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素寫字》教學設計二
《懷素寫字》教學設計二 教學設想:
《懷素寫字》是國標本蘇教版一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課文。本文介紹了唐代大書法家懷素小時候勤奮練字的故事,對激勵學生發憤學習,刻苦練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有著積極的影響,符合了一年級學生初學寫字的具體情況。本文言簡意賅,寓意深遠,具有很強的情感發掘因素。一些句式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語言特點,對積累和運用具有很強的實際意義。
本課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學習理解文中的字詞,關鍵還在于要激發學生喜愛讀書寫字的情感,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讀、識字”的能力和理解課文、運用語言的能力。但是,文章時代遙遠,內容枯燥、陌生,缺乏童話類課文的情趣因素,學生很難通過語言文字體會到懷素認真寫字、好學上進的精神,并受到感染。如何發揮文本的積極作用,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消化不利因素呢?
心理學中的“優勢”法則認為:主體的需要、興趣,情景中的某些要素,具有引起反應的優勢,能促使各種反應與它聯結,從而達成高效。在這一理論指導下進行設計,意在突破難點,更有效地提高學生“識讀、識字”的能力。
一、創設情景,激發情感。
為了激發學生情感,本設計創設了二處多媒體情景。一是教學課文伊始播放懷素披星戴月,日復一日刻苦練字的動畫,意在使學生受感染,受熏陶,從而為學習課文提供情感驅動力;二是在學習“一筆一畫照著寫”時,播放毛筆書寫的特寫境頭,意在突破難點,同時感受漢字書寫的灑脫、優雅及文字的形神美,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情感,拉近文本距離,產生積極因素,提高教學實效。
二、聯系生活,催化情感。
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的生活經驗是最感性的學習材料。由于一年級學生初學寫字,對寫字有著新鮮感和內驅力。聯系生活,讓他們談談“你是怎樣寫字的?”“怎樣才能寫好字?”“你能像懷素一樣寫字嗎?”能有效地拉近文本距離,激發探究欲望及產生情感共鳴。
三、自主學習,體驗情感。〖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請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情感,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遵循這一要求,在教學中讓學生借助拼音讀課文,讀通讀順。利用小組合作,讀懂課文,在交流中進一步體驗情感,受到感染。
四、積極評價,調節情感。
積極情感的內需,還需要外界施加影響。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持久性差,興趣容易轉移,更需要教師以評價為“調節器”,不斷刺激學生。從夸懷素到夸自己。從懷素寫字到我也是“小懷素”等設計,從語言到實物,從師評到自評、互評,豐富的評價手段不斷調節著學生的情感,使其始終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之中。
教學過程:
一、情景合一,優化導入。
1、教師板書“寫字”二字并注上拼音。師述:我們學會了漢語拼音,就是本領大,誰來露一手,讀一讀?(指讀)
【激勵性的語言,迎合了學生的表現欲】
2、討論:你平時是怎樣認真寫字的?
【與學生實際相聯系,從感性入手,接近文本,消除消極因素】
3、教師范讀課文。(多媒體投影:懷素跪于臺前,苦練書法。背景顯示:日出日落,披星戴月,四季變遷,收于懷素狂草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