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的“床”作何解
江蘇省海門師范學校教師 朱文獻
李白《靜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床”,傳統的解釋是睡覺用的床。可在有些資料上把“床”解釋為“井欄”(古漢語中確有其解),說古人用井代表家鄉,人與井是不可分離的,有個成語叫“背井離鄉”。有些教師看到這種說法后,認為這種解釋更合理一些。有一位教師說:“我覺得應把‘床’釋為‘井欄’。因為井都是在屋外的,詩人在夜晚,站在靜靜的院子里,看到井欄旁明月的光輝,就懷疑這是地上下了一層霜(霜是不會下到屋內的),所以才會抬起頭來望明月,低下頭去思故鄉。”
筆者贊同對“床”字的傳統解釋,“井欄”之說可視為一家之言,但不宜引進我們的課堂。
上海辭書出版社《唐詩鑒賞辭典》上說:“‘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所描寫的是客人深夜不能成眠、短夢初回的情景。這時庭院是寂靜的,透過窗戶的皎潔月光射到床前,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詩人朦朧之中乍一看去,在迷離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鋪了一層白皚皚的霜……月色不免吸引他抬頭一望,一輪娟娟素魄正掛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凈!這時他完全醒了。”(馬茂元)
這里有一個關鍵字:疑。如果把它理解為“懷疑”,那么整個詩句就不大好解釋了,詩人怎么會懷疑起床前的地上有霜呢?馬茂元先生解釋為“好像”是有依據的。《漢語大詞典》在“疑”字條中,有一個義項即解釋為“類似、好像”。例句是王勃《郊園即事》詩:“斷山疑畫障,縣流瀉鳴琴。”(縣:懸掛)李白詩中還有一個“疑”字也作“好像”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這個“疑”字解釋為“懷疑”就更加說不通了。
“疑”字在與小學語文第三冊相配套的《教師教學用書》中,解釋為“好比、好似”,也即認為前后兩句詩連起來構成一個明喻。這樣解釋起全詩來就覺得合情合理了。
把“床”解釋為“井欄”,并非無懈可擊,那個“前”字就不好落實。“井欄”四周的方位不是論前后左右的,“井欄旁”“井欄周圍”都好講,“井欄前”就不好講。月光是照在“井欄”四周圍的,這個“前”字恐怕就否定了把“床”釋為“井欄”的說法。
◆
- 《靜夜思》教學設計之一
后宅小學 丁紅軍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目、耳、頭、米”4個字。認識新偏旁點橫頭、反文旁。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
- 為學生而教——古詩《靜夜思》教學談
學談佚名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在其所著《教育心理學》一書的扉頁上寫了這樣一句話:“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學還原為一句話,我將會說,影響學習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
- 《陽光》教學設計之二
作者:平疇小學 余秀花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語文實驗教材第一冊第八課。 教材簡析: 《陽光》這篇短文以抒情的筆調,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了生機與美麗,說明了陽光比金子更寶貴。...
- 《陽光》教學設計之一
作者:chuailijuan 課前透視 《陽光》這篇課文以抒情的筆調,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的生機與美麗。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只有第二自然段是三句話,其它各段都是一句話,最后一自然段點明文章的主題: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
- 《陽光》片斷賞析之一
佚名 教學內容:早晨,我拉開窗簾,陽光就跳進了我的家。 教學片斷: 師:下面請小朋友聽老師讀課文。大家一邊聽一邊思考,如果覺得老師讀得好,就請用掌聲鼓勵我,如果覺得老師讀得不好就請你想想該怎樣幫助我。...
- 金子,陽光,誰更寶貴?
義烏市朝陽小學 許雪玲 《陽光》是人教版語文教材第一冊的課文,下面是教學本課的一個片段: 揭題后,我運用課件,讓學生欣賞有關陽光的圖片和攝影,再問學生:陽光是什么樣子的?它像什么?學生通過觀察和想象,說得非常不錯。...
- 《陽光》綜合資料之一
佚名 一、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也、長、山、出”4個字。認識2個筆畫“、”和1個偏旁“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 市公開課《放小鳥》(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要愛護鳥類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15課(學生齊讀課題)今天有兩只可愛的小鳥來到教室,把一些生字寶寶帶到我們身邊,你能讀好它們嗎?...
- 2023學年第二學期一年級語文期終考查試卷(精選2篇)
2002學年第二學期一年級語文期終考查試卷題項一、書寫5%二、單項測試76%三、閱讀14%四、寫話5%得分得分(完卷時間60分鐘)一、書寫:把下面的字抄寫在田字格里。...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