓練。采用學生自評、互評、教師口頭評價和評價表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式激勵學生的個體發展,提高他們的欣賞水平,讓他們愛上語文,愛上語文課堂。
教學目標
⒈知識與能力:了解有關童話的知識;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⒉過程與方法:分角色朗讀,感悟小溪流的精神。
⒊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生活,不怕困難,積極奮進的思想。
教學重點與難點
⒈感悟小溪流的精神。
⒉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手段
多媒體
課前預習
1. 朗讀課文,結合課后的“讀一讀,寫一寫”,請把你不認識的生字詞注上音,把不理解的詞語解釋一遍,寫在記錄本上,力求掌握。
2. 查工具書,了解什么是童話,童話這種體裁有什么特點。
3. 查閱資料,了解嚴文井和他的童話。
4. 提出你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課堂學習
一 、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播放背景音樂丹吉布森《夢中的小溪》,教師有感情的誦讀“一條快活的小溪流哼哼唱唱,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山谷里總是不斷響著他歌唱的回聲。太陽出來了,太陽向著他微笑。月亮出來了,月亮也向著他微笑。在他清亮的眼睛里,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像他自己一樣新鮮,快樂。他不斷向他所遇到的東西打招呼,對他們說:“你好,你好!”。
(背景音樂結束)教師激情導入:任何優美的旋律都有結束的時候,而小溪流有一個歌,卻是永遠唱不完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著名童話作家嚴文井先生的《小溪流的歌》,去傾聽小溪流美麗的歌聲和內心的顫動吧!(多媒體展示課題、題記、作者。)
二 、揭示目標,認知導航。
多媒體出示活動任務,學生齊讀一遍。
活動任務:⒈ 理解文章的主旨。
⒉感悟小溪流的精神。
⒊ 了解童話的特點。
三 、自主學習,整體感知。(聆聽小溪流的歌)
課前我們大家已經充分的預習了這篇課文,下面,給你3分鐘的時間跳讀課文,然后搶答大屏幕上的問題。
多媒體出示:1.小溪流的歌共有幾個樂章?每個樂章的特點?
2.小溪流的成長是不是一帆風順的?作者重點寫的有哪些阻撓者?
(1.學生上臺板書四個樂章: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特點:快活、旺盛、強壯、巨大。
2.不是。重點描寫的阻撓者是枯樹樁、枯草、烏鴉、泥沙和沉船。)
教師評價,利用評價表加分。
四 、互動探究,智慧共享
(一)品讀小溪流的歌
1.分組從課文中找出枯樹樁、枯草、烏鴉、泥沙、沉船與小溪流的對話。模仿他們的語氣讀一讀。
(教師要求,認清字形、讀準字音、讀好節奏,讀出情感。)
2.將學生按小溪流的四個成長階段分成四組,練習對話。
(教師要求:小組內分配角色,注意依據小溪流在成長過程中發生的變化特點,讀出情感。)
3.請各小組推薦讀得好的同學朗讀對話。組與組展開PK。
4.讀后,學生自評和他評相結合,評價加分。
5.教師指導朗讀,學生再次分組練習對話。
6.分角色配樂朗讀:各小組推薦讀得好的同學朗讀對話,教師用概括性的話把四組對話連接起來。
(多媒體播放背景音樂《寧靜的生活2》)
7.讀后,再次請生作出評價加分。
(二)感悟小溪流的歌
同學們的朗讀就好像一首美妙的小溪流之歌在老師的耳畔響起,小溪流究竟唱了一首什么歌?為什么他的歌永遠唱不完?結合你的生活經歷談一談吧!
小組合作,集思廣益,推薦發言人來回答。
(多媒體展示:小溪流唱了一首歡快、不怕困難 、意志堅定 、勇往直前、不斷進取、不自滿 …… 的成長之歌。因為小溪流是不斷成長,永遠不休息的,所以他的歌是永遠唱不完的。)
(三)唱響小溪流的歌
1.嚴文井先生的童話充滿了童真童趣,詩意的語言蘊含著人生的哲理。你讀過的童話有哪些呢,驕傲的告訴同學們吧!
(學生可以與同位交流,可以小組內交流,也可以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
2.那么多的童話啊!靜下心來思考一下,童話的特點有哪些?
(學生回答后,大屏幕出示知識小貼士:童話常采用擬人的手法,通過豐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張來塑造鮮明的形象,用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反映生活,抑惡揚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3.學生齊讀一遍。
4.你喜歡童話嗎?請大家展開豐富的想象,以“我是---”為開頭,構思一篇小小的童話吧!
要求:充分運用擬人、夸張等手法,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吧!
(教師可以做簡要的示范。“我是一縷和煦的春風,春天的鐘聲敲醒了我甜蜜的夢。抖擻抖擻精神,舒活舒活筋骨,我開始了快樂的旅行……”)
六 、贈送名言,拓展提升
多媒體展示,“輕輕告訴你:只有毅力才會使我們成功……而毅力的來源又在于毫不動搖,堅決地采取為達到成功所需要的正當手段。--------車爾尼雪夫斯基”
學生齊讀一遍。
七、總結梳理,激勵發展
這節課,我們在美妙動聽的旋律中結識了一條勇敢向前,樂觀堅定的小溪流。是啊,成長是一首歌,生活是一首歌。在我們成長的河流中,無論是順風順水,還是急湍瀑布,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唱響我們自己嘹亮歡快的歌聲,高歌前行!
板書設
小溪流 —— 快活 永 成
小河 —— 旺盛 不 長
大江 —— 強壯 停 壯
大海 —— 巨大 息 大
多元評價表
春之隊
夏之隊
秋之隊
冬之隊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11
佚名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能按要求預習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10個詞語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學重點:能按要求預習課文
教學難點 :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學過程 :
一、揭題
讀題。說說你想知道什么?
二、按要求預習課文
三、檢查自學
1、生字詞
(重點:耍、愁、樁、撓卵石拐彎)
2、質疑問難
四、自讀課文,初知大意
1、這篇課文主要講誰,講他做了些什么?
2、用橫線劃出寫小溪流如何奔流的句子讀一讀。然后填空。
小溪流在( )地奔流。
小溪流一邊( )一邊( )。
小溪流在( )奔流( )。
小溪流就這樣( )地奔流、奔流。
(體會小溪流永不停步的精神)
3、討論課后題1。
五、朗讀全文
六、作業 作業 1—3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能用“不斷”、“歡快”造句。
2、了解第2自然段先總后分的寫法。熟讀這一段中的幾個擬人句。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學重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1、齊讀課文(對話分角色朗讀)。
2、填空:
( )的小溪( )的卵石
( )的嗓子( )的樣子
( )的山谷( )的海洋
3、交代任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讀:小溪流的心情怎樣?給你的感覺如何?
2、朗讀指導:朗讀的聲音應該怎樣?速度怎樣?
3、練讀、評議。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導讀小溪流怎樣玩耍的句子。
讀著讀著,給你什么樣的感覺?(調皮活潑)你覺得現在的小溪流就像什么?你喜歡哪些詞句?
2、填空:
他( )岸邊的卵石,( )地上的小草,讓漂浮著的小樹葉打( ),一會兒( )那些追趕他的小蝌蚪。
所填的詞語應該怎樣讀?
3、這一段是什么結構?(先總后分)
4、感情朗讀。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導讀:小溪流是怎樣沖過巨石的?讀出它的勇敢勁兒。
2、難句理解:他用清亮的嗓子歌唱,山谷里不斷回響著的回聲也是清脆的,叫人聽了就會忘記疲勞與憂愁。(小組討論)
3、朗讀指導。
五、學習第二大段。
1、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各角色當時的心情。
2、指導朗讀:第一句兩個分句中的第二個“到前面去”語調要變高。后一句中的“為什么呀?”要讀出反問的語氣。“我不能停留要讀出堅定的語氣。
3、明確枯樹樁已失去了生命的力量,生活沒有意義。而小溪流為什么停不下來呢?(為人民做好事)
講講小溪流可為人民做哪些有益的事?
六、學習第三段
明確小溪流匯合成了大河,它就更有力量,可以為人們做更多的事了。
小結:小溪流這種自強不息,永不停留的精神真使人感動。
七、總結
學了課文,你認為應該向小溪流學些什么?
板書設計 :
10、小溪流的歌
一、快活、玩耍、沖了過去
二、我不能停留——推動水磨 勇往直前、自強不息
三、匯成大河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12
《小溪流的歌》說課材料
羅山二中
一、說教材:《小溪流的歌》是語文版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是一篇表達新時代主題的童話。這篇童話用通俗、生動的語言敘說了小溪流堅持前進,演變成小河、大江、海洋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只要不斷前進,永不停步,就會在前進中成長壯大”的道理。這篇童話既能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意識,也能使學生在認識世界的同時發展自己的思維。基于此,我設計以下三個教學目標:1、識記本文字詞,能流暢地有感情的誦讀課文。2、能讀懂童話、體會本文的主旨、并能結合現實社會理解“小溪流、枯樹樁、烏鴉、泥沙、沉船”等所蘊含的象征意義。3、啟發學生熱愛生活,不斷進取,永不停步,在前進中不斷成長壯大。其中2、3、是重點也是難點。
二、說教法:解讀這篇童話,主要是引導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互辯、對話、交流,讓學生正確理解課文主題,并能理解其社會意義。為此本課采用多媒體教學,充分創造情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解讀。
三、說學法:學生閱讀這篇童話時要反復朗讀和默讀,理清作品的思路,領會故事的含義,并有意識地加以學習和運用。本文宜采用“讀一讀――找一找--想一想――說一說――練一練”等學習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啟思(多媒體展示動畫)
文章題記說“小溪流有一個歌,是永遠唱不完的”。那么,小溪流唱的是一首什么樣的歌?
(二)、讀一讀、找一找
1、學生速讀課文,圈畫生字詞并自己動手解決。
2、找出小溪流逐步成長的4個階段(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并完成課后第二題(學生作完后展示多媒體動畫)。
(三)、讀一讀、說一說
1、有感情的朗讀在四個階段中能表現小溪流精神的句子。
2.分角色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說不同階段小溪流成長的情況。如:
學生甲:我不知疲倦地往前奔流,沖過巨大石塊的阻攔,拒絕枯樹樁的勸止,同我的伙伴們匯合在一起,我就長大了。——我成為了一條小河。
學生乙:我精力旺盛,精神飽滿,托起沉重的木船,拒絕烏鴉的恐嚇,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別的小河同我匯在一起,我又長大了。——成為一條大江。
學生丙:(略)
學生丁:(略)
(四)、讀一讀、想一想
1.小溪流在奔流中力量有沒有變化?有怎樣的變化?
有變化。力量逐漸變大。
2.小溪流唱的歌究竟是一首什么樣的歌?
(1)師生交流。
老師可有意提出有誤的主題,激活學生思維。
(2)得出答案。
是一首永不息止的前進中不斷成長壯大的歌。(抓住兩點)
(五)、想一想、說一說
1. 小溪流的歌給你什么啟示?
2.由小溪流的形象你聯想到了些什么?
(六)、說一說、作一作
1、說一個具有小溪流精神的人物故事
2、展開聯想,編一則童話“ 和小溪流和對話”(如樹樁、枯草、烏鴉、泥沙、沉船等)
板書設計:
小溪流的歌
嚴文井
小溪流
小河
大江
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