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鳥》說課稿
②品讀體味,這是————的珍珠鳥。填一填,說一說,議一議,在品讀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語句和學生讀的情況,或范讀,教師聲情并茂地范讀,學生閉目傾聽,想像我與珍珠鳥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或抽生讀,或分小組讀,引導學生讀出感情。
③誦讀移情,假如你就是文中這個珍珠鳥或者是作者,讓學生把自己放在文中,再品,再讀,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這幾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四)、研讀文章最后的總結段落,體會人與鳥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
為了解除“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一疑惑,我做了這樣的設計:
1、學生帶著這一問題,回顧全文。
2、學生匯報交流,教師相機出示文中句子:只一會兒,扭頭看,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腳剛好給胸脯上的絨毛蓋住。學生品讀,理解小珍珠鳥對作者完全的信賴。
3、最后再引導學生說一說文章中你覺得作者與珍珠鳥相處的最美的句子,體會作者細膩的描寫更有利于情感的表達。
這樣的教學,難點突破,學生的內心必將受到教學內容的感染。
(五)、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學完全文,我讓學生講一講自己身邊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例子,這樣既拓展了語文學習的空間,又讓學生的情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六)、布置作業
本課是著名作家馮驥才的作品,在寫作方法上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根據這一特點,我設置了以下兩個練習:
1、積累本課的好詞佳句。 2、_寫一寫自己和動物和諧相處的事。
學生可以任選一題,體現作業的自主性和開放性。
四、說板書設計
這一板書體現了全文的中心,對全文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