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池》教學設(shè)計(通用14篇)
《五彩池》教學設(shè)計 篇1
一、學習目標設(shè)計:
認知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騰云駕霧、漫山遍野、鋪展、凝結(jié)、折射”等詞意。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四自然段。
能力目標:通過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教學,進行朗讀感受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表達力。指導學生進行“五彩池成因”的探究,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搜集處理信息能力以及同伴協(xié)作的能力。
情感目標:借助網(wǎng)絡(luò)平臺,引導學生了解五彩池是個神奇、美麗的地方,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二、教材內(nèi)容及重、難點分析:
1、教材內(nèi)容簡析
《五彩池》是一篇寫景記敘文,課文講的是“我”到四川松潘去旅游,在藏龍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全文共有五個自然段:第一段作者先介紹小時侯向往的瑤池,然后說見到了像瑤池那樣的五彩池,既交代了五彩池在哪里又激起了讀者的閱讀興趣;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五彩池是什么樣的以及五彩池為什么呈現(xiàn)出各種色彩;第五自然段即課文的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贊嘆“原來五彩的瑤池就在人間,不在天上。”也是對全文的總結(jié),與開頭呼應(yīng),再一次突出五彩池的神奇、美麗。
2、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2、3、4自然段,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想象和探究,了解五彩池的奇異以及五彩池水的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教學對象分析:
我國思維發(fā)展心理學家對我國小學生思維發(fā)展進行了長期研究得出的結(jié)論認為:小學兒童思維的基本特點是: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心理學家認為:情緒和情感像一種偵察機構(gòu),監(jiān)視著思維活動,它能促進或組織工作記憶、推理操作和問題解決。在心情良好的狀態(tài)下思路開闊、思維敏捷;而心情低郁時則思路阻塞,缺乏創(chuàng)造性。四年級的小學生容易受外界的干擾,情感不穩(wěn)定,情緒波動大,但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見解,有一定的分析判斷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教好的自學能力。因此,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創(chuàng)設(shè)愉悅和諧的氛圍,引導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抓住興奮點,充分利用多媒體網(wǎng)絡(luò)優(yōu)勢,采用“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教學時,我們以語言實踐為基礎(chǔ),進行學法指導,以“導”為主,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shè)計
遵循媒體組合設(shè)計整體優(yōu)化的原則,從“審美教育”、“技能教育”、“知識教育”幾方面指定教學目標 。在這一目標導向下,努力使視、聽、讀、講、思、議有機地組合成一個既能傳授知識、提高語文綜合能力,又能獲取審美感受、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動態(tài)教學系統(tǒng)。
對于三年級的學生而言,僅以文字形式讓其感悟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并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語言,中間缺乏形象的聲像資料的依托,那是很困難的事。在教學時,采用“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shè)情境,運用圖片、視頻、動畫,把課文的內(nèi)容動態(tài)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使學生身臨其境,從而獲得真切感,把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在這情趣盎然的學習氛圍中,學生自讀、自創(chuàng)、自探、自悟。這樣使學生探索大自然的美好愿望,融思想教育與“藝術(shù)審美”為一體,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五、教學媒體設(shè)計
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在多媒體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下運行。多媒體技術(shù)與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緊密結(jié)合,大大擴展單機多媒體計算機的功能。多媒體網(wǎng)絡(luò)不僅具有各種媒體信息處理和人機交互功能,更重要的是,實現(xiàn)了網(wǎng)上多媒體信息傳遞和多媒體信息資源共享,形成了一種理想的多媒體網(wǎng)絡(luò)教學環(huán)境。
針對課文特點,教師利用網(wǎng)絡(luò)平臺制作相應(yīng)的網(wǎng)絡(luò)課件進行教學。課件分知識庫、小字典、金點子、學習區(qū)、賞佳文、寫一寫、測試區(qū)、畫一畫、網(wǎng)上探究欄目。
“知識庫”里有豐富的圖片、文字、視頻、動畫、錄音等與課文相吻合的靜動態(tài)資料,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金點子”是引導幫助學生掌握學習中的重難點。教師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對教材中的重難點進行導學,便于學生在沒有老師講課的情況下,深入理解教材內(nèi)容。“小字典”一欄有生字的讀音、書寫筆順、部首、近反義詞、同音詞、組詞,以及相關(guān)成語等資料。學生在自學生字時,可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信息,進行自學。“學習區(qū)”是對課文的重點段句進行導學。,幫助學生進行深入探究。“賞佳文”欄目的設(shè)置,旨在拓展學生的閱讀面,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這里既有名家的名作,也有同伴的佳文,讓他們從中汲取營養(yǎng),使他們有比較豐厚的語言積累。“寫一寫”欄目是為學生提供發(fā)表的場所。我們認為,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因此,教師每教完一篇課文后,讓學生進行一次小練筆,積累他們的寫作素材。“測試區(qū)”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分兩種形式,一種是計算機自動評判題,學生測試后可即時了解自己還有那些知識沒有掌握,促使其尋找途徑彌補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另一種是教師批閱題,實現(xiàn)了教師電子批改這一新型的批改方法。“畫一畫”是將課文中的空白部分,給學生以想象發(fā)揮的空間,或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文字后將自己的理解進行轉(zhuǎn)化,并以畫畫的形式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表達出來“網(wǎng)上探究”是留給學生相互之間討論或?qū)W生與老師之間共同探討有關(guān)課文的疑問。。
六、教學過程 與分析
(一)、談話導入 ,激趣探奇。導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的水有顏色嗎?媒體顯示:五彩池的畫面師述:在我國四川松潘的藏龍山上有個五彩池,那里的水不但有顏色,而且還非常奇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3課。(板書:五彩池)
分析“有了興趣,就會樂此不疲、好之不倦。”這是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 新課階段,小學生渴求新知,導入 時,教師設(shè)計一張靜態(tài)的五彩池的美景圖,聲情并茂的導語 仿佛把學生帶到五彩池邊;接著,展示動態(tài)的錄像,讓學生感受五彩池的美景,然后引入課文內(nèi)容:“你見過有顏色的水嗎?”教師精心設(shè)計的導語 和圖象創(chuàng)設(shè)情感性情境來激勵學生的思維活動。教師的情感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形成師生情感溝通、融合的統(tǒng)一合作場。
(二)、理清思路,檢查預習。
1、課文圍繞五彩池的美麗、神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方面?(板書:數(shù)量、形狀、顏色、成因)
2、檢查交流預習情況。
(1)指導學生讀準字音。找出容易出錯的字,查閱小字典,幫助記憶。
(2)引導學生查閱相關(guān)的資料,并說說自己了解到了些什么?
(3)在自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對課文提出疑問。
分析:自學能力是獨立學習的能力,是觀察、理解、綜合概括等多方面能力的統(tǒng)一表現(xiàn)。學生在預習、自學中確定學習目標,提出自學要求,養(yǎng)成良好自學習慣,而學校開發(fā)的網(wǎng)絡(luò)平臺為他們進行課前預習質(zhì)疑提供了極大方便。預習的目的是了解學習內(nèi)容。但切實達到“先學再教”則應(yīng)首先解決學生預習中的困難和盲目性。教師精心設(shè)計自學提綱,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自學。這樣為理解領(lǐng)悟課文較深刻的內(nèi)容奠定了基礎(chǔ)。自己能讀書,不待老師講,先學后教的模式在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中充分得到體現(xiàn)。網(wǎng)絡(luò)平臺已成為課上、課下學生學習的伙伴。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說說體會到了什么?并用朗讀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
2、學生交流
(1)理解句子A:“那是個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車來到藏龍山,只見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體會到:水池很多。從哪里體會到的?(漫山遍野、大大小小)媒體顯示:大大小小的水池師:是呀,據(jù)資料統(tǒng)計藏龍山上的水池有400多個。把水池多的意思讀出來。齊讀句子。水池真多,還有誰來交流?
(2)理解句子B:“無數(shù)的水池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耀著各種不同顏色的光輝,好象是鋪展著的巨幅地毯上的寶石。”體會到:水池很美。請學生聽師范,讀邊聽邊想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什么?
生:看到了寶石。媒體顯示:視頻“寶石般的水池”
師:寶石很美,晶瑩剔透。藏龍山上的水池就像寶石一樣,鋪展在綠地毯上,在陽光照耀下,光彩奪目。把水池的美讀出來。女同學齊讀句子。水池除了美,還怎么樣?
(3)理解句子C:“水池大的面積不足一畝,水深不過一丈。小的像個菜碟,水很淺,用小拇指就能觸到池底。”體會到:水池很好玩。媒體顯示:大小深淺不同的水池打比方理解,讀出好玩的意思。男同學齊讀。
(4)理解句子D“池邊是金黃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帶,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圍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有像葫蘆的,有像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體會到:水池的形狀很多,各種各樣。師:那省略號說明什么?
生:還有很多形狀,作者沒有都寫出來。媒體顯示:各種形狀的水池請同學發(fā)揮想象力,想想還有哪些形狀的?學生交流。
師:作者運用比喻的方法把五彩池的多姿多彩展現(xiàn)給了我們,我們能通過朗讀把它表達出來嗎?齊讀句子。
3、小結(jié):這一自然段作者通過數(shù)量、形狀寫出了五彩池的美麗神奇。媒體顯示:視頻“五彩池”徜徉在這神奇的大自然中,聆聽著美妙的音樂讓我們美美地讀好課文,再來一下欣賞美麗的畫卷。五彩池真美啊!美得讓我驚奇。
4、默讀課文第三段,找找課文中用了幾個“卻”字,去掉這些“卻”字再讀讀,看看能體會到什么?學生交流。媒體顯示:有著各種顏色的水池師生對讀,再次感悟。(顏色的神奇)小組賽讀。指導朗讀。師:五彩池僅僅是五種顏色嗎?請同學換個詞語說說。換詞練習。
分析:重點深究是閱讀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訓練學生理解語言文字,體會思想感情,掌握學習方法的重要過程。教學中,我們充分網(wǎng)絡(luò)的優(yōu)勢,利用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扶放并行,引導學習探究,給他們“動眼看、動耳聽、動口說、動腦想、動手做”的機會,精心設(shè)計,突破重點難點。兒童學習的過程是認識能力日益提高的過程。遵循兒童的學習思路來組織教材,突破重點,應(yīng)選擇好適當?shù)姆绞剑M織新的結(jié)構(gòu)類型。如學生自讀二自然段后,教師引導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進行朗讀體會,通過讀書、探討、查資料,領(lǐng)悟到五彩池大小不一、深淺不同,像寶石一樣美。當教師顯示五彩池有各種各樣的形狀時,學生的發(fā)表欲特強,他們說,有的像彎彎的月亮,有的像燃燒的楓葉,有的像五角的星星……訓練了學生的想象、說話能力。
(四)、協(xié)作學習,深入探究。學習第四自然段。媒體顯示:“流動的水池”師:明明是清水,為什么在水池里會顯出不同的顏色來呢?請同學讀讀課文,打開知識庫找找有關(guān)的資料,同桌的同學共同探討其中的奧秘。小組交流。
小結(jié)成因:(1)池底長著許多石筍,高低不平。媒體顯示:高低不平的石筍。
(2)石筍表面凝結(jié)著一層細膩透明的石粉,陽光透過池水,石筍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鏡,把陽光折射成各種不同的色彩。媒體顯示:視頻“三棱鏡演示光的色散”講述:作者是在夏天去五彩池,陽光特別強烈,被石筍折射成各種色彩。
(3)再加上水池周圍的樹木花草長得很茂盛,倒影使池水更加瑰麗。集體完成口答練習題(五彩池的成因)所謂拓展閱讀是指:就語文閱讀教學某一閱讀素材相關(guān)的某一主題,搜尋更多的閱讀材料加以整理與閱讀,從而對該素材描述的事件所處的大背景,或者某個特定的視角形成自己的認識,進而加深課堂閱讀素材的理解。課文第四自然段是介紹五彩池的成因的。教師要求學生自讀后,結(jié)合知識庫的相關(guān)資料,和同桌討論形成五彩的池水的原因。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都說出其中的一到兩點原因。
分析:Internet環(huán)境下的語文拓展學習,計算機像筆、紙、書本一樣,成了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工具。整個學習過程突破了狹小的教室空間與短暫的課堂時間局限。學生在網(wǎng)海里盡情遨游,獲取了大量課本上沒有的知識。
(五)、欣賞品味,體悟情感。假如你就站在這五彩池邊,你會說什么?學生交流。教師引導:難怪作者會說:“原來五彩的瑤池就在人間,不在天上。”齊讀第五自然段。小結(jié);課文最后一節(jié)和開頭呼應(yīng),再次突出了五彩池的美麗、神奇。
分析:讓學生再次感受五彩池那美妙的情景,掀起學生詩意般的情感波濤,振奮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同時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讓學生進入情景,體會意境,在美的氛圍中進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六)、動手實踐,拓展延伸。師述:同學們,我們剛才細細游賞了五彩池,我相信那兒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xiàn)在,請你當小導游,給五彩池寫一句精彩的廣告詞,看看誰能吸引更多的游客?現(xiàn)在,請同學打開寫一寫,點擊回復進行發(fā)揮。交流廣告詞。布置課后練習。
分析:教育的本義就是教學生學會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以體現(xiàn)“教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教學思想。看了錄像,閱讀了大量課外材料后,教師組織學生給五彩池寫一句精彩的廣告詞,給學生提供鍛煉實踐的空間。為了使自己的廣告詞更有說服力,有的學生還自己進行繪畫,編順口溜等。在這一活動中,學生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
(七)、版面設(shè)計:
略
(八)、教學流程圖:
略
關(guān)于本方案的說明
當前,以多媒體計算機技術(shù)和網(wǎng)絡(luò)通訊技術(shù)為主要標志的信息技術(shù),對當代社會產(chǎn)生著重大的影響,改變著我們的工作方式、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知識經(jīng)濟的來臨,呼喚著教育必須進行深刻的變革。以信息技術(shù)和教學設(shè)計技術(shù)為核心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是教育變革的突破口,而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中的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是改進課堂教學設(shè)計的切入點。
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下的教學過程 具有開放性,學習過程的交互性,學習內(nèi)容選擇的自主性和個性化,內(nèi)容形式的多媒體化。
近年來,我校以建構(gòu)主義理論為指導,開展了在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試驗。特別是我校與網(wǎng)絡(luò)公司共同探索開發(fā)的網(wǎng)絡(luò)教學平臺,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計算機和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的優(yōu)勢,為學生在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下進行自主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下的教學真正達到了因材施教、發(fā)展個性的目的,學生是按照自己的認知水平來學習和提高的,學習是學生主動參與完成的,這種學習使學生真正獲得了智慧而不僅僅是知識,這正是傳統(tǒng)教學所不能比擬的。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下的教學能夠使學生開闊了眼界,擴大了知識面。上述的教學實踐給我們很多思考,我們認為,多媒體計算機和網(wǎng)絡(luò)通訊技術(shù)的發(fā)展,為基于認知學習理論的教學設(shè)計提供了環(huán)境。處于信息時代的教師和學生,面臨著一個全新的以多媒體計算機和網(wǎng)絡(luò)通訊技術(shù)為主要的教學手段和認知工具的學習環(huán)境,如前所述,這種教學環(huán)境為素質(zhì)教育的實踐提供了教學條件。在這種環(huán)境中,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轉(zhuǎn)變,教師的職業(yè)技能和應(yīng)具備的能力結(jié)構(gòu)也隨之轉(zhuǎn)變了。同時,還必須掌握現(xiàn)代化的、先進的教學設(shè)計理論、思想和方法,用現(xiàn)代化的設(shè)計思想和方法指導現(xiàn)代化的教育技術(shù)手段的運用,才能優(yōu)化教學過程 。
《五彩池》一課是在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課例,本課件在學校自行開發(fā)的教學平臺上運行。該平臺操作簡便,交互性強。
本教學設(shè)計在蘇州市“信息化與課程整合”教學設(shè)計評比中獲一等◆
《五彩池》教學設(shè)計 篇2
《五彩池》一課的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我們描述了五彩池的美麗神奇。第二、三自然段具體介紹了五彩池不僅形奇,色也奇。根據(jù)這一特點,我設(shè)計了以下遷移練習,著力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能力。
一、畫一畫,體會形奇
課文第三自然段對五彩池有這樣一段描述“池邊是金黃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帶,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圈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有像葫蘆的,有像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這段語言生動優(yōu)美,句中有畫,句中含情,所以我先讓學生反復讀、悟、體會,直到熟讀成誦,然后讓學生想像一下除了這些書上介紹的形狀外,還會有其它神奇的形狀嗎?你能不能把自己想到的選擇一兩種畫下來呢?學生躍躍欲試,爭先恐后地打開本子畫上自己認為最神奇的水池形狀,有的畫五角星狀,有的畫太陽花狀……在這種輕松愉快的遷移練習中,既增添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又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深入體會到水池的神奇。同時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想像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
二、涂一涂,體會色奇
文章第三段寫五彩池色奇,語言淺顯易懂,學生不需深悟,就能讀出其神奇的特點了。但怎樣讓學生能更直觀地體會五彩池的色奇呢?我設(shè)計了這樣的遷移練習。(1)按書上要求在自己畫的水池上涂好顏色。(2)想一想水池中還可能會出現(xiàn)怎樣的顏色?再在自己設(shè)計的水池上涂一涂顏色。同學們可自由選擇完成一項任務(wù),比一比誰畫的池水顏色更瑰麗、更神奇?最后我有選擇地把學生的部分優(yōu)秀作品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出來,組織全班學生欣賞、評析。各色的五彩池展現(xiàn)在了學生的眼前,如身臨其境。這樣,學生不就更直觀形象地體會到了五彩池的美麗神奇嗎?
三、寫一寫,體會神奇
語文課的基本任務(wù)之一就是引導學生在理解、積累語言的基礎(chǔ)上學習、運用語言。因此,筆者在學生學完這段課文后設(shè)計了這樣的遷移練習:(1)讀課文二、三自然段,想一想課文是怎樣介紹五彩池的?通過學生討論、教師點撥,認識描寫狀物的一般方法。(2)寫一寫,模仿作者的寫作方法寫一段話(要求:根據(jù)自己課上設(shè)計的五彩池寫一段話,體現(xiàn)其神奇的特點)。這樣的練寫,學生就把文中已理解的好詞好句遷移內(nèi)化運用起來。這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又是進一步內(nèi)化運用語言的有效手段。
這樣的遷移練習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像能力,調(diào)動了學生的求異思維、發(fā)散思維,鍛煉了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通過課堂上有意識的、長期的培養(yǎng),使學生逐步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一定的創(chuàng)造能力,又使學生得到了良好的語言文字的訓練,把創(chuàng)新教育落到了實處。◆
《五彩池》教學設(shè)計 篇3
【課課練】
A 組
一、比一比,再組詞。
侖( ) 瑤( ) 拇( ) 碟( ) 瑚( ) 檸( )
倉( ) 謠( ) 姆( ) 蝶( ) 湖( ) 濘( )
二、按要求填空。
查加粗的字 音序 音節(jié) 在詞中的意思
丘陵
險峻
矗立
漫山遍野
三、填空,把詞語補充完整。
騰云( )霧 ( )山遍野 五光十( ) 樹木( )草
四、用直線恰當?shù)剡B接詞語。
昆明湖靜得像 一塊碧玉
金黃色池邊像 仙境一樣
池底的水就像 不平的折光鏡
彩燈噴泉又像 一圈彩帶
昆名湖綠得像 一面鏡子
五、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原來池底長著許多____,有的像____,有的像____,有的像____,有的像____。石筍表面凝著一層____的石粉。陽光____,石筍就像____,把陽光____色彩。
B 組
一、讀準拼音,寫字組詞。
lún yáo dié mǔ
昆( ) ( )池 菜( ) ( )指
yǎo sǔn qiú jìn
( )水 石( ) ( )陵 險( )
二、注意加粗的部分,想象句子描繪的景象。
1.無數(shù)的水池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耀著各種不同顏色的光輝,好像是鋪展著的巨幅地毯上的寶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池邊是金黃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帶,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圍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有像葫蘆的,有像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池底長著許多石筍,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險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寶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為什么說“五彩的瑤池就在人間,不在天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把下面排列錯亂的自然段按一定順序調(diào)整好。在括號里寫上正確的序號。
我愛家鄉(xiāng)的板栗
我的家鄉(xiāng)是羅田縣,羅田的板栗馳名中外。
初秋,金風送爽,栗樹上開出了黃白色的花。遠遠望去,樹上像飛滿黃色的、白色的蝴蝶,十分惹人喜愛。
春天到了,萬物復蘇。不知不覺板栗樹上悄悄地冒出了許多“小鴨蹼”——嫩栗樹葉,春雨連綿,它們張著小小的嘴巴貪婪地吮吸著,吮吸著這春天的甘露。
剝開板栗絳紅色的硬殼,就看見黃燦燦的果肉,咬上一口,咳,真好吃!又香又脆,叫人越吃越愛吃。鄉(xiāng)親們是好客的,常常將板栗掛在通風的地方,等過節(jié)時,拿出來招待客人。這樣的板栗風味別具一格——板栗蔫了,又軟又甜。
金秋的十月,樹上果實累累。板栗是干果,包在多刺的殼內(nèi)。板栗成熟以后,多刺的殼就裂開了嘴巴,露出兩個大板栗,咦,原來它們是“雙胞胎”!
我愛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板栗,我更愛我的家鄉(xiāng)——羅田。
這些香甜的板栗把中國人民的友誼帶給了日本人民,與武漢市結(jié)成姊妹城的日本大阪市的客人經(jīng)常來羅田采購板栗。板栗為家鄉(xiāng)的經(jīng)濟繁榮作出了貢獻。◆[2003-12-6]
《五彩池》教學設(shè)計 篇4
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是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如何抓住一個生成點,鼓勵學生多說,進行說話訓練呢?
《五彩池》這篇課文采用“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圍繞“五彩池奇異的景象”具體描寫了五彩池數(shù)量多、形狀美、池水鮮艷多彩的景象;同時又揭示出池水鮮艷多彩的成因,讓人不由得嘆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重點抓了課文的第2、3小節(jié)進行教學。
一、緊抓特點,進行說話訓練
文中第二小節(jié)用形象的比喻寫出了五彩池的`形狀多樣,這是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想象訓練、句式訓練的好機會。我從文中的這個省略號入手,通過對這個省略號的想象補白,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五彩池的美與奇異,同時模仿課文的比喻句進行說話訓練。我問道:“這句句子末尾的省略號省略了什么呢?想象一下,五彩池還可能有哪些形狀呢?” 在這個問題的誘導下,學生有了表達的欲望。于是,我開始播放一組五彩池的奇麗圖片:在四川松潘藏龍山上,許多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水池,在陽光的照耀下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五彩池玲瓏多姿的形態(tài),仙境般的畫面,讓同學們看得如癡如醉,發(fā)出陣陣驚嘆聲!“像茶壺”,“像黃龍”,“像荷葉”……“看來五彩池的玲瓏多姿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下面請你根據(jù)自己的想象以及剛才看到的畫面,來寫這樣一句話:五彩池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 有了前面的鋪墊,完成這樣一個寫話練習,并不難,同學們開始積極地思考起來。不一會,許多同學就舉起了手……
二、提供范例,進行說話訓練
在教學第三小節(jié)時,我先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檸檬黃”“天藍”“咖啡色”“橄欖綠”這些表示五彩池的顏色美詞語,接著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得出這類詞的規(guī)律是 “物+色”式的詞,如:孔雀藍、葡萄紫、橘黃、玫瑰紅、蘋果綠……請學生也來說一說這類的詞語。學生覺得既新鮮又有趣,然后,我又讓學生進行了一項拓展練習:仿照課文的寫法,這些詞語,根據(jù)句式“有的上邊的池水是( ),流入下邊的池就成了( );有的左邊的池水是( )。”練習詞語積累和說話。通過說話訓練,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五彩池“奇異美麗”。教學效果也很不錯。
三、寫廣告詞,進行說話訓練
在最后的拓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做一次廣告達人,設(shè)計一則廣告語,想前來觀光的游客介紹推介五彩池,學生結(jié)合所學綜合運用整合五彩池的特點,抓住精華進行設(shè)計,諸如:五彩瑤池在人間;人間仙境——五彩池等。
看來,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盡最大可能地引導學生從多說這個角度作為突破口,多練,多寫。這樣的訓練,相信“言多必得”。
《五彩池》教學設(shè)計 篇5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發(fā)興趣。
傳說中有個瑤池,那是神仙們住的地方,池里的水有5種顏色,美麗極了師:瑤池只是人們的一種夢想,但當作者來到四川省松潘旅游,看到神奇的五彩池時,他感到自己的夢想變成了——(生齊答:現(xiàn)實。)現(xiàn)在就讓我們到五彩池去游覽一番。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讀準生字,想想五彩池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2、用喜歡的方式來認讀生字。
3、誰來談?wù)動斡[之后的感受?
學生自由談?wù)摗?/p>
師小結(jié):五彩池的確神奇,(板書:神奇)作者更是妙筆生花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文字,把五彩池的神奇美麗再現(xiàn)了出來。讓我們來學習課文。
三、進入情境,自讀自悟
1、你覺得要想真正了解五彩池一定要先學習哪些段落?
2、自學2、3自然段,喜歡哪一段就多讀一讀,并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學生自主學習。
3、交流學習第二自然段。(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喜好來做相機調(diào)整)
(1)請?zhí)貏e喜歡這一段的同學來讀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看能否聽出他為什么喜歡。
學生評價。
(2)讀讀說你喜歡的句子,說說原因。
生讀讀,說說。
學生可能會抓住這些句子來談。
A“只見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可見水池不是一兩個,也不是三四個,而是整個山頭都布滿了,這水池真多呀。
誰能讀讀這些句子,讀出水池的多?(生練讀,略)
B、這些水池不但多,而且樣子很好看:有像葫蘆的,有像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一般的池子不是圓的就是方的,沒有這么美。
你能聯(lián)系平時的生活實際來體會五彩池的美,很好。(用課件出示相關(guān)畫面,引導學生找出像葫蘆的,像鐮刀的,像盤子的,像蓮花的池子,生再次發(fā)出贊嘆。)
C、而且這些池子的池邊像是誰用金黃色的彩帶圍成的,也和一般的池子不同,真是太神奇了。
句末的省略號說明五彩池還有好多好多奇特的形狀。
大家都感受到了五彩池那奇特的形狀。(板書:形狀奇)為了把這些奇特的形狀準確生動地描繪出來,作者用了許多比喻。大家想象一下,五彩池還會有怎樣的形狀呢?
大家想的多么有趣呀。這些形狀的池子說不定在藏龍山上都能欣賞到。你能不能用一個詞來概括五彩池形狀的特點?
你覺得怎么讀可以表現(xiàn)出這種神奇的特點就怎么讀。(生練讀)
D、第二句寫了水池在陽光照耀下,好象是鋪展著的巨幅地毯上的寶石,我覺得很美。
作者為什么要把水池比作寶石呢?比作鮮花也挺美呀。
(3)可見作者的比喻真是準確形象。把五彩池顏色和光澤的美寫出來了。(板書:色澤美)這一段里有許多優(yōu)美的比喻句,請?zhí)暨x你最喜歡的一句來讀一讀,讓大家感受到五彩池的神奇和美麗。
(學生在美妙的音樂中練習朗讀,師或點撥,或示范。)
師:這么美的詞句,如果能記在腦子里,今后寫作文就不愁沒有詞匯了。請試著背一背。
(生練習背誦,然后同座互背,最后背給大家聽。)
4、學習第三自然段
(1)池水的神奇又表現(xiàn)在哪里呢?聽老師讀一讀第三段,看你能感受到嗎?
(師讀,生邊看書邊聽)
(2)我們來看看本段描寫顏色的詞語:(板書:咖啡色、天藍、檸檬黃、橄欖綠)像天一樣的藍,像檸檬一樣的黃,像咖啡一樣的褐,這樣描寫顏色既準確又生動,你還能說出一些類似的詞語嗎?
(生自由說出)
(3)多么美的色彩啊!五彩池還會有怎樣斑斕的色彩呢?請展開想象,仿照這一段說一說。(生自由練說)
師:大家想得可真美!有機會到五彩池去看看,說不定這些美麗的色彩在五彩池里都能看到呢!
5、學習第四自然段
過渡:游覽到此,你一定會在腦子里產(chǎn)生一個和作者一樣的疑問:(生齊讀第一句:明明是清水,為什么在水池里會顯出不同的顏色來呢?)請同學們自讀本段,理解寫池水色彩成因的四句話。如有疑難,可與同桌討論,仍無法解決的,向大家提出來。
(生自學,討論,質(zhì)疑)
(1)連起來再讀一讀,看著圖解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生自由讀自由練說)
(2)誰來做小導游,給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游客解釋解釋這一原因?
(生進行口語交際練習,但說得不夠生動。)
(3)指名說。
6、學習第五自然段
游覽至此,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播放五彩池的錄象,學生欣賞,可以邊看邊說,可以指指點點。
看完后說說自己的感受。
編寫廣告詞。
四、作業(yè)設(shè)計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說說池水顏色奇特的成因。
★★九寨溝還有許多美景,課后查閱資料,辦一期九寨風光的手抄報。
課后自評:
《五彩池》這篇文章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的一篇講讀課文。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我們描述了五彩池的美麗神奇。五彩池不僅形奇,色也奇。本節(jié)課,教者通過深入鉆研教材,設(shè)計了較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感悟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體會到五彩池的美麗神奇,使學生在情感上得到了美的熏陶,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本節(jié)課的教學,較為全面地體現(xiàn)了新大綱的精神。主要表現(xiàn)在這樣幾個方面:
一、遵循學生認知語言的規(guī)律,引導學生充分自讀,在讀中體會、理解、感悟課文內(nèi)容。
二、從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們還能在如何引導學生積累語言,把課文語言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方面受到有益的啟示。
三、根據(jù)課文特點,巧妙安排遷移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
本節(jié)課安排了三次遷移:
⒈引導學生想象五彩池的形狀
⒉引導學生給五彩池創(chuàng)編廣告詞。別的話;
⒊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第三段再進行仿說。
《五彩池》教學設(shè)計 篇6
第一課時
一、導語。
聽說我國的四川省松潘縣新發(fā)現(xiàn)了一處風景優(yōu)美、山水相依的游覽勝地——藏龍山。那里有一座人間瑤池——(板書課題),特別美麗。今天,咱們就跟著文章的作者一起去游覽一番。
二、自學探究,學習課文。
1、明示自學方法,提出自學要求。
我們平時的語文課都怎樣上?{讀書,寫字,不懂的地方請教同學和老師(討論問題)。}
2、概括:以讀帶寫,邊讀邊想。(強調(diào)讀為前提,寫和想與讀如影隨形。)
3、出示自學要求:
(1)、讀第一遍課文,畫出文章中自己認為好的詞語(至少包括一類字所在的詞)同桌檢查朗讀情況后,在作業(yè)本上寫一遍。
(2)、讀第二遍課文,畫出不懂的地方,自己查資料解決或同桌討論,再不能解決的問題先在書上做上記號,或問老師。
(3)讀第三遍課文,畫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和認為不好的地方,感受深刻的地方背誦并思考原因(可以是多處),認為不好的地方思考應(yīng)該怎樣改正。(給好學生留出多余的空間,給學困生留出追趕的時間)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的學習情況。
記住了哪個詞到黑板上寫哪個詞,每次上去四名同學,其他同學在下面默寫。
2、訂正、指導,個別寫錯的詞語強調(diào)。
四、布置作業(yè)。
1、回家搜集有關(guān)九寨溝的材料。
2、熟讀課文。
3、抄寫生詞。會默寫的下節(jié)課當老師給同學們默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
默寫詞語。會默寫的同學讀(有幾個同學會就請幾個同學讀)。
2、導入。
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讀后思考: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哪些內(nèi)容?同桌可以共同討論。
二、共同學習,繼續(xù)探究。
1、討論交流。
生:通過讀課文,我知道了“天上的瑤池是什么樣的。”讀課文。
生:通過讀課文,我知道了“的水為什么會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顏色。”讀課文。
生:通過讀課文,我知道了“都有哪些形狀。”讀課文。
生:通過讀課文,我知道了“的水有很多種顏色,非常美麗。”讀課文。
師:這些同學讀書善于思考,值得其他同學學習!通過讀書,同學們知道了這么多的知識。這篇文章主要寫了的形狀、池水的顏色和為什么池水是五顏六色的。
2、繼續(xù)討論。
師:下面請同學們合上眼睛,聽老師朗讀課文,想象文章的畫面,然后說說聽讀課文后,這篇文章給你的最深感受是什么?(朗讀課文二至五自然段。)
師:聽老師朗讀了課文,這篇文章給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很美。
師:從哪些地方看出來?
生:“無數(shù)的水池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耀著各種不同顏色的光輝,好像是鋪展著的巨幅地毯上的寶石。”這里運用了比喻的方法,把水池看成了寶石。
師:你說得真好!誰再來讀讀這句話,把你欣賞“美”時的心情讀出來。
生:再讀后,齊讀。
生:“水池大的面積不足一畝,水深不過一丈……有像蓮花的……”這是把水池比喻成了菜碟;石粉看成了彩帶;水池的形狀看成了葫蘆、鐮刀、盤子、蓮花等。
師:你說的也很好!下面請同學們自由練習讀讀這段,一會兒咱們進行朗讀比賽。
生:自由練習。男女生比賽。
師:除此之外,還有哪些讓人感受到“美”的地方。
生:“原來池底長著許多石筍……五光十色的倒映使池水更加瑰麗。”用同樣的方法解釋。
師:你也說得很好!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感情練讀一下這段,一會兒老師和你們展開朗讀比賽。
生:自由練習。
師生比賽。
生先讀,完后下課鈴打響。
師:(抱拳)同學們讀得太好!為師自嘆弗如,甘拜下風。學習了這一課,你還想知道什么?
生:西方真得有昆侖山嗎?這地方為什么叫藏龍山?
師:同學們問的好!課下仔細看一看中國地圖。在一起討論一下搜集的材料或繼續(xù)上網(wǎng)查找有關(guān)內(nèi)容。下節(jié)課,我請同學們回答這幾個問題?
第三課時
互學資料,交流問題,有的同學補充說,從水的顏色多也能看出這兒很美(非常好,并給予了肯定),摘抄寫水池、形狀色彩的語句,指導、檢查背誦。并練習為該地寫解說詞。
《五彩池》教學設(shè)計 篇7
教材分析:
位于四川松潘藏龍山上美麗神奇的五彩池絢麗斑斕,作者用生動、明快、極富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語言,為我們講述了五彩池的數(shù)量、顏色、大小、深淺、形狀以及池水顯出神奇色彩的奧秘,使人讀后不禁陶醉于祖國的山水美景,感嘆大自然的神奇,更使得五彩池成為了我們魂牽夢繞、心馳神往的地方。
學情分析
1、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
本課是六年級的語文課,由于六年級學生對新鮮事物好奇、容易接受新鮮事物,課前讓學生收集五彩池的有關(guān)資料和圖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但他們自制能力差,好動,缺乏耐心,有一定的自主性但不夠強,學習靠興趣,因此教學時,巧妙利用多媒體渲染氣氛,激發(fā)興趣,激發(fā)探究的欲望。
2、學習本課之前應(yīng)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六年級學生能讀通、讀懂課文,有一定的閱讀能力、表達能力、作文能力、及分析感悟能力,因此教學中,讓學生用讀讀、劃劃、說說、議議的方法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主動讀議探究,從而體會出五彩池景美、情美、語言文字更美。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14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10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第四自然段。
3.抓住重點詞句感悟五彩池的美麗與神奇,了解五彩池的特點及其成因,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4.感悟課文的景色美、文字美,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多姿,培養(yǎng)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觀看五彩池圖片,整體感知五彩池。
2.緊抓“五彩池的神奇”,統(tǒng)領(lǐng)全文,引導學生品詞、析句,感悟五彩池的美。3.合作探究五彩池形成的原因。
4.充當小導游,為五彩池寫一段廣告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五彩池這一奇特景觀,從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yǎng)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難點分析:
l、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用讀、劃、說、議的方法自主學習,再加上教師適時的點撥和媒體輔助給學生充分創(chuàng)設(shè)的語言情景,從而體會到五彩池的景色美、文字美。
2、如何引導學生理解五彩池顏色不同的原因是本課教學中的一大難點。課前與科學老師協(xié)商讓學生做三棱鏡折射實驗,讓學生初步感知七色光現(xiàn)象;課中引導學生回憶三棱鏡折射試驗,合作、探究池水顏色不同的成因,以此突破教學難點。
課前準備:
課件、學生做“三棱鏡試驗”。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以詞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板書:五彩。引導學生說出由此想到的詞語,如色彩艷麗、五彩繽紛、光彩奪目等。
2.揭示課題《五彩池》。
二、觀看美景,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
初讀要求:
(1)自由讀課文,遇到讀起來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最后能達到讀正確、流利。
(2)思考:關(guān)于五彩池的傳說是怎樣的?出示閱讀要求
2.教師檢查初讀效果。
(1)出示詞語:藏龍山、熾熱、舀水、橄欖、檸檬、矗立、眼花繚亂、菜碟
(2)學生自由練讀,指名練讀。
(3)分節(jié)指名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3.學生復述關(guān)于五彩池的神話故事。
4.(過渡)瑤池只是人們的一種夢想,作者看到了神奇、美麗的五彩池時,他感到自己的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現(xiàn)在就讓我們到五彩池去游覽一番。播放五彩池神奇、美麗的風光。出示課件
5.學生觀看后表達自己對五彩池的感受。
學生回答預設(shè):五彩池是美麗的,神奇的。
三、品詞析句,深入感悟。
1.(過渡)五彩池的確神奇、美麗。作者筆下的五彩池更是令人神往。它到底神奇在哪?美麗在哪?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細細欣賞。
閱讀提示:
(1)默讀第3、4自然段,邊讀邊劃出最能體現(xiàn)五彩池神奇、美麗的詞語和句子。
(2)思考:它們?yōu)槭裁茨荏w現(xiàn)它的神奇和美麗?
2.在小組里讀讀你劃的詞語和句子,并互相說說為什么能體現(xiàn)它的美麗和神奇?
3.全班交流。
交流預設(shè):
形狀各異
(1)引導學生根據(jù)讀課文再加上自己對這些形狀的理解及平時的生活經(jīng)驗將五彩池畫下來。
(2)全班展示學生畫出的各種形狀的五彩池。
(3)看到這么多形狀的五彩池,學生談感受,然后將這些感受帶到文本中,教師指導朗讀、背誦。出示課件
顏色絢麗多彩
(1)觀看五彩池美麗的景象。出示課件
(2)我們來看看描寫顏色的詞語:咖啡色、天藍、檸檬黃、橄欖綠,這些描寫顏色的詞語既準確又生動,引導學生說出更多這樣的詞語。
(3)五彩池還會有怎樣斑斕的色彩呢?引導學生展開想像,仿照這一段說一說。
(4)通過教師指導學生練讀、試讀、指名讀,讀出五彩池的美麗與神奇,并指導背誦。
數(shù)量多
(1)理解“只見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無數(shù)的水池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耀著各種不同顏色的光輝,好像是鋪展著的巨幅地毯上的寶石。”出示課件
(2)理解“漫山遍野”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還有哪些詞也說明了水池非常多?
(3)引導學生回答: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為什么把水池比作寶石?比作鮮花也挺美?由此體會作者比喻的準確形象,并能運用到今后的寫作中。
(4)教師指導朗讀、背誦。
大小不一、深淺不同
(1)引導學生找出段落,回答:“不足”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不過”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出示課件
(2)教師指導朗讀、背誦。
第二課時
一、回憶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
1.思考:五彩池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二、合作探究,形成原因。
1.小組交流討論五彩池的美形成的原因。
合作要求:
(1)每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介紹五彩池的美形成的原因。
(2)小組討論將每個原因用最簡潔的話概括出來。
(3)討論結(jié)果由組長匯報。
2.全班交流談?wù)摻Y(jié)果。
3.全班觀看形成原因的示意圖。出示課件
三、學習生字,練習書寫。
1.出示要寫的生字。討論怎樣記住這個字。
2.讓學生挑出最難寫的字進行指導。
3.指導學生注意生字之間的聯(lián)系和規(guī)律,如: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
4.學生練習書寫。
四、拓展練習。
課后查閱有關(guān)五彩池更詳細的資料和圖片,用一句話或廣告語來介紹五彩池,為五彩池作廣告,或以小導游的身份用一段話來介紹五彩池。
《五彩池》教學設(shè)計 篇8
教學目標:
1、了解五彩池的美麗與神奇,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yǎng)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的13個新詞和6個生字。
3、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進行適當?shù)男【毠P。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發(fā)興趣。
(1)引入:同學們,作者小時侯聽奶奶講,西方有座昆侖山,山上有個瑤池,那是天上的神仙住的地方,池里的水好看極了,有五種顏色,紅的,黃的,藍的,綠的,紫的。奶奶當時是哄著作者玩的,可作者卻當成了真的,他一直想有一天能夠遇上神仙,跟著神仙騰云駕霧,飛到五彩池邊去看看。沒想到他長大了來到四川省松潘旅游,看到神奇的五彩池時,他感到自己的夢想變成了——(生齊答:現(xiàn)實。)現(xiàn)在就讓我們到五彩池去游覽一番。
(2)揭題:我們一起來讀課題。這個題目給了大家什么想象呢?
(這么一個簡單的題目就給了大家十分美麗的想象,相信同學們能在課文里感受到五彩池的更多美麗。)
二、初讀課文。
(1)根據(jù)要求,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讀準生字,想想五彩池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2、用喜歡的方式來認讀生字。
3、誰來談?wù)動斡[之后的感受?
(2)交流:
A:這篇課文的詞語很美,我們先來積累詞語。讀給同桌聽,同桌覺得他讀得挺好的,請推薦他來讀給大家聽。(叫3個學生)相信同學們都已經(jīng)會讀了是嗎?那就用朗讀來告訴老師。讀的時候想想哪個字型難記,可你卻有絕招記住他。
B:學生自由談?wù)摗#ㄗプ 耙薄ⅰ扮牎薄ⅰ肮S”)相信這些新詞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裝入同學們的腦袋了。
C:同學們,你們來說說,五彩池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的感受是什么?
師小結(jié):五彩池的確神奇,(板書:神奇)作者更是妙筆生花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文字,把五彩池的神奇美麗再現(xiàn)了出來。讓我們來學習課文。
三、進入情境,自讀自悟
1、你覺得要想了解五彩池的神奇要先學習哪些段落?(1、2)
2、自學1、2自然段,喜歡哪一段就多讀一讀,并畫出自己覺得能體會出五彩池神奇的句子。(教師去下面了解學生朗讀情況)
學生自主學習。
3、交流學習第一自然段。
(1)請?zhí)貏e喜歡這一段的同學來讀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看能否聽出他為什么喜歡。
學生評價。
(2)讀讀說你喜歡的句子,說說原因。
生讀讀,說說。
池子的邊沿是金黃色的,像一圈圈金色的帶子,把池子圍成各種好看的形狀:有的像葫蘆,有的像鐮刀,有的像臉盆,有的恰似盛開的蓮花。
A、這些水池不但多,而且樣子很好看:有像葫蘆的,有像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一般的池子不是圓的就是方的,沒有這么美。
動作聯(lián)想:師:你能聯(lián)系平時的生活實際來體會五彩池的美,很好。我們大家把這些表示形狀的詞語圈出來,我們一起用手比劃比劃這些動作,同學們想象一下,這些形狀的池子,告訴老師你體會到了什么?(神奇)你來讀一讀。
找:同學們我們再到課文的插圖里找一找這些形狀。你感受到什么?(美麗、神奇)你來讀讀,
比較:池子的邊沿是金黃色的,像一圈圈金色的帶子,把池子圍成各種好看的形狀:有的像葫蘆,有的像鐮刀,有的像臉盆,有的恰似盛開的蓮花。
池子的邊沿是金黃色的,把池子圍成各種形狀:有的像葫蘆,有的像鐮刀,有的像臉盆,有的像蓮花。
B、而且這些池子的池邊像是誰用金黃色的彩帶圍成的,也和一般的池子不同,真是太神奇了。你把金色的帶子的神奇美麗也讀出來嗎?
說話練習:師:為了把這些奇特的形狀準確生動地描繪出來,作者用了許多比喻。大家想象一下,五彩池還會有怎樣的形狀呢?你能仿照課文來說一說嗎?
池子的邊沿是金黃色的,像一圈圈金色的帶子,把池子圍成各種好看的形狀: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恰似的。
大家都感受到了五彩池那奇特的形狀。(板書:形狀奇異)
師:大家想的多么有趣呀。這些形狀的池子說不定在藏龍山上都能欣賞到。你能不能用一個詞來概括五彩池形狀的特點?
配樂讀、記憶:師:你覺得怎么讀可以表現(xiàn)出這種神奇的特點就怎么讀。(生練讀)老師給大家配上音樂。
(3)(學生在美妙的音樂中練習朗讀,師或點撥,或示范。)
師:這么美的詞句,如果能記在腦子里,今后寫作文就不愁沒有詞匯了。請試著背一背。
(生練習背誦,然后同座互背,最后背給大家聽。)
(4)在第一節(jié)中除了體會到五彩池的形狀的神奇,你還從哪里體會到他的神奇呢?
學生可能會抓住這些句子來談。
大的'面積不足1畝,水深不到3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淺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
·談體會,朗讀出奇異的感覺。
師:從這里體會到的是什么的神奇呢?
生:大小的不同,顯得非常有趣。深淺不同,顯得神奇。
理解數(shù)字:一畝是多大,三米有多高?比劃比劃菜碟子多大,伸出手指看看多深。(拿出菜碟子)
找:咱們到圖中找找,這真是有趣神奇啊!
分角色讀:咱們一起來讀讀吧!同桌配合讀。師生讀,老師讀紅字,黑色的你們讀!
(5)現(xiàn)在大家一定非常清楚這段話是緊緊圍繞哪句話來講的了吧。我們一起讀。分角色朗讀。
(師)這些池子大大小小,玲瓏多姿。
大的面積不足1畝,水深不到3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淺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女)池子的邊沿是金黃色的,像一圈圈金色的帶子,把池子圍成各種好看的形狀:有的像葫蘆,有的像鐮刀,有的像臉盆,有的恰似盛開的蓮花。
4、學習第二自然段
(1)同學們池子的形狀的美麗神奇我們已經(jīng)領(lǐng)略了。那么池水的神奇又表現(xiàn)在哪里呢?聽錄音第二自然段,看你能感受到嗎?大家邊聽邊把你認為能表示池子神奇美麗的句子劃一劃。
(生邊看書邊聽)(學生匯報,池水的神奇表現(xiàn)在兩方面:a。水池的顏色各不相同。b。同一水池的顏色也不相同,教師利用課件輔助使學生加深感受。)
A“站在山上,向下望去,漫山遍野的水池,在陽光下閃耀著紅、黃、綠、白、紫、藍等各種光彩,象一幅巨大的彩畫鋪展在眼前。”
體會:可見水池不是一兩個,也不是三四個,而是整個山頭都布滿了,這水池真多呀。(引導:從“漫山遍野“你體會到了什么?)
誰能讀讀這些句子,讀出水池的多?(生練讀,略)
(2)我們來看看本段描寫顏色的詞語:(板書:咖啡色、檸檬黃、橄欖綠、湖藍色)像咖啡一樣的灰,像檸檬一樣的黃,像橄欖一樣的綠,像湖泊一樣的藍色。這樣詞語都是一種事物加一種顏色,讓人聽起來十分生動、鮮活。描寫顏色既準確又生動,你還能通過這些色彩的詞語聯(lián)想到其他詞語來說一說嗎?(蘋果綠、葡萄灰、桔黃、茄子紫)
(生自由說出)
(3)多么美的色彩啊!五彩池還會有怎樣斑斕的色彩呢?請展開想象,仿照這一段說一說。(生自由練說)
有的上邊的池水是,流入下邊的池就成了;有的走邊的池水是,注進右邊的池卻變成了。
師:大家想得可真美!有機會到五彩池去看看,說不定這些美麗的色彩在五彩池里都能看到呢!
5、學習第四自然段
面對這一派起義的自然風光,我們一定會不禁深深贊嘆:“美啊,藏龍山上的五彩池!”
四、選取情景,拓展思維
播放五彩池的錄象,學生欣賞,可以邊看邊說,可以指指點點。
多美啊,把他介紹給更多的人們吧,咱們一起來編寫廣告詞。
參考:(1)瑤池瑤池來到_____,
池形______________,
池水_______________。
簡直是______________!
(2)五彩池
昆侖山上五彩池,五彩繽紛的世界。
赤橙黃綠青藍紫,這里都可看得見。
大大小小的水池,閃耀各種不同色。
姿態(tài)各異的石筍,活像這個活像那。
(3)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發(fā)揮。
《五彩池》教學設(shè)計 篇9
之二
執(zhí)教:廣元市朝天區(qū)金臺小學王麗
教學設(shè)計:廣元師范學校 羅江華、李忠學 點評:程建書、羅江華
說明:教學活動中試圖滲透的教學理念:
1、注重學生主體。
2、注重語文工具性和現(xiàn)代人文精神的統(tǒng)一。
3、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
4、注重探究性學習,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訓。
5、尊重語文教育規(guī)律與特點,注重培訓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提高綜合語文素養(yǎng),注意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珍視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認識、形成多樣化的個性特點。
6、堅決摒棄在教學過程 中追求完整的序列和精確的目標。
基于上述教學理念,特將《五彩池》一課定位為興趣式(即創(chuàng)設(shè)誘因,激發(fā)興趣--自主領(lǐng)悟,再現(xiàn)情景--合作共研,完善認識--課內(nèi)小結(jié),深化效益)的開放式教學結(jié)構(gòu)。
其具體教學過程 設(shè)計為四個階段,(1)激趣導入 (旅游廣告);(2)審美欣賞(虛擬旅游);(3)整體感悟(暢談旅游見聞);(4)拓展學習(網(wǎng)上旅游)。
一、教學設(shè)計的基本思想:
1、開放教學內(nèi)容,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趣味盎然的虛擬活動中,去讀、去思、去悟、去探究,達到“自主學習,自悟?qū)W習,自得學習”的目的。
2、開放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景,創(chuàng)設(shè)想象情境,創(chuàng)設(shè)交流情境,創(chuàng)設(shè)質(zhì)疑情境,激活學生學習興趣和思維,培訓創(chuàng)新和探究能力。在平等、和諧、愉快、自由的課堂氣氛中,相互學習、交流,共同感受《五彩池》的美麗、神奇,探究大自然的奧秘,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和審美情趣。
二、教材簡析:
本課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奇麗畫面,在四川松潘藏龍山上,有許多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水池,池水在陽光的照耀下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再加上池周圍樹木花草的倒影,瑰麗多姿。多美的五彩池啊,真是人間仙境。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主體,特別是二、三自然段,教學中要通過開放的課堂活動,重點讓學生借助文中生動形象的描寫,展開想象,了解五彩池的特點,體悟五彩池的美麗神奇,探究大自然的奧秘。
三、教學目標 :
1、認知目標:了解五彩池的特點,體會五彩池的美麗神奇及形成的原因。
2、能力目標:通過開放的課堂活動,培養(yǎng)學生語言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的思維能力。科學精神和探險精神。
3、情意目標:通過體會五彩池的美麗神奇,從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和審美情趣。
四、教學重點:
體悟感受五彩池的美麗及其形成五彩顏色的原因。教學難點 :探究形成五彩顏色的原因。
五、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是小學四年級學生的語文課,是建立在學生比較充分了解計算機操作知識和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的基礎(chǔ)上設(shè)計的。小學四年級學生已經(jīng)上了一年多的計算機課程,考慮到學生已經(jīng)初步了掌握了網(wǎng)絡(luò)操作的基本方法,所以教學活動大膽安排了“網(wǎng)絡(luò)探究性學習”。小學四年級學生正處于邏輯思維萌芽的關(guān)鍵時期,學生探究知識的熱情高、認識水平隨思維發(fā)展而迅速提高。本課正是基于這樣的學生特點而設(shè)計。
六、學法與教法:
這是一堂基于網(wǎng)絡(luò)信息化環(huán)境的學生自主性、探索性學習,試圖引導學生自由閱讀,感悟體會,生動描述,獨立思考,分組合作,主動交流。教師通過激發(fā)興趣、審美欣賞、拓展學習三個階段,以組織同學們進行“網(wǎng)絡(luò)虛擬旅游”為線索,來開展學習活動。教師利用事前開發(fā)設(shè)計的“五彩池”主題學習網(wǎng)站,充分引導學生利用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絡(luò)資源組織學習活動、創(chuàng)設(shè)模擬旅游情景,展開平等對話。
七、CAI的設(shè)計思路:
開發(fā)設(shè)計一個“五彩池”的主題學習網(wǎng)站,搜集“五彩池”資源的相關(guān)網(wǎng)絡(luò)地址,充分利用已有的關(guān)于“五彩池”的網(wǎng)絡(luò)資源。
八、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旅游廣告)
故事引入:整體感知--“天上假瑤池”
具體做法:
1、談話:同學們看過電視劇《西游記》嗎?你知道王母娘娘居住的地方叫什么嗎?--瑤池。
2、通過CAI課件,展示“瑤池”。瞧,這就是王母娘娘居住的瑤池。這么美的瑤池,大家想不想親自去看一看。能去嗎?--(不能,因為那是天上的瑤池)。對,“天上假瑤池”。
3、播放《古民樂》,由教師講述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傳說及自己今年夏天在我們四川松潘的藏龍山見到的人間真瑤池--五彩池。引入課題。并交待老師做導游,帶領(lǐng)大家作一次旅游。以上做法的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課文主體。
(二)審美欣賞(虛擬旅游)--“人間真瑤池”
旅游準備(讀),旅游活動(描述特點)。
具體做法:
1、旅游準備(讀)
(1)談話(出示準備的導游帽4頂)同學們,今天就由老師做總導游,帶領(lǐng)大家通過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作一次虛擬旅游去看一看“人間真瑤池”。問題:同學們,出門旅游應(yīng)該準備些什么呢?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引導歸結(jié)(出門旅游應(yīng)該準備些什么呢?)。背景資料的準備(即預先了解對“五彩池”的介紹,閱讀課文2、3、4自然段)。
(2)全體同學自由朗讀課文2、3、4自然段,感悟五彩池的美麗神奇及其特點(放《九寨風光》背景音樂)。
(3)劃分旅游小組(分為組),每組選出小導游一名,發(fā)給導游帽一頂,然后指定每一組再次閱讀討論某一自然段,掌握景物特點,并作好導游解說。
2、旅游行動:
(1)旅游開始(出示CAI課件:旅游路線圖)。
(2)教師做總導游。點擊課件路線圖,每到一風景點,作為旅游團的小憩,小憩時就由每一小組的小導游按預先指定的自然段介紹五彩池的某一特點。到達目的地之前分別介紹完五彩池的所有特點。
(3)到達目的地。參觀五彩池,由教師提供五彩池學習的網(wǎng)絡(luò)地址(教師事先編制的主題學習網(wǎng)頁),學生可以自由點擊,欣賞美景,了解相關(guān)知識。
(4)旅游歸來(整體感悟,暢談旅游見聞)。
提問:1、你看到什么?2、為什么美?
在學生的發(fā)言中,老師歸結(jié),
板書:
數(shù)量(多)
五彩池 美麗而神奇
形狀(奇)
祖國山河美
顏色(美)
(三)拓展學習、網(wǎng)上探因(課后作業(yè) )。
1、通過教師提供和互聯(lián)網(wǎng)網(wǎng)絡(luò)地址,學生檢索五彩池形成原因的相關(guān)資料。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提交一個“五彩池成因”的小報告。
3、學生可以將報告發(fā)送到教師的電子郵箱,或者在五彩池學習的主題網(wǎng)站BBS上發(fā)布。
4、教師在課后與學生利用電子信箱或BBS交流。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主要是培養(yǎng)同學們探究性的學習精神。同時也是拓展性學習。
點評:
開放或課堂教學提倡的是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模式。本課設(shè)計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特征。首先,整個教學,教師力求讓學生全員參與,創(chuàng)設(sh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nèi)容的開放,從而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其次體現(xiàn)了教學手段的開放,發(fā)揮了現(xiàn)代教學媒體的優(yōu)勢,創(chuàng)設(shè)情景,讓學生動眼看,動耳聽,動口讀、講,動心悟,動腦想,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與參與到語文實踐活動之中,實現(xiàn)學生學習器官的開放。第三、課堂結(jié)構(gòu)設(shè)計新穎,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興趣,使整個課堂充滿活力。可能產(chǎn)生的困難來自于個別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術(shù)的不熟練,以及學生對學習時間的把握。本節(jié)課要求學生在課后充分利用網(wǎng)絡(luò)資源進行拓展學習,學生在家庭不一定都具備上網(wǎng)的條件,所以要充分進行學習,還需要在課后給學生提供上網(wǎng)的條件。
《五彩池》教學設(shè)計 篇10
之一
永安鎮(zhèn)小學 郭 華
教學要求:
1、了解五彩池這一奇特景觀,從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2、給課文分段。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了解五彩池的特點,以及池水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
2、給課文分段。
教具準備:投影儀、投影片、錄像機、錄像帶。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同學們,在預習的基礎(chǔ)上,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學習第11課,請大家齊讀課題:11、五彩池。
課前,同學們都預習課文了,請大家把課本翻到60頁,再看一看書,想一想,通過預習,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我們一起匯報交流一下。
二、匯報交流:
1、讀懂的地方?(對學生自學效果的肯定)
2、不明白的地方?(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3、根據(jù)匯報交流的內(nèi)容,說說課文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五彩池在哪兒?(板書:位置)
第二自然段:講水池的樣子。(板書:水池)
第三自然段:講水池的顏色。(板書:池水)
第四自然段:講水池呈現(xiàn)多種顏色的原因。(板書:原因)
第五自然段:講五彩的瑤池就在人間,不在天上。(板書:在人間)
三、試著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講五彩池在哪兒。
第二段:(2—4)講五彩池是什么樣兒的以及水池呈現(xiàn)各種色彩的原因。
第三段:(5)講五彩池就在人間。
四、講讀課文:
(一)教學第一段:課文哪幾句話介紹了五彩池所在的地方?
(二)教學第二段:
1、出示第2 自然段投影:
(1)從第2句中你讀出了什么?(板書:美麗)如果去掉“好像鋪展著巨幅地毯上的寶石”,感覺怎樣?加上它,又會怎樣?這句話應(yīng)怎樣讀呢?
(2)句尾的省略號在這里說明什么?請同學大膽想象一下,水池還會有像什么的?
(3)放錄像,讓學生親眼看看五彩池的美麗神奇。
(4)學生大聲朗讀第2自然段,讀出感受來。
2、教學第3自然段:
(1)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2)池水都有些什么顏色?
(3)應(yīng)該怎樣才能把池水美麗神奇讀出來呢?自己試著讀讀。
(4)(出示少“更”字的第3自然段投影)比較:“更”字在這里有一個重要作用是什么?(“更”字把2、3自然段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了。)
3、教學第4自然段:
(1)形成池水美麗神奇的原因是什么呢?這其中有什么奧妙呢?請在第4自然段中找到答案。看看有幾個原因?(分小組討論)
出示投影:
原因:A池底長著許多石筍、形狀不同。
B陽光照射。
C池邊的樹木花草的倒影。
通過討論,我們自己就弄清了形成池水美麗的神奇景象的原因。
(2)為什么把2、3、4自然段歸并為一段?(都是講五彩池美麗神奇,聯(lián)系非常緊密)
4、教學第三段:
(1)這一段和開頭一段是什么關(guān)系?
(2)五彩池和瑤池有什么不同?
(3)五彩池在哪兒?(四川松潘的藏龍山上)
(4)現(xiàn)實中存在的五彩池要比神話故事中的瑤池更美麗神奇!
(5)學生齊讀第五自然段。
五、總結(jié):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閃對預習時讀懂的內(nèi)容又有了新的理解,還解決了許多不懂的問題。同學們對五彩池也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大家學得不錯!
板書設(shè)計 :
11、五彩池
位置
水池
池水——美麗神奇
原因
在人間
《五彩池》教學設(shè)計 篇11
之七
佚名
教學目標
1.了解五彩池這一奇特景觀,從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繼續(xù)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12個新詞。理解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教學重點
1.了解五彩池的特點以及池水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
2.練習給課文分段。
教學難點
1.讓學生理解五彩池池水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
2.通過理解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shè)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本課11個生字及12個新詞。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第1自然段,知道五彩池在哪里。
(三)練習給課文分段。
二、教學重點
(一)學會本課11個生字及12個新詞。
(二)練習給課文分段。
三、教學難點
用自然段歸并法正確地給課文分段。
四、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導入 新課。
導語 :同學們,你們平時見到過的水有顏色嗎?(沒有),可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我國四川省松潘市的藏龍山上有個五彩池,那里的水不但有顏色,而且顏色非常美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1課五彩池,(板書:五彩池)了解那里的奇特景象。
(二)學生初讀課文,動筆劃出本課中的生字新詞:標出本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1.學生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本文寫的是什么?(五彩池的奇特景色。)
2.學習生字新詞。
(1)在黑板上出示這11個生字。
侖l*n 瑤y2o 潘p1n 畝m( 碟di7 拇m( 舀y3o 筍s(n 丘qi& 峻j)n 矗ch)
(2)讀準字音
注意:“峻”(j)n)不讀(z)n)。
“矗”(ch))是翹舌音。
“丘”(qi&)標調(diào),標在u上。
復習一下標調(diào)規(guī)則:a、o、e、i、u、標調(diào)按順序;i、u并列標在后。
(3)記清字形。
①用比較法記憶“侖、瑤、潘、碟、峻”的字形。
侖( )瑤( )潘( )碟( )峻( )丘( )
倉( )搖( )翻( )蝶( )俊( )兵( )
②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憶“拇”字。
“母親”的“母”字左邊加上“扌”就是“拇指”的“拇”字。
③按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記憶“矗”字。
“矗”是品字形結(jié)構(gòu),三個“直”字合在一起就是“矗立”的“矗”字。
④用數(shù)筆畫的方法記憶“畝、舀、筍”三個字的字形。
“畝”字“亠”下面是個“田”字。
“舀”字“爫”下面是個“臼”。
“筍”字上面是“⺮”頭,下面是個“尹”字。
(4)用查字典的方法來了解字義及詞義。
(5)解釋下列詞語的詞義。
昆侖山:我國著名山脈,在新疆、西藏和青海省境內(nèi)。
神奇:非常奇妙、奇怪。
鋪展:鋪開向四外伸展。
驚奇:覺得奇怪。
丘陵:連綿成片的小山。
石筍:石灰?guī)r洞中直立的像筍的物體,常與下垂的鐘乳石上下相對,是由洞頂?shù)蜗碌乃沃兴奶妓徕}沉淀堆積而成的。
險峻:山勢高而險。
矗立:高聳地立著。
凝結(jié):氣體變?yōu)橐后w或液體變?yōu)楣腆w。
細膩:精細光滑。
折射:光線或聲波在兩種物質(zhì)的接觸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后,進入第二種物質(zhì)。如光線從空氣中進入水中,方向發(fā)生改變。
瑰麗:異常美麗。
(6)讀下列詞語。
瑤池 菜碟 險峻 折射 茂盛 丘陵 石筍 矗立 神奇 燦爛 昆侖山 騰云駕霧
(三)用自然段歸并法給課文分段。
1.默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第1自然段:講五彩池在四川松潘的藏龍山。
第2自然段:講五彩池的數(shù)量、顏色、大小、深淺和形狀。
第3自然段:講五彩池池水的特點。
第4自然段:講五彩池里的水會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
注意:在概括自然段、結(jié)構(gòu)段段義的時候,不要使用疑問句式。
(2)思考:哪幾個位置相鄰的自然段的意思相近,可以歸并為一段?給課文分段。分段結(jié)果是:第一段是第1自然段,第二段是第2至4自然段;第三段是第5自然段。
(3)想想,每段講的是什么?
第一段:講五彩池在四川松潘的藏龍山上。
第二段:講五彩池的形狀、顏色和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
第三段:肯定五彩池就在人間。
說明:用自然段歸并法給課文分段是本組教材的教學重點。下一階段要進行歸納段落大意的訓練了。所以這里只要求“想想每段主要講的是什么?”這是歸納段落大意訓練的滲透,因此要求不要過高,只要大體上能夠說出來就可以了,不必像歸納段意那樣規(guī)范、簡練。要求說出每段主要講的是什么,一定要在讀懂每個自然段的基礎(chǔ)上進行。
(四)講讀課文第一段。
1.齊讀第一段。思考:
(1)小時候,奶奶給我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西方有座昆侖山,山上有個瑤池,那是天上神仙住的地方;池里的水好看極了,有五種顏色,紅的、黃的、綠的、藍的、紫的。)
(2)奶奶講的這個故事對“我”有什么影響?(我把奶奶講的這個神話傳說,當成了真的。真想有一天能遇上神仙,跟著他騰云駕霧,飛到那五彩的瑤池邊去看看。)
(3)神奇的五彩池在什么地方?(五彩池在四川松潘的藏龍山上。)
(4)這段主要講的是什么?(在四川松潘的藏龍山上,有像瑤池那樣神奇的五彩池。)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教師應(yīng)在語速的快慢、語調(diào)的高低等方面加強指導。
(五)聽寫下列詞語。
瑤池菜碟險峻丘陵昆侖山石筍矗立茂盛折射騰云駕霧
(六)作業(yè) 。
1.形近字組詞:
侖( )碟( )峻( )疑( )舀( )架( )
倉( )蝶( )陵( )凝( )滔( )駕( )
潘( )遙( )
翻( )搖( )
番( )瑤( )
2.選擇在本課中應(yīng)讀的音節(jié)。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背課文第2、4自然段。
4.思考課后思考?練習中的第1、3題中的有關(guān)問題。
5.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五彩池這一奇特景觀,從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學習課文第2至5自然段;解決課后思考?練習中的有關(guān)問題;理解重點詞句。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
(一)了解五彩池的特點以及池水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
(二)解決課后思考?練習中的有關(guān)問題。
三、教學難點
憑借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過程
(一)齊讀全文,從總體上感知課文內(nèi)容。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齊讀第二段。思考:這段主要講的是什么?(五彩池的形狀、顏色和顯示不同顏色的原因。)
2.按照給出的層意給第二段分層。
第一層:寫的是五彩池的數(shù)量、顏色、大小、深淺、形狀。
第二層:寫五彩池池水的特點。
第三層:寫五彩池里的水會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
3.學習第一層(課文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讀,思考:
①五彩池水池的數(shù)量怎樣?(多)從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來?(漫山遍野、大大小小、無數(shù)。從這些詞語中可以看出水池很多,不可計數(shù)。)
②五彩池水池是什么形狀的?(用小黑板或幻燈片出示下面的句子)讀句子。注意帶點的部分,想象句子描繪的景象。讓學生領(lǐng)會把什么比做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池邊是金黃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帶,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圍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有像葫蘆的,有像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
句子中先把金黃色的池邊比作“一圈圈的彩帶;后來又把不同形狀的水也比作葫蘆、鐮刀、盤子、蓮花。后面的省略號表示水池的形狀還有很多種就不再一一列舉了,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把水池千奇百怪、形態(tài)各異的美麗景象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讓學生想象水池的形狀。教師可以將句子描繪的景象繪制成掛圖或投影片出示給學生看;通過反復誦讀,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想象。
從水池的大小、深淺、不同的形狀三方面來回答水池的形狀是什么樣的這個問題。找出描寫水池大小、深淺的句子,讀一讀。
水池大的面積不足一畝,水深不過一丈;小的像個菜碟,水很淺,用小拇指就能觸到池底。(作者運用了對比、比喻的方法,非常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水池形狀的奇異。)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試背第2自然段。
4.學習第二層(課文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讀,思考:
①五彩池池水有什么特點?(顏色不同,令人驚奇。使作者感到驚奇的是什么呢?“所有的池水來自同一條溪流”,說明水源相同。按照常理池水顏色應(yīng)該相同,但是“流到各個水池里,顏色卻不同了”,甚至一池水里也有幾種顏色,上下、左右各不相同。一旦把水從池中舀出來看,又跟普通的清水一個樣,什么顏色也沒有了。)
這是本文描述的一個重點,讓學生多讀來加深理解。
(2)池水都有哪些顏色?(咖啡色、檸檬黃、天藍色、橄欖綠)
(3)默讀第3自然段,體會五彩池池水的神奇。
5.學習第三層(課文第4自然段)。
(1)齊讀,思考:五彩池里的水為什么會顯出不同的顏色來呢?
(2)講解原因之一:地質(zhì)結(jié)構(gòu)特點。
①出示句子。
池底長著許多石筍,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險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寶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②反復讀句子,想象句子所描繪的景象。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池底石筍的形態(tài)各異。
③講解:“石筍表面凝結(jié)著一層細膩的透明的石粉。”這就相當于我們?nèi)粘J褂玫溺R子,背面涂(鍍)抹的那一層水銀,使反光效果增強。
(3)講解原因之二:陽光照射。
作者是在夏季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來游覽五彩池的。陽光透過池水射到池底,石筍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鏡,把陽光折射成各種不同的色彩。
(4)講解原因之三:
水池周圍的樹木花草長得很茂盛,五光十色的倒影使池水更加瑰麗。
(5)提問:課文哪幾句話是講池水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的?找出來讀一讀,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這也是本文描述的一個重點,學生要多讀多思來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
(6)齊讀第三層,練習背誦第4自然段。
(三)學習第三段。
1.指名朗讀,思考:
①這段主要講的是什么?(五彩的瑤池就在人間,不在天上。)
②“原來”一詞你是怎樣理解的?(增加了“我”的見聞的可信程度,與課文開頭相照應(yīng),使文章結(jié)構(gòu)完整。)
2.齊讀本段。
四)齊讀全文思考:
1.五彩池有什么神奇之處?(五彩池的數(shù)量多,大大小小漫山遍野到處都是;五彩池的形態(tài)各異,有的像葫蘆,有的像鐮刀,有的像盤子,有的像蓮花……;大小、深淺對比強烈鮮明;池水顯出多種不同的顏色,色彩瑰麗。)
2.為什么說“五彩的瑤池就在人間,不在天上?”(神話傳說中的瑤池,人們是見不到的,而四川松潘藏龍山上的五彩池則是人們可以親眼見到的。開頭奶奶講的神話故事,只是人間的五彩池的陪襯,現(xiàn)實中的五彩池比天上的瑤池更美。
(五)解答學生中的疑難問題。學生中還有沒有不懂的問題,如果有同學提出來師生共同研究解答。
(六)作業(yè) 。
1.摘錄課文中出現(xiàn)的表示顏色的詞語。紅的、黃的、綠的、藍的、紫的、金黃色、咖啡色、檸檬黃、天藍色、橄欖綠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3.預習第12課。
《五彩池》教學設(shè)計 篇12
認知目標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四自然段。
能力目標通過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教學,進行朗讀感受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表達力。指導學生進行五彩池成因的探究,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搜集處理信息能力以及同伴協(xié)作的能力。
情感目標借助網(wǎng)絡(luò)平臺,引導學生了解五彩池是個神奇、美麗的地方,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1、教材內(nèi)容簡析
《五彩池》是一篇寫景記敘文,課文講的是我到四川松潘去旅游,在藏龍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全文共有五個自然段第一段作者先介紹小時侯向往的瑤池,然后說見到了像瑤池那樣的五彩池,既交代了五彩池在哪里又激起了讀者的閱讀興趣;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五彩池是什么樣的以及五彩池為什么呈現(xiàn)出各種色彩;第五自然段即課文的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贊嘆原來五彩的瑤池就在人間,不在天上。也是對全文的總結(jié),與開頭呼應(yīng),再一次突出五彩池的神奇、美麗。
2、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2、3、4自然段,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想象和探究,了解五彩池的奇異以及五彩池水的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
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在多媒體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下運行。多媒體技術(shù)與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緊密結(jié)合,大大擴展單機多媒體計算機的功能。多媒體網(wǎng)絡(luò)不僅具有各種媒體信息處理和人機交互功能,更重要的是,實現(xiàn)了網(wǎng)上多媒體信息傳遞和多媒體信息資源共享,形成了一種理想的多媒體網(wǎng)絡(luò)教學環(huán)境。
一、導言揭題
師同學們,水是什么顏色的啊?可是,我小時候聽奶奶講啊,在西方有座昆侖山,山上有個瑤池,那池里的水閃爍著各種不同顏色的光,可漂亮了。可那是天上神仙住的地方,那時候啊,我做夢都想遇上一個神仙,跟著他騰云駕霧,飛到那五彩的池邊去看看。現(xiàn)在長大了,我才知道這樣美麗的瑤池其實就在人間,大家想不想去看啊?(生想啊!)
師好!請大家坐好了,我們的飛機即將起飛。(播放課件)
看到了嗎?這就是傳說中的瑤池-----五彩池。(板書五彩池)
有了興趣,就會樂此不疲、好之不倦。這是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階段,小學生渴求新知,導入時,精心設(shè)計的導語和圖象創(chuàng)設(shè)情感性情境來激勵學生的思維活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師:看到了人間的瑤池,想說點什么嗎?
生好美啊!
師:讓我們來看看課文是怎么描寫的,看看作者楊其力是怎么描述美麗的五彩池的。(生自由讀課文。)
2、師好。現(xiàn)在誰來告訴我,通過剛才的朗讀,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什么就說什么?
生我知道了。(板書我知道了形狀顏色成因)
3、師還有什么不懂或者想知道而書本上沒有提到的內(nèi)容嗎?
引導學生說說自己通過預習讀懂了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教師相機將學生讀懂的內(nèi)容與不懂的問題板書在黑板上。這樣設(shè)計的目的,一是使預習落到實處,二是通過學生的匯報交流達到互相啟發(fā)、互相學習的目的,三是了解學生感知課文的情況,準確把握教與學的起點,四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以此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三細讀課文,品讀佳句。
1、師你們都知道了五彩池的形狀,可是我還不知道啊,誰來告訴我啊?
2、師哦,在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就告訴了我們啊!大家找到?jīng)]有啊?我剛才好像聽到了好幾個比喻句哦,請大家輕聲地讀一遍,邊讀邊把這一段中的比喻句找出來。
3、師找到了嗎?誰來告訴我?
(1)出示課件無數(shù)的水池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耀著各種不同的顏色的光輝,好像是鋪展著的巨幅地毯上的寶石。與無數(shù)的水池閃耀著光輝進行對比,并指導朗讀。
(2)有像葫蘆的,有像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還有什么形狀嗎?你怎么知道?你從哪里可以看出還有很多形狀?哦,這個省略號就是告訴我們還有很多不同的形狀啊。那誰來說說,還有像什么的?五彩池真是-----美麗極了!
(板書美麗)
當教師顯示五彩池有各種各樣的形狀時,學生的發(fā)表欲也會特強,這時候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訓練了他們的說話能力。
4、師更使我驚奇的是什么啊?這段話我們應(yīng)該帶著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驚訝,驚奇的語氣)生齊讀。
5、五彩池的水真是太神奇了!(板書神奇)
6、讓我們再一次盡情地欣賞更多五彩池的美景吧!孩子們,拿起書,把你最喜歡的段落大聲地讀出來,想怎么讀就怎么讀。開始!(配樂讀文2、3自然段)讓學生再次感受五彩池那美妙的情景,掀起學生詩意般的情感波濤,振奮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同時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讓學生進入情景,體會意境,在美的氛圍中進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7、明明是清水,為什么在水池里會顯出個種不同的顏色來呢?
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五彩池的成因。(出示文字)
8、感慨原來五彩的瑤池不在天上,就在人間啊!
四、練筆。(兩人小組合作在電腦上畫五彩池和寫廣告語。)
1、這么美的地方,如果不說,我還不知道呢!誰能給五彩池寫一條廣告語,看你是否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參觀?
2、你說的,我還不信,既然你見過五彩池,那你能把它畫下來嗎?
教育的本義就是教學生學會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以體現(xiàn)教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教學思想。看了錄像,閱讀了大量課外材料后,教師組織學生給五彩池寫一句精彩的廣告詞,給學生提供鍛煉實踐的空間。
五、課外拓展,查找資料。
1、小結(jié)過渡語今天我們在課堂上通過我們的自主學習,知道了五彩池的形狀和顏色,也知道了這些顏色形成的原因,可是,我們還有很多想知道,想去了解的,卻無法在課本上找到,怎么辦呀?
2、你還想知道什么呢?
3、那電腦就在我們的面前,大家會查嗎?
六、全班交流反饋網(wǎng)上查找的資料。
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是有限的,要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在課堂上,上學生上網(wǎng)查找自己想知道的有關(guān)五彩池的其他課外知識。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主要是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同時課內(nèi)知識的學習,也得到了延伸。
重點深究是閱讀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訓練學生理解語言文字,體會思想感情,掌握學習方法的重要過程。教學中,充分利用網(wǎng)絡(luò)的優(yōu)勢,利用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扶放并行,引導學習探究,給他們動眼看、動耳聽、動口說、動腦想、動手做的機會,精心設(shè)計,突破重點難點。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努力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淡化對課文內(nèi)容空泛的分析,強化語言文字訓練,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淡化教的痕跡,強化學生活動,給學生留有充分的讀書、思考、討論的時間,力求使課堂教學出現(xiàn)一個全體學生積極地學、獨立地學、創(chuàng)造性地學的生動活潑的局面,使學生的語言素質(zhì)得到真正的發(fā)展與提高。
《五彩池》教學設(shè)計 篇13
教學準備:
1.投影儀①教學目標 ②本課詞語③有關(guān)五彩池池水形狀的句子
2.“多媒體”有關(guān)五彩池圖像
板書設(shè)計 :
在人間——不在天上
教學過程 :
一、導語 :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到過什么地方?那兒美不美?今天,我們和作者去參觀一個美麗的地方,好嗎?(板書課題,讓學生齊讀課題——“五彩池”。)
二、檢查預習:
1.檢查詞語讀音。投影顯示本課詞語。
師:課前我們預習了課文,那么誰能準確讀出本課詞語?(指名讀,輪讀)
過渡:你讀得真好,聲音響亮極了。
2.整體把握課文。那么又有誰想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五彩池的那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
板書:五彩池形狀、顏色、成因
3.質(zhì)疑
過渡:同學們爭先恐后地提出了自己不懂的問題,說明大家動了腦筋。現(xiàn)在結(jié)合如下幾個問題,同學們自學課文,記住:可圈點勾畫,也可互相討論。
三、帶題自悟:(投影顯示:學生充分自學)
1.五彩池的形狀是怎樣的?你體會到了什么?能說出理由嗎?
2.你從池水的顏色中體會了什么?怎么體會的?為什么會有這些顏色?
過渡:剛才同學們學得十分認真,討論得也很熱烈,可見大家很會學習。下面我們交流一下,好嗎?
四、交流點撥:
第一題:體會形狀之美。
①五彩池的形狀是怎樣的?誰能講一下有關(guān)內(nèi)容?……你的聲音真響亮,跟他意見一樣的舉手。
②那么誰還想為自己爭取一次機會,用自己的話說說還有哪些形狀?……
③說得好,你從五彩池的形狀中體會到了什么?
板書:美麗
過渡:五彩池各種各樣的形狀如此美麗。大家肯定有自己的理由,對嗎?那么誰有勇氣第一個談?wù)勛约旱睦碛?
(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結(jié)合生活實際暢談理由。如還不夠充分,教師鼓勵再加補充)。
④說出美麗的特點。咱們是不是應(yīng)讀出它的美麗?誰想為自己爭取一次展示自己的機會?
投影顯示:“池邊的石粉……像……像蓮花的……”的有關(guān)語句,讓學生競相比讀。
⑤大膽想像,借助多媒體顯示水池不同形狀。
導語 :那么除了書上介紹的那些形狀,還有哪些形狀呢?請看大屏幕。(教師邊展示邊配樂朗讀)大家邊聽邊看邊想像,好嗎?
過渡:同學們看得真投入啊!想像得真有點入迷了。誰說說你想到了什么?
小結(jié):……你想像得好極了,如此努力,將來你定會實現(xiàn)成為童話作家的夢想。大家從水池的不同形狀中體會了美麗與神奇。那么你從池水中又體會了什么呢?
第二題:體會顏色神奇與成因。
①你從池水的顏色中體會了什么呢?(有的說神奇,有的說奇妙,或從沒見過如此多的顏色……)對,歸結(jié)起來就是:神奇。
②這兒的池水這樣神奇,你怎么體會的?(依照課本念的做法應(yīng)該予以肯定,同時鼓勵同學們以自己的話搶答)
過渡:這位同學又為自己爭取了一次表現(xiàn)的機會,誰還想補充?……對,這么多的好看的顏色往往是不能同時見到,而在五彩池卻見到了,實在是神奇。
③投影顯示,進一步體會池水顏色的神奇。教師讀有關(guān)內(nèi)容,同學們從屏幕中指出相應(yīng)的顏色,師生評議,共同體會池水顏色神奇。
④體會感情。此時此刻,你對這五顏六色的池水產(chǎn)生了怎樣的情感?(熱愛、希望身臨其境)
板書:熱愛
⑤齊讀,“神奇”“熱愛”。
小結(jié):五彩池的池水來自同一水源,分布各池中卻五彩繽紛,實在神奇!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板書:成因。(池底長石筍種種;表面有石粉;陽光照射,像折光鏡,花草樹木倒影)
大屏幕展示五彩池圖像
過渡小結(jié):是啊,原來是因為池底的各種各樣的石筍折射陽光,形成了不同的顏色,再倒映著紅花綠樹,那更是五顏六色,好看極了。
6.引申,體會情感。教師飽含深情地朗讀末句:“那美麗的瑤池在人間,不在天上”。作者為什么再一次強調(diào)“瑤池”不在天上呢?此時作者心中感情怎樣?你有同感嗎?(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板書:熱愛祖國山河
五、總結(jié)全文:
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我們追隨作者領(lǐng)略了五彩池的美麗與神奇,它是祖國壯麗河山的縮影,實在令人贊嘆、熱愛。
《五彩池》教學設(shè)計 篇14
教學目標:
1、理解重點語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感受語言美,想象這些句子所描繪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
3、讓學生了解五彩池美麗的自然景觀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
重點難點:
1、通過學生有感情朗讀,感受五彩池美麗奇異的景象。
2、了解五彩池的水顏色各異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天上有瑤池,我們大自然中也有美不勝收的五彩池,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五彩池》。
五彩池海拔3900米,是黃龍景點處,是位于黃龍最上端的鈣化彩池群,共有 693個鈣池,宛如五彩珍珠鑲嵌在原始森林中,被譽為“人間瑤池”。距入口4166米。這里,青山吐翠,海5588米高的岷山主峰雪寶鼎巍然屹立在眼前,漫步池邊,無數(shù)塊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彩池宛如盛滿了各色五彩顏料的水彩板,藍綠、海藍、淺藍等等,艷麗奇絕。仿佛仙人撒落在群山之中的翡翠,詭譎奇幻,被譽為“黃龍”的眼睛,是黃龍溝景區(qū)的精華所在。
通過昨天我們初讀課文,學生回答。五彩池有什么特點?
美麗、神奇
二、實施過程
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感受一下美麗神奇的五彩池
同學小聲讀第二自然段,用鉛筆標注,你看出五彩池有什么特點?
請同學說說你寫的是什么?
1. 數(shù)量非常多。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這里滿山坡的的五彩池卻多得數(shù)不清。
滿山坡、多得數(shù)不清。
2. 大大小小深淺不一
大的面積將近70平方米,水深近3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淺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
我們一間教室有三十多平方米,大的就有兩個教室那么大,而小的?菜碟有多大,大家比劃一下。可以看出池子的大小個不一樣。
除了大小不一樣,池子的深淺也不一樣。
3.玲瓏多姿,形狀各異
池子的邊沿是金黃色,像一圈圈金色的帶子把池子圍成各種好看的形狀:有的像葫蘆,有的像鐮刀,有的像臉盆,有的恰似盛開的荷花„„
(1)作者在寫五彩池時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幾個比喻的方法?
把什么比作什么?可以看出什么?
(2)還有哪里看出形狀特別多。
那同學們想象一下,池子的形狀各種各樣,有的像,有的像„„
(3)你頭腦中出現(xiàn)了怎么的畫面?請你說一說
出示圖片,學生感受,感受五彩池的玲瓏多姿
學生指名讀
4.除了五彩池形狀各異,還有最美麗的是什么?
(1)你從哪句話中看出美麗的
站在山上向下望,漫山遍野的水池在陽光下閃耀著紅、黃、白、綠、紫、藍等各種光彩,像一幅巨大的彩畫鋪展在眼前。
你怎么感覺到美麗了?
(2)漫山遍野,什么意思?查字典?從書上找出一句話解釋漫山遍野。 閃耀著紅、黃、白、綠、紫、藍等各種顏色。
(3)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說明了五彩池怎么樣?
(4)感受五彩池的美麗。邊讀邊感受
5.但更令人驚奇的是什么?
(1)水來自同一溪流,可每池的水各不相同,都有什么顏色呀?請你畫下來。 像天一樣的藍,像檸檬一樣的黃,像橄欖一樣的綠,這樣描寫顏色既準確又生動,你還能說出一些類似的詞語嗎?
(2)雖然有這么多的顏色,但是把各池的水舀起來一看,卻又跟普通的清水一樣,什么顏色也沒有了
為什么?讀讀課文中的話。
運用了一句比喻的方法,當陽光照上去,就像鏡子一樣反射回來,顯現(xiàn)出各種美麗的顏色
(3)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池水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原因有三點:①池底長著形狀各異、高低不平的石筍;②石筍表面凝結(jié)著一層石粉;③陽光射到地底,石筍就將陽光折射成各種不同顏色。)
6.面對這一派奇異的自然風光,作者情不自禁地深深贊嘆:“美啊,黃龍的五彩池!”
你覺得為什么這個池子叫做五彩池?
三、小結(jié):通過今天的學習你了解了五彩池的怎樣的景色?
學生做導游介紹一下五彩池
四、板書
五彩池
多得數(shù)不清
美麗 大小深淺不一
玲瓏多姿 抒發(fā)作者喜愛五彩池,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神奇 五顏六色的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