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樹醒了教學反思
通過教學的嘗試,我深深體會到教學時,實踐活動的重要性,他對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應該盡可能讓學生有實踐活動,以便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
一看到《柳樹醒了》這個課題,我就忍不住地喜歡它--多么有詩意,透出清新的春的氣息。的確,春雷跟柳樹說話、春雨給柳樹洗澡、春風給柳樹梳頭、春燕和柳樹捉迷藏、孩子們和柳樹玩耍……于是,柳樹醒了,柳枝軟了,柳梢綠了,柳絮飛了……加上呀、喲、啊等氣助詞,整首詩瑯瑯上口,意境優美,不僅我喜歡,學生也明顯受到了感染,把整篇課文讀得表情十足,讓我忍俊不禁。最讓我有意外驚喜的是在課后的問題提問上,問題是:"說說看,春天里還有什么醒了?"一時間,答案五花八門,精彩迭起。
生1:小草醒了。
生2:小花醒了。
生3:青蛙和蛇醒了。(哦,他知識真豐富,想到冬眠動物了)
生4干脆總結:動物和植物都醒了!
還有可愛的培婷說:"冬天的時候,小河睡了,結冰了,春天來了,冰化了,水醒了。"--"水醒了",這不正是一句詩嗎?還有同學說:"冬天我們放假了,我們都在睡覺,現在春天了,我們就醒了。"--敢情他整個寒假都在睡覺呀?!真讓我們感受到那份童真的美好!
后來,我又讓他們畫畫"春天",這下就更熱鬧了,孩子紛紛用繽紛的色彩畫出了五顏六色的"春天",包括小見欣黑得像烏鴉的"燕子"、小澤洋漂亮形象的"柳樹"……我欣賞之余,不禁佩服起這些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時,小煌偉的畫吸引了我,他的畫紙上有一個碩大的綠色太陽,我看看四周,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畫紅色的太陽,小煌偉為什么畫的是綠色的呢?我問了煌偉。他靦腆地說:"春天看上去都是綠色的,我想春天的太陽公公如果也是綠色的,那就有更多的小草變綠了。"--多美的想法!不知是不是自己審美觀的原因,我一直鼓勵孩子能有自己的想法,特別是美的想法。我想起一則案例:是在一節美術課上,一個同學畫了一個紅色的梨。老師同樣不解地問了他。他說:"以前,我吃到的梨都是黃色的,后來,我在奶奶家吃到了一種褐色的梨。今年,我又吃到了綠色的梨。我想,以后肯定也會有紅色的梨的。"那位老師聽了之后,給這個學生打了"優"。想到這,我笑了笑,拿出小星星印章,在煌偉的畫上認真地蓋上了三顆星,小煌偉開心地笑了--還有什么比看到一顆美好的心靈更值得高興的呢?
這篇課文是一首童話詩,可我的學生用他們的童心和智慧譜寫出了另一篇、屬于自己的作品--《春天的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