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在一起成新字(通用2篇)
合在一起成新字 篇1
一、設計理念:
利用兒童已有的知識,把獨體字合在一起變成新字,知道這是漢字的一個重要的造字方法。并郎讀文兒歌,更有利于激利孩子們的知識識字興趣,提高識字效率。
二、教學目標:
1、認識“男 .塵 .雙 .林 .森 .從 .眾 .巖 .鮮 .舌 .甘 .甜 ”13個字;會寫“羊 .甘 .從 . 林 .明 .舌 .尖”7個字。學習2個新部首:“日字旁”“小字頭。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3、培養孩子的識字興趣,提高識字效率。
三、重點:認識“男、塵、雙、林、從、眾、泉、巖 、鮮 、舌、甘、甜”。會寫“羊、甘、從、林、明、舌、尖、”7個字。
四、難點:認識以上13個生字,會寫以上7個字,分析字形記憶字形,正確書寫。
五、課型:新授課
六、方法:講授法、觀察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性學習。
七、教具:投影、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時:2課時。
過程:
第 一 課 時
1、|故事導入
傳說漢字是一個名倉頡的人造出來的。倉頡根據事物的樣子創造了許多字,比如說“日、月、田┉”可是后來他發現這 特別明亮,他就想:太陽和月亮是最明亮的了,就把日和月合在一起叫“明”吧。他看到一片尖尖的草葉,他又想:上面小,下面大,就是“尖”吧!用這樣的方法,他雙創造出了許多漢字。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的字。
一、出示課題
二、自讀兒自主識字
1、學生自讀兒歌,自主識字。
2、教學范讀課文。
3、說一說:倉頡在造這些時候是怎樣想的?
4、用投影看課文插圖結合課文說一說。
三、檢查自學生字情況
1、指名認讀,教師正音。
2、開火車認讀升字。
3、找朋友。把拼音、生字卡,發到學生手上,拿到生字卡的學生到講臺上來讀、男、男、男 ,我的朋友在哪里?下面拿拼音
卡片說:男、男、男,你的朋友在這里,然后,全班同學一起拼讀,其他的生字都一樣。
四、拓展練習:
1、編一編。
兩個是( ) 兩個木是( ) 木和寸是( )
三個木( )2、你們回去找一找有什么字可以像老師這樣編一編,看誰編的多。
小結:這節課你們學到什么?我們學到古代人造字的方法,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字,還會編一編字謎,回去以后把這個古代造字方法告訴家里。
板書設計: 2 、 合 在 一 起 成 新 字
男、塵、雙、林、森、從、眾、泉、巖、鮮、舌、甘甜
后記:
1:學生能利用前一課的識字方法認讀生字,知道這課生字的規律,很快記住字行。并能跟據本課的識字方法編了合成新的生字。
2: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懂得了本課生字的音、形、義,大部分學生能根據生字規律進行識字,效果較好。3:本課內容簡單易董,教學中讓學生自己讀、自己說,小組合作,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新知識。
第 二 課 時
一、復習
1、男人、塵土、雙手、森林、從前、泉水、巖石、鮮魚、舌頭、甘甜、
2、讀課文。
二、寫字指導。
1、學生描紅,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筆畫的特點。
師生共同討論生字怎樣寫才好看。
“甘”字要注意中間的“橫”不要挨著右邊的“豎”。
“從、林”這兩個字要注意“捺”發生的變化。
寫“小字頭”要注意將“小字的”“豎鉤”改寫成“豎”。
“明”字的“日字旁”跟“日”字相比要窄,要小。右邊的“月”,首畫上“豎撇”,從豎中線偏右的地方起筆,到左下格收筆。
2、教師范寫。
3、學生練習書寫。
4、讀兒歌自由讀兒歌,指名朗讀,學生評一評。
四、同步練習。
1、給漢字注音,再讀一讀詞語。
( ) ( ) ( ) ( ) ( )
甘 從 森 林 眾
( ) ( ) ( ) ( ) ( )
舌 明 筆 尖 塵
組詞。
羊( ) 甘( )從( ) 林( )
明( )舌( ) 尖( ) 男( )
小結:這節課你們學到什么?學會了書寫7 個生字,在書寫時一定要注把字擺放好田字格,希望同學在寫字時要注意這一點。回去后,把今學到的編字的方法告訴家長聽,看看他們能編出一些生字來。
板書設計:羊 甘 從 林 明 舌 尖
小羊 甘甜 從小 樹林 明天 舌頭 尖尖的
后記:
1:這節課通過指導學生們認真觀察字形,很多學生都能正確書寫生字,但是,也有的學生在書寫時沒有把坐右結構的“從、林、明、”等字擺放田字格里,有的靠右邊寫,有的靠左邊寫。在第二天再次撿查會認字時有的學生竟然認不了,以后要多加練習才行 。
2:這節課運用了拍手游戲,編順口溜的記憶方法記字,使學生輕松快速地熟記了生字。
3:通過讓學生分析字形、記憶字形,老師在田字格范寫,這樣,學生書寫工整。但是,也有個別的學生添口歌與未添口的字在組詞不夠熟。
合在一起成新字 篇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文中12個生字和2個偏旁:“日、小”,書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掌握相應的識字方法。
4、感受漢字的有趣,激發識字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會意字的構字特點。
2、識記生字,正確書寫9個生字。
三、教學準備
生字卡,實物投影儀
四、教學方法
直觀法、談話法、講授法
五、課型:
識字課
六、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1、教師組織談話:古代人用什么方法來表示一個事物?
2、導入: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一些由兩個字合在一起組成的新字。
3、板書課題:合在一起成新字(學生齊讀課題)
二、讀文識字
1、學習文中第一段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的第一小節。
(2)反饋、交流:通過課文的介紹,你從中認識了哪些漢字?
教師板書:明 男 塵 尖 林 森 從 眾 雙
(3)引導發現:這些生字都是由什么組成?
(4)練習用本段的生字進行擴詞、說話練習。
2、教師學生小結學習第一小節的方法步驟。
學生讀課文——找出獨體字合成的新字——弄清各個新字的組成部分——理解字義,練習運用。
3、學生用此方法自學第二小節內容。
4、指名反饋:
(1)你從第二小節中認識了哪些由獨體字合成的新字?
(2)你是怎樣記住這些新字的?
(3)學生齊讀第二小節中的生字:泉 巖 鮮 舌 甘 甜
三、總結課文
第二課時
一、鞏固全文
齊讀課文。
二、識記生字
1、開火車認讀生字。
2、認讀以下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男女 塵土 雙手 森林 從來 大眾
泉水 巖石 鮮花 舌頭 甘甜 明月
3、反饋識字情況,交流識字方法。
三、認識偏旁,書寫生字
1、指名認讀田字格中的9個生字。
2、練習用生字進行擴詞,理解字義。
3、教師逐字板演,指導書寫。
4、學生逐字仿寫。
5、展示學生書寫的生字,結束課堂。
板書設計:
2 合在一起成新字
日—月——明 田—力——男
小—土——塵 小—大——尖
木—木——林 木—林——森
人—人——從 人—從——眾
白—水——泉 山—石——巖
魚—羊——鮮 舌—甘——甜