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教學設計6
在本課的前一個課時教學中,學生已認識了課文的8個生字,能基本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本課時教學為第二課時,教學重點為在閱讀中鞏固生字,練習說話,激發學生對家庭的熱愛和責任感。
〖學情分析〗
我班學生45,全部都接受過學前教育,識字能力較強且有過關于家庭題材的學習經驗,部分同學在學前班時還參加過“我愛我的家”的朗誦比賽,為本課時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設計理念〗
本課教學力圖喚醒學生的已有經驗,在已有經驗上建立新知;以主題學習的形式拓展學生的學習面,將認字、閱讀、表達融為一體,學生學得活潑、生動、有趣。
〖教學目標〗
鞏固已學生字詞,拓展閱讀面。
營建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在識字閱讀歌唱交際等實踐活動中感受家的溫暖,培養家庭責任感。
培養合作學習意識和能力,在合作中大膽地交流,愉快地學習。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文娛委員領唱本學期所學歌曲《扮家家》
一、直接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在家里》,這節課我們就以《家》為主題來進行學習吧!(教師板書:家)
二、鞏固學習(主題一:“我的家”)
過渡:每個同學都有一個溫暖的家,你能以“我的家”為題向大家介紹你家里的情況嗎?(教師板書:我的家)
(一)學生說話,教師相機出示詞語卡:
1、介紹家里的人員的卡片:爸爸、媽媽、我、爺爺、奶奶、哥哥。
2、介紹家庭陳設的卡片:電話、電視、臺燈、茶幾、報紙、水果。
(二)認讀卡片上的詞語。
三、拓展閱讀(主題二:“我愛家”)
過渡:這些生字娃娃跑到別的課文中藏起來了,你們還能認識嗎?請讀閱讀材料《愛爸爸媽媽》。
(一)小組學習:
集體討論讀書方法:同桌兩人,但只有一張課文,怎么辦呢?
(要注意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學會傾聽和評價。)
(二)小組閱讀:
圈出本課生字讀一讀。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
以組為單位匯報閱讀,同學們評點。
齊讀課文。教師注意正音。
(三)小結:
我愛家(板書:我愛家)
(四)拓展訓練:
過渡:讓我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家的熱愛吧!
1、經驗重現:
誰還知道有關家的歌曲或文章?請唱或讀給大家聽。
學生會,則學生展示,如沒想起,可放錄音提示學生。
自由上臺展示。
請同學上臺朗誦學前大班兒歌《家》會背的同學一起背誦。
2、拓展創新:
過渡:我們來幫白云和沒有家的小精靈們找一個家吧!
出示小黑板上內容,讓孩子幫它們找家,允許有不同答案。
家(二)
____________,是白云的家。
____________,是小鳥的家,
____________,是魚兒的家,
____________,是種子的家,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____________,就是我們的家。
學生背誦自己所填的詩歌《家》
四、想想說說(主題三:“我在家里長大”)
提示:有個溫暖的家多么幸福!那我們在家里快樂長大了,該為家做些什么呢?(教師板書:“我在家里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