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教學設計之五
教育學院 李晶教材分析
《畫》是一個謎語,謎面是一首五言詩,謎底就是插圖的“山水畫”,有一定難度。因此,在課前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這些景物進行仔細觀察,這樣,上課時才能使學生對大自然,山水,花鳥,詩情進行聯系比較后,順利地悟出謎底。
教學目的
1.能對照圖畫用自己地話說出詩句的意思,懂得為什么說謎底是一幅畫。
2.學會“畫、遠、近、無、聲、驚”七個生字,認識土字旁,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3.會正確朗讀、背誦、默寫課文。
準備教具:生字卡片、掛圖、錄音
教學過程 :共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同上
2.學會七個生字
3.能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
一、觀察圖畫導入 新課 (課件)
1.教師范讀詩歌猜謎,出示掛圖,并揭課題。
a.上課之前,老師先讓小朋友們猜個謎語,聽仔細了(范讀課文)
b.學生動腦筋猜
c.出示掛圖(課件):好極了,就是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畫》(板書課題)。
2.仔細看這幅畫,畫上畫了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提出自學要求,自己讀一讀這首古詩,帶拼音的字多讀幾遍,邊讀邊想一想: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課文寫的是一幅畫呢?
2.學生自讀課文。
3.指名試讀,正音:色、近、驚
三、對照圖畫,再讀課文
1.看看圖畫再讀讀課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說什么?
2.指名交流(教師板書:山、水、花、鳥)
3.請小朋友在這幾個字下畫上小圓圈,說明這首古詩主要寫這些景色,課文主要寫的景色,我們要讀重音。
四、講讀課文,理解詩意
(一)講讀第一、二行
1.看圖說話:小朋友們,畫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話說說山怎么樣,水又怎么樣?
2.想一想:我們平時出去玩,從遠處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嗎?水從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們在近處聽,會聽見什么聲音啊?你能學一學嗎?(出示課件,讓學生欣賞流水聲)
3.小結:這幅畫畫得太像了,把山和水都畫得像真的一樣,那么究竟是一幅圖畫,還是真正的山水景色呢?為什么?
4.扮演詩人,遠看山,近聽水。
a.指名扮演詩人,到教室后面看畫中的山,問:現在你看這畫中的山,有沒有看到它的顏色?
b.這就叫“遠看山有色”
c.教學生字“色”:讀準字音;說說怎樣記字型;說說色是什么意思?(顏色,課文指景色)
d.指名扮演詩人,到畫前聽聽流水:問,你聽到流水的聲音了嗎?為什么?
e.小結:因為是畫,所以說聽聽--(水無聲)
f.教學遠近:遠近是一組反義詞,說說怎樣能記住這兩個字;無聲是什么意思;無的反義詞是什么?
g.教學聲:強調字形,聲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h.指導朗讀第一、二行,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二)講讀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許多花都怎么樣了?可是課文里是怎么說的,為什么?
2.要是鳥停在樹枝上,人來到鳥的面前,鳥會怎么樣呢?
3.指名扮演詩人,走近畫,做趕鳥的動作。問:有沒有看到鳥兒飛走?課文是怎樣說的?
4.教學驚: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驚的?驚是什么意思?(吃驚、害怕)
5.指導朗讀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
五、朗讀全文
六、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一幅畫,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鳥的畫呢!
七、作業 :在田字格中指導書寫7個生字;畫:先中間,后兩邊;聲:強調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頭;遠近:注意走字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鞏固字詞,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2.指導朗讀,背誦,默寫課文。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字詞
1.認讀生字卡片(開火車)
2.課堂作業 本第一題
3.形近字比較,組詞
遠( ) 近( ) 京( ) 聲( )
運( ) 聽( ) 驚( ) 色( )
二、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讀課文,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課文寫的是一幅畫。
2.指導朗讀: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范讀-指讀-引讀-齊讀
3.根據畫面背誦課文
a.想一想,課文寫了哪些景色?
b.課件(聲畫統一),試背-齊背-指背
三、作業 指導
1.寫出這首詩的幾對反義詞:遠--近、有--無、去--來
2.默寫課文
◆[2004
- 《畫》教學設計之三
佚名 一、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圖畫和學習課文,理解詩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3個部首,理解文中的反義詞;會認讀5個字。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大概意思。...
- 《畫》教學設計之二
佚名 教學要求: 1、鞏固7個生字,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意思,并猜出謎底。 3、會正確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具:山水畫一幅,小鳥。...
- 《畫》教學設計之一
武漢市育才小學 屈小青 李莉 《畫》是浙教社義務教育課程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山水相映,鳥語花香的美感。...
- 《畫》片斷賞析之一
作者:金姝娟 是第一冊中的第一篇課文,學生入學才兩個月,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習慣與能力正在逐步培養過程中。這篇課文的內容是一則謎語,謎底即題目——畫。...
- 《畫》綜合資料之一
佚名 一、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認識3個偏旁。 2會認5個字。 3正確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材說明 本課是一首謎語詩,謎底是畫。...
- 從《三個小學生》一課談課改
青山區冶金小學 吳丹 葉圣陶先生說過:“應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生掌握學法就可以受用一輩子。”日本教育家稻川三朗也有類似的教學理念:以教師為中心,灌輸教科書知識的教學,謂之“第一教學”;面向學生,教師誘導,提高學生學力...
- 《自己去吧》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之一
一作者:王真真 教學目標 1、認識“自、己、吧、要、吃、多、這、樣、呢”9個生字。會寫“己、子、去、自”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之五
作者:縉云縣水南小學 樊麗戀 邱翠麗 學材分析 這是一篇內容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語言富有童趣。故事內容能激勵學生自強自立,學生讀后能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練習朗讀。...
- 市公開課《放小鳥》(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要愛護鳥類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15課(學生齊讀課題)今天有兩只可愛的小鳥來到教室,把一些生字寶寶帶到我們身邊,你能讀好它們嗎?...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